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佛法中的道與見道

 

一、           道的認識--

   佛法的理念是認識世間的相對法,突破世間的而顯現絕對饒益功德圓滿的價值。所以佛法中對道的認取不是見仁見智的 (如儒家有儒家的標準,老子有老子的道,莊子有莊子的道,乃至醫有醫道…等等),此處且試以佛陀所宣示的理念為基礎,來談談什麼是道?

  四十二章經中有一節提到:

  「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佛遺教經是佛入滅時垂誡弟子之遺訓,其內 容均為了對比丘說法,提到有關「道」的情節處頗多,比方:

  「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無法自制,瞋猶可恕;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瞋恚,甚不可也。」

  「汝等比丘,當自摩頭,已捨飾好,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自活,自見如是,若起憍慢,當疾滅之;增長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況出家入道之人,為解脫故,自降其身而行乞耶!」(按:今世社會清況已與佛教原始情況不同,佛教北傳入中土,經百丈懷海禪師建立叢林清規,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制後,大乘教下的比丘已不再行托缽行乞,而是自耕自食,逮至今日,佛教興盛,已成另一種氣象了。然在千佛山雲老禪師門下,受教的我們總記得,比丘是上乞法以養法身,下乞食以養色身的根本教義。凡比丘,老禪師總鼓勵他們不妨自己一人拿個引磬到山下去化小緣,試試看,只要一塊錢,多的偏不要,如果引來怪罪或斥言,照照看,自己的起心動念是什麼?!凡比丘尼,要能如律持戒而不犯,還要能行八敬法,那麼便同於比丘,無須自輕。對戒的認識以心戒為上,佛法要兼顧體、用、相、境。我們的法身慧命便是在恩師如此懇切的調教下慢慢成長。)

  經中又說:

  「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復語,時將欲過,我欲滅度,是我最後之所教誨。」

  四十二章經中所述更是平實的道理,明朝智旭法師為這部經、遺教經及八大人覺經都作了解析,此後緇門常列為遺教三經令出家者誦習。其中有關「道」的體認非常多,如:

  「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

  「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捨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淨心守志,可會至道。」

  「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

  「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念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

  「佛子離吾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八大人覺經更是對大乘根基人說法,覺知、覺悟都是修道的先決條件。今把經文列文,試見「道」之所在。(看經文時請順用思考)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為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第四覺知:懈怠墮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第五覺悟:愚痴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恒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為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由上很明白的可以看出,離欲出塵,捨欲修道,超凡入聖,是修梵行沙門必然的過程。佛入滅後,依法不依人;正見不立,所宣示的便不是佛法而是人法。

  試看佛陀在悉達多太子之身時,出四門見生老病死之變化和生命的無奈便觸發了他深心的悲憫和疑惑,及見沙門道人莊嚴的梵行乃萌修道之志,引發了這位有高尚志情年輕王子的道念因緣。拋棄了人間極尊的榮華富貴,身無長物的到深山修道,五年的參訪不遇契應的至理,又到雪山去苦修,生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生命的疑難又如何解決?他是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奉獻去做體驗了,他對眾生的愛是多麼深啊!經過六年的尋覓與探討,食不充腹,眠不寢枕,苦其形體,餓其體膚,盡是心甘情願地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啊!道在那裡?沒有蹤跡。回到人間,先讓尼連河的水把全身污垢洗淨,要不是樹椏垂枝適時撐了一把,無力的肢體還差點不能勝任河水哩。接受了一盅最虔誠的乳糜供養,元氣才慢慢恢復,一切本該平平實實,自自然然啊。就這樣,靜靜地坐在菩提樹下思索生命的價值,參它的內涵….他這一生的際遇已夠他面對疑難的考驗,何況當他深入三昧禪定的時候,一切已經愈來愈明晰,原來一切其來有自啊!只是人生的苦難該如何解除?又該如何讓迷惑的眾生沉溺於苦海能覺悟而得樂呢?清涼的夜空,讓他的理念愈來愈清晰,所感受和所覺悟的也愈來愈明朗,睜開眼,一顆閃爍的明星在黝黑的空中正發出異彩--「噢!法爾如是」,一切本自具足啊!

