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羯磨、造作、行為
「業」是什麼?為什麼信佛教的人,只要不如意、身體不好,或有什麼問題,都會說:「唉!我業障好重。」為什麼大家都這麼講?這句話應該經常可以聽到,這句話是很不對的!業障很重?!「業」要是成為障礙、或業很重,這便是「惡業」;如果善業很重,該如何說呢?是指造善業很多,對一般人而言,這是好的,可是對行道、證果來講,就不好,是障道因緣!那麼惡業是不好的、善業就是好的囉?常常會聽到佛教徒,不管在家、出家,只要有一些不如意的問題,就說「唉!業障好重!」所以以後要遇到這種人,講這種話,不妨反過來問他:「是善業太重呢?還是惡業太重?」這種情形叫做「善惡不分」!
首先,不要忘了是人,人就有身體的行為、言語的行為,還有意念的行為,也就是指身口意。人有身口意一定會造作,造作就產生行為的作用,就是說「必定會有一個現象的顯現」;所以說,對業而言,不要只是從不好的一面去看,動不動就是業,甚至還有人罵「業障鬼」,那業能障鬼嗎?!還是真有一種鬼叫做業障鬼?這都不是學佛的人該講的話!所以只要一開口,就知道是佛教徒還是學佛的人,什麼是佛教徒?什麼是學佛的人?佛教徒,只是把佛教當作一個信仰、一種寄託;學佛的人,去學佛陀的道理方法,也就是佛陀的智慧!
業分三種:「善業」、「惡業」、「無記業」。善、惡是指好與不好;無記,一般很容易理解為:「是好壞分不清楚的,這裡面可能有好、可能也有壞……」,其實這樣說無記不是很正確。所謂無記是什麼?以善惡而言,是一個「不一定」,有不一定的意思,那才叫無記。為什麼?有可能其過程是善,而結果是惡;也有可能其過程是惡,而結果是善。譬如:體罰-罵、打,一定是一種惡行,惡的行為,可是通常都會說:「我是為他好耶?!」好像是善,對不對?那麼究竟是善、是惡、還是無記?要明白:學佛是學智慧!出發點是什麼?一個是主動者、另一個是被動者;主動者有出發點,被動者有沒有出發點?當然也有出發點!假如做錯了事,是刻意的做錯?還是無心的做錯?或是在某一種特殊的情況之下,例如:身體不好,或因之前曾跟別人生氣,而遷怒到這事來?佛法特別強調「緣起」,也就是「開始是什麼」,亦即是「出發點」。
父母親對兒女,用打、用罵的,不能說都是好的;看看媒體報導,父母對兒女,出發點是好的嗎?最近我還看到一則新聞,一位母親幫她的兒子投保,保各式各樣的保險,她讓同居男友把親生的兒子殺了二十幾刀,這種造作行為其出發點……?主動者是母親,共犯是她同居的男友,被害的是親生的兒子……,兒子有什麼出發點?大家知不知道他的緣起是什麼?她兒子的緣起,就是不應該出生在這樣的母親家裡,也就是說,不應該有一個這樣的母親!那「不應該」要追究什麼?那就追究到過去的業,不是現在的業!
所以談緣起也有過去的、有現在的,為什麼談因果,要談「三世因果」?過去所作,現在來受,現在所作,未來要受!僅僅談一個緣起,也不能夠只談因緣法則,「佛法以因果關係作為基礎,可是不能捨棄因緣法則;如果談因緣法則,就不能捨棄因果關係」!這兩者,不管談哪一個都不能捨棄另一個!談佛法常常會搞錯,甚至跟人家辯論的時候啞口無言,為什麼?談因果,盡在因因果果上打轉,捨棄了其因緣法則!像我剛剛說的:母親,為什麼要替自己的兒子投那麼多不同的保險?就是預謀,預謀就是她的緣起!小孩子、被害者呢?就可能涉及到過去的因、過去的緣!所以談佛法,因果關係、因緣法則,這兩者千萬不能單獨分開來說,這是對業的一些概念!
