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五蘊、能所關係與法的介紹
一、什麼是心?
心,梵語汗栗馱耶,譯義有慮知,集起,本清淨性等;於心的本質而言,梵語叫做質多陀,直譯為心;於心的體用而言,可以「識心」而定,涵蓋了過去與現在集積而有自性意念之實者。因此,在佛法的思想中(註1),關係「心」的義理差別很大;但是,概括的說,則僅有「心、意、識」三懂類別。
六波羅蜜經中說:「集起念為心(註2),思量性名意,了別義為識」;三者名異別於所詮之義,卻有互通能所之相,簡明的說:
基於心的差別相,不外──
心-集起。
意-思量。
識-了別。
可以發現:「無論怎麼說,總是以「我」為主;而有「心」的架構,建立體、用、相三大功能;以集起而生本體,以思量而起作用,以了別而顯現象。也就是說,「我」的運作,源於心的力量,意的效率,識的成果,而肯定不同的價值,說明相互的關係,完成次第的功德,這樣,便是所謂的心。」註3
以上是依學理對心界所做概略性的說明。然而究竟什麼是心呢?且看經文:
華嚴經中說: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圓覺經中說:
「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楞嚴經中說:
「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
楞伽經中更提出「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把心造作之成因和解脫的道理介紹詳明。註4
雲老禪師說:「妄想自性分別,其實只為一「心」,心著境相,故生諸相;心離諸相,萬法清淨。」註5
簡言之,心為虛妄集起之作,因「能」相應於外緣塵境之「所」,幻化而成種種之法,染著成「心」成「意」成「識」,執以為「我」,以虛為實,執假為真,顛倒造作,隨業逐業,流轉於生死苦海。
二、圖表如次--
解析:
所是外界之色塵緣境,能是自心-五蘊、我-能生作用變化,能、所若不相應,色塵與「我」無縣,心法不生,沒有污染和執著。
解析:
當眼根之能與色塵之所相應之後,(其他根與塵之相應類推,有時一根、二根………五根同時作用,情況不等,故以虛線表示),色塵隨即轉為法塵,即是色法;當根塵相應作用之同時,意根(是浮根)隨至而完成了心法,(此即心色相應之結果),於是緊接著展開了五蘊-色、受、想、行、識的運作,污染成「心」,執著成「我」。(熏習而成種識,成為八識田中的種因。)
心經廣論中說:「五蘊,有謂意念之說,其實,五蘊發起作用時,就是吾人的起心動念,亦可以說,是吾人的自我意識;基於「我」的意義,並具了「心、意、識」三大內涵,所以說,五蘊發起作用時,就是吾人的起心動念。
集心、意、識的行相,無非是「念」的總和,而念的變化,五蘊只不過是念的工具罷了;這一連串的現象,以及變化的內涵,綜合起來,就是「心」或者「我」的分別作用,統謂之心識作用。」
舉例說明如次:
公車對吾人眼根而言是個色塵,如果要搭某路公車到目的地去,這個色塵與「我」發生了關連,呈現出意義,便由色塵轉成了法塵,這就是色法,能所相應,心法形成,如果公車誤點了,在等車的這段期間,你五蘊的變化和作用可能完全受等車一事的影響,如果要讓心識作用不受等車一事的擺佈,除非在想蘊、行蘊之間建立起間隔,在受蘊上產生了變化,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在心識作用上便呈現出可以改變的內涵,情識便不致因車延誤而受波動了;學佛人便是常在靜中作止觀的功夫,日日改善,以臻圓滿。這種力量來自內心的能源,不是依賴他力,所謂即心即佛,這就是佛教不同於一般宗教之殊勝之處。套一句俗話,肯定地說:「學佛的孩子不會學壞。」不僅孩子不會變壞,變壞的成人學佛也會變好,關鍵就是在學佛是自性的覺悟。請讓我們大家一同來學佛,如果把學佛的功德普作回向,那不可思議的未來,就是人類共同的福祉。
解析:
以等號相連的三圖,表示實為一圖,用以說明心之成因與內涵。
由(a)圖已知能所相應之後,心法一成,色蘊即動,接連著受、想、行、識起作用,五蘊的作用與變化通常人在一剎那間完成絲毫不覺;學佛便是於觀照中作修養工夫,於受、想之間建立起間距,故行(是內蘊的意動趨向,非已表現於外之行為)識結果亦顯沉穩而周到。這些意念起動的微妙和細密非熟稔於禪觀者不為功。故 雲老禪師將他從事於禪修的寶貴發明提供給我們,告訴我們,修行人要做自我的調適與修養,便在抓住一意念完成之剎那,於靜中去作止觀的工夫,此即止於一念-研究、分析、認識,發現自己五蘊的起動與變化作用,如果能在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就完成了修養的初步入門功夫;若恆常地從事止觀的運作,有所發現之後,便可步入禪那之領域,從事向上一著的努力。幫助我們發現業我,修養道我,最後還要突破而成為清淨的無我。(切記:無不是沒有)於修行路上才能說暫喘一口氣…………
三、探討法要-
基於上述,知道能所相應,染著成心(意、識),執虛妄以成「我」,妄想自纏,復依種種因緣關係,起親疏差別愛憎等情識,於業更增造作,如蠶作繭,墮生死海。
識取了這一關鍵,則平日裡宜練習觀照自心意念的起動運作。
娑婆世界既為堪忍的苦海,怨憎會、愛別離、有求不得、五陰熾盛、生老病死,無一不苦;當自心與外塵緣境相應,煩惱心生之際,當如何自處?
