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學法門的選擇

修學法門的選擇
  我們要學佛,應該先學習、先接觸各種道理方法,自己有了一番瞭解以後,選擇一個適合你自己的或有興趣的,與自己的條件相符合的而後再一門深入。有的人對淨土法門相應,就可以修淨土法門;有的人對禪宗法門有興趣,那就可以修禪為其法門。所以佛法的道理,我們要了生脫死,我們自己就必須要有一個生死的法門。
但是出家師傅因為要度眾生,所以對各種法門都要有所認識瞭解,然後也要選擇一門深入,因為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他什麼法門都會;而行菩薩道的修行者,也要法門無量誓願學。但初學者無法像菩薩那麼行,也無法像大法師那麼行,不可能什麼法門都有成就,所以我們有了認識瞭解以後,先去學習然後選擇自己的生死法門,一門深入,那才能得到好處。
  修行的法門有很多,但不要貪多嚼不爛,佛法是要使我們得到解脫,相應即是,你也不可能自己的工作不去做,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修行,那就變成過出家生活了。在家居士,不可能完全放棄自身的家庭責任、社會責任,完全所有的時間用來修行,所以只能選擇工作以外剩下來的時間,別人在玩、娛樂,你用來修行那就很好了。所以你應該選擇一門深入,因為一門深入就能得到解脫,得到利益。那要修行什麼法門?很多法門都可以,看你自己相應,選擇去試驗看看,譬如參加共修,或每種法門有什麼重點、什麼好處,然後選擇適合自己個性、興趣,自己條件又符合的一門深入,自然就能得到好處。
楞嚴經裡說到廿五圓通章,廿五種法門釋迦牟尼佛都相當的讚歎。這必須自己要有興趣,加上善知識的教導要成就比較容易,若靠自己摸索那進步比較慢。任何法門都能使我們離苦得樂,使我們覺悟,使我們得到好處,不一定那個法門就特別好。每一個人都說自己的法門最好,這是人之常情。但學佛的人,就要選擇自己確實有興趣,又符合自己條件的去修,才比較不會無技而窮,如果每件事都要插手一下,結果沒有一樣是專長,就沒辦法得到成就。猶如治病的藥,能使我們得到健康的就是好的藥,不一定是貴的藥,不一定是進口的仙丹,只要能使我們得到健康,那就是好的。學佛能使我們得到覺悟,能離苦得樂那就是好的法門,只要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依教如法去修持。
除了法門以外,通常我們先要建立正知正見,有正知正見才能選擇自己所要修持的法門,要修行的法門在正知正見的條件之下,去修學戒定慧及如何得到解脫這才用到法門。因為我們人有貪瞋癡,必須靠法門使我們清淨身口意,使我們的貪瞋癡轉業成道。所以必須要先建立正知正見,有了知見之後,才能進一步去修持,來清淨身口意三業,那才是修行的正途。因此要解脫,必須要斷見思惑,見惑就是我們要建立正知正見,破除我們的不正見、邪知邪見,再來就是要斷思惑,就是我們意念中的貪、瞋、癡,自己要清淨自己的身口意,使貪瞋癡轉為覺悟,能轉業成道這才是修行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