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48期 2010年6月刊
佛法強調信、解、行、證,「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
文/殘跡
佛法強調信、解、行、證,「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信為起始,包含自信和信他,對三寶和佛性(覺悟的本能),生起信心,乃依於佛陀的道理方法,面對信念的內涵,知偏不惑,攝取饒益,建立起純正的信心,進而化為力量。
解於心,是對佛陀的道理、方法從見聞先搜集資料再經自我由想進入思,從事整理、比較、選擇,再比較、再選擇,如是反覆,由點的建立到線的連結到面的整合到圓的完滿仍非究竟,因為有平面的圓和整體的圓。由粗到細再到微,所以解有正偏、有廣狹、有層次,是由吸收進入消化,其中多聽、多看、多問可避免見解之偏差,期使遠離我意識的先入為主,逐漸熏習以成力用。然無始業習之垢重和染深,面對緣境往往做不了主,雖然聽聞佛法也是熏習,但要成為力用畢竟需要時空的累積,進進退退肯定是必經的過程,但退而不失,檢討改進才是關鍵。
世俗有云:縱使跌倒了也要撿起一把沙。或者是自問因為什麼而跌倒?能不能不跌倒?業我、道我常常在打架,因為意念發動分別,隨即進入我意識的計、執,幾乎沒有緩衝的空間。所以師傅提醒:我意識發動時,往往是業力的啟動,必然有所缺失,這時先把自我擺在一邊,不要投入自我的感性或理性,否則就容易亂了,而是先冷靜下來,把自己當作第三者,客觀地從事研究、分析、認識的行為,並建立起一個基本的觀念:別人只是外緣,引發我們自己的種子因,若識田清淨,怎麼會相應,怎麼會造成障礙。正所謂「青山不礙白雲飛」,試參看。
如果把我們的注意力擺在別人的身上,試圖改變別人,往往無可奈何、力不從心而備感挫折,結果就是當面錯過。當然這不是嘴巴說說、背背名相可以成辦,所以必須從日常的人與事中去經歷、體會,恆常地發現、調整,其對象是每個人的自我。
而認識自我、改變自我、增上自我就進入到行,這需要漫長的過程,所以要常常親近三寶、熏修佛法,建立正確的理路觀念,並豐富自己的知識經驗,加上配合定的修養工夫,才能逐漸定慧等持,發揮佛法的力用,轉業成道。話又說回來,懂得道理好修行,所以不可否定見聞及理解名相的作用。雖然語言、文字是標月指,不是目的,但沒有工具如何到達?
至於證,除了自證,尚有他證及證自證,絕非但憑自我意識,自我肯定,陷入自我陶醉和自我滿足,那是極其危險和不可靠的,往往著了五陰魔而不自知。所謂「偶然會聖意,莫作聖賢解」、「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成阿羅漢矣,當可信汝意」,這裡就發生一個問題了,有些人會說:對啊!我已證阿羅漢,所以我的意念是可信的,那還是自我意識。信、解、行、證,雖然有其順序但不是彼此獨立而分離的,而是相輔相成,互助推移的,知解不正如何建立正信?若不行持如何證明所學?
