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回向

 

客問:請指示回向的意義。

師答:回向用一句白話來講,就是把你既得的利益,給別人去分享,叫「回向」,一般人不這麼解釋,一般人講作了功德,去回向這功德更大,為什麼更大?那就是我講的意思,你既得的利益,去給更多的人分享,功德當然大,為什麼大?一定有它的原因,最後還是要強調,作功德不要勉強,因為學佛的一個大前提是:不要傷害別人,可是自己也不可以受到傷害。

 

客問:何謂功德?

師答:「功」是一種力量,「德」是一種修養,把自己的修養發揮成力量,使人家得到利益的才叫做「功德」。如果造成傷害,當然不叫功德,要瞭解,是依自己的修養去發揮為力量,這種修養包括自己所具備的,沒有具備則不叫修養,特別要記住的是以自心的願力而成就的一切作為,如發願要助多少出家人,那要做到才說,而且這些所供養的出家人,是不是在修行辦到?是不是在做出家人的事?如果不是,只是供養其養尊處優,過太平的日子,這樣的話,不是在做功德,是在造孽,現在有很多在家居士是供養這一類的人,雖然,在佛教史上有幾個人供養個出家人的記載,但從前的時代和現代不一樣,也可以說,在過去的時代,要成為一個出家人是不容易的,而現在出家太容易了!幾乎任誰都可以把頭髮剃掉,甚至於靠這樣子去營生,養家活口。

所以,目前如要談這種事,就要好好考慮,因為現在發現很多出家人不願意住寺院,願意受少數人的供養,什麼活都不幹,悠哉!悠哉!甚至不待在供養的地方,卻說有人請去開示,有人請去辦事,事實卻出去逍遙自在。臺灣目前的社會環境!有很多寺院沒有人住,很多出家人不住寺院,是個很不正常的現象。

因此,是不是一件功德?只能這樣告訴你:功德是以自己具備了的條件,這些條件是自己形成的,包括了資財--即世俗的財物,和智慧的財物。為什麼有錢?一定是慢慢賺來的,知識經驗也是慢慢累積起來的,所以說功是一種力量,德是修養,把這一份修養發揮成力量幫助別人,使別人得到利益,這種結果才叫做功德。

 

客問:回向與普回向有什麼不同?在家人做功課,如果想把功德回向,要怎麼做?如果回向給冤親債主呢?功德力有沒有那麼大呢?

師答:經典上回向的方式只有兩種,一是普遍性的,一是專門性的。

專門性的回向:是指你只想往生西方淨土,或者是你想到琉璃世界,看你想到什麼樣的佛的世界,那你就把功德專門回向到那個世界,這屬於專門性的回向,就好像自己在銀行存款,將來我自己花,不給別人花。譬如修彌陀淨土,凡一切功德都回向極樂世界,莊嚴你的蓮臺,就以八句作回向(按:八句是「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如果你不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千萬不要把功德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因為你不去,把功德回向過去也沒有用。

普遍性的回向(普回向):就是跟你身邊所有一切眾生分享,即凡所有一切有情的眾生,亦即三界六道的眾生,你都願意跟它們分享。試想,既是三界六道眾生,則過去跟你有過什麼怨恨冤仇,或是自己的親人,或者往昔有債務問題,不都在這三界六道的有情眾生裡面嗎?所以普回向所包含的是不是很多?普回向就是唸四句(按:四句是「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法界有情眾,皆共成佛道」)                                   

但是,如只給冤親債主,則必須跟你是冤親或是債主,它才能得到好處;可是你還得看,如果債主是活著的呢,有沒有用?除非他死了,跟你討債。因此,經典上所沒有的,我都不太贊成,回向給冤親債主,經典上面沒有這種回向的方式。

 

客問:師父說過在家學佛不能在同一地方持咒念佛,為什麼?

