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來函照豋期數:238期 2009年7月刊
吾年逾四十,無涵養性情之學,無變化氣質之功。因怒得過,旋悔旋犯,懼終於忿戾而已,因以『無怒』名軒。
文/李文琴
誠如清朝李紱於〈無怒軒記〉中所言:「吾年逾四十,無涵養性情之學,無變化氣質之功。因怒得過,旋悔旋犯,懼終於忿戾而已,因以『無怒』名軒。」
感同於李紱的自省,在自己面臨不惑之年時,除了對生命有深刻的感受外,內心更多了一份無處安放的焦慮。然而,我遇見老師父,之後經過兩年的觀察,進而加入千佛山家族,這是轉變我人生的重要契機。
我必須承認,剛開始接觸老師父的著作時,非常不習慣,有時還感到灰心及沮喪,對於一向習慣於囫圇吞棗,淺碟般思考模式的我而言,答案就是解脫,但是往往在老師父的書裡,問題是找不到答案的,有些話點到即止,反而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間。想找答案卻找不到,想求法卻不知法在那裡? 其中的痛苦,就像一隻習慣被餵食的飼料雞,突然被要求自己找食物一樣。後來想法一轉,與其摸不著頭緒的煩惱,不如聽聽受教於老師父門下的緇素二眾的看法,從基礎下手。時間一久,接觸的出家、在家眾多了,慢慢對作風低調,行事沉潛的老師父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
老師父要求門下以清淨、莊嚴、淡泊自居,千佛山的道場建設,也處處呈現古樸之風,即使以老師父的尊貴地位,他老人家仍以僧團中的老比丘自居,有時候也會看見老師父一身輕便布衣短掛與信眾們閒話家常。記得有一次幸運遇到老師父,提及人際關係中遇到的困境,向老師父請益。老師父當下告訴我避直就曲的道理,嘗試以第三者的態度來看待處境,也不必刻意討好對方,但是在對方有困難有需要時,要能及時成為對方的依靠。老師父的這番話讓我非常感動,面對這樣一位有豐富及深邃智慧的高僧,一個慈悲而寬容大度的長者,內心只有謙卑的敬仰及心悅誠服的喜樂。
好幾次有機會與在家居士們聊起他們親近老師父的機緣時,我驚訝的發現有許多溫暖及不可思議的故事,當他們聊起老師父時,眼中真摰流露的孺慕之情,感激之意,讓人無法忘懷。《史記》中司馬遷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來讚美飛將軍李廣的高尚品德和修養,就像桃樹和李樹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因其花朵美豔,果實可口,人們自然就會去到樹下賞花嘗果,以至樹下都能走出一條小路來。因為接觸到老師父,我真正見識到慈悲與智慧的力量,攝受人心的德養,以及風行草偃的感動。
老師父的修行之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依教如法,守志清白。早期老師父因為提出”吃素不是修行”的言論,受到許多的責難,想想看要講出這樣前衛的實話須要多大的勇氣與承擔的氣魄? 老師父常說:菩薩要於苦不以為苦,這要經歷多少苦難及試煉才能有如此刻骨銘心的感受? 最近看到批評老師父的文章,我為抱著這樣想法的人感到惋惜,我相信許多的批評來自於不了解,但是不了解卻不多花一點時間了解,難免造成遺憾。得遇大善知識而當面錯過是生命多大的損失? 而我可以想像穿在老師父身上的忍辱衣,一定是菩薩最莊嚴的瓔珞。
《華嚴經》偈中讚歎佛陀: 「 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許多受教及親近老師父的出家及在家眾,視老師父如佛陀一般尊重。言語無法表達出對老師父的感激,但更感恩的是我們有幸出生在世而能遇見老師父,讓生命更有價值與意義。也許讀者會問我,得到問題的答案了嗎 ?我漸漸了解,其實很多問題不見得有答案,也不一定須要答案,但是我學習去思考,學習如何深入如實觀察、了解,放下執著成見,得到安然。我想到丹麥哲學家齊克果的話:生命只有走過才能了解,但是必須往前看才活得下去。衷心感謝老和尚為我們點亮智慧的燈,以法為贈禮,讓我們能把握當下,一步一步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