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72期2012年11月刊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文/慚愧
夸父追日的故事,其繼而不捨的精神,在現代人的眼中是「愚」,但其表現出來長遠持久直至死而後已的典型,不就像是大乘菩薩的實踐精神嗎?記得如老和尚在最後一堂佛學院講座中開示修行要恆長久遠的受持。回想在每個緣境研究、分析、認識的過程,總是充滿著為什麼?在每一個人的身上總會發現自我未突破的點,因看不清整個現況、搞不清楚彼此的盲點,總是大大的衝擊著自己的受想,而自己的反應也是衝擊著別人的受想,於是乎一連串的隱忍,直到火山爆發了,說出彼此的感受,才發現原來這一切現象的背後,是大家無始以來的業習相互碰撞的結果,短時間內難以形成共識,甚或說時機不對的溝通,也不易形成饒益性,故形成種種的煩惱。
老和尚說,「不傷害他人,莫忘了保護自己」,進一步說明「不傷害他人,是以廣結善緣而言,或者是隨喜功德;彼此之間,遠離一切傷害,建立起良善的互動關係。莫忘了保護自己,是必須考量佛法中的解脫自在;清淨無始以來有關的諸般業緣,化解凡所有已具的,再造的因因果果」(老禪師的話,p221-222),故只要有傷害都不是般若,而何謂般若?「般若,依於知識與經驗為構成因素,展現於適時、適地、適機、適境的圓融之下;使人與事的問題,獲得完滿的解決」(老禪師的話,p23)。這其中的關鍵點是藉由心性磨練來提升智慧,轉煩惱為菩提。
再者,修行過程中充滿著各式各樣的難關,五欲八風挑戰著我們的神經,若沒有像夸父追日般願的精神(「十波羅蜜」的第八個波羅蜜),很容易被色塵緣境吹的團團轉而退失道心,出家人的生活包含早晚兩堂功課、法會、誦經及執事、出坡等,在每個個體意念間之流轉在在需要滿滿的智慧去面對。回想當內心有衝突時,代表不曾突破過這部分內心的關卡,分析後發現過去一直在逃避,只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習慣的模式過生活,其他的一概不理,更未曾去深思自己為何有這種想法,就像井底之蛙,人事的歷練不足,影響生活的各個層面,但危機中有轉機,透過老和尚的法語、教授師的引導在難以突破的關卡,做深入的研究、分析、認識,選擇不同於以往的方式去面對,老和尚說「身口意是我們修行的對象,因為我們的身口意常會偏差,要改進、調整不就是一種修養嗎?所謂「修正」、「修養」,久而久之,就會顯現你所需要的能力,每當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化解問題,這不就是「解脫」嗎?」(千佛山雜誌第202期2006年4月刊)
是的,學佛就是在學習覺悟,以達到究竟解脫的目的,每天都要問自己解脫了多少?期望自己在菩提道上能收穫滿滿,才不辜負老和尚、師長們的殷殷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