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根與功德(上)

今天來與大家談「善根」,究竟「善根」是什麼?我們常會聽到:「這個人會學佛,善根很深。」如果一個人會學佛,是因為善根很深,結果學佛後卻比一般人還糟糕,那他原來的善根哪裡去了?「善根」,其實就是談自我的修養,修養愈深,善根就愈厚。至於「功德」,大都認為「布施、供養就是功德」,一般佛教、佛教徒都這麼說;其實「功德」是什麼?功德是將自己已經擁有的,與更多人分享。這個「擁有的」包含什麼?包含個人的財產、身命,乃至智慧,也可以說:「功德是為別人,善根是自己的修養!」要想成道,必須要善根圓滿,只是善根圓滿,有修行還不夠,還要有功德,才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看起來是兩個名詞,事實上,這是大乘菩薩「自利利他、自度度他」必備的條件。

我們常說:「自度度他」,自度,拿什麼去度?當然要有修養;度他,你自己有修養可以成道,可是若不能把自己的修養轉化為功德,去幫助更多的人,使別人也能成道,如果不能做到這樣,就不是菩薩。所以談善根、談功德,是以北傳的佛教,也就是「大乘菩薩法」而言。我們要如何培養善根?假使說你過去善根很深厚,這一生呢?尤其是出家人,說出家有一份善根,可是這善根究竟有多深、多厚?有的可能過去世已經在善根上下了很多的功夫,可是有的不一定有善根,甚至沒有善根,倘若有佛緣,同樣也可以學佛。所以說,學佛、出家定位並不在具備善根的多與少、深與厚,而是在乎你現在所表現的。譬如:在家學佛,以菩薩道來講,初地菩薩起歡喜心,起什麼歡喜心?看了佛就很歡喜,看了佛典就很歡喜,看了出家人也很歡喜,只要能起這種歡喜心,就具備了初地菩薩的樣子,但這是不太可靠,有時會前進、有時會後退。

 方才說,善根不一定過去有多深厚,即使善根很淺,那也不是問題,而是以「現在」來談。通常佛法中談因果,都是談「過去因現在果,現在因未來果」,所謂之「三世因果」,大家對「三世」──所謂的「過去、現在、未來」究竟如何去界定?怎麼去認識?大家不妨思考一下:「過去所做,未來必須承受」,那這個「未來」是講什麼時候?思考一下……

談三世,是談過去、現在、未來;過去做的,未來會受報,這「未來」是指什麼時候?其實那個未來,就是現在!為什麼?過去你做了什麼,未來就會得到什麼,那是站在過去的時刻所說的未來。其實我們很難理解「過去」曾經怎麼樣,而佛法講究要實在,不事空談,所以講「把握當下」、講「現在」,就是現在的這一世、這一生。但不能「怨嘆自己這一生多病、運氣不好、遭遇都是不理想,就歸咎於是過去所做,所以現在必須要承受」,因為「你怎麼知道是你過去所做的」?正因過去的事我們不知道,而「現在」我們能把握,所以說「現在做,未來受」!如果我們把現在的這個「現在」,擺在「過去那時刻的現在」,那麼「過去時刻的現在」,其未來是不是「現在的現在」?!如果不能把握這要領,三世因果講不清楚,關鍵就是要去理解:「這一生的現在,我所做的,於未來,我就必須要承受」!

同時還要瞭解一個關鍵性的問題:三世的世,一「世」不是一生,是一個時間,這時間是未定的,也就是不一定的時間,我們現在做、未來受,未來什麼時候受?其中就關係到,人的「六根、七識、八識」裡,涉及唯識方面的問題。我們現在不要談太遠,但起碼要能把握住「我現在做了,將來一定會承受」的理念。

我們通常都把所做之「業」歸於不好的,其實「好的業」也在內;我們常聽人說:「我過去做得不好,所以這一生過得不好」,難道你過去生都沒有做過好的嗎?如果有好的,能不能讓它發出來?如果能發出來,那就是善根的問題,過去做得好的,就是善根,過去做得不好的,就是不善的根。很多人把「業」的界定都歸為不好,只要說到業,就是「啊、我業障太重」……其實說「業障太重」,你究竟是善業還是惡業呢?或說「是善業還是不善業呢」?所以有時候,是自己抹煞了自己的善根,為什麼?「唉!反正我過去造業太多了,這一生也沒有辦法」,最後抹煞了自己;何況以這一生來講,今天的昨天也是過去,甚至當下這一秒過去了,下一秒鐘來了,來的一秒即現在,過去那一秒就是過去,所以這個時間不一定是一秒一分、一個鐘頭,還是一天一月、一年,或一生一世。

我們對佛法不太瞭解,就用推測的方式說「那都是過去所做的」,可是如果說「是過去所做」,那現在該怎麼辦?所以要明白佛法是講「要把握現在」,不是要你探討過去、夢想未來!如果要探討過去,只有一個機會「你成道了」;以菩薩十地來講,已經進入到三地──發光地菩薩了,就可以知道過去,可是知道了又如何?好?還是不好?你怎麼去把握?如果抱著「反正未來,我也不知道……」,這樣的話,你現在也會抹煞自己,為什麼?推得乾乾淨淨,「過去的,我不知道,未來的,當然我也不曉得,至少我現在好過、不好過」就抓住「現在好過、不好過」,不會想「過去做的好的,形成了善根,我要使善根提升、增上」,如此才能讓善根愈來愈深厚!

