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49期 2010年7月刊
相隔九個月,又收到你從後山台東寄來的信,原來你已被發監執行刑期了。
文/寶山僧
XX居士大德:
相隔九個月,又收到你從後山台東寄來的信,原來你已被發監執行刑期了。
你說在這段等待法院判决、及服刑期間,雖不盡如人意,但仍慶幸自己早已覺醒,悔不當初好高鶩遠,盲目追求現實的物質欲望,導致今日身陷囹圄之中,雖已有所覺醒,但力量總感到非常薄弱。因為你說回憶起過去的一切,內心總有莫名的感觸,有時在黑夜的星光下沉思、探索著,心靈也會落入空虛的萬丈深淵,而無法自拔。又雖一直心存善念、感恩,卻感覺向道的心退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樣精進。有時會被外在緣境牽引,心裡起伏不定,而現起貪瞋癡,要如何制伏?
俗話說:「曾經失去過,才懂得珍惜。」失去自由後,才發現平平凡凡的過日子,也是一種幸福。也才有所覺醒,知道壞事是做不得的,因為「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為國法所不容,必受應得的處分。
而覺醒的程度也有深有淺。雖然有所覺醒,但力量總感到非常的薄弱,可見其程度還是很淺層的,於佛教的因果觀念、善惡報應的信,還未根根深柢固,不為外境所動搖的有力量的地步。為了加深你對行善去惡、學佛修行的信心,我們來認識一下佛教的因緣果報,及六道輪迴的真相。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又說:「佛法大海,信唯能入。」並不是要製造恐懼和罪惡感,只希望你能趨吉避凶、離苦得樂。
古人說:「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不報,只是時機未到。」佛教則說:「縱經千百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世俗人又說:「想怎麼收穫,先那麼栽。」佛教也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可謂前後相互呼應。這些話都是耳熟能詳的,三歲小孩都懂得,八十老翁卻行不得,而枉受輪迴。可見解與行都是很重要的,解而不能行,只是個知解之徒;行而無解,只落得盲修瞎練。所以家師雲老禪師才說:「懂得道理好修行。」又補充說:「只是懂得不夠,還要去行。」
佛經中更進一步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自作業,自受報,絕不可能我作他受,他作我受;或只作不受,不作能受的。而「世」是時間的區別,三世因果並不限定是過去生、現在生、未來生,短可以到一秒鐘,長可能十年、百年,一生、多生,甚至無始以來,無數大劫之後。作善作惡或修道,因緣時機成熟,善有善報,惡有惡果,道則能轉凡成聖,甚至出離生死。
正當一個人在臨命終時,正是一生善惡因果大清算的時候,為善為惡,苦樂殊途。《瑜伽師地論》說:「善心死時,安樂而死,將欲終時,無極苦受逼迫於身;惡心死時,苦惱而死,將命終時,極重苦受逼迫於身。」可見善惡報應,分毫不爽,怎可不生怖畏、改惡從善。而造善業的人死後,大抵都投生人道、天道;造惡業的,絕大多數都墮落地獄、餓鬼、畜生道中,很少有例外的。
而一失人身,萬劫難復。經典中,佛陀舉例人身的難得,說如大海中有一隻盲龜,每百年才浮出水面一次,而海面上有一塊隨波浪漂流的浮木,中間有個孔穴;那隻盲龜浮出水面時,不偏不倚,頭正好鑽進漂流的浮木孔裡。想想看,那機率該是幾千萬分之一,甚至幾千萬億分,乃至天文數字分之一的渺小。縱使得到人身,或往生天道,上至有頂,如果不學佛修行,證得盡智、無生智,壽盡還是不離三惡道,及六道輪迴,苦報無邊。經典才說眾生在三界苦海中「頭出頭沒」,不得出離。頭出如在三善趣,暫時可以喘息;頭沒是墮落三惡道,連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
