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山三部曲

                                                                                                        文/淨石

 一大早登上二十樓的天台迎接晨曦,那佈満天空的朝霞立刻吸引了我。從暗紅、深紅、金紅慢慢轉成金黄……台南竟然出現這麼絢麗的天空?!走遍七大洲都沒見過,真的嘆為觀止。旭日自東方昇起,中央山脈,絲絲的雲帶,間隔出一層比一層高的山群,像極一幅美好的國畫。空氣還是那麼清新,深深地呼吸,伸展雙臂……。

乘電梯回房,眼底仍留着那一片山景……。忽然想起若知教授師不久前在《金剛經硏讀》中談到「見山不是山」的見山三部曲……。

泡一杯香濃的咖啡,舒適地坐在「陽光室」(Sun Room)的沙發上享受那清晨初現的溫暖、明亮的街景。目光不經意掃向周遭掛的擺的各種盆栽,紅花綠葉各展嬌媚,生趣盎然。對面有張原木雕刻的長椅,右邊一座銅枝鑲花的鏤空屏風……植物,木材,銅礦……不都是「山」的產物嗎?

進到「山」裡面瞧瞧吧!古人説仁者樂山,因為山能包容萬物。「山」是什麼?……親身經驗的,書上看到的……各種景像一一在眼前閃過。

有大有小,大如四千多公里長的安底斯山脈,小如半屛山;有高有矮,高如埃佛勒斯峰,矮如梅嶺;有尖有圓,尖如落磯山脈的金字塔山,圓如紗帽山。有懸崖峭壁,深谷急湍;也有鋪滿野花小草的緩坡及涓涓細流。有青海及提提卡卡的髙山大湖;也有或清或濁的水潭泥沼。有雄崌的冰河,也有宏偉的巨瀑。有從熱帶到寒帶的森林,也有寸草不生的岩山。

植被從巨大的神木到灌木,茅草,苔藓,細菌……包括整個植物界。在山中穿梭的從熊鹿鼠到螞蟻;飛翔的從鷹鷲到飛蟲……數之不盡。

地面下又是另一個生物及無生物的世界。生物從巨大的根系到顯微鏡下的微生物;無生物從巖洞鐘乳到各種金屬、非金屬及寶石、次寶石礦物,還有地下水層或火山或泥漿。

山形的結構會影響大氣的流動,有落山風、焚風或東山飄雨西山晴;東北季風吹慘宜花東時,一山之隔的台南卻是風和日麗;山谷中的氣流更是瞬息萬變,常常連救人的直昇機都不敢飛進去;高山上氣壓低到連飯都煮不熟;山、林內的「微氣候」(Micro climate)更是十歩一變。

從動植物「深入」,裡面豈止八萬四千法門:大到生態學,分類學漸漸細到解剖學,生理學,細胞遺傳學,生物化學,基因工程,再深入到分子,原子,電子,微粒子。又牽涉到它們表現岀的色譜、質譜、核磁共振、水解電解、氧化還原、化學物理等性質與作用及各種測量技術、儀器設備和理論科學。

無生物的山中世界,也包含萬有:礦冶工程,隧道工程,堤壩路橋,考古探險,地理地質,氣象地震,火山海嘯,甚至爬山攀岩,踏雪尋梅……每一種都有専業;每一專業中還有細分的無數專業。每一細類中的知識經驗窮畢生之力都探究不完。鑽之愈深,看到的愈「不是山」,但它們也都是「山」的內涵。

浮雲般的記憶,如夢似幻,一生的經歷都在一個「山」字中飄過……手中的咖啡也涼了……見山?是山?不是山?還是山?腦海裡又浮現了若知法師說法的音容,胸中愉悅踏實,嘴角一絲淡淡的微笑……

不知不覺中再度踏進了電梯,回到天台上。遙望靑山,亦然如詩如畫,但「見山還是山」的意境更為悠遠遼闊。

……青山漸漸遠了,淡了…… 山嶺天際現出了老和尚的法相……思……念……思念……心頭泛起百般悲悽,萬分感激。

老和尚教我們的思惟之道是從生活上親身經歷的人、事上下手,如「吃飯」,但不能住著在飯菜的相上,要引發在佛法修行上有關的聯想和思惟。依他談「吃飯」的邏輯,「見山」的後續思惟該如何導向?首先聯想到的是:「見山三部曲」和老和尚所釋「佛教,佛學,佛法」三部曲如出一轍。

世俗的佛教徒如果只知道燒香拜拜,求佛祖保佑,那只是「見山是山」的階段,對山並不了解,對佛之所教,處於籠統、模糊或無知的狀態。

如果「深入經藏」或是考證孰是孰非,愈鑽愈細,或是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整部《法華經》(見六祖《壇經》)而不明其法義,岀口都是「佛說」卻如牖中窺日,只能說是在名相、文字相、心緣相上打轉。正如從巨大的神木往細處看,看到細菌,再看到其中的分子原子。它們都是山的成分,但這樣去看的山已「不是山」,因為失去了山的精神。老和尚解釋「佛學」時説,一個佛學家可能在經典上的知識比誰都多,如不能依法修行,並不能從其中得到「佛所教」的饒益。「深入經藏」之時只是處於見山不是山的狀態。

「禪通三藏」不是說學禪就能通三藏,而是要先通了三藏才能用禪的意境表現佛法。「通三藏」的過程必須經歷「見山不是山」的勤學,但要退到山外遠處才能見山之全貌。

小時候學過書法及國畫,也得過獎。在先父指導下,知道字畫要掛起來遠看。從大學起一輩子活在科學的領域,未曾練習書法。偶需寫「斗大的字」時,每一筆一劃、一勾一點都符合「永字八法」相當滿意,但一掛起來,真是「難看死了」。學佛亦然,必須從一筆一劃的「見山不是山」練起。寫好了掛起來,退到遠處就可以看到好的部份及眾多的缺失。進到山裡去看山的細部(見山不是山)是佛學的領域,正如進入老和尚的著作演講去看佛典的法義,作「信解」的功課。「寫好了,掛起來看」(見山還是山)是依所學而做「行証」的佛法修行。「信解行証」有其層次,一次次向上累積,改進。一如掛起來的字,初期必定難看,慢慢地寫到不太難看,到還好,到好看。

做一個學佛的人要常常到佛法的「寶山」裡面探索和自己契機的部份(信),仔細地思惟吸收(解)。再退到山外,以新的知識再去看那座寶山,「見山還是山」就有了不同於「見山是山」的新內涵和意境。從高山流水之音體悟「有、無、非、空」(思),以之面對現實生活中的一切境緣(行),化解了一個問題,得到一個解脫、一個悟(證)。不斷地回到寶山中探尋契機吸收營養(智),再從山外之境中發揮營養的熱能(慧),慢慢地累積,以期「我」掛起來的那幅寶山圖能够表現出它的真實全貌——明心見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