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真和尚─日本律宗之始祖

    鑒真(西元688-763年),唐代赴日本傳戒並首創日本律宗的高僧。俗姓「淳于」,揚州江陽縣人。十四歲出家,研習律學與天台止觀,曾至洛陽、長安參學。

  • 文:編輯部出處:高僧傳略記期數:267期2012年5-6月合刊

鑒真和尚─日本律宗之始祖                                                             編輯部

  鑒真(西元688-763年),唐代赴日本傳戒並首創日本律宗的高僧。俗姓「淳于」,揚州江陽縣人。十四歲出家,研習律學與天台止觀,曾至洛陽、長安參學。

  開元二十一年(西元733年),師四十六歲。自長安回到揚州,先後十年間在江淮地區弘律傳戒,聲名遠播,成為當時獨步江淮的律學大師。師建造了許多寺院和佛像,書寫三部大藏經,又辦救濟孤貧疾病等福利事業,曾為病者煎調藥物,並團結和培養了一批有專門造詣的工技人才。這一切,使師東渡日本準備了有利的條件。

  當時,日僧榮睿和普照等來唐留學,見中國律學之盛況,乃於天寶元年(西元742年),懇切祈請師東渡傳戒。師深感日本是有緣興隆佛法之國,乃決心赴日弘揚戒律。然出發之前,有人向官府誣告師與海賊勾結,因而鬧了一場大風波,這是師東渡第一次的挫折。

  榮睿和普照在克服了許多困難後,再去懇求師東渡,師安慰他們,並表示要創造有利條件,同時托人買到軍用船一艘,備辦大量的佛像、經典、法器、名香等,於天寶二年十二月乘船東下。船到了狼溝浦就被暴風急浪打破了,這是第二次的挫折。

  師和隨同人員涉寒潮上岸,經過一翻艱苦,修理了船再走,到下嶼山住一個月,待得好風出發,擬到桑石山,又被風浪打壞了船,幸而無人傷亡,但水米俱盡,飢渴三日,得到當地州官救濟,被安置於明州阿育王寺,時為天寶三年的初春,這是師第三次的挫折。

  時越州(今紹興)龍興寺僧眾聽到師在明州,便請師傳戒,杭州、湖州、宣州等各寺也皆請師講律,師依次巡遊開講授戒後,又回到阿育王寺。有些越州弟子捨不得師赴日,就向州官控告榮睿引誘師父赴日而被逮,經過許多周折,方得脫難。師想從溫州到福州乘船出國,不料又被攔截,送回揚州,這是第四次的挫折。

  天寶七年(西元748年)春,時師已六十歲,仍充滿信心準備東渡,備辦百物,而揚州道俗,一再受師的啟發與感動,發心隨行的有十二人。六月於揚州出發,至常州界狼山便遇風浪而止,十月間再啟航,不久怒濤又至,在海上漂流十四日,經無數險阻,竟漂到海南島,經地方官府的護送,經廣西的藤州、梧州至桂州而留一年,後受請赴廣州。時日僧榮睿因屢經艱險,而患重病死了,師哀慟悲切。在廣州住了一春,又往韶州,日僧普照在此辭別師往明州阿育王寺。師感慨過海傳戒之願不順。加上旅途的熱氣,眼病突發,以致失明,時為天寶九年(西元750年)。師經大庾嶺至江西虔州,經吉州、江州(今九江)乘船而重返揚州。此次水陸往返一萬餘里,費時最久,顛沛最甚,是為第五次的挫折。

  天寶十二年(西元753年),師已六十六歲,日本遣唐大使來禮請師東渡傳戒,師毅然允許,乘日本使船出發,因事先做了周密布置,避免了道俗的攔阻,於十一月由揚州出發,翌年二月至日本京城,日皇詔書表歡迎,並禮請師在東大寺設壇傳戒,賜與「傳燈大法師」之號。

  師依道宣之《戒壇圖經》,於東大寺毘盧遮那大佛殿前營建戒壇,師親為日皇與民眾傳授菩薩戒,又為日僧重授戒法,此是日本登壇授戒的開始。天平寶字元年(西元757年),日皇將新田部之舊宅賜與師作為建寺之地,師指導弟子們建寺,於寶字三年(西元759年)完成,即現在奈良日本律宗的本山「唐招提寺」。

  師從此在唐招提寺講律傳戒,極受日本朝野的尊敬。寶字五年(西元761年),師又在下野的藥師寺,與筑紫的觀音寺各造戒壇一所,此二戒壇和東大寺戒壇並稱為日本三戒壇。師於寶字七年圓寂,享年七十六歲。唐招提寺收藏了日本名畫家蓮行,為紀念師東渡而畫的《東征繪傳》共五個長卷。

  師自發願東渡傳戒,受了五次航海的挫折,第六次到達日本時,前後同伴已死三十六人,道俗退心的二百餘人,只有日僧普照和天台僧思托始終六渡,他們不顧生命的危險,經十二年終於達成赴日傳戒的目的。

  師與弟子們除律學外,於天台教義也深有研習,帶到日本的經典也以天台章疏最為完備;因此他們是天台宗傳到日本的先驅者。

  師於建寺造像又富有經驗,隨他東渡的弟子如思托、法力等都是精於塑造佛像的雕刻家和建造寺塔的建築家。唐招提寺的佛殿、講堂、食堂、文殊堂、不動堂、影堂、開山堂、藏經樓、鐘鼓樓等,都是師與弟子們所規劃建造的。唐招提寺的建立,成為後來日本佛教藝術的範例,平安朝以後,佛教各宗大本山的佛殿建築幾乎都受唐招提寺的影響。

  師到日本時已雙目失明,但他博通三藏,且記憶力極強,日皇詔令就東大寺校正一切經論,因從中國傳到日本的經論,輾轉抄寫,誤字不少,師憑記憶和理解而加以校正。師又通達醫學,精於本草,故日本醫藥界尊奉為始祖。師之弟子又多長於漢學詩文,這對於古代日本漢學的風行頗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