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謙虛  包容  共識

容忍和謙遜………節錄自雲老禪師著作老禪師的話

虛榮和驕傲,是蠶食快樂的兇手。

快樂的泉源,來自容忍和謙遜。

學佛行者,講求修養慈、悲、喜、捨等四無量心,無非是發揮生命的價值;以六波羅蜜法,增上菩薩入達「現實」行修中的力量,基於天人師的事業,在廣播佛陀教法,饒益無邊無量的有情眾生;因此,所面對的,都是各種不同「業力」形成根器的眾生,必須具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隨緣喜讚,盡心淨捨的四種佛菩薩胸懷。

容忍在導引眾生的過程中,不是將就害怕或討好,而是寬恕善待去維護;行者面對眾生是幫助眾生,但求眾生獲得利樂,如何從無明中能夠明了,不為現實的困惑和無奈而束縛。

因此,忍行之道,稱做波羅蜜法的一種。

謙遜是為人處事的美德,是行者必須具備的修養;所謂和靄可親,令人好感,謙遜的言行,即是最堪信賴表達方式。

因此,四攝法中說愛語,說同事,便是最好的法行之諦義。

大德們!學佛行者,於身、語、意的造作行為,講求如何清淨,如何轉業成道,不就是使煩惱障能夠銷除,使所知障能夠化解,而顯現無上正等正覺麼!

提醒您!

容忍當培育寬恕。

謙遜展現你的修養

共勉如何?!

 


 

謙虛、禮讓、共識……節錄自雲老禪師著作老禪師的話

謙虛、衷心學習的表現。

人,講求面子,強調自尊,唯恐比別人矮了半截。

即使是技不如人,或者是有所理虧,亦不願坦然承受,甚至「羞愧」成怒,竭力隱覆蓋藏,蠻像個充滿了氣的氣球。

因何如此?祇為欠缺謙虛故!

禮讓、知書達理的修養。

人,於其他動物,乃是歷經家庭、學校、社會、自我等不同的教育,方能知仁知義,循規蹈矩;當然,同樣也有不仁不義,行為乖張的。不過,任管如何,如果知書而不達理,則同於有教而不育,識修而不養;那末,是人而等下,異於其他動物之表相而已。

共識、唯護總體之特色。

個體是總體的組合分子,如毛之附皮,利害相關,存亡共處;但是,利害存亡,仍歸相互之關係,畢竟生住的價值,得依「特色」之可珍可貴。譬如:

「天下叢林,各有家風!」

家風標示特色,乃是行者的導引,亦是修行辦道的依憑;僧團是總體,分別不同的山家,行者是個體,崇向山家的特色;為了維護總體,為了闡揚家風,必須以表現和修養,詮釋家風的可珍可貴之處!

因此,建立共識,闡揚家風,少不了謙虛的表現,禮讓的修養,何況身為佛子,講求行捨以慈悲的心念,廣被無量無邊的眾生,肯定僧伽為尊寶,確立人天之師範。

上一則 回列表頁 下一則
  • 千佛山女子佛學院
  • 電話:06-5958106
  • 地址:台南市關廟區松腳里旺萊路466巷1號
  • 地圖
  • 版權所有 © 千佛山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