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第9講
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不也」這個「不」字要唸「勿」,不要再唸「不」了。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這一分談三向一果,就是聲聞乘的三向一果,為什麼不說聲聞四果?因為不管是聲聞乘、菩薩乘,最後目的都希望能夠成佛,只是依於修養、依於根機的不同有聲聞、有菩薩。而且還要瞭解,不要把學佛的人分類;這些根機比較淺,都是聲聞乘,這些根機比較深,就是菩薩乘,不要這麼分類!即使最後成佛,總還是需要經歷聲聞法、菩薩法,所以不要在某一個階段成就的結果來認定佛法,這只是一個過程。
「佛」──釋迦牟尼佛,經歷聲聞的過程,菩薩的過程,只是在這裡先要理解一下,剛剛說聲聞三向一果,不講聲聞四果,並不是否定聲聞有四種成就的結果,因為聲聞最高,也就是最後是以阿羅漢果為理想的目標,其他三個還是趣向於阿羅漢,所以我說是三向一果。
說三向是趣向於羅漢,因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不一定要按照順序才能到阿羅漢。「須陀洹」可能在即身修養上,就可以直接到阿羅漢;或「斯陀含」也不需要經過「阿那含」。也就是不一定按照這種層次去提昇,不是的!有時候,常會把一些階位,也就是說修行者在任何一個階段,完成的一個果位分別看,很容易造成自我陶醉,我已經到什麼果了!真正學佛者不管聲聞、菩薩或者是佛,真正的結果,必須要般涅槃了才能肯定,否則可能一念之間、一剎那之間,境界提高了,所以它是不可以把握的一個境界。
現在看「須陀洹」,這是梵文的音譯,翻成中文叫「入流」,也可以翻成為「預流」。入流就是一般白話講的,這個還沒有入流,就是還不夠資格,已經入流了就是夠資格了,是這種意思。夠什麼資格?是以聲聞乘來講,到某一個階段,完成什麼樣的地位!所以,須陀洹可不可以作這樣的想法?作是念──意念,就是想法。我得到了須陀洹果嗎?須菩提說,不是這樣!他不是說:「不是哦?」「不是這樣!」也就是不是一個肯定的名詞,「不是」就是肯定你否定他──「你不是須陀洹!」不是這樣,為什麼呢?因為須陀洹於名相而言,是入流,也就是於名相而言是須陀洹。
「而無所入」──從什麼樣的情況之下,進入到這種修養呢?下面說而無所入」,不入什麼?不入色聲香味觸法!色聲香味觸法,就是根據六根來的──眼耳鼻舌身意。如果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不是眼睛不看見色、耳朵不聽見聲,不進入那個世界呢?我講的這個世界是色塵世界,不是這麼解釋!因為於入流而言,人人眼睛能看、耳朵能聽,可是看到什麼樣的程度?有人說我看人很準,準到什麼程度?要算什麼樣的程度,才叫做準?我聽得很真,要聽到什麼樣的程度,才是很真?這裡談入流不是肯定的一種境界,為什麼?因為關係到色聲香味觸法,這是一個外面的色塵緣境而已;這個入流不是說,我已經進入到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裡面了,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於色聲香味觸法的本身,看到什麼樣的情況,到達什麼樣的境界了,講入流,不入是這種差別。
談色聲香味觸法,都是依於本身的六根,跟外面的色塵相接觸而產生的一種緣境;也就是五根跟五塵接觸的是色塵,接觸色塵以後顯現的法。這是意根的加入,加入之後會產生一種緣境──就是什麼樣的色塵現象,完成一種什麼內容叫做緣境;「入流」不是在意那個色塵,而是在緣境上面的體會,以及所得到的利益來看,並不是所謂入流而無所入──不要入色聲香味觸法,不是這麼看文字!因為色聲香味觸只是色塵,「法」才有緣境可說,在名字相就有所謂的入流,或者是不入流。這一段文字,要用這種方式去看它;尤其經文在翻譯上,為了要迎合中國文字方面的習慣性,以及文字學上面的規範,就會造成照文字解經,解佛陀的道理方法。
像須陀洹可以翻入流,也可以翻為「預流」,這個預流是什麼?就好像正取的學生有多少,還有備取的,備取的就是「預」,如講預備軍官,有軍官的樣子,可是他不是正式的軍官,「入流」也是用這種方式看。明明講「而無所入」,這個無所入,不是說沒有所入,因為對色塵與緣境的關係,是不是進入了它的境界,要這樣去看。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這四段文字,只有阿羅漢有點差別其他都差不多,只是名詞的不同。所以斯陀含事實上就是一往來,或者叫一往還;夠資格是講須陀洹,他本身只是夠資格,夠資格還是要完成阿羅漢。斯陀含呢?是說已經夠資格了,有了須陀洹的修養了,可是即使到達斯陀含,還是不夠,為什麼?因為要到達阿羅漢,還必須要再來一次,這個再來一次,就是以生死來講。