又《瑜伽師地論》說,眾生若還未證得須陀洹乃至阿羅漢者,恒常為三惡趣苦、生老病死苦、愛壞苦、及一切苦因等四苦之所隨逐。而人道已經夠苦了,除了生老病死,還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種種的苦逼迫身心,那堪再受地獄一日萬死萬生的苦,和餓鬼、畜生的所有不人道的苦。經典勸誡我們要「念惡趣苦,發菩提心。」不為別人著想,也該為自己的永久幸福打算。戒經也說:「譬如明眼人,能避險惡道;世有聰明人,能遠離諸惡。」知道因緣果報的道理,及六道輪迴的真相後,怎能不生大怖畏、大厭離。縱然不能發心出家,了生脫死,也該以在家身學佛修行,潔身自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才對。
而學佛修行必先歸依三寶。歸依是歸投、依靠、親近的意思。歸依佛,信佛是三界的導師,能引導眾生得到生死的解脫。佛所說法猶如舟航,運載行人過生死苦海,到涅槃安樂的彼岸。僧團中,有聖僧,也有凡夫僧,已證得各別煩惱的寂靜;或依教如法的修行,努力的想證得煩惱的寂靜,堪做人天的師範。
歸依後,則隨力受持各種戒法、甚至出家受持具足戒律儀。如果不能,也應自己試著守一條或兩三條戒。戒是不犯的意思,不侵犯別人,也能保護自己。戒的功用是防非止惡,能關閉三惡趣門,開人天路。戒也能為定做前導,不犯戒、不造惡業,便能無悔,無悔便能歡、喜、安、樂。世俗人也說:「平生不做虧心事,不怕夜半鬼敲門。」漸次而能得定,進一步才能開顯智慧。由於我們凡夫過去造了太多的業,遇到緣境的牽引,一定會生起煩惱,再造新業,所以要有戒律條文來加以防範、約束。
最初聲聞乘的時代,佛陀提出以四聖諦法──苦、集、滅、道,做為了生脫死的道理方法,而道指的就是八正道。依《瑜伽師地論》的說法,正語、正業、正命屬戒蘊;正念、正定為定蘊;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是慧蘊。三學具足,可以成就道業。至不濟,也能增上生,往生善趣,不入三塗。《瑜伽師地論》更說:「世尊密意說言:若有成就世間上品正見,雖經千生,不墮惡道。」世間上品正見為何?深信因果,行善棄惡而已。若成就出世正見,則已永斷能往惡趣之因,不再受惡趣之果,最多七生來回天道、人道,就證得苦的邊際。
而大乘菩薩法,還是以四諦法為基礎,提昇為二諦圓融,不僅僅以個己的利益、生死而修行,更擴大到以六波羅蜜法、四無量心等為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理想。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智慧,依《瑜伽師地論》的分析,也一樣具足戒定慧三學,更兼福慧二嚴。
經典中說:「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所謂的慧,是智的知識經驗,發揮出來,成為有饒益性的力量。透過深入經藏,才能吸收佛陀的知識經驗,轉化成為自己的,運用於現實生活中,能化解問題、煩惱,顯現菩提。
但是看經典,不一定看懂佛陀的語言;好像懂了,也未必瞭解真實的法義。佛陀才又提醒我們要「近善知識,聽聞正法;繫念思惟,如法而行。」有修養的法師,如家師雲老禪師,能把經典中佛陀的語言,轉化成為人類的語言,使人容易吸收、消化。家師建議我們,先看他老人家講經說法的DVD光碟,因為那是完全轉化成為人類的語言,最容易看懂。再看他老寫的書;最後才看原文經典。多方涉獵之後,會發現自己的條件、興趣,適合什麼學派、那種法門,然後才一門深入,自然事半功倍。並不是胡亂抓一個法門去學,或人云亦云,被人牽著鼻子走。
貪、瞋、癡,在佛法中稱為三毒,或三不善根,是每個凡夫都有的。貪有二種,一是於生命自體的貪愛,或稱為我愛。一般人比較陌生,要等到危急時,生死關頭或臨命終時,就分明的顯現出來,那就是非常寶愛自己的身體、生命,害怕那個我從此斷滅的煩惱。二是於境界的貪愛,都是因五欲、五塵而起。若不遂其心,或遇逆境,便生瞋恚。癡是愚昧無知,不明事理,它又有一個名稱叫做無明。這三不善根,縱使證得初果,也還是有。二果斯陀含才能「薄貪瞋癡」。三果阿那含也只斷瞋和欲界貪而已。要到阿羅漢,才可能完全斷除三界的貪愛、掉、慢、無明(癡),即所謂五上分結。