師答:所謂做功德,就是在那裡做些什麼,把這份力量給別人;或者在做什麼修養,而這修養也是功德--不是修行辦道。如成為功德,又固定在不變的地方、不變的時間,很可能有很多你看不見的東西(它們)都想分杯羹,它們會想得到一點好處。為什麼我們平常說凡所有功德都要回向呢?就是希望它們都能分享。否則的話,一個人保有功德,它們就難免會跟你囉嗦,就是這個意思。

比如說,你每天都在同一時間、地方誦經,那些你看不見的(它們)知道這裡有功德,很可能就會造成紛擾,你會感覺到身前身後好像有人,當有這種感受,遇到此種情形,千萬不要害怕;當把功課做完,只要做(普回向)就不會有問題。你如果不做回向,你的麻煩就比較大。所以不要老是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做同樣的事,這樣它們就沒有機會去找你,自己也就不會受到傷害。即使回向還要做普回向,如果你只回向西方極樂世界,它還是找你,因為你只管你自己不管它。

此外,要瞭解功德的分享,並不一定要自己到什麼境界,因我們並不知道這件事情做完有多少功德,只是盡一份心,既然我自己有利益,希望大家都能分享,就是這個意思。回向的目的,是希望別人與你共享,所以這跟你本身修養並沒有關係。

 

客問:誦經禮佛時,都會害怕非人在其左右等待功德回向,應該如何袪除此一恐怖心理?                                      

師答:誦經、禮佛、做功德時,若有非人在旁,表示修養不錯,否則,他們何以不跟別人?學佛應具正知正見,若本身無修養,鬼神也無法從中獲取利益。因此,誦經、禮佛時,應以安心、專心為要,毋須擔心鬼類在旁等其功德,以免徒增困擾。

 

客問:公公是外道人士,我想於他在世時,做些功德回向給他,這樣做能否收到效益?

師答:他不反對,就可以得到好處;如果他反對,甚至排斥,做了也沒用。

 

客問:生前對佛教很不相應,死後為作經懺能接受嗎?

師答:可以,人死在轉世投胎之際最脆弱,自我意識很淡,易對自己所作所為生懺悔心。經懺內容是在講道理,不管他原先信不信,這時都容易接受。若已投胎轉世,對生者仍有很大的裨益。誦經禮懺的功德於生者言可得百分之七十,於死者可能得百分之三十,何以說是「可能」?必須在未投胎前參與法會才有此機會。

 

客問:請問師父,功德回向之後自己能不能得到好處?

師答:凡禮佛拜懺完,應有此意念,這並不是為我自己做的,要把功德與大家分享,回向具回小向大的力用,使功德更圓滿。其效果,於自己肯定可以得到,如果再生起一份歡喜心--與他人分享,就像吃飯時多加一雙碗筷,自己並不會因此而吃不飽。

 

客問:將誦經功德回向眾生,他們得的是不是整部經的功德?

師答:以誦經、禮懺而言,並不是以那部經、懺去回向,而是依你在禮誦時所形成的功德作回向,比如夠不夠虔誠?可曾去思惟其中的道理?我們作些什麼,要想成為功德,必須使之成為力量;否則就無法形成饒益,也稱不上是功德。所以,有人說:「家裡不平安,擺部金剛經就好了。」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它只是印刷品。好像會吃辣椒的人,辣椒可助其開胃,反之則活受罪,所以不能說辣椒本身就是功德,而是以它對你的影響、饒益性如何而定。

常有人強調某部經功德最大,其實,佛陀在任何經典中都會說「此經具無量功德」。既然如此,為何不只講一部而說了那麼多部經?因為對象不同--每個人的業力不同,所須學習的也就不同。比如地藏經的內容是關係非人,乃是對業障最重--幾乎要淪入地獄成非人程度的業而說的。我們處於人的立場,以正常而言,應該學的是智慧,但看看它也不為過,至少可以提高警覺性。再如正法念處經,如不經闡釋,很可能誤解,以為只有天道最好,其實,天道仍在三界六道之內,而學佛是要超三界出六道。因此,必須把握此一原則--什麼經典是對什麼樣的對象說的,尤其不要忘了自己是處於人的立場。                                                     

法門也常有人強調哪些最好,比如念佛最簡易、方便,或持咒最兌現,或說參禪最直捷......。其實不管任何法門都是好的,但有一問題--你適不適合、喜不喜歡?與你相應的才能達其效益。所以,建立正確的知見、觀念很重要,否則學佛一天忙到晚,最後一點好處也得不到。

 

客問:在夢中夢到祖先......是否需要作功德回向給他?