 尤其,提到善根有兩種現象,一種自認為善根很深厚,於是得意忘形,結果什麼都不在乎;另一種是「唉!反正我就這個樣啦,隨它去。」如果用這種方式去面對善根,善根不但不會提升,還會抹煞、淹沒了。舉個例子,你們思考一下,譬如:用餐時間,我們進到五觀堂,看到那些菜,一定會有分別心,有的喜歡、有的不喜歡,在這種分別心生起的那一剎那,你只是分別、還是會想到別的?我常常在吃飯時,會想到過去在大陸、在台灣行腳,有一餐沒一餐的,看到那些飯菜,不是想要強調什麼,因為人都有分別心,而是分別心生起時,你怎麼去面對?!我們常講一句話:「當下怎麼樣……」,要把握當下。譬如:臭豆腐,不要說看到,聞到那氣味很多人都不敢去碰,可是一旦吃到了,原來那氣味跟你吃到臭豆腐那種所謂的美味,這中間有多大的差距?如果以個人而言,從這種分別心生起時,想到自己的「道」的話,假使說眼見耳聞的都是不好,要等到哪一天自己去發現到好的時刻,有沒有想過,你已經浪費了多少時間?譬如說「同參道友」,我們都是從言語上去選擇同參道友:「這個人很會講話、聽起來很舒服,他是好人」,「這個人講話很直,他老是挑我毛病,他不好」;如果我們以吃臭豆腐這種方式來看,將這種分別心轉到道上面,那你的分別就不會去執著於「好、不好」,而是能探討「為什麼好?為什麼不好?對我有什麼關係了?!」

 世俗人常講一句話我很反對,夫妻之間要離婚,提出一個很好聽的理由「因誤會而結合,因瞭解而分開」,我說:「兩個神經病!」為什麼?因為誤會而結婚,為什麼離開?「因為我瞭解他了,問題實在太多、缺點太多。」這要怪誰?那不能怪別人要怪自己,不管是男方、女方,當初究竟喜歡對方什麼?為什麼過去喜歡的那些,結婚後都不存在了?所以有很多學者專家說:「真正的愛,不只是愛他的長處,還要包涵他的短處!」尤其是這句話「因瞭解而離婚」,於理通常是:瞭解了才好相處,不瞭解才不好相處,為什麼瞭解了反而要離開?所以有些信徒們倆口子鬧得不愉快,要離婚,有時會來問我,我通常不去分析,為什麼要離婚?為什麼要結婚?在這種狀況下,我從來不做解釋,只是告誡他:「離婚後,還要不要再誤會一次?」「如果誤會後、結婚了,又了解了,是不是了解了、又要離開一次?然後再誤會一次?」我說:「你一輩子跟自己過不去!」

 學佛也是如此,很多出家人,因糊里糊塗而出家,最後自己認為:「我看得很清楚了,這個環境實在不適合我當出家人,還是還俗的好。」你們知道在台灣,每年有多少人出家?有多少人還俗?有個數據,尤其是七八年以前,每年全台灣將近有一千人出家,可是我們現在看到台灣的出家人,好像並沒有增加,反而還在減少,很多寺院,剃度時很熱鬧,三百、五百人出家,可是過了多少年後,好像人口沒有增加?為什麼?那就是糊里糊塗出家、糊里糊塗還俗!就等於我剛說的:「自認為瞭解了而還俗」,「我因誤會而出家,因瞭解而還俗」;究竟當初是什麼地方使他誤會?出家後又瞭解了些什麼而還俗?在千佛山,我一直要求要出家的,「最好先讀兩年佛學院,如果不上佛學院,在常住先待上半年」,而且我都會講,待上半年是要你去瞭解「自己究竟適不適合出家」?「為什麼要出家」?將來要面對的環境,原來是陌生,有六個月的時間可以讓你去體會、去感受。所以有時候,我們有一些出家的,在出家前認為「這個老師父很好、很親切、很隨和」…,「可是我一出家他怎麼就不管我了」;如果在佛學院待兩年,在常住待半年,你去體會一下,對在家居士,老和尚的確,很隨和,若出家後還要像在家居士一樣,那你出家的時間幹什麼?!

 這都是本來已有善根,而不知如何去培養,使自己的善根愈來愈深厚;我們常常都在糟蹋自己的善根,而且繼續不斷地做一些不善的事,不是傷害自己,就是傷害別人。我曾說過:「千佛山的家風如果能做到,就能成道」!可是我們有部分出家的,把我們的家風詮釋得,那個境界我都不太瞭解;假使他有什麼不對、做得不理想,他說「你管我對不對,你自己對就好了,你忘了我們的家風了」?我們的家風難道是這麼解釋的嗎?!現在還有一些人,還是生活在這種莫名其妙,連我都沒有辦法去瞭解的境界,因為這些人啊境界太高。

必須把「不管」的「管」字,以「計較」來解釋:「不『計較』別人對不對,要『計較』自己對不對」。我提出「謙虛、包容、共識」、「清淨、莊嚴、澹泊」,幾乎都是學佛修行的關鍵要點,那麼幾個簡單的字,只要照著去做,就能成道。除了會唸、會背,要把握那跟「我」有什麼關係?就像我的教育方式:一個人做錯了,召集大家來把這錯事講出來,不是講某個人錯了,可是很多的反應都是:「我又沒有錯,為什麼要跟這個做錯的人一起挨罵?」什麼叫做教育?什麼叫做親近善知識?完全忘了!就只強調一個「自我」!甚至還反應「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當你講這話、有這種意念生起時,有沒有思及:當初為什麼要來這裡?當初要出家的那份發心、願力哪裡去了?這都是善根問題啊!像過去我們在大陸流行的話,現在台灣還是很適合:「出家三天,佛在眼前,出家三年,佛上西天」,為什麼?就是只有三分鐘熱度,可知出家是一輩子的事啊!我常說一句話:「出了家,就等於判了無期徒刑」!話不好聽,意境是一樣的。為什麼?出家了,你原來的一份熱忱,原來的一份願力,不只是要維護它,還要使它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