身體的、言語的、意念的造作行為,稱為身口意三業,這三業不是身惡、口惡、意惡,或是身善、口善、意善,不是以這種方式來分辨!「身口意」,身口是外在的、意是內在的,也可以說身口是行為的來源,即其力量的來源,是來自「意」;意是善是惡,表現於身與口,就能顯現出善惡!所以要瞭解三業有內外之分,通常用身體,譬如:用拳頭去揍人家,用言語去罵人家,這個「身口」很容易理解,可是有一句話說,「這個人在說什麼、做什麼,怎麼知道他在想什麼?」其實那就是指「意」的問題!所以「意」,並不是外人很容易體會的,這也就是「無記」的問題:可能出發點是善,可是最後的結果呢?因為因緣、因果的關係,過程表現可能是惡,所以其中就涉及到因果關係、因緣法則,才能確定其結果!可是也有不一定的,為什麼?有的父母,關係到兒子的根基,可能好好跟他講,聽不進去,要罵、甚至體罰,他才會改變!不能說父母就一定錯了,可是絕不是說,父母對兒女用打罵都是對的,不能這麼說!這就是一個出發點;加上因果關係,因緣法則,其中變化不同,完成的作用也就結果不同。
為什麼談「三業」?一定要瞭解「業是造作行為」,一定要把握這點!造作行為完成之後的結果,有善、有惡、有無記,絕不是說「身口意有善、有惡、有無記」,這個一定要分辨清楚,因為有緣起、過程、結果!所以佛法跟世間法最大的差別是在其「緣起」,出發點可能相同,可是它的過程就可能大不同,也就是因果關係、因緣法則,那完成的結果呢?當然也就不同!所以有時候常聽到一些這麼的笑話:「唉!我煩惱實在太多了,真不知道怎麼辦!」……「煩惱?不煩惱就好了!不去想它不就不煩惱了嗎?!」再不然就是說:「煩惱能解決問題嗎?!」這些話聽起來好像都有道理,事實上,都不是設身處地的言語,要如何去化解煩惱,那才會不煩惱!「煩惱即菩提」,絕不是拿一個菩提去對付一個煩惱,因為煩惱中有菩提,能不能顯現出來?就在乎有沒有修養、有沒有智慧!那麼是不是修行的人或是修行成就很高的人,就沒有煩惱了?肯定還是有煩惱!這就涉及修行的層次,和煩惱的時間距離有關係;修行愈高,煩惱的時間就愈短,修行愈少,煩惱的時間就愈長,如果沒有修行的話呢?煩惱就是煩惱,就不可能有機會從中顯現菩提!
這又可以發現為什麼要學佛了!大家知道,禪宗裡有一則公案,就是菩提達摩和慧可,原稱為神光,後改名為慧可,他去求達摩禪師的時候,達摩禪師問他:「你求什麼?」他說:「我心不安」,達摩祖師就問:「你找找你的心,看你的心在哪裡?」慧可找了半天說不出來,菩提達摩就回答說:「我已經把你的心安好了!」大家從這個公案裡可以發現:「心不安」,就表示有煩惱,你既然有煩惱,叫你去找,你居然找不出來,那你還煩惱什麼?!白話就是這麼解釋,「你心不安,去找找你的心,既然連心都找不著,怎麼心不安」?!
「業」要成為障礙,那麼「煩惱」也有好的煩惱、也有不好的煩惱;大家猛一聽:「煩惱還有好的嗎?煩惱應該都是不好的,不是嗎?」如果買大樂透中了第一獎,像上一次,有人中了九億台幣,從中了(還沒有去領錢)開始,就已經起煩惱了,坐立不安、睡不著、吃不下,一旦鈔票拿到手了,還要考慮會不會有人綁架?會不會有人敲詐勒索?甚至要先計劃「這個錢做什麼用?……」這是好的煩惱?還是壞的煩惱?當然是好的煩惱。又譬如:男孩女孩兩人約會,若是第一次約會,一定都很煩惱,那是不好的煩惱嗎?! 所以「煩惱」,也有好的煩惱;為什麼這麼說?我一直強調,不要忘了我們是人!學佛,不要定位在佛菩薩的位置上,學佛的定位是人;是人就有這些問題,所以佛法是對人說的,不是對佛菩薩說的!說好的煩惱也好,不好的煩惱也好,這只是依業的成份來說,那麼如果談「業能障道」的話,好的、不好的都會障道,就是障礙菩提道,就是使你不能進入菩提的道路。所以為什麼說業成為障?好的也是障,不好的當然也是障,但以人而言,開始並不認為好的是障,何時才會認為好的是障?已經是一個修行的人,不是一個普通的人,這一點要把握!尤其要跟別人說法,談到這些很平常的問題,往往自己都會講錯,問題出在哪裡?很簡單,自己對佛陀的道理方法太陌生了!