心經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呈現在眼前的相狀空得了嗎?它就消失成為空相嗎?所謂「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惠能大師說:「無我者,無色受想行識也。」可見色塵之「有所」是不可改變的,(當然,色塵之相狀是千變萬化的,所說之有所只指與能相應之一點而言),而「有為」之能是可以掌握變化的,隨塵境而煩惱或是轉煩惱成菩提,關鍵就在五蘊的變化上。
如何使色塵之「有」-「所」成為空相,若能空其相,煩惱即可除,此時佛法的知見可適時用上。茲分兩方面來談:
1諸業隨緣了,切莫造新殃
八識田中有業的種子,也有道的種子,既是學佛人宜以道我之修養去改變習染之業我,平日裡,宜設法使道種成為親因,則因緣會遇之際,即使緊要關頭,道的種子也容易萌生顯現,不致隨業造業。於行法上,達摩祖師四行中之前二行「報怨行、隨緣行」可為參考典範。能持報怨行則於逆境無拂怒,不致增惡業;能持隨緣行,則於順境無耽染,隨緣而清淨。
2轉業成道,進而道亦清淨
達摩祖師四行中後二行門「無所求行、稱法行」則為助吾人轉業成道的要訣,所謂禪和子的座右銘,該是:
「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慧無病,
妙觀察智性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試想那該是多麼理想的境界,而這卻非得綿綿密密地下工夫不可。學佛行者若以「了生脫死」為一生之職事,自然當效法禪和行者,以禪和的座右銘為座右銘,否則出家一場,又是所為何來呢!
三界唯心所造,萬法唯識所現;三界既是苦海,萬法只是束縛,則如何掙脫束縛,超出苦海,道理明矣。難怪四祖道信禪師於禮僧璨大師問道之時,師問以:「誰縛汝?」答曰:「無人縛。」師說:「何更求解脫乎?」就使道信禪師得悟真諦。可見觀照工夫的重要。
既明「心」之成因機要,能所相應,五蘊發起作用,就是吾人的起心動念,也可以說,是吾人的自我意識。註7所以面對塵境,常行觀照,於了自我(起心動念)之變化作用之際,便易於掌握業的內涵,清淨身口意的造作。而做到:
惡業切莫造,已造速懺悔
善業莫執著,已作悉回向
念念俱明朗,無記性自除
所以雲老禪師曾說:「要想明心見性,先要修心養性。」又常說:「一個學佛行者,要能把握住自己的起心動念,還要能照顧自己的起心動念,進而維護自己的起心動念。」唯有如此恆常地努力,工夫在純熟之下,才能展現妙用效果來。這也可以說,所謂頓悟(明心見性)必須從漸修(修心養性)而來的道理一樣。
四、結語
學佛是以佛陀的道理和方法,運用於現實生活,以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繞益自己,復更饒益別人。
面對現實,塵境是不可改變的,一旦面對不諧的人與事,迴避不是根本辦法,因為宿因宿緣仍在,現前一刻不了,那一天那一時辰還是會碰面的。所謂:「假使千萬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即是。因為一切都是「自己造作自己承受」,雲老禪師有句讓人驚心警策之語-你一來到這世間就錯了。「解鈴還待繫鈴人」,明白了心之運作與能所的關係,我們該以怎麼樣的「心境」去面呢?
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般若經說:「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如幻法。」
塵境(所)既不能改變,可以改變的是能(識心作用),相既是一種虛妄,(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何必讓自己為之所愚,成為「相」的囚虜,而作繭自縛呢?