人往往直覺生起的念頭都是業,面對順境,往往得意忘形,面對逆境,往往怨天尤人。或多或少都會造成傷害,但非沒有價值可言,若能定慧等持,由業顯道,就如礦中有金,垢盡明現。所謂斷一品無明,即證一分法身也。所以學佛不是否定、逃避、抗拒人這些正常的情識作用,而是能不能把握,不會造成彼我的傷害,進一步更能有所饒益。這中間就牽涉到對自我之心的認識了,「心即我,五蘊即我」所以還是要從五蘊下手,否則無行可修。
千佛山般若寺為了提供在家學佛行者,有機會暫離塵囂投入佛法信、解、行的修學,以期回到日常生活中,能將佛法落實於現實之中證明所學,發起規劃於四月十號禮請千佛山諸位教授師,藉寺院之場地,假四眾之護持,舉辦一日精進行修的課程,由於旨在精進,幫助行者發現平日不易察覺或忽略的自我,所以全程禁語。早上課程由勍師傅為學員介紹「靜坐法要」建立止觀的基礎,闡述「心的觀照與維護」由四念處下手──
1.於身,認識本體的架構和內涵,務期能把握其變化,發揮其作用。
2.於受,突破依業而有的苦、樂相對情識,而能在正當的前提下去感受。
3.於心,了知即五蘊一連串的變化作用,依佛法的道力轉業為道成為修養,調整對善、惡果的承受力。4.於法,透過佛法針對人與事或理與事所發生的問題,去做研究、分析、探討,最後幫助我們怎麼去突破。
勍師傅標示重點後,提出一個問題給學員思考:「我經常生氣嗎?」「我經常悶悶不樂嗎?」這是很實際的問題。師傅提醒我們,要思考生氣何來?違逆現時;快樂何來?順意之時。無論違、順而產生的分別情識作用皆受人擺佈。此時要如何面對?不是逃避、否定。而是以空的修養面對,下手處何在?從因緣法則、因果關係去探討,了解其是暫時性,並進一步了解人與人相處,要懂得珍惜因緣和自我調整,不以計較、執著的心態去面對,唯有透過認識、了解。面對生活上與己有緣的人、事、物以覺悟的態度去面對。
法身須建立在色身的健康上,所以「養生與健康」也是不可不知,勍師傅出家前,因觀念的錯誤而導致色身的病痛(飲食不注重營養,缺少運動等),出家後深覺修行也要有健康的色身,才開始探討一連串的為什麼?並歸納出健康四要素──
1.食物:避免人工、精緻食物因為是酸性,最好多食可以不用多大照顧的綠色植物,如地瓜葉,好的食物應能幫助我們消除疲勞。營養學要研究。
2.運動:選擇合適的運動並養成良好且規律的運動習慣。
3.水量:純水有害,要含微量物質及礦物質,每日喝水的量都要了解避免傷害。
4.智慧:豐富世智、修養慧力,才能調理生理和心理,發揮最佳效能,保持健康、快樂。觀念上不固執、思想上不僵化、人事上不挑剔。
下午翔師傅先教學員經行及跑香的方法,而後進入「寂靜的修養」分析三眛──制心一處而正受、三摩地──不亂、奢摩他──止、毗婆舍那──觀、三摩缽提──有其內容和層次、禪那──靜、淨的思考的不同。提醒學員別以自我的感受表達自我意識,人皆會分別但別陷入分別心中,面對色塵緣境,先把自我擺在一邊,不要投入自我的感性或理性否則就亂了,面對善與惡,先寂靜下來,了解它的內涵。
再來介紹「聞思修的行法」,說明聞包含見,舉凡用感官收集外界資訊的行為,思是對所蒐集的資訊加以整理,修是整理後要進一步形成力量。翔師傅舉了許多例子引導學員思考,諸如:
禪宗公案中禪師給三徒弟各一包袱、一傘要他們去參學,三年後回來勘驗他們的心得,禪師問:「此次參學,帶回了什麼?」甲答:「帶回包袱,傘丟了。」師回:「惜福不是道。」乙答:「帶回包袱、傘。」師回:「誰帶回它們?」丙答:「都丟了。」師回:「你真捨得。」乍聽下茫然如墜五里霧中,不知從何下手,師傅提醒:我不與包袱、傘打交道,包袱、傘是空相,接觸後,包袱、傘是有相但也有空。禪在運用思想,發揮智慧,其內涵必須與生死有關,與道相應。話雖如此,我對此公案仍一片茫然。
又舉「空手把鋤頭,徒步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刺激學員思考,翔師傅見學員一片茫然,遂給提示:為何是橋流而不是水流,因為人是從橋上過,水有沒有流,不能否定有流但因跟我沒有相應所以也不流,這不是沒有而是不同於原有。不能否定物質的表相,捨棄表相的基礎,但要進入其內涵,深入其境界,把握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