業除了有善、惡、無記,還有那些呢?有「定業、不定業;共業、不共業」四種現象;除了這四種,還有一種現象,叫做「共不共」。通常說「定業不可轉」,這句話意思是說「造什麼樣的因,就要受什麼樣的果」,這叫做定業,是肯定不變的。那什麼叫做不定業呢?這又涉及到一般的人及學佛的人。定業,肯定就是一般的人,造什麼因受什麼果,是一定的,不會起變化;不定業,是一個學佛的人,以一般人跟學佛人的差別來看它的現象,譬如:過去殺了一個人,今生須賠人家一條命,這就是定業,這是以一般人來講;那也有不一定,為什麼不一定?因為是「學佛的人」!學佛的人,假使過去殺了一個人,今生因為學佛,學佛者會依於自己的修養,依於一些功德,在受報的那個時刻,可能就不須賠人家一條命,此話怎講?過去殺了一個人,這一生本該要賠人家一條命;但學佛的人要修六波羅蜜,其中有個「忍波羅蜜」,在受報的時刻就有轉機,怎麼轉?通常一般人,被殺或者殺人,開頭是吵架,然後動拳頭,再來可能就動刀槍……,若是學佛的人,在這裡就有調整的機會,什麼調整的機會?如果這個學佛者因某些事跟對方吵起來,有學佛的至少會做到「少講兩句」,那麼就不會和對方針鋒相對,少講兩句,對方的火就不會因為你的言語火上加油!為什麼?譬如:走路時兩個人不小心相撞,那一般人呢?可能看他一眼、走了,如果是學佛的人,不管對方撞自己,或者自己不小心撞到別人,都會說一聲「對不起」,大事化無;如果是一般人呢?這一句「對不起」也許很難開口,為什麼?「你撞我、不是我撞你」!真正有時候兩個人相撞,誰撞誰並不是那麼明顯,如果是個學佛的人,不管是人家撞你還是你撞人家,都會說一句「對不起」!那麼如果 (還有「不一定」),遇到不講理的人時:「對不起就好了喔?」可能會沈不住氣:「那你要怎麼樣?」就會打起來了。同樣一句「對不起」後面還會發生變化!如果是個學佛的人説:「對不起」,那個不講理的人問:「對不起就算了?!」可能學佛的人,還是會以忍波羅蜜的修養:「真的對不起!」就是重覆、很誠懇的表示,如果遇著一個耍無賴的呢?一個學佛者要怎麼辦?那就必須還是要講出來:「那麼你希望我怎麼做?」絕不能說「那你要怎麼樣?……」那就不一樣了!同樣一句話:「那麼你要怎麼樣?」和「你希望我怎麼做?」……差別很大,聽的人感受會不同,同樣可以化解;至少吵了,不會針鋒相對,不會針鋒相對,就不會打起來,不會打起來,就不會有人死!所以「定業」,因與果是絕對的,「不定業」是中間的過程,因為有修養、有學佛,對佛陀的道理方法,已經擁有這份智慧,可能因為不管多大的事,最嚴重,大不了挨人家揍兩下,如果不還手,還說「對不起」之類的話,人家想打也打不下去了,不是有一句話:「伸手不打笑臉人」!可是大家不要鑽牛角尖:「這樣不是顯得沒有出息嗎?為什麼要那麼懦弱?總要講道理……」。當對方在發火的時候,講什麼道理他也聽不進去!真正要講道理,就涉及到法律了,到派出所去可以講道理,在法院可以講道理,面對面不在這種環境,沒有什麼道理好講!這其中也可以發現:除了因果關係,還有因緣法則;不同的時空、不同的環境,就是因緣法則;這是說「定業、不定業」。
