山林寺院與都市寺院

    隨著時代的變遷,在科技主導、資訊發達的社會中,寺院的發展,不再侷限於人跡罕至的僻靜山林中。

  • 文:如念出處:佛教論壇期數:237期 2009年6月刊

隨著時代的變遷,在科技主導、資訊發達的社會中,寺院的發展,不再侷限於人跡罕至的僻靜山林中。今日台灣許多規模較大的寺院,皆紛紛在都市中,尋找交通便利的地點設置分道場。印度早期佛教的出家制度,原本是要求出家的修道者,遠離人群,到山林岩窟中,收斂身心,修習佛法。現今的社會,卻促使寺院在熱鬧喧嘩的都市裡,成立道場。寺院這樣的作法,是否有違佛教初期出家制度的本懷?寺院由山林走向都市時,為了因應都市生活的步調,必然有所改變或調整,山林寺院和都市寺院必然有其差異性存在,但是,兩者之間,是否仍然有其一貫性?這種一貫性是否會因社會的轉變而愈趨消失?都市中的出家眾與山林中的出家眾,在其修行上以及他們與信眾的互動上是否存在著必然的差異性?這些都是相當值得去探討的問題。

當一個普通的世俗人選擇走上出家修行的道路時,在他轉凡成聖之前,必然需要遠離他所熟悉的環境,去作一番身心上的改造,因為要在他所熟悉的環境以及與親人的相處中,去徹底改造他的思想與行為,是一件極難做到的事。因此,古代印度的修道者,皆選擇遠離家庭,到山林中去修行。戒定慧三學中定學的修習,也是在僻靜的處所中,比較容易深入。這也就是為什麼自古以來寺院道場的處所,大多選擇在山林中。都市的環境,對修行不利之處,不只是其吵雜喧嘩容易擾動修行人身心的安寧,也在於其五光十色的物質環境,容易障礙修行人對身心的收攝與轉化。既然都市的環境,不利於出家人的修行,佛教團體為何要在大都會中設置道場與寺院?

佛教在傳入中國之後,一直以弘揚大乘菩薩道為主,而菩薩道的精神不在於遠離人群,而在於廣化眾生。都市中設置佛教道場的目的之一,即是為了便利更廣大的群眾可以來接觸並學習佛法。禪宗在中國的盛行,也促進了都市寺院的設置,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十字街頭好參禪」等,皆是在說明出家人不一定要在渺無人煙的山林中才能修行,繁華熱鬧、車水馬龍的大都市,也可以是修行的好場地。既然在僻靜的山林與熱鬧的都市中皆可修行,山林寺院與都市寺院有些什麼差別?

首先,山林中的寺院可以維持中國寺院暮鼓晨鐘的傳統,可以在清晨三點多起板,四點多進行朝時課誦,課誦的內容甚至可以以擴音器傳送出去,而不會招致附近鄰居前來抗議妨礙安寧。都市中的寺院則必須考慮附近居民晚睡晚起的習慣,而放棄暮鼓晨鐘的傳統,甚至將朝時課誦延後至五點或是五點以後才開始進行,課誦的內容也不宜以擴音器大聲放送。暮鼓晨鐘在寺院的作息中具有報時的作用,在幅員遼闊、僧伽眾多的大叢林中,確實有其存在的必要。都市寺院一般而言,空間範圍不可能太過廣大,常住於其中的僧眾人數也不可能太過龐大,因此,不需要暮鼓晨鐘來作為團體生活作息的信號。再者,都市人的作息較晚,為了滿足信眾的需求,都市寺院的作息必須變得較有彈性,例如:上班族通常在下班用過晚餐後,才有空至寺院走走,若是都市寺院在晚上八點多,即擊鼓鳴鐘告訴信眾,寺院即將關門休息,恐怕會阻礙許多信眾前來親近寺院的意願。因此,暮鼓的信號在都市寺院中也變得較無作用。

