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75期2013年3月刊
拜讀《千佛山雜誌268期》欣見癡人及大樹兩位先進不吝把他們學佛初期如何「起步」的經驗
文 /痴子
敬啟者:
拜讀《千佛山雜誌268期》欣見癡人及大樹兩位先進不吝把他們學佛初期如何「起步」的經驗,加上突破(原寫的是成就)後的回顧與解析和讀者分享。雖然學佛有八萬四千法門,人人都需要走出自己的學佛之路,但在過程中仍有許多相通之處。因為初學者所面臨的一切都是「新的概念」,而「概念是掌握不住的」,必須親身體驗,從失敗中記取教訓,故遭遇的障礙最多、最大。此時先進們提供的經驗,如果和自己契機,就能够「縮短」突破層層難關的時間。一如老和尚為我們發明了許多「起步」及持續的修行法門。他說,可以助吾等縮短二、三十年摸索的時間。
讀〈禮拜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有感〉後,對癡人及所有走「拜懺」法門的行者,有了新的認識及敬意,也打破了我對此法門因「無知」而產生的種種計較與執著。
本文引導我思惟的一段則是:「聽聞了無量的道理方法之後,如不信受奉行的話,就成了《楞嚴經》所說的:『縱能宣說十二部經,恒沙妙理,只益戲論。』再多的道理方法,都是別人的,證得了一言半句,才是自己的」。
老和尚教我們思惟時必須拓展領域。作者在結語中也說「於道從一進步到無量」。而我對這一段文章中的「信受奉行」四字,只能從一推進到二。
印證於老和尚〈佛教,佛學,佛法〉的演講,這類「縱能宣說十二部經,恒沙妙理,只益戲論」的人,應該屬於「佛學家」。因為他不能「信受奉行」故得不到佛法的饒益。這個道理是十分清楚的。
如果把「信受奉行」的意義,依老和尚所教,推展到另一類的人--千佛山「學佛的人」中,就有了「不同於前」的內涵。這四個字可以拆開來探討:
「信」:不信就不會去學,所以在大原則上沒有問題。進一步的「信」則始於「契機」,亦即自己最感興趣的部份(佛教的「信」不是「盲信」)。
「受」:可以分為兩個層次:(1)建立「圖書館」,(2)活用「圖書館」:
(1)建立「圖書館」:老和尚常說他是一座圖書館,並鼓勵我們儘量擴大知識經驗的基礎。重點在於圖書館是死的,其收藏再豐富,如果查不出資料,也是沒有用的。依生理學來看,這是攝取,消化和吸收的階段。人體從口腔到肛門,像一條包在體中的大管子,其中的東西都還不是「我」的。攝取食物後,經咀嚼,消化打成「碎片」。一小部份「碎片」可以通過細胞膜的篩選「吸收」進來,但它們只是原來食物的碎片,仍然不是「我」的。如同能把一部《法華經》一字不漏地背出來(見《壇經》),如不解法義,仍然不是「我」的。
(2)活用「圖書館」:依生理學而言,「吸收的營養」沒有直接的用途,必須要在體內合成,轉化成為人體的成分。也就是把植物的醣類,蛋白質,油類的碎片,重新組合(合成)為人體結構所需的醣類,蛋白質及脂肪(植物的和人體的,兩者不同)。在學佛上面,等於把第一階段「吸收」進來的整部《法華經》,先了解其法義,然後融會貫通,隨時拿得出來。老和尚說「能表現出來才是修養」,而「表現」的基礎在於面對緣境時能够拿出什麼來「與道相應」,這才是「智」。
人類的生命徵象之一是體温。體温來自於能够把合成轉化後的成分,分解成最簡單的葡萄糖,再分解而產生熱量,即維持生命的能量。所以,消化吸收是化繁為簡,合成轉化是化簡為繁,最後能够真正用得上的,却是再化繁為「極簡」(如葡萄糖分子,只含一個碳原子和一個相等於水分子的成分),這才是「慧」的「源頭」。
「奉」:每個「學佛的人」所處的修行階段都可能大不相同。老和尚教我們掌握「當下」。什麼是當下自己的智慧所能掌握的「道」,就努力依之不離。不喊「依教如法」的口號,因為大部份的「教」和「法」都不是「我」能掌握的,如何能「奉」之?只要時時謹慎地守住自己已經融會貫通的「道」而與之相應,才是實際的「奉」。
「行」:學佛的目的在於化解「我」的煩惱(因業而生)達到清淨。修正行為的第一步,是減除「妄想雜念」,也就是「當下」能力不及的、概念式的及掌握不住的「起心動念」。把「家風」放在第一線,時時作檢討(懺)改錯(悔),對自己「與道不相應」的行為,慢慢地從「能够警覺」到「事先察覺」--這是「調理五蘊」的累積。
以上的個人心得,均引申自老和尚對一個學佛的人的教誨。在此除了對癡人,大樹兩位先進致謝之外,並對老和尚所賜及千佛山雜誌的無私奉獻表達無限的感激。此致
千佛山雜誌社 痴子敬上 101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