  雲老禪師曾說:一位行道者的成就因緣,通常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先入道而後獻身」的,一種的「先獻身而後入道」的。出家既是從事於「自覺覺他、自度度化、自利利他」的「人天師範」之旅,自然對道當有所認知才是。

  談到「道」,雲老禪師曾清淺明白的解釋說:道不是奇特的事,它只是一種作為,這種作為必定是在「正當」的前題下,而於「言語」於「行動」中表達出來;其出發點是絕對「善意」的,其目的是必要「為他」的,譬如佛陀釋迦牟尼佛的作為,他於四十九年中的「言與行」,無不是「道」的作為。這裡所說的作為畢竟是什麼呢?那就是:慈悲、智慧、濟世、解脫。(以上見禪的學術思想)

  佛法中談到解脫是解除束縛得大自在之意,「道」的道理雖然簡單明白,但體悟卻是修證的工夫,唯有行方能驗知,沒有僥倖的成份。所以阿難在佛徵心垂示教誡時,懺悔悲淚的自我檢討說:「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時下今人常缺乏行捨的大魄力,執著於臭皮囊,熱衷於名聞利養,卻奢談「道」與「禪」,能肯切嗎?學佛是完完全全的認識自我,誠懇地面對生命。金剛經裡說:「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即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宗門有言:禪行者,其心調柔。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凡樂禪者,大事之前,切莫自誤,乃至誤人。

  禪是致力於了生脫死的法門,自然對「道」非常重視。「見道」在禪門裡是入門之徑,是學佛的先決與必要條件,也是願行的依據,雲老禪師更提昇見的層次說,見是現的意思,如何展現道的修養內涵,並顯現圓滿的覺悟境界呢?那便是行道人所必須致力的。

  「見道」是具有敏悟善於從人事中體取至理的一種能力,時至今日,以時代進化文明提昇的知識水平而言,道德觀念和智識修為早為人們進步共識的條件,準此而言,只要是獻身於學佛道上的行者,如果幸蒙一位善知識的接引,那個不是適合於參禪辦道的「上上根基」?所以雲老禪師曾說:「不是沒有禪,而是沒有禪師。」只要肯把自己身心徹底投入修行之路,肯打破心識的分別、計較作用,而於磨鍊中(尤其是做跟自己過不去的事時),老老實實見取自己五蘊—起心動念的變化,當有機會體念「道」的消息;怕的是永遠迴避「自我」,把自我的認知做為道的解釋,那就「驢年亦不得會」了。

  雲公上人常常會在一位弟子做了苦行礪志的自我磨鍊之後,送給他一句最體己的話,如果曾是做過「困獸猶鬥」(絕不可迴避)、鞭闢入裡自我鍛鍊的行者,那句話的到來,就像是苦盡甘來最適時的美果,畢竟「如水飲水,冷暖自知」啊!

  曾有一位尼師為體取「道」,做了一件在未開放社會堪稱「壯舉」的事,自己去參方行腳,行遍塞上城塹,天地枯迥迥的,會不到生趣,就在身心憊極歸來,返抵寺院山門之際,瞥眼見到了消息,不由欣喜地誦出: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城,

  歸來偶然覷梅樹,春在枝頭已十分。

  道的尋覓就是先要有「踏破鐵鞋無覓處」的努力,而後才能享受「得來全不費功夫」的成果吧!所以古德說:「若非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行者唯有「見道」,才能會取「禪道佛心」,把僧伽─一體三寶的天賦發揮盡致-安身以立命,弘法度群迷,而且恒常而無悔。否則生命不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虛耗時日,乃至頹自輕,甚至還俗,何其悲哀!於此,學佛行者,你我豈能不關心?!

二、如何見道──

  古德們常說:l「平常心就是道」,試問如何見取?

  (一)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前面已提到過,見道必須要有力行的精神,不行不為功。雲老禪嘗說:「佛法是探討一連串的「為什麼」」,要探究一連串的為什麼,一定要自己著手才能體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佛法不是答案,無法坐享其成;佛法是覺悟之法,是屬於自己心路歷程的驗知;忽略了「心耘」,見道就難如登天,明白了關鍵,會取則在剎那,所以古德才說:「法無頓漸,悟有遲速。」

  (二)善知識的接引:

  經中強調善知識對學佛的重要,學佛首要便在遇明師,明師不是名師。佛法既然講因緣生萬法,明師之遇也有其因、緣、自然性的存在,所以在名與明的辨別取捨上,一則靠善因善緣的聚合,再則就靠「參學具隻眼」的辨識能力了!

