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學
修行人通常自修到了某一個瓶頸,心中有疑未解就需要參學;換句話說,「參學」它是要有條件的,如果自學未明了,參什麼呢?所以為什麼要參學?一個修行人修行過程中,心中有事未了,才要參訪善知識,希望能夠得到一言半語的指點,以供學習,參究結果,而且凡事我們溯其源流,就可以明白一個梗概。
我們來看看:佛陀當初拋棄皇太子之位,把身上的華服脫下,換上修行人的服裝,剪斷了頭髮,投入到寸草不生的雪山,去參訪婆羅門以及各外道有名的修行者時,懷抱的是什麼樣的心境呢?拋棄榮華富貴,探索生命的諦義,追求了生脫死能使眾生離苦得樂的方法;我們再看看:印度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來到中國,初見梁武帝不契之後,隱入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一方面固然是藉著時空讓自己對這個陌生的環境,民風習俗有進一步的了解,一方面也在等待有緣的人,因為佛法它畢竟不是推銷的。
當神光和尚來參學的時候,我們看他虔誠的求法精神就知道,他立地三天三夜,雪淹及膝,就是大雪淹到他的膝蓋了,要是沒有能耐,辦得到嗎?而這個能耐是什麼呢?是以什麼來做後盾呢?慈心、悲心、喜心、捨心、大道心?這些大修行人都是以「心即佛、心即眾生」的修養,心、佛、眾生三為一體為念,是絲毫沒有狹隘的我的成分在內的,以致他能斷臂求法,以示求法的虔誠和決心。所以古來大德們常說參學須具隻眼,假如沒有別具慧眼,如何識取真正的善知識呢?又如何從善知識勘驗的手法中得到好處,頓除無明而守住真常?
古來參學,一是為了彌補自己知識經驗的不足,二則藉助善知識的勘驗,返照自心修持的方向是不是正確,以及自己修持的程度到了什麼樣的地步?三則是請現身的活菩薩指點迷津,使自己能夠走上真正的修行路,也就是走上正修行路。所以參學,很自然的都抱持一份虔誠、謙虛、學習以及懺悔的心意,為什麼提懺悔心呢?因為唯恐自己的業障重,在茫茫人海中及迷失的末法時代中,遇不到佛法真傳的明師,而只是迷惑於假相,執著於名氣大、響亮的法師。因為學的本身就是謙虛和學習,遇到善知識無法相應,那就是當面錯過,如果一兩句話之下就感到不好受,那麼相對的參學者有沒有誠懇的參學心,就在這個上面表現出來了,所以參學它是要有條件的。
在以前大陸的時代,參學者都把求道,明白佛法大意的事擺在第一位,至於了生脫死,幾乎是勘驗的功夫。如果連了生脫死的基本知見都尚未建立,那可是談不上參學的水準的!比方對「業」的認識,對因果觀念的認知,都是一些基本的要求,否則連檢束身心都辦不到,如何談得上參學呢?所以為什麼說參學就想到禪和子,這是很自然的有連帶的關係,也可以說,參學就是禪和子們求道、為法行遍天下、生死不計的一種精神;所謂「千里求名師、萬里求口訣」,跋涉千里、萬里,那可真是腳踏實地的真功夫啊!