再看阿那含,阿那含要唸「ㄚ」比較好,不要唸「ㄛ」那含,很容易造成誤解!阿那含翻成不來,前面斯陀含是要再來一次,到達阿那含是不需要再來一次了,這一生就可以直接成阿羅漢,所以叫做「不來」,也可以翻成為「不還」。
順便介紹一下這個「ㄚ、ㄛ」的問題?這兩個字雖然都是一個「阿」字,有時候唸「ㄛ」、有時候唸「ㄚ」,怎樣在經典上面分別?唸ㄛ有「無」的意思,唸ㄚ是沒有「無」的意思;阿羅漢是無學的意思,阿難唸「ㄚ」就沒有無的意思,「阿難」翻成中文是慶喜,就是值得慶祝、歡喜的意思。在經典上就不會搞錯──要唸ㄚ那含,不要唸ㄛ那含,不來不是無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大家注意,這裡談阿羅漢道,前面都是談果。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所以說: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即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波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阿蘭那」一詞其實有很多的唸法──有阿蘭若、有阿蘭那、也有阿蘭練若,這個名詞等一下解釋。阿羅漢翻成中文有兩種意思,一個是成就以後,具備什麼樣優厚的條件?就是應供──就是成就了阿羅漢,夠資格像佛一樣受供養;還有一個要翻的意境,叫做無學。所以說阿羅漢是什麼地位?就是無學位!
應供就是像佛一樣可以受供養,無學是講本身的修養,到什麼境界?到了無學位!無學不是說沒有可學的了,我一直說「無」不是沒有,無學位是以聲聞法而言,已經到達了極點,在聲聞法裡可以說於學而言,都完成了,這是以聲聞法說無學,沒有涉及到菩薩法。
為什麼講:「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為什麼「無有法」不是說「沒有法」?因為阿羅漢的本身,只是一個應供、一個無學位。應供是說有了種修養是無學,無學之後,可以享受這一種條件,可以像佛一樣受供養。再看有什麼肯定的法,可以說明要這個樣?沒有一定!所以這裡「無」是不一定的意思。還有一個重要的地方,就是阿羅漢道,為什麼前面都講果,後面講道?前面講果,是說修養到什麼成果;這裡阿羅漢反而不講果而講道?因為在佛法裡面,它只是聲聞法的一個道路而已,所以強調是聲聞法的道路,菩薩法有菩薩法的道路,所以這裡談道。為什麼它不肯定是果?因為佛法的目的,是希望成佛,阿羅漢只不過是一個過程,過程必有其道,所以說是阿羅漢道!
我得阿羅漢道,不可以用這種意念去看它?因為如果有這種意念,就執著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了;也就是說有這種分別心──你們是人,我是阿羅漢;或是說你們是須陀洹、是斯陀含、阿那含,就會有這種人我之相。為什麼還有眾生、壽者相?於佛法是講眾生平等沒有差別相,如果認為成就了阿羅漢道(阿羅漢唸ㄛ羅漢也可以,唸ㄚ羅漢也可以,唸ㄚ羅漢是應供,唸ㄛ羅漢是無學),還執著於眾生的分別,即是眾生相。
「著」就是執著,不要執著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又「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無諍是什麼意思?不是說沒有爭執,不跟人家爭辯,不是這麼解釋!無諍就是默擯,像我提出來的兩句話:「明辨是非,不參與是非!」就是無諍。為什麼要提出「默擯」兩個字?我不喜歡我不會去排斥你,不會去否定你,甚至跟你辯!不是用這種方式!心裡面不接受,因為學佛都還是人,是人難免就有執著、分別,怎麼辦?不能說:「執著是不對的、分別是不對的,一個學佛的人應該怎樣…。」就變成有諍了,可以用默擯的方式,面對那一種困境。