「共業、不共業」呢?共就是過去共同造作的業,大家共同來承受它的結果。譬如:結夥搶劫,可能是幾個人一起共同做的,那將來受報就是共同來受,這是共業,就是共同的做,共同的受。那不共呢?因為共同的做,可能這個中間,做的時刻輕重有差別;譬如綁票:有主謀,有的可能把風,有的只是幫忙打電話……整個事件是相同的,是共,但中間造作的行為還是有差別;其中主謀才是綁票的主角。又如唆使殺人:叫人家去殺人,這個叫人家做的人就是主謀,拿刀去殺人的人還不是主謀;所以這個中間,說共業,共同造作了──有這種造作行為,可是在過程中有其差別,「有的是因的層次差別,有的是緣的差別」,所以受報可能不是一樣,這叫做不共。什麼叫做「共不共」呢?就是在一起同時做一樣的事,譬如:大家一起坐飛機出去旅遊,不幸飛機失事,有的死掉、有的重傷、有的輕傷;或者常見許多天災人禍災難的現場,人所受的報的現象會有差別!這個中間,共同在一個前提之下,所受的果報不一樣,這叫做「共不共」。一般只講定業、不定業、共業、不共業,所以談因果感報方面的道理,有專門的經典,在介紹也只談了前面四個,可是共不共業,經典裡面有,只是沒有標出來;看經典,看一遍、兩三遍,看得愈多,可能就會發現:「它說共不共業,與共業、跟不共業的說法不一樣」!還有所謂的定業、不定業,絕沒有定不定業這個名稱!有定業、有不定業、有共業、有不共業,可是還有共不共業,沒有定不定業,不要自己發明,經典上能發現的只有四個,很明顯標出來的,事實上有五個,如果這五個都能把握的話,遇著很多的因果感報,不要捨棄其因緣法則,不管人家跟你挑毛病,跟你辯論,一定可以講得清楚,這是談業的現象。
除了業的種類、業的現象,還有所謂的「表業」跟「無表業」,不要與「黑業、白業」這兩個名詞分成四個不同的東西,其實「白就是表,黑就是無表」。一個是很明顯的、看得見的,一個是不明顯的,或是講內在的;一個是從外在很容易看就知道,還有一個是內在的。通常講內在的是屬於黑業,外表一目了然的是白業,千萬不要說偷偷摸摸做的就是黑業,公開做的就是白業,造作行為不是這麼分的。「我去搶超商那就是白業,我去偷人家那就變成黑業了」?沒有這種說法,這個不要自己發明!大家都能夠一目了然的,就是白業,其實這就是身口所造的業;黑業就是內在看不見的。所以這個黑與白是說它的光明,就是明暗度,為什麼說也就是表、無表呢?表,就是表面表現出來的;無表呢?就是身口表現的行為意義是看不出的。舉個例子大家不妨分析一下:「手語是白業、還是黑業?」「還是表業、是無表業?」手語看得見,可是如果看不懂的話呢,不是人人都會手語,所以有時候遇著一些喜歡抬槓的人,就喜歡鑽牛角尖,如果不瞭解道理方法,就會被人家問得啞口無言。那手語究竟是黑業還是白業?因為造作行為,造作行為如果肯定我講的,是大家一看就知道的,那就是身與口,看不見的,就是你的意念,可是手語,要怎麼定位?還是很好定。手語只是一種表現,看得懂就是白業,看不懂就是黑業。就像台灣的原住民有九個族(目前有十六族),原住民跟原住民之間不一定都能溝通,他們的語言不同,這中間就很容易發現,不管做什麼,「我看得懂就是白,看不懂就是黑」;黑是暗的意思,白是明亮的意思,要這麼去看這兩個字。不能夠用閩南語來講,「黑白說、黑白來」就麻煩了,那不是佛法!
