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內涵與作用
各位好!今天跟各位談:「心的內涵與作用」。
覺或迷的關鍵,在於一個人的心念。心念決定於什麼?志向於什麼?就可以完成什麼樣的結果,好比學佛可以成就阿羅漢,可以成就菩薩,也可以完成佛果。佛法中說:「心生法生」,這也說明了心為主宰的道理,它可以讓人成凡,也可以讓人成聖。
我們先看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一般人常會被外在的聲音、形象所迷惑,其實一個聲音的真實性如何?一個事母至孝的人,如果人家跟他母親講她的兒子在外面殺了人,他的母親會不會相信?一定不相信。古代的至孝—曾參,就曾經被人如此冤枉過,一次、兩次他的母親都還挺得過去,到了第三次,曾子的母親也不得不懷疑了?她對自己兒子的信心也動搖了,當然最後知道是同名同姓之累。由此可見,一般人的心念是相當薄弱的,經不起風吹草動的。我們再看個常見的現象,戀愛中的男孩、女孩都很情痴,天天可以問:「你(妳)愛不愛我呀?」這個傻話,百遍而不厭。其實,愛的成份如何?愛的內涵如何?愛的真實性又如何?什麼才是真愛?而這些會不會在考慮的範圍內?
對於這些情識作用與心念的執迷,佛陀用了很簡單的三個字來說明,那就是:貪、瞋、痴。因痴迷而生欲望,因欲望而貪求,因求不得而瞋恚,心念起動、身口造業完成業果,恩恩怨怨生生世世牽纏不休,這種輪迴共有六種現象。六道輪迴可以說,依於每個眾生心念造作的內涵去承受果報,六條投生去處的方向,相應於所造作的業,所形成的業力牽引,除了我們人道之外,我們看得到的還有畜生道,包括一切飛禽走獸之類的都在內。而看不到的還有天道眾生,天道眾生多半都是善業多的結果,享福享樂,但一旦受報完了,還是會墮入其他的輪迴中去受苦報;阿修羅道,是瞋心最重的一道眾生,介乎神、鬼之間,男的長相極醜,女的長得非常美,這一道另外還有一個說法,說是分布在其他五道之中,好比人道中有瞋心特別重的,就是阿修羅。
鬼道的眾生,通常是極為慳貪之下的結果,遭到腹大咽小如針、食物到口就化為火這種極苦的果報。佛陀有一位神通第一的大弟子—目犍連尊者,他在定中見到自己的母親在餓鬼道中受苦,便以神通要去救母親,但東西一到母親的口,就化為火炭。目犍連尊者悲苦的請問佛陀,佛陀才告訴他一個方法,可以化解他母親的業力,就是在農曆的七月十五日,眾僧結夏結束的那一天佛歡喜日供僧,藉著這份功德力才能夠減輕母親的罪。
最苦的一道就是地獄道,乃至於無間地獄報,地獄的情況在「地藏經」中寫得很清楚,那實在是我們所無法想像的!當然,人間也有活煉獄。如果遇到不人道的遭遇,則燒、炙、割、刮等等,都會在人間出現就如同地獄的果報一樣,這是對六道情況簡單的介紹。對六道,我們還可以另一個層面去認識,比方人道中有其他五道的現象,福報大、享樂多的就如同天道;為人寡廉鮮恥的,就是畜生道;瞋心大,殺心重的,就是阿修羅道;做人鬼鬼祟祟,盡做些見不得人的事,就是鬼道;被火炙刀割,處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痛苦情況下,就是地獄道。
由於心念的貪、瞋、痴,使眾生輪迴於六道苦海,所以佛法中把貪瞋痴叫做「三毒」。我們先分別來認識:貪心來自欲望,眾生的欲望無窮盡,不談其他,就以人道來說,中國人造一個「慾」字就說明了一切,人心有欲望、欠缺如山谷,永難填滿。貪欲,是眾生共有的本性,但是人與畜生不同的是人還有慚愧羞恥之心,所以它能使人與人之間,維持一個良好並共求進步的和諧關係,使人類呈現進步的文明和文化,當然在根本上還是離不開貪欲,只是把傷害性的欲望轉變成建設性的利益了。
以人的欲望,基本上共有五種,就是名、色、財、食、睡。人在這五種基本的原動力之下,發展著種種的生活型態,所不同的是有的人欲望比較淡,有的人比較強。有的人在欲望的推動下,使他的生命發揮光與熱,使更多的人分享到他欲望的成果,但有的人只有欲望沒有素質和修養,好比看到別人有錢他很羡慕,卻忽略了別人收穫之前所下的苦心和耕耘,於是貪欲羡慕的結果,便選擇了作奸犯科、傷害別人,壞事做絕;所以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是說明貪欲結果的最佳寫照。佛經裏面說:「知足者,雖處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快樂。」,中國人說「知足常樂」,可以說就是這麼來的吧!