「三昧」是什麼意思?直接翻成中文就叫正受。「正受」用什麼方式比較容易瞭解?是正當的我接受,不正當的默擯,加起來就叫做無諍三昧。一個學佛的人有沒有修養很容易看出來,有修養就容易表現無諍三昧;可是如果自認為有修養,就執著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了,為什麼?就會跟人家辯、說人家的錯處,或是挑剔人家一些什麼,甚至還有責備,還有一種所謂的傲氣表現出來,只是自我意識,自我意識就是──執著於自己的意念,從言語中間表現,所以說「得無諍三昧」於人來講「最為第一!」
「最為第一」不是說是第一名,不是指排列!最為第一於人,應該講,最有修養的是第一離欲阿羅漢。為什麼要講離欲?因為還執著於我、人、眾生、壽者相,還有自我的欲望存在。離欲,不要當成只是色的一種欲。貪、瞋、癡、慢、見稱之為五欲──五種欲望,可以說是包含成為煩惱的五大欲望,這五大欲望都會造成煩惱,所以諍也會造成煩惱,如果真正能夠無諍了;這種「無諍」是修養得的,在人中講是很有修養的人,而且是一個已經離欲了,有無學的這種修養;所以這裡阿羅漢要講無學,不能講應供。「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不可以說以自己的意念,而去肯定自己的成就;「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就等於說「即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因為「須菩提」也只是一個名詞而已。
「樂阿蘭那」是什麼?翻成中文名詞──「寂靜處」,最清淨的地方,這種清淨必須是寂靜,有人把精舍稱為「阿蘭若」,翻成精舍也沒有什麼不好,「舍」只是一個區域範圍而已;阿蘭若是什麼樣的環境?釋迦牟尼佛在說法的時候,通常都是在樹林中間的空地,樹林的中間找一塊空地,那就是阿蘭若的地方。所以是一個寂靜的地方而已,不是一個房子;講「竹林精舍」,竹林精舍沒有一棟房子,只是種的都是竹子,裡面一塊空地佛陀在那裡說法;譬如「給孤獨園」,是孤獨長者送給佛陀的一塊地,它是一個林園,佛陀常在那個地方說法,凡是這種寂靜的地方,都可以叫阿蘭若。
聲聞乘往往樂於寂靜,譬如怕跟人打交道,不喜歡這種人多的地方,喜歡的是寂靜的地方,事實上須菩提也是一個喜歡寂靜的地方。所以解釋說,喜歡這一種地方,並不表示是修寂靜行,不是一種修行,真正寂靜的地方,說一句話:「還無行可修!」為什麼?看不到引起不能承受的現象。禪門中有一句話:「十字街頭好參禪」,在十字路口那種地方最好參禪了,人來車往簡直是混亂的不得了,在混亂的環境,如果能做到身口意寂靜,才真是一個修行人。
話又說回來,大家要注意!千萬不要在十字路口去參禪,最後傻傻地站在那裡,人家不會管你;只是形容樂於在寂靜的地方修行,並不是一種真正的修行,真正修行是在你不能接受、不好受的這種環境,反而是最好修行的地方。所以「須菩提」只是一個名字,並不肯定他是一個樂於阿蘭那行的人,所以不是一個修寂靜行,如沒有這種修行,寂靜修什麼行?人睡著了,真是最寂靜的時刻,身、口、意都不存在了,當然並不包括還會作夢。
於此可以發現這一段的重點是什麼?是講阿羅漢道!阿羅漢道的某一個時刻,的確需要在這種寂靜的地方,讓自己沉靜下來,因為在一個熱鬧的地方待久了,很難讓自己沉靜下來,怎麼辦?在寂靜的地方,好好地沉靜下來,把自己原來那些承受不了的、不喜歡的加以觀照,這中間就不會執著於我、人、眾生、壽者這些問題了。在這種不寂靜的地方、熱鬧的地方、紛爭的地方,就容易產生執著,就會執著於我、人、眾生、壽者,只不過沒有辦法離開這種環境;是人總會在這種環境過日子,所以告訴無諍三昧的重要性。無諍三昧的重要性,是必須從這上面著手的一種修養,可不是具備了這種修養,我就是人中第一、就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不可以用這種方式!
第一離欲ㄚ羅漢,要唸第一離欲ㄛ羅漢,也可以。因為這都是關係到修養;以無學的修養境界而言,一個是可以像佛一樣,得到同樣優厚的待遇──應供,有這種修養,當然也就夠資格如此,這是ㄚ、ㄛ的分別;一定要知道唸ㄚ是沒有「無」的意思,唸ㄛ肯定裡面有「無」的意思;「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至於以須菩提做例證,還是反應前面都只是一些過程,這種過程的現象可能有寂靜的,可能有這些熱鬧的環境。用什麼方式把握它的重點?當然無諍三昧就是重點,如果真正能做到──在戒律裡面有一句話「無諍即是戒!」為什麼說無諍就是戒?因為無諍就不犯,戒就是不犯,不去造成侵犯,這一段整個意思大概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