除了這些之外,有所謂的「十善業、十惡業」,二者只差一個字;為什麼要那麼念「十善業、十惡業」?講十惡業,那個「不字」就不要講了?因為多的那個字,就是一個善與不善的差別嘛」!(老和尚在白板上寫殺、盜、淫、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貪、瞋、癡)這叫做「三業十斷」;「加一個不,就是善」,「不加一個不,就是惡」。所以要背這些名相,不要跟自己找麻煩;惡是這樣講,善、然後不殺生,不怎麼樣、不怎麼樣,多麻煩。我們說殺,肯定就是殺生,可是談這些,先要瞭解,殺、盜、淫也好,跟兩舌、惡口,一直到貪、瞋、癡,要知道它的精神所在!為什麼不可以殺?為什麼不可以盜?為什麼不可以淫?就如同我常說的:「佛法是去探討一連串的為什麼,而後利用佛陀的道理方法,去化解一連串的為什麼,那才真正是學佛」!談五戒大家比較容易把握,要談十個就比較不容易把握,因為造作行為,之所以提出一些來,是約束我們,「那為的是什麼」?譬如:「殺生」。殺生是很不慈悲的行為,同樣一條生命,把牠宰殺,是很不慈悲的!學佛的人是以慈悲為懷,如果是學佛的人,以慈悲為懷,還去殺生,那就說不過去,這就是它的精神所在!談到生命現象,有三種現象,有情、非情、無情。有情肯定是有情感反應,直接能感受的;非情,就是不能直接感受的,可是不能直接感受,還可以利用別的方法可以發現;無情,是根本沒有辦法感受到的;其中就包含動物、植物、礦物。談不殺生,肯定是講有情眾生,不是非情或者無情,如果說不殺生,人家一句話,「那個青菜、蘿蔔、水果,哪一樣不是生命?還不是照吃」?所以還是要分辨它,不能夠混在一起!尤其有很多人強調,「我別的做不到,從小到大我從來沒有殺過生」,那不妨問他,「是所有的生命都沒有殺過嗎」?他如果回答你「當然沒有」,那就表示這不是一個學佛的人,就算捨棄了非情、無情,「難道說走在路上不會踩死幾隻螞蟻嗎」?那也是殺生!所以談到殺生,在南傳佛教的戒律是屬於五分法,北傳佛教,是經過修改以後成為四分法,所以這中間已經很多都去掉了。為什麼?不適合於中國的環境!譬如在台灣,如果結夏安居,從四月到七月,如果關在廟裡什麼都不幹,一天到晚就在修行,敢說三個月餓肚子沒有飯吃!所以說,不管談到什麼,除了因果關係,不要捨棄它的因緣法則,千萬要記得這兩句話!所以不殺生,肯定是不要去殺──以自己能夠直覺感受到的那些有情眾生。
其次是「盜」。盜就是搶,就是明著搶。譬如:在馬路上,有人騎著機車搶人家皮包,或者搶超商,這都是盜!其實談盜其中也包含了「偷」在內,為什麼呢?依原文翻成中文,應該叫做「不與取」,不是經過人家給予你而得到的,都是叫盜,包含了偷在內!所以講到這裡我又想到,也是經常提醒的,譬如:你到人家家裡去做客,哪怕是兄弟、親人、親戚、朋友,想借用人家的廁所,最好都開口講一下:「借你的廁所用一用」,如果他說「自己人為什麼還講借」?就表示他答應了;如果這句話沒講出來,就有偷盜行為,為什麼?要用他的水或洗潔精,甚至於可能還用他很多的東西……因為沒有經過他給予的,也就是他沒有答應願意給你的!所以講「戒行莊嚴」,有時候一個小的行為,不要有惡作,惡作就是惡的業、惡的造作行為;不要看我剛講的這個,幾乎人人都會犯!我記得有信徒找我,談到這個事:「去公共廁所怎麼辦」?要曉得,什麼叫做公共廁所?那不是人家家裡的,公共的本來就是給大家用的,何況還有的廁所需要付錢的!第三個,講「淫」。如果以在家來講的話,應該講「不邪淫」,這個不邪淫的邪字先要瞭解,「不正當的就是邪」,有的人「通常談到淫認為就是女色」?這是一個很不好聽的名詞,難道都沒有男色,只有女色?這是封建時代的話,現在所謂民主時代,像女孩子都不抗議?看那些牛郎,不是男色嗎?這個不只是這麼說,也就因為這種情況,把《心經》搞得一塌糊塗,「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把那個色蘊也當成這個色?要曉得,淫是什麼意思?「邪是不正當,淫是超越、多數;多數的、超越的,也就是不正常!」這是屬於身體的造作行為。