但是,也不要妄自菲薄,一般人(除了一闡提之人)也都有無貪、無瞋、無癡三種善根,只是輕重與多少的差別而已。師父雲老禪師說:「起心無分凡聖、動念智愚不同。」經典也說:「學人失念,尚起煩惱;羅漢結習,動身口意。」學人是指須陀洹至阿那含三種有學聖人。所以起心,凡聖皆有貪瞋癡,只是聖人善護根門,以四念住、八正道善修其心,能提起正念化解煩惱。所謂的正念,簡單的說,是以符合佛陀道理方法的正確念頭,去矯正不正確的想法和做法。經典中才會要我們「念防護意」,或「念防護心」。說心念要像個稱職的守門人,好的、善的、有饒益性的,才放你進去;不好的、惡的、有傷害性的,則嚴格把關,絕不通融放行。
師父雲老禪師也教導我們,不要依於眼所見到的,乃至意所了別的,就直接反應,那叫做「五蘊一氣呵成」,俗話稱為「意氣用事」。因為最多只是到色法,並沒有進入到心法,當然連想都沒有想。依於眼所見到的、耳所聽到的,乃至意所了別的,可靠性有多少?可信度有幾分?所以凡事在行之前,都必須要「想一想,再想一想,多想一想,更深入的想一想」,運用佛陀的道理方法,去想其中的得失與利害。而得失、利害的前提,是要「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能這樣,缺失就可能減到最低。
初學佛者,智慧的力量非常微劣,遇到境界風一吹,難免心旌飄搖,作不了主。除了要有戒律來防範、約束行為,使不生偏差之外,還要找一些依賴,如誦經、拜懺、拜佛、念佛等等。這些雖然不是修行,所謂修行,是修正身口意的行為;至少可以讓心安住,也能達到防禁,不造惡業的效果,絕不可輕視。於經典,起初雖看不懂其中的法義,也要勉為其難的,用誦經的方式,可能一百句、五十句、十句當中,有一句相應的,或能體會的,甚至能引發我們的善根、菩提種子的。像儲蓄一樣,時間久了,越存越多,成了小富翁。還能得到法的喜悅,對學佛更加有信心。進一步才提昇為看經、想經,而後照經行。
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在家居士要有一份正當的職業,做心靈的寄託,才不致於無所事事,胡思亂想,甚至「飽暖思淫欲」。培養正當的休閑娛樂,以代替那些不良嗜好。遠離酒肉朋友,古人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又說:「蓬生蔴中,不扶自直。」都是說明要謹慎交遊。看書或看報紙、電視等傳播媒體時,也要選擇知性的、益智的、勵志的、正面的去欣賞,可以充實我們的內涵和知識經驗,並鼓勵奮發向上。而殺盜淫妄等負面的、不健康的內容,如果習氣、煩惱較重的人,應避免去看,會像火上加油。因為這一類型的人,往往是好的、善的、道的,不太能相應,或很難學會,甚至怎麼學都不會;壞的、惡的、業的一接觸就相應,或一點就通,甚至沒人教都會。
雖然古人說:「色不迷人人自迷。」外境的色聲香味觸本身不會染污人,人卻會因外境生起計較、執著而造業,成為染污。所以習氣、煩惱較重的人,更要謹慎守護眼耳等六處根門,不讓縱逸於外面的六塵緣境。現在政府把電影分類為普遍級乃至限制級,也是在守護兒童和青少年的根門,不使「摧殘民族幼苗」。而我們初學佛的凡夫,面對緣境還不能作主時,不也只是「菩提的幼苗」嗎。
我才疏學淺,所知道的就只這些。想要瞭解的更詳細,請看家師雲老禪師所說的影音光碟,及佛法的著作;或看大藏經。經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土難生。今既已得、已聞、已生,要把握有限的生命,及這一次因犯罪入獄,難得的出離心、菩提心的發起,努力的學佛修行,使它增長廣大,並發光發熱,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日度此身。」因為生命和菩提心這兩樣,都是稍縱即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