  法華經中說:「當知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以化導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圓覺經中說:「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惠能大師說:「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若不自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得求善知識,指示方見。」

  世間法中尚且說:「經師易得,人師難求。」何況學佛是探究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無上至道呢!

  所以,學佛路上,最慶幸的大事,便是遇到一位能指點你直契佛道,正修行路的大菩薩善知識。

  (三)般若深觀,五蘊皆空:

  雲老禪師說:「懂得法在那裡,就有機會見道。」

  五蘊是人身之根(眼、耳、鼻、舌、身)與外境之塵(色、身、香、觸)相接觸能(根)與所(塵)相應,由色法轉為心法後所產生的內在心識作用變化,這色、受、想、行、識五蘊的變化就形成了「我」,也就完成了心、意、識的內涵,這便是「心」的架構。有關心之研析請參考第十六、十七「以佛法的理念認識心」一文,當有助於理解。

  萬法之生,起因於「心」,般若猶如明燈,爍破千年幽暗,學佛便是運用般若觀照,以達心地之覺悟。經中說:「心生法生,心滅法滅。」無相偈道:「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滅罪亡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可見染淨關鍵之所在。所以心經開宗明義就提出: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佛法不是憑空而,所謂佛法不離世間法,它是針對現實需要,有了問題才需要化解問題,有了苦厄才需要化解苦厄。說空要依於「有」而說,這是「法」的必要條件。比方煩惱生起,己心相應於外緣引發了煩身惱心,如何化解?外在色塵不能否定,色塵是改變不了的,能改變可以掌握的卻是自心,這便是佛法的關鍵所在。煩惱既起於心識的分別作用,如何改變受蘊?莫即刻起情識作用,試於想蘊、行蘊間加大空間,以智慧作自我調適之觀照,把握住自己起心動念的變化,改變自我執著已成習氣的言語行為,一切以「道」為前提,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能識事理之實相,就不會為假我生心而苦惱了,唯有煩惱完成了空相,那才是經上所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旨趣。

  所以達摩祖師說:「眾生心生,則佛法滅,眾生心滅,則佛法生,心生則真法滅,心滅則真法生,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屬,是名得道人。知心不屬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場。迷時有罪,悟時無罪。………經云:諸法無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若作此解者,前世罪業即為消滅。…..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時,無心可得;若得道時,無道可得。」

三、根見、見見與性見──

  「見道」有層次之分,從業中之道而入道中之道,亦即從有為法中之道而入無為法中之道,學佛最終目的在畢竟清淨以達無為,而無為卻是深識有為之後,從有為中突破而得,如果有為法中之道尚且不明,則無為之道將成奢談。所以雲老禪師說:「要想明心見性,先要修心養性。」

  見道的層次既有深淺,要之在於止觀的運作與修為。談到見,通常有個層次(雲老禪師法語),由表而裡,由膚面而深入,茲分述如下:

  根見-即眼見色塵之相會,是為膚面最粗相之見取,層次為下。

  見見-能認取所見之色塵之內涵,所見深淺與個人之知識經驗有關,「見道」之能即在此層次,不過僅及有為法中之「道」而已,層次為中。

  性見-是學佛行者的覺悟,以般若觀照,見取「實相無相」之真實義,泯相對,立無諍,體取性空緣起,平等一如的圓融理諦,還我真如,才能入於無為無漏的淨境,層次為上。

  所以經中才說:「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佛法不離世間覺」!

  現實世界是一個「一合相」-有為法的總體,金剛經裡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只是少許有了人生體驗的人,回顧自己生命的流程,如果不健忘的話,必然都會體悟一些什麼吧!

  現實世界裡,問題重重,有了問題,才有謀求解決的必要;修行亦然,修正自己的行為,也要面對緣境,拂逆於心才有行可修,所以佛法並不捨棄世間的「有」相,如何從不傷害別人也不傷害自己,從有為的耕耘突破到無為的淨捨,完成饒益的價值,那就是我們學佛人所共同努力的目標了。

  佛法如一帖清涼,願大家都能沐浴在佛法的清涼裡得其饒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