言語的造作行為:「兩舌」,人只有一個舌頭,為什麼叫做兩舌?就是「是非」,講是非,就是兩舌;究竟什麼是「是」,什麼是「非」?因為人人都認為自己是是,別人是非。甲說他「是」,乙一定說他也是「是」,可見這個「非」是別人,「是」是自己;可是我也說過兩句話:「要明辨是非,不參與是非」,談兩舌是「第三者」,就是那個參與者,不是當事者。甲跟乙,兩個其實都是是,他絕不會說「你是、我非」,所以兩個人在那裡爭什麼,都強調一個是,不會強調非;「往往是第三者參與,這個非就現出來了」!為什麼?甲跟乙,甲是是,乙也是是,第三者一進來,一定說「你是他非或你非他是」!所以說兩舌,就是指第三者。也就是說,本來人家在那裡辯論什麼,可能還沒有太大的是非,旁邊跑出來一個是非就大了,這是一種說法;還有一種說法呢?「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也是是非。這什麼是非?是非不分!當然兩舌的問題不是那麼單純,因為人的語言,是依於個人的知識經驗,個人的修養來表達的,不能一概而論,只是要知道:「不要去做第三者!去說是非。」去說是非,那就是我講的「參與是非」了!「惡口」,就是不好的語言,會造成傷害的,講出來人家就受不了;譬如說:罵、誹謗,都是屬於惡口。「妄言」,是說不實在的言語,就是花言巧語,這種跟綺語不一樣,不要把它放在一起,也就是說講的話根本不踏實。「綺語」是屬於什麼?譬如說:講冷笑話、講黃色笑話,就是會勾引人產生一種不好的起心動念的言語,叫綺語。我問大家一個問題:「說相聲,是不是綺語」?不是常聽說相聲?說相聲在這四種語言裡是哪一種?其實說相聲是逗人家笑,並不是綺語,說相聲是兩舌的言語!為什麼?如果不是兩舌,他的技巧就表現不出來,就不可能逗人家笑;而綺語,是會勾起人家產生一些非分之想,或者非非之想!
看「貪、瞋、癡」;貪,就是指守本份的問題,守本份怎麼做都沒有錯,超越本份就是貪。可是最近這幾年我在台灣發現的,以前因為對台語完全是一竅不通,最近這些年常聽到一些,不管是做工人的、做生意的;譬如:你買了他什麼東西,然後他拿單據來向你請錢,你把錢給他,他竟然說:「貪心、貪心」,這是很不正確的話!這不是貪心,做生意原本就是將本求利!這裡說貪,是超越了你的本份,所以說「過份叫做貪」!再舉一個例子,大家想一想:本來自己讀書,通常都是七十分、八十分這種分數,「我一定要考九十分、一百分,這算不算貪」?「不是過份嗎」?那不叫貪,叫上進!是提昇、增上;那不一樣!如果說要用這種本份,一定要把握,也就是「能力所及」;譬如吃飯:今天飯菜特別好,我平常吃一碗飯,今天吃兩碗,「不是吃兩碗飯是貪」,是因為「今天菜好吃,你就有了貪」。所以要搞清楚:「不是你吃一碗飯,今天菜好吃兩碗,就是貪了」,是「因為那些菜好吃,你就起了貪」,那就是對菜,你會多吃一點,不就貪了嗎?因為菜好吃,就多吃一碗飯,那也就更貪了!最後呢?後果是,自己跟自己的腸胃過不去!所以貪是使自己以及別人,就是彼此會造成傷害,如果不會造成傷害,所做的並不叫貪,佛法強調的結果是利益的、是饒益性的!