所謂看破-放下-方得自在。
朋友,請問你甘心被綁呢?
還是要做一個自在而灑脫的道人?
唯務請須知:自在並不是滿不在乎,因為那只是沉淪於業海顢頇任性的凡夫,學佛是在如何將無明成為明了,設法使自己成為覆行於覺道的清淨無為了事僧(註8);而後,開啟生命中另一頁的漫漫長程。
以上是個人對「心的運作與能所關係」一題,也是隨學於善知識多年來的心得轉介。
凡是人,都知道心是人意志的主宰,崇尚形上學的哲人-性理學家就會偏研這一問題。探討學理研究個案的心理學家會把人「心理」之成因當成公式模式來套用,製作成各式「性向測驗」的藍本,而這些只能把人的性格作大體之歸類,卻不能成為定案,因為每個人的業識不同。比方佛洛依德的性心理學只能供作參考,因為那只是他個人業識的反映,而不能做為普遍的標準一樣。心理學家如果具備了佛法知見,尤其對心之形成與業識能有明確認知,於專業化的工作與導向指引中,可能無形中會化解很多疑難,當能避免誤導和誤斷,而有助於對人生進行心理輔導和心理衛生的建設和推廣。
佛陀是大醫王,善知識紹佛衣缽,則能應病予藥。人是個業團,來到這個世間就錯了,心既蒙污染,虛妄而不實,凡在業左右下的自我意識,那一個人不是患了「心病」呢?即使佛菩薩再來人,他也有寄報身(註9),同樣要受感報,須經善知識引導以見道。而無明垢重的我們,耽於業的自我意識,反而還沾沾自喜,何時方得覺悟呢?像歷史上的強梁獨夫,如希特勒的納粹肆虐,業因和業緣的引發,竟是所向披靡,而猶太種族更慘遭其荼毒,那真是人類共業下奇慘的悲劇。
學佛是讓我們知苦而不以為苦,幻起因「心」,如何面對這一大事而努力?唯有見取「本來面目」,始不被惑,所作所為才不是業的造作,而是道的饒益。願與學佛的您共勉!
註1、2:見心之路「心經廣論」
註3:見心路「心之釋義」
註4:楞伽經是唯識學所依據的主要經典之一,「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即其重要理念。五法是名、相、妄想(分別)、正智、如如。唯有以「正智」作觀,突破「施設之眾名,顯示之諸相,心心法妄想」,方能入於「如如」;於自性之「遍計所執、依他起」之基因外見取其「圓成實性」,以轉識成智。八識是阿賴耶識,即藏識之所;唯識學上有句方程式:「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用通俗的話說,人無始以來迄今現行所造作的業,即成種因伏藏在阿賴耶識中,遇緣即發,造作復成因,如是綿密纏結,沉淪業海,輪迴六道,了無出期。除非覺性顯現,受佛法的熏習,厚植菩提種因,所以有人我(業)、法我(道)之別。要清淨自性,使八識還其真如,則須突破人我、法我之執,故說二無我。有關唯識學理論請參研雲公上人所著唯識學概論和唯識心理學,此不贅述。
註5:見禪的學述思想「禪法中「四相」的究竟」一文。
註6:雲老禪師引六祖能大師之詩偈作為禪和子的座右銘,請見禪的探索中「禪的本質」一節。
註7:同註1
註8:佛法中有有為法和無為法之別,有為法即有所作為之法,世間法之一切均屬之,佛法中凡初學賢聖在未入無學位(阿羅漢、八地菩薩)前所作均屬有為。金剛經中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變如電,應作如是觀。」為參領真如諦趣,佛法中有無為法之說,佛法中所談之無為切莫將之與道家之無為混為一談,此為先決條件。佛法中所提到的「無」不是「沒有」,無為不是沒有作為,而是認識明了有為法之後突破的結果,沒有造作,沒有缺失,不受後有,超出三界,故謂之清淨無為了事僧。然這並非究竟,若成就了阿羅漢,還要能迴小向大,發菩薩心願;若是菩薩果位中人,則是生生世世的來去娑婆,普渡眾生。
註9:雲老禪師說法:凡夫是業報身,因業力而來人世間,所承受的是業的感報;菩薩再來人(不退位)是寄報身,因願力而來人世間,所承受的是當生的寄報(如四重恩即是)。
附記:本文除引用之經典原文外,理念與知解之建立均受教熏習於師尊上白下雲老禪師,茲將個人聞法心得介紹於上,以供同道之切磋參研,並請高明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