師答:中陰身最慢四十九天就投胎,怎會在你家裡?若有這些現象,大都因心有罣礙。像年紀老的人對兒孫說:「我昨天又夢見你們的曾祖父母」,這似乎一直在和我們打交道,其實沒有這回事。

為什麼還要年年超度九玄七祖?它真正的意義在於--後代對祖先的慎終追遠。若說是超度,還得看看有沒有機會,比如去寺院誦經禮懺,他若淪於鬼道,此時可以得到好處,所以說作功德,活著的人可得百分之七十,過世的人得百分之三十--還得看有沒有機會。可見真正說來,作功德是為活著的人作的,因為人往往想把握這一點點希望,至少自己已盡一份心;真正目的乃在慎終追遠,不要忘本。

 

客問:在家眾在寺院用齋,為什麼要念回向偈回向功德?(按:千佛山寺院規矩--出家人受供念食存五觀,在家眾用齋則念回向偈文。)

師答:寺院中的食物都是施主們送來的,你也是施主之一,但是你所吃的並不一定是你所送的那份,凡布施供養就有功德,因此,在家眾用齋作回向,是把這份布施供養的功德回向給眾生,自己不去執著這份功德。

從前的甲仙禪林不讓在家信徒去度假,一則因為那是修行的道場,一則以錢是買不到功德的,因此不能認為只要添了油香就夠了,別忘了你去度假,是出家人煮飯給你吃,所以不適合去度假。但是,如果去禮佛、去參訪那裡的出家人,甚至還有一份布施供養的心,就如同去寺院一樣,抱著這樣的心態去就可以了。但是,在家信徒也不要因為寺院的飯菜是出家人煮的,而怕背因果就不敢在寺院吃飯,因你也是施主之一,只是在心念中須知這是一份功德,而自己不要去執著這份功德,認為自己也是施主,因此享用一切都理所當然,才要你把這份功德回向給眾生,心念才能清淨。寺院中有方便但不能隨便;「方」是方位:要適合當時的環境;「便」是便利:要達到圓滿、理想。

例如:你在寺院中要寄信,寺院有郵票,你需要多少錢的郵票,就向寺院買來用就好了,如果去想郵票是出家人下山去買上來的,自己不便向寺院買來用,就是執著了。學佛的人常常把計較、執著誤認為是認識、瞭解。又例如:學佛「不一定」一開始就要吃素,但是,這也不是說永遠都不要吃素,因為吃素是要慢慢去訓練的,還必須看環境許不許可,有人煮肉食給家人吃,自己卻吃青菜、醬瓜,一家人一起吃飯,你這麼做,家人的胃口都倒盡了,就已經造成傷害了。所以,與其如此,不如就吃肉邊菜,至少已經有一份學習吃素的心了;何況在家學佛的人,即使受了三皈五戒,要受持「不殺生」戒,也不是要求一定不能吃雞、魚、鴨、肉呀!而是要培養一份慈悲心。少數人沒有把道理完全搞清楚,只執著於其中的一部分,就說這是菩提寺的老和尚講的,其實是自己誤解了。學佛是要慢慢去改變自己,不可能一下就改變過來,以香煙來說,想戒掉都不容易,要花很多時間,還要有堅定的毅力才行。

佛教並不反對什麼,只是提出來那些是屬於好的一面,那些是屬於不好的一面,怎麼使不好的慢慢改為好的,原來是好的就要做得更好。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什麼不好的,千萬不要討厭它、遠離它,須知這是人之常情,只是在面對時,要記住「不要傷害別人,也要保護自己」,不要去傷害別人,自己也不要受到傷害。經典中沒有「犧牲奉獻」的用語,「捨身餵虎」是佛陀在修習忍辱仙人時的事蹟,不是他成佛了以後,再以佛身去餵虎,目的則是告訴我們,只對人好不夠,其他的眾生也是一條命,因此眾生是平等的,這才是慈悲心!學佛應該要深入經藏,不要只在因果感報上計較、執著,才不會誤解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