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74期2013年1-2月合刊
看書、看報紙、寫文章時,一定常常會看見或用到「剎那」、「瞬間」、「彈指」、「須臾」等等字詞
文 /鐵頭
(親近)修觀音法門的小樹是中興大學校友,僑居多倫多四十多年,曾兩度來訪菩提寺並得老和尚加持。他分享了一篇網路短文如下:
「剎那」、「瞬間」、「彈指」、「須臾」等詞你用對了嗎?
看書、看報紙、寫文章時,一定常常會看見或用到「剎那」、「瞬間」、「彈指」、「須臾」等等字詞,這些詞都是用來表示非常短暫的時間。但是,它們到底代表多長的時間呢?它們之間有沒有分別?其實這些詞都是從佛教來的,在佛教的梵典中可以找到明確的答案。
《僧(只)祇律》這本書中記載著:剎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根據這段文字,我們就可以推算出具體的時間來:
一晝夜=30須臾=600羅預=12000彈指=240000瞬間=4800000剎那
因為一晝夜=86400秒,因此把每個單位換算成秒數,可以得到:
一「須臾」=2880 秒(48分鐘)
一「彈指」=7.2秒
一「瞬間」=0.36秒
一「剎那」=0.018秒
經過簡單的計算之後,才發現:原本以為可以通用的字詞,其實所代表的時間概念是有很大的差別的!明白了這些,以後寫文章用詞時,就可以依據要描述的狀況,選擇最適切的詞來用了!
曾以此文就教於大樹,據說若知教授師曾在佛研院也講解過,因此這幾個名詞出自佛典應該無誤。
其實「時間」本不是絕對的,也不是獨立的,它和三維「空間」合組成為我們存在的四維「時空」宇宙。又因「光速」是不變的,故知測量時間和空間的尺度必定是變化的。由狹義相對論所推出的「在運動中時間會變慢」,經各種科學測量早已證明這是事實。從廣義相對論又推論出並且實測到「重力」可以扭曲「時空」。當重力大到「黑洞」的程度,在其周邊的「時間」近乎凍結。黑洞中的世界是無法看見的,只能說「相對於我們的時間而言,是無限的未來」。物理學的時間論,因為有與我們常識認為的時間觀互不相容,所以或許會有些令人覺得奇妙難以理解。雖然每個人都有一套隱約且模糊的時間觀,但是一旦被突然問到何謂時間,還是會陷於辭窮的窘境(參見二間瀨敏史著《時間簡史》)。
科學是純「理性」的,而文人對時間的描述發自於「感性」的基礎,已把「剎那、瞬間、彈指、須臾」等詞日常生活化。抒情文中使用的「時間觀」相當「粗放」,如「光(蔭)陰似箭,歲月如梭」。有時只是描述一種心裡有事時的糊里糊塗的狀態而已,如「(渡)度秒如年」的「感受」。如要計算,一年=31,536,000秒,遠大於一晝夜的86,400秒。故文人的著作中對「時間」的敘述是屬於「感受」的層面,不是科學上要求的「精確」問題。「計算」是科學的工具,把幾個名詞換算成秒數來「計較」,其價值遠遜於「押韻」或夾在前後文字間的「美感」。
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佛在使用「剎那」等名相時,絕不是在教授物理學。佛常使用許多不同的名相來解釋同一件事,如「大圓鏡智」及「大寂滅海」等等,都是描述我們不可思議的「佛的境界」。使用不同名相的目的,是為了使我們避免對單一名相的「執着」,因為除非「親身證得」,沒有任何名相可以真正形容「佛的境界」。假設我們分別「計算」圓鏡及海的面積之後,得知海比圓鏡大一億倍,然後下個結論:「大寂滅海」的境界比「大圓鏡智」高一億倍。這個結論真會令「三世佛寃」。同樣地,「剎那」等名相的確是形容「短暫」,但千萬不可去「分別、計較、執著」這些名相--這也是為什麼《圓覺經》說「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之故。
真正的佛法在調心,亦即調理「心的感受與反應」而漸漸化解由環境(境緣)所造成的「不安適」,如「(渡)度秒如年」。依佛法的道理,在看破導致不安的因後,可以放下繼續延伸的,那些會導致煩惱的起心動念,自然不再執着於那些原來的思路,於是可以得到心的平靜。至於「時間」,老和尚曾說:「是你追着時間跑,還是時間追着你跑?」此語內涵的境界可淺可「甚深」,值得我們參之再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