又舉「青山不礙白雲飛」、「平常心即是道」,提醒學員要把握與我有無交涉,不是談玄說妙,而是從日常生活中去體悟。究竟賺多少錢是貪?要深入認識因緣、因果,貪不在多與少上打轉,否則「應量器」何來?最後師傅説了一個現代的生活實例要我們去思考,提醒學員問題來了別急於找答案,而要先認識問題搞個清楚,往往問題搞清楚了答案也不需要了。禪的手法在化解問題,運用道理、方法來突破,過程中沒有什麼是非、對錯、善惡、好壞,注意是沒有什麼,不是沒有,沒有什麼是本身不受困擾侷限,沒有是否定、逃避。
課程進入到傍晚,人的心更靜了、更沉了,正是面對自我的好時機,千佛山菩提寺住持和尚旭法師,以自身體驗及舉辦佛七之經驗引領大眾體驗念佛法門,旭法師首先提及法要:這次念佛以持念觀音聖號為主,可以觀想其悲心、大願,念頭跑掉了,趕緊抓回來,集中在佛號上,使心口合一,可先從音一字下手,逐漸擴大為字字清晰、了了分明。〈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行者首先由持名念佛下手,迨得一心不亂,可以逐漸提升至觀想、觀相、實相念佛的殊勝境界。念佛是有次第、有方法、有軌則的,若不識道理、不知方法、不循軌則,則一輩子念佛又如何能得到好處。學員們由站佛、繞佛、跪佛、坐佛,最後進入到默念,速度也由慢漸快,佛號也由繁入簡,整個會場相當莊嚴、殊勝,非身置其境者所能了解。箇中三眛,唯有親嚐。
可惜是一日行修,礙於時間限制,無法乘勝追擊。在引磬聲中,如夢初醒。進入懺摩科儀,隨著佛號唱誦,憶念自己所造惡業或推及無始來今所作,虔誠發露。無聲的、寧靜的、獨自的、臨照自流,面對自我。結束後,旭法師開示道:現今天災人禍、動盪不安,末日之說紛起,其實這牽涉到眾生的善根福德因緣,眾生福報越來越少,乃多做惡少做善,所以苦難日多,若能齊心改惡修善,也可轉末日,若是沒有福報,縱使身處太平盛世,活不下去也無異身處末日。並以大珠慧海參禮馬祖道一的故事:
馬祖道一禪師問:「從何處來?」
大珠慧海禪師曰:「越州大雲寺來。」
祖曰:「來此擬須何事?」
曰:「來求佛法。」
祖曰:「我這裡一物也無,求甚麼佛法? 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麼!」
曰:「阿哪個是慧海寶藏?」
祖曰:「即今問我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
師於言下,自識本心。
最後課程圓滿結束,恢復場地,學員陸續回家,這“我”該當如何?
這次課程中有兩件事:一件事是中餐吃飯時,光顧著要吃撐,卻忘了宣佈下午注意事項,發覺放不下我。一件事是懺摩還是念佛時,有位師傅唱誦時出錯,當下所起念頭是違逆而欲責怪甚至有所瞋恨,正印證了勍師傅所說:發生問題時,人往往要究責,找出肇禍者,結果往往問題沒有化解反而製造更多問題。世俗都有云:先處理自己心情,再處理別人事情。只見其他法師態若自如,接著唱誦,該法師頗為自責但也隨即調整放下專注於佛號上,而我呢?自家寶藏不顧,儘管他人閒事,什麼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簡直是隨風擺盪,出賣自我,任人擺佈,落個「干卿底事」的可憐復可憫。笑掉人家大牙。
後記:
說是心得,不如說是大拼盤、大雜燴,由於強烈的自我意識,計較、執著於語言、文字和知解之上,加上貪好虛名,習於賣弄,追求幻想中自我滿足的完美,所以一拖再拖,總算完成了,也算了卻一樁心事,暫可放下,也不願再折騰自我,因為自身難保,修養內涵不足妄想貪高貪多,只是五蘊打轉,不懂保護自我、衡量自身條件,盲茫度日,一無所得也一無所有,只是在煩惱裡打轉的可憐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