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塵今事

                                                                                                     文/淨涵

朋友e-mail飛越歐洲的攝影佳作,觸動了自己飛越歐洲大陸的回憶。1988年和一位寮國的華僑去歐洲談生意,這位華僑姓陳,住台北,大兒子住法國。第一次去巴黎,印象最深刻的是機場,整個都是透明的玻璃,非常潔淨光亮。

我們下榻在一家福建人開的小旅館,因為可以用閩南語交談,感到特別親切;旅館的對面是一座大公園,色彩多樣的樹木,碧綠如茵的草地,讓整個視野如在畫中。旅館早上總會有幾位退休的老人,聚集在一塊,享受一頓經濟美味的早餐,然後打牌消遣。

法國分成好幾區,其中一區,華人約佔了九成,所以叫做華人區。聽同行的陳先生說,寮國、越南都是法國的殖民地,會說法語,所以逃難時就往法國去,逃難的人基本上是沒甚麼錢,到了法國只好開小吃店,一方面可以賺點錢,一方面吃飯沒問題;法國人的皇家思想,瞧不起這些難民,於是紛紛搬離,不願意和華人住在一起。由於華人的勤奮節儉,慢慢的生活逐漸好轉,累積了財富,現在該區已是大樓林立,非常繁榮,到處都是中國餐廳,台灣的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在當地也有分行。

法國的街道很美,建築上豐富的藝術變化,襯托著調和的色彩,嬌艷的花朵,清澈的河流穿越過城市,想到若能在巴黎的塞納河左岸喝一杯香濃的咖啡該有多好。有一次,一對法國夫婦和我們一道用晚餐,那是一頓相當特別的晚餐,這家乳酪餐廳,提供各種不同口味的乳酪約有百種,每次都少少的幾樣讓客人品嚐,真的非常過癮,至今依然回味無窮。

我們在法國辦了簽證飛到波蘭,從飛機上空可以欣賞整個歐洲大陸山河景物的壯麗。歐洲的大河流通常都會流經幾個國家,空中覽照,河流宛若銀色絲帶,熠熠發光,像彩帶上的亮片。出波蘭機場,就想到學生時代讀到的華沙公約,波蘭當時經濟相當蕭條,超級市場門可羅雀,物資非常便宜,我們住在首都華沙一家最大的飯店,約台幣三千多而已,晚餐還有小提琴手臨桌演奏,賞個感恩的小費,享受一下貴賓式的招待。

離開波蘭回到奧地利,夜宿維也納。飯店的正對面是一座古老的教堂;黃昏時刻,行人悠閒的漫步在鋪滿暗紅色磚塊的街道上,與夕陽相映成趣,彷彿醉心在維也納音樂聲中的優雅。當地一位空運承攬公司的經理,帶我們去他私藏的酒窖,品嘗他的陳年好酒,然後開車往捷克的方向,去一位朋友的城堡,沿途的景物全被雪封住了,白茫茫的一片,真的是置身在冰天雪地之中。大約開了三個鐘頭的路,終於到了城堡,這座城堡至少經過了五個世紀,湖面早已結凍成厚厚的冰塊。我們參觀裡面正在建造不同主題的展覽館,其中有一個是西藏的文物館,佛相莊嚴肅穆,帶著幾分密宗神祕的色彩。

看到飛越歐洲的風景片,不禁勾起了1988的回憶,那時整顆心還在追逐未來的事業,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好與不好終歸灰飛煙滅,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法國人的浪漫,奧地利人的嚴肅,波蘭人的純樸,如今留下的只是幾許淡淡的回味……。

事隔二十幾年,幾度商海浮沉,深深體悟到人生的無常,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公司因經營不善而負債累累,美夢成為泡影,心碎失落的心情,生活上的擔心牽掛,好像走到人生的盡頭。

或許凡事發生必有其目的,因緣的變化是化現的一種資糧,順、逆只是常人的自我感覺,若能善體取,皆是好的增上緣。1998年的新春,心靈的觸動,與千佛山結下了今生殊勝的因緣,諦聽了老師父在東客堂的新春談話,法的喜悅深印我心。

老師父開示的佛法,教學人以生活的現實做為基礎,面對各種不同的煩惱、問題、障礙去探討一連串的為什麼?從中去認識突破,進而化解。不管順逆其中有道,要依於法教去如理思維,不可以自我意識去執著分別,如此隨處自可發現道的蹤跡,「三界唯心所造,萬法唯識所現」,不是「境」的問題,是「心」的問題,心淨則佛土淨。

依於佛法的轉化,煩惱中發現菩提,心轉境轉。無門慧開禪師的詩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這個世界的境狀,是因人而異的,就如同佛以一音演說,眾生隨類得解一樣,各自內在的心識去解讀外在的世界,問題是「你看到的世界是甚麼?」這是「心」的答案。

詩人李白說:「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時光荏苒,韶華易逝,生命苦短,人生就像旅者,寄居天地之間的過客,百年寒暑亦只是轉眼之間,今生有幸得人身聞佛法,暇滿學佛的因緣,有機會親近大善知識,自當把握每一個當下,莫讓歲月蹉跎,精勤於菩提道上。

感謝生命中的每一個因緣,不管喜歡的不喜歡的,去體認它,歡喜來歡喜去,因為好不好都是一種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