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57期 2011年4月刊
在中國佛教中,寺院若擁有正信之法,便有諸佛菩薩庇佑著,有伽藍菩薩、韋陀菩薩,眾龍天護法守護著伽藍聖地,不被邪魔外道所侵擾。
文/小葉
在中國佛教中,寺院若擁有正信之法,便有諸佛菩薩庇佑著,有伽藍菩薩、韋陀菩薩,眾龍天護法守護著伽藍聖地,不被邪魔外道所侵擾。而在希臘神話中有十二位女神,分別守護一年中不同月份所誕生的人們,但這是神話或是真有其事呢?
在現實生活中,打自娘胎開始,以至呱呱落地長大成人,每個人都擁有兩位偉大的護法神守護著,那就是自己的父母親,他們守護著可愛的孩子,盡極努力保護著,讓孩子不受到任何的傷害,只為了能平安健康的長大;上了學,在學校有老師們守護著,能專心不斷地學習各類的知識,讓知識成為力量,讓幼苗們將來出社會能好好運用所學,成為有用的棟樑;在成長過程中,又有國家當自己的守護神,在國家的保護下,不失去自己的責任義務及權力。然而,這些都是藉由外在的力量來守護保護著,而自己守護自己的力量又來自於哪裡呢?
能藉自己的力量來守護著自己的唯有 ──「戒」。導師於其著作《解惑篇》中有提到,若受五戒,便有二十五位戒神守護,可以維護我們的戒體,五戒中能守一戒,不管任何一戒,就有五個戒神可以來維護戒體。
何謂戒?戒,是萬善之根本,梵語叫做尸羅,是防禁身心的過犯;故說戒是不犯的意思。戒是佛法中三種無漏學之首,故有正順解脫的說法。《大寶積經》中也如此說到:「能受正戒者,一切善法從此增長;受之不正者,著於邪見,墮於外道。」又如是言:「一者受正平等戒,謂修行人,能受持如來正戒,一切平等,不生分別差別之見,頓絕妄想邪思之心戒,戒體圓明而得解脫,究竟至於無上菩提,無有退轉。」
課堂中教授師經常說道:戒是針對自己,修正自己的身口意,嚴防自己又造作惡業新殃,並非拿來檢視他人的言語行為。這提醒著自己,戒是維護自己身口意行為的清淨,不致造成侵犯他人的惡業,不論是有意或是無意。換個角度看,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戒雖然是拿來要求自己,是拿來修正自己有缺失的身口意,從有缺失慢慢改變為少缺失,到最後至無缺失,防患自己因智慧定力的不足,而造成莫名的傷害,因此,戒不只能不傷害他人,也是保護自己的最佳方式。
現實生活中,當與人共事或相處時,最能察覺到自己的五根,往往接觸了外在的色塵緣境,影響著自己的五蘊變化,猶如落葉被風狂掃一般,肆無忌憚的四處飄動著,讓自己的心識變化,處在一種極危險且無法掌握的狀態之下,若在此時,在想行之間能注入正念,想想戒律,延緩身口的表現,便能減少一些造作行為。
就如,眼睛雖是長在外,用來外觀這個世界,但若能將這雙眼,轉為內視,好好內觀自己,要求自己,在自己快要有所身口的表現時,多想想這樣的表現行為,大都只是為了展現自我意識,於己於他都無任何的饒益性,何苦跟自己及他人過不去呢?多停一分,多想一分,身口的造作便減少一分,如此的持續自我訓練,便能做到防禁身心的過犯,而這便也是持戒,若能持續不斷的維護下去,身心所獲得的清涼是無法用言語所能比擬的。
若能藉自己持戒的力量來保護自己,而不侵犯他人,因持戒而得清涼,由戒行來莊嚴自己的色身法身,那麼,必能行馳於正道上,不至有所偏離,而這也是初入佛門的我,應該要好好下功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