再看「瞋心」,瞋有忿恚、惱怒、瞋恨種種的情結意識,這種情識作用相當原始而可怕。瞋心重的常與兇猛離不開關係,我們看野獸中的虎、豹、豺、狼、毒蛇、毒蠍,都是瞋心最重而轉世投胎的,所顯現的只有相殘和仇殺。人中瞋心重的,最容易暴怒,瞋心起來會根本忽視了別人的存在,所以佛法中要人生起慈悲心,想想自己有父母、兒女、兄弟姐妹,別人也有父母、兒女、兄弟姐妹,感性的衝動如果以理智的冷靜去調和,就不容易犯錯;再說「痴」,痴是痴迷的現象,所以深深陷在苦海中。我們看酗酒貪杯、賭博上癮,或者為情痴而苦,為無知而吸毒上癮的,都會讓人為他們這種痴迷的情況而生悲情。所以佛法要我們認識自心中種種愚迷的現象而覺醒,才能顯現智慧,才不會受痴迷之害。
各位好!今天跟各位談:「心的內涵與作用」。
覺或迷的關鍵,在於一個人的心念。心念決定於什麼?志向於什麼?就可以完成什麼樣的結果,好比學佛可以成就阿羅漢,可以成就菩薩,也可以完成佛果。佛法中說:「心生法生」,這也說明了心為主宰的道理,它可以讓人成凡,也可以讓人成聖。
我們先看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一般人常會被外在的聲音、形象所迷惑,其實一個聲音的真實性如何?一個事母至孝的人,如果人家跟他母親講她的兒子在外面殺了人,他的母親會不會相信?一定不相信。古代的至孝—曾參,就曾經被人如此冤枉過,一次、兩次他的母親都還挺得過去,到了第三次,曾子的母親也不得不懷疑了?她對自己兒子的信心也動搖了,當然最後知道是同名同姓之累。由此可見,一般人的心念是相當薄弱的,經不起風吹草動的。我們再看個常見的現象,戀愛中的男孩、女孩都很情痴,天天可以問:「你(妳)愛不愛我呀?」這個傻話,百遍而不厭。其實,愛的成份如何?愛的內涵如何?愛的真實性又如何?什麼才是真愛?而這些會不會在考慮的範圍內?
