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禪師的話》之心得感想 

                                                                                                           文/大樹
學佛不是一個行者的口號,而是有明確的目標及方向,導師於〈行者的方向〉一文如是這般寫著:

學佛行者,為調適貪、瞋、癡,而修學戒、定、慧,有所謂「淨業」與「修道」的事業;其實,淨業也好,修道也好,無非是為個己的「生、死」大事,而為「了、脫」之行。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此生有幸得人身,更難得的是,有機會聽聞佛法,怎能不好好把握難得的人身,難聞的佛法,而努力去修學呢!

了生脫死是每個學佛行者此生、來生、更是生生的目標,希望能將過去無始以來所沾染的業,透過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依教如法於行修的過程中,一一將其清淨。而這項浩瀚工程,必須如世尊般,累世累劫修,才有機會淨其業,見其道。

想要淨其業,調整自己的貪瞋癡,要有其方法。導師說過:「佛法不是武器」,並非以佛法中三無漏學的戒定慧當做一種武器,來消滅自己的貪瞋癡,而是藉由戒定慧的修養,讓原先強烈的貪瞋癡,慢慢由強變弱,一點一點的去改變自己,才有機會將無量的業,漸漸減少,漸漸清淨。

了生之道,在於轉業惑而成覺悟,知煩惱現菩提;打從皈禮開始,學道理,行方法,面對現前的「人、事」,注重個己的起心動念,無論是感性或理性,皆作適度的調理,才不至淪於舊業未了,復又造作,使得無始諸業,隨緣而感,隨之而循環不息。

導師說:「菩提不是煩惱,煩惱不是菩提,但煩惱中可以顯現菩提。」煩惱來了,問題發生時,人往往很容易陷在一種負面的情緒中,不願面對問題,不知如何是好,自己做不了主。

導師的心地發明「止觀法門」中道出,止:止於一念,研究、分析、認識。觀:觀照菩提,察覺、返照。當無明煩惱發生時,唯有面對它,深入的認識研究問題,是那個環節出了狀況,還得返照自己的起心動念,為何當下會有強烈的反應,冷靜反覆的思考,才有機會化解問題,才不至於隨業再造業,永無止盡的在業中流轉。

當然,這些說詞,人人理會;但是,一句「面對感報,歡喜承受」,想想,歡喜得起來麼?!如果,能夠做到強烈的自我,稍微淡泊一些,可以稱得上「不容易」!何況,學佛行者,時刻都在為「突破自我」而精進,才是不折不扣的沙門!

突破二字說是這般容易,但於行中,猶如攀爬高聳入雲的大山,困難重重。但佛陀以身教告訴人們,他過去無始以來,都是這樣努力不懈,即便是障礙不斷,阻撓不止,仍是阻止不了他登頂的決心。突破自我雖是一件既辛苦且不易的事,但只要邁開第一步,持續努力的往佛陀走過的道路上前進,便有機會認識自我,瞭解自我,見其本來面目了。

基於改變自我,原是人生旅程上,最最痛苦的事,遑論是徹底突破的事業!

因此,行者的修養,是以自我為方向,亦所謂「了生」的前提:假使,不能把握本起和法處,將所學的道理和方法,運用於「自我」之上,卻以挑剔「他我」,無異成了反行其道!

導師曾說:「要以修養影響別人,不要以個性要求別人」「不要總是要求別人成佛成菩薩,自己當凡夫眾生」。學佛目的是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讓惡的不起,起了要令斷滅;善生起了要繼續,沒生起的令其生。將所學的佛法知見,一一用於自己的身上,提醒自己,訓練自己,修養自己。俗話說:「寬以待人,嚴以律己。」

人因業而來,帶著無以計量的業習,非一世所能清淨,假若要清淨其所有業,佛陀所說的三十七道品,便能幫助自己修行覺悟。但修行一路,是障礙重重,考驗不斷,無法一步登天,然佛說:「難忍能忍,難行能行」。即便是痛苦不堪,也要堅持下去。觀世音菩薩倒駕慈航,為的就是幫助我們凡夫眾生,要天助還得先自助,因此,怎能不正勤精進,勇往直前呢!

從來,多少大德,懂道理、知方法,不能作自我的修養,好像「解」不必「行」,教他行,才是「度」的重點;殊不知以何「德」而成其「功」,就像是巴士司機載運乘客,除了應該具備駕駛條件,熟知交通規則,隨時注意路況,更須擁有初步(一、二級)排除故障的能力;然後,才能順利而安穩的「度」乘客,從此地而至彼方!

您說是麼?!

導師說:「功是一種力量,德是一種修養。」想要自度度他,於己本身還不具備足夠的修養智慧,如何自度?如何度他?回過頭還是得從自己本身開始下功夫,否則泥菩薩過江,自己滅頂不打緊,還得連累一同過江的人。先培養自己的條件,從泥菩薩漸漸成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真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