再看「瞋」,通常貪,外表是很容易發現的,瞋也是外表可以發現的,可是恨呢?外表不容易發現,除非講出來「我好恨」,那就是瞋、恨都跑出來了。通常瞋下面不會寫瞋恨,寫什麼?瞋恚;因為心裡想到什麼,不歡喜就表現出來,發洩;如果要談到智慧,「想到什麼,不歡喜就發洩,那不是失去了修養嗎?沒有風度嘛,沒有智慧」;所以這裡,一直強調要加一個「不」字才是善,少了那個「不」字就是惡!
「癡」,一般都講愚癡;其實,如果依它的原文,不能叫愚癡,應該叫做癡迷!「癡,並不是笨;笨,不一定會癡;癡,一定會迷惑」,可是普遍都是講愚癡。我寫文章,標題,還有那些小的子題,我還是寫愚癡,內文我的說明會強調「癡迷」,因為「笨的人不一定會癡,癡的人才會迷」。譬如信教:不管信什麼宗教,如果是笨的人,還不一定會去信宗教,可是一旦信宗教變成迷信,那就是癡迷了,這是屬於意的部份。
所以說「身三、口四、意三」,有的時候,有些偈語裡提到一些數目字,什麼「身三、口四」,就是說這些東西。看經典,看到很多的偈語,上面都有些什麼數目字,配一些什麼名相,那你就要熟悉,把這些整個組合起來。為什麼談十善業都強調「不」?先不要把那個「不」背下來,「不」是我們追求的目的,因為人都會有這些造作行為,沒有人不會的,只是輕重的差別;學佛,就是追求要能達到「不」!「不」,是慢慢去培養的。最後的目的,肯定才是不,不是一下就能做到。所以我常說:「人、沒有不做錯的」,「做錯了,不要認為理所當然,做錯了,下次能少錯一點,就是一個修行人」;「慢慢達到不錯了,可以肯定了,那就是一個有修行人的了」!所以,談戒律,有很多「不怎麼樣、不怎麼樣」,不要把那個不一下就擺在自己身上,我跟你講:「那反而不能解脫」!為什麼?被綁住了!如果說不殺生,我常常接觸很多在家居士,有的做兒媳婦的,信佛教,也學佛也吃素,可是她的公婆,先生或叔伯,不吃素,可是她又要幫忙煮飯菜,就常問我怎麼辦?我說很簡單,如果不是你去買菜,就告訴這個買菜的:「不要買活蹦跳的」,那她就問我:「那不是有殺生的嫌疑嗎」?我說「殺生的嫌疑,人人都有」,「不單單有這種嫌疑,還人人都在那裡做」;她問這個話怎麼說?「我們身上的細菌,每一天接觸的細菌有多少?你說那些細菌沒有生命嗎?!」就好像當初菩提寺,我們剛來的時候,現在羅漢堂的位置,是一個茅草房子,屋頂也是茅草,在那裡煮飯煮菜,菜放下去炒、用蓋子蓋,總要把蓋子拿開再炒一炒,對不對?那個熱氣一碰,茅草上面的壁虎就掉下來了!這只有早期幾個人知道,甚至在吃的時候還會把壁虎夾出來,你說還要不要吃?!再講一個小故事:過去一個道場裡,有位行腳僧掛單,跟常住一起吃飯,發現青菜裡有一隻蚱蜢,這位行腳僧很固執:「你們殺生,看這裡面有蚱蜢」,那個典座師,就是管廚房的,他跑過去一看,用手拿起來,「不是啊!這是菜頭」,就往嘴裡送、吃了!你們說他這種行為是什麼?如果要說:「這就是一種慈憫博愛的行為」!為什麼?如果因為這麼一件事情,全齋堂的人還有誰吃得下去?!典座師,只有一個人,這就是什麼?「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我來吃」,他要說是菜頭,就是菜的頭,那你說他「破齋」了嗎?不能這麼說!所以說:「談因果關係,不要捨棄因緣法則」,這是一個不變的定律!要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