對於這些情識作用與心念的執迷,佛陀用了很簡單的三個字來說明,那就是:貪、瞋、痴。因痴迷而生欲望,因欲望而貪求,因求不得而瞋恚,心念起動、身口造業完成業果,恩恩怨怨生生世世牽纏不休,這種輪迴共有六種現象。六道輪迴可以說,依於每個眾生心念造作的內涵去承受果報,六條投生去處的方向,相應於所造作的業,所形成的業力牽引,除了我們人道之外,我們看得到的還有畜生道,包括一切飛禽走獸之類的都在內。而看不到的還有天道眾生,天道眾生多半都是善業多的結果,享福享樂,但一旦受報完了,還是會墮入其他的輪迴中去受苦報;阿修羅道,是瞋心最重的一道眾生,介乎神、鬼之間,男的長相極醜,女的長得非常美,這一道另外還有一個說法,說是分布在其他五道之中,好比人道中有瞋心特別重的,就是阿修羅。
鬼道的眾生,通常是極為慳貪之下的結果,遭到腹大咽小如針、食物到口就化為火這種極苦的果報。佛陀有一位神通第一的大弟子—目犍連尊者,他在定中見到自己的母親在餓鬼道中受苦,便以神通要去救母親,但東西一到母親的口,就化為火炭。目犍連尊者悲苦的請問佛陀,佛陀才告訴他一個方法,可以化解他母親的業力,就是在農曆的七月十五日,眾僧結夏結束的那一天佛歡喜日供僧,藉著這份功德力才能夠減輕母親的罪。
最苦的一道就是地獄道,乃至於無間地獄報,地獄的情況在「地藏經」中寫得很清楚,那實在是我們所無法想像的!當然,人間也有活煉獄。如果遇到不人道的遭遇,則燒、炙、割、刮等等,都會在人間出現就如同地獄的果報一樣,這是對六道情況簡單的介紹。對六道,我們還可以另一個層面去認識,比方人道中有其他五道的現象,福報大、享樂多的就如同天道;為人寡廉鮮恥的,就是畜生道;瞋心大,殺心重的,就是阿修羅道;做人鬼鬼祟祟,盡做些見不得人的事,就是鬼道;被火炙刀割,處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痛苦情況下,就是地獄道。
由於心念的貪、瞋、痴,使眾生輪迴於六道苦海,所以佛法中把貪瞋痴叫做「三毒」。我們先分別來認識:貪心來自欲望,眾生的欲望無窮盡,不談其他,就以人道來說,中國人造一個「慾」字就說明了一切,人心有欲望、欠缺如山谷,永難填滿。貪欲,是眾生共有的本性,但是人與畜生不同的是人還有慚愧羞恥之心,所以它能使人與人之間,維持一個良好並共求進步的和諧關係,使人類呈現進步的文明和文化,當然在根本上還是離不開貪欲,只是把傷害性的欲望轉變成建設性的利益了。
以人的欲望,基本上共有五種,就是名、色、財、食、睡。人在這五種基本的原動力之下,發展著種種的生活型態,所不同的是有的人欲望比較淡,有的人比較強。有的人在欲望的推動下,使他的生命發揮光與熱,使更多的人分享到他欲望的成果,但有的人只有欲望沒有素質和修養,好比看到別人有錢他很羡慕,卻忽略了別人收穫之前所下的苦心和耕耘,於是貪欲羡慕的結果,便選擇了作奸犯科、傷害別人,壞事做絕;所以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是說明貪欲結果的最佳寫照。佛經裏面說:「知足者,雖處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快樂。」,中國人說「知足常樂」,可以說就是這麼來的吧!
再看「瞋心」,瞋有忿恚、惱怒、瞋恨種種的情結意識,這種情識作用相當原始而可怕。瞋心重的常與兇猛離不開關係,我們看野獸中的虎、豹、豺、狼、毒蛇、毒蠍,都是瞋心最重而轉世投胎的,所顯現的只有相殘和仇殺。人中瞋心重的,最容易暴怒,瞋心起來會根本忽視了別人的存在,所以佛法中要人生起慈悲心,想想自己有父母、兒女、兄弟姐妹,別人也有父母、兒女、兄弟姐妹,感性的衝動如果以理智的冷靜去調和,就不容易犯錯;再說「痴」,痴是痴迷的現象,所以深深陷在苦海中。我們看酗酒貪杯、賭博上癮,或者為情痴而苦,為無知而吸毒上癮的,都會讓人為他們這種痴迷的情況而生悲情。所以佛法要我們認識自心中種種愚迷的現象而覺醒,才能顯現智慧,才不會受痴迷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