在上白下雲老禪師所寫的「禪行者之歌」的筆調下,我們看「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為出生死苦,飢渴度春秋」,你能體會露宿餐風、櫛風沐雨的滋味和艱辛嗎?而我們所看到的,只是行雲流水般如歌似畫的情況,都是禪行者灑脫自在的道風,履險如夷的輕鬆和幽默,不叫我們擔一點驚、捏一把汗,卻飽餐禪行者的參學風光和法味,這就是禪和子慈悲喜捨的修養吧!他們讓自己備嘗辛苦危險,卻把禪悅法喜布施給別人。
各位朋友!今天我們的參學小品就聊到這裡,希望也能引發你對禪的興趣和道的嚮往,以及學佛法的熱忱。
修行人通常自修到了某一個瓶頸,心中有疑未解就需要參學;換句話說,「參學」它是要有條件的,如果自學未明了,參什麼呢?所以為什麼要參學?一個修行人修行過程中,心中有事未了,才要參訪善知識,希望能夠得到一言半語的指點,以供學習,參究結果,而且凡事我們溯其源流,就可以明白一個梗概。
我們來看看:佛陀當初拋棄皇太子之位,把身上的華服脫下,換上修行人的服裝,剪斷了頭髮,投入到寸草不生的雪山,去參訪婆羅門以及各外道有名的修行者時,懷抱的是什麼樣的心境呢?拋棄榮華富貴,探索生命的諦義,追求了生脫死能使眾生離苦得樂的方法;我們再看看:印度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來到中國,初見梁武帝不契之後,隱入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一方面固然是藉著時空讓自己對這個陌生的環境,民風習俗有進一步的了解,一方面也在等待有緣的人,因為佛法它畢竟不是推銷的。
當神光和尚來參學的時候,我們看他虔誠的求法精神就知道,他立地三天三夜,雪淹及膝,就是大雪淹到他的膝蓋了,要是沒有能耐,辦得到嗎?而這個能耐是什麼呢?是以什麼來做後盾呢?慈心、悲心、喜心、捨心、大道心?這些大修行人都是以「心即佛、心即眾生」的修養,心、佛、眾生三為一體為念,是絲毫沒有狹隘的我的成分在內的,以致他能斷臂求法,以示求法的虔誠和決心。所以古來大德們常說參學須具隻眼,假如沒有別具慧眼,如何識取真正的善知識呢?又如何從善知識勘驗的手法中得到好處,頓除無明而守住真常?
古來參學,一是為了彌補自己知識經驗的不足,二則藉助善知識的勘驗,返照自心修持的方向是不是正確,以及自己修持的程度到了什麼樣的地步?三則是請現身的活菩薩指點迷津,使自己能夠走上真正的修行路,也就是走上正修行路。所以參學,很自然的都抱持一份虔誠、謙虛、學習以及懺悔的心意,為什麼提懺悔心呢?因為唯恐自己的業障重,在茫茫人海中及迷失的末法時代中,遇不到佛法真傳的明師,而只是迷惑於假相,執著於名氣大、響亮的法師。因為學的本身就是謙虛和學習,遇到善知識無法相應,那就是當面錯過,如果一兩句話之下就感到不好受,那麼相對的參學者有沒有誠懇的參學心,就在這個上面表現出來了,所以參學它是要有條件的。
在以前大陸的時代,參學者都把求道,明白佛法大意的事擺在第一位,至於了生脫死,幾乎是勘驗的功夫。如果連了生脫死的基本知見都尚未建立,那可是談不上參學的水準的!比方對「業」的認識,對因果觀念的認知,都是一些基本的要求,否則連檢束身心都辦不到,如何談得上參學呢?所以為什麼說參學就想到禪和子,這是很自然的有連帶的關係,也可以說,參學就是禪和子們求道、為法行遍天下、生死不計的一種精神;所謂「千里求名師、萬里求口訣」,跋涉千里、萬里,那可真是腳踏實地的真功夫啊!
在上白下雲老禪師所寫的「禪行者之歌」的筆調下,我們看「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為出生死苦,飢渴度春秋」,你能體會露宿餐風、櫛風沐雨的滋味和艱辛嗎?而我們所看到的,只是行雲流水般如歌似畫的情況,都是禪行者灑脫自在的道風,履險如夷的輕鬆和幽默,不叫我們擔一點驚、捏一把汗,卻飽餐禪行者的參學風光和法味,這就是禪和子慈悲喜捨的修養吧!他們讓自己備嘗辛苦危險,卻把禪悅法喜布施給別人。
各位朋友!今天我們的參學小品就聊到這裡,希望也能引發你對禪的興趣和道的嚮往,以及學佛法的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