其次,山林寺院可以興建存放已往生信眾骨灰的納骨塔和可以供奉往生者牌位的建築物,都市寺院,尤其是人口稠密地區的道場,則不太可能興建此類建築物而不受到附近居民的抗議。一般人是不願意與亡者為鄰,或是在居家附近經常看到喪事的儀禮,因此,此類建築物的興建必會影響其周遭土地的地價與房價,容易招致附近鄰居的不滿與抗議。一些人口密集都市中的寺院與道場,都有山林寺院為其本山,因此仍舊可以滿足信眾在此方面的需求。沒有山林寺院為其本山的都市寺院,則必須強調其對生者的教化功能,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在活動的舉辦上,由於地處偏僻交通比較不便,山林寺院所舉辦的活動大多偏向比較短期性的活動,例如法會、傳戒、朝山、學佛營、禪七、佛七等。都市寺院由於交通便利,而且周圍人口眾多的緣故,除了上述短期性的活動外,還可以長年開辦各式各樣的佛學講座、學佛班、禪修班、讀書會和共修活動,甚至可以和社區的需求結合,舉辦插花班、美語班、書法班、電腦班、瑜珈班、陶藝班、藝術展覽等。這些多元活動的舉辦,除了可以增加寺院的收入之外,還可以使寺院成為社區的文教中心,增加宗教人員與社區民眾間的互動,使佛教的傳布,不再侷限於宗教師的講經說法,而以各種活動方式,令一般民眾自動走入寺院去認識佛教。換言之,都市寺院比山林寺院有更多的管道可以去弘揚佛法、傳布佛教,與社區的關係也比山林寺院更加緊密,可以更積極投入社會服務,發揚大乘菩薩道的精神。

由於環境的不同,山林寺院與都市寺院在生活作息上、對信眾的服務上以及活動的舉辦上,都有其不盡相同之處。儘管有其差異之處,山林寺院與都市寺院依舊維持朝暮課誦的傳統以及僧團共住的規約。它們除了提供出家眾可以安住的修行環境外,也都積極投入各種可以導引居士學佛的活動,甚至社會的公益與慈善活動。換句話說,台灣的寺院,即使是山林寺院,皆致力於推廣佛教和從事社會服務。但是,這些共同性並不表示住在山林寺院中的僧眾與住在都市寺院中的僧眾,在個人的修行上或是與信眾的互動模式上,是全然相同的。

山林寺院寧靜清幽的環境,可以使出家人免於塵囂的干擾,協助出家眾更專心致力於戒、定、慧的修學和法門的深入。雖然山林寺院也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各種弘法和公益活動,由於出入寺院的信眾密度和頻繁度,沒有都市寺院來的高,山林寺院中的出家眾,可以從事提升自我修養的時間顯然要比都市寺院中的出家眾來得多。都市生活的脈動,必然不可避免地滲透入位於繁忙都市中的寺院。都市寺院中的出家眾,不僅作息上要配合周遭環境而有所調整,在寺院所舉辦的多元弘法活動中,也要時時吸收新的知識與資訊,才能與有各式各樣需求的信眾產生良好的互動。換言之,都市寺院中的僧眾,不僅要具有高度的佛法修養,以提供信眾適切的心靈指導,同時也要具備現代科技高度發展社會中的先端知識和技能,才能協助信眾解決其所困擾的問題,因為信眾的需求不可能僅止於純粹心靈上的困擾,其心靈困擾的來源,可能來自於家庭或社會的層面,而非單獨個人的問題。

如此說來,山林寺院中的僧眾是否就不需具備現代的科技知識與資訊,只要專心沈浸於佛道的修學就夠了呢?事實上,現代的都市人生活緊張、工作壓力大,許多人經常利用週末的時間,到山林中去放鬆身心,甚至到山林寺院中去洗滌心靈。山林寺院中的僧眾,不可能完全不接觸到都市社會中的各種文明問題。再加上網路資訊的發達,交通不便的問題,已無法妨礙先端知識的吸收與學習,山林寺院中的僧眾可以維持傳統寺院的作息和清規,但是,他們不能全然漠視社會的變遷和信眾各種不同的需求,除了致力於個人在佛道上的修學之外,不能不汲取當今社會的新知識。也就是,不能因為山林的保護,而與現今社會脫節。此外,山林寺院通常位於風景優美地區,有些人來寺院的目的,不在於想要學習佛法或親近僧團,而在於觀光旅遊,山林寺院中的僧眾,也應當具備若干外語的能力,這樣可以導引更多的人,對佛教產生興趣。

一般而言,新受戒的比丘和比丘尼,比較不易收攝身心,完全沈浸在佛道的修學中,因此,剛出家之際,比較適宜在山林寺院中學習佛法和僧團的清規。雖說十字街頭好參禪,但是,都市生活的繁忙和寺院弘法活動的頻繁,不是一個才剛起步的修行者,在這些繁忙吵雜中,就能夠立即悟道,徹底改變身心行為的好處所。都市寺院若能與山林寺院結合,讓新出家的比丘和比丘尼,可以在山林寺院中潛心於戒學和定學的修習,再到都市寺院中,經由對社會人群的服務,琢磨經藏的法義,厚植菩提與智慧,將可使都市寺院在佛教的弘揚上以及為社會的服務上,發揮更大的效用。當然,這種作法要付諸實施的話,前提是該山林寺院與都市寺院必需屬於同一個體系。不同體系的寺院,所偏重的修行法門和服務社會的理念,可能不盡相同,很難讓這樣的作法可以落實去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