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80期2013年8月刊
靜坐之後,如何照顧自己的思想意念?如何能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可以從四念處下手。
文/若知
靜坐之後,如何照顧自己的思想意念?如何能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可以從四念處下手。
何謂「念處」?念、是能觀之法;處、是所觀之境。
基於五蘊的變化與作用,依「業我」於是發起顛倒(執著我與我所,呈現顛倒夢想),於是順樂逆苦而造作;所謂顛倒,即著「我」──色、受、想、行、識之業作情識反應,執著「色」則起「淨」倒,執著「受」而起「樂」倒,執著「想」而起「我」倒,執著「行」而起「常」倒;為令行者修行四念處觀,即在去除此四種顛倒──業我的內涵。
為「道我」而修行念處,則具轉化煩惱,出離業作輪迴的可能(因);五蘊的調適要能做到於「業」中顯「道」,才能去業的束縛(煩惱、不自在),成就道的解脫自在(果)。
聲聞行者,於五停心觀之後,修四念處觀;(所謂五停心觀:一者不淨觀,對治貪欲太多的人;二者慈悲觀,對治多瞋恚之人;三者數息觀,對治多散亂之人;四者因緣觀,對治愚癡之人;五者念佛觀,對治障重之人)因五停心觀在息止行者的亂心,是為奢摩他;復依四念處觀法──如此觀行在啟發行者之慧思,是為毗缽舍那;然後再入空、假、中三觀,然此為天台宗之觀法;雲公老禪師所教的止觀法要不同於此,為實用止觀,止於自心生起的任何一念,去做研究、分析、認識。
傳統四念處觀法是:一者身念處:旨在觀身不淨;二者受念處:旨在觀受是苦;三者心念處:旨在觀心無常;四者法念處:旨在觀法無我。
雲公老禪師的四念處觀行法要是:「基於止念觀照的妙用,立五蘊「間隔」的修養,於斯間隔中,發揮「觀照」於「察覺」而至「返照」的功夫,必須仰賴四念處的行修為依皈,避免發生虛妄偏離之誤。
因此,止念觀照,全在五蘊中「想、行」之間的間隔修養,利用較長的時間,發揮寬廣的空間,促使自我意識的「想」,而能提昇為「非想」,甚至增上為「非非想」的禪定境界。
所謂四念處者,其實就是行「觀」之法,茲分別概述之:
一者、身念處──依身、語、意為造作之工具,有所謂我身、我語、我意的自我行為表現,發起計較與執著的強烈意識,尤其是垢淨的分別意識;因此,為了破除強烈的分別意識,提示「色身」是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組合的假體;唯有突破(出離)垢淨的分別計著意識,以佛陀的教法為依皈,務期成就清淨寂靜的「法身」;方是於「身念處」觀行的修養,切忌但作「觀身不淨」的偏離之法。
二者、受念處──受、源自五蘊中之受蘊,是情感反應的我意識作用,發起於色塵緣境,具有理性與感性不同的層面,往往依「業力」而分別反射「苦、樂」的情緒;因此,人我的表現出親疏,好惡等感受,構成因業而再造業,或者是隨業而轉,不能控制的後果,甚而至一些無可奈何的;所以,世間的苦受與樂受,當知來自過去所作的善惡之因,如今得感苦樂的果受;是為「受念處」觀行的著手處,切忌但作「觀受為苦」的偏離之法。
三者、心念處──心為主宰,總括了般若、真如、緣慮、思量、意識等作用於能知與所知的肯定;所謂煩惱、菩提、迷惑、覺悟等,全在「一念」之間,分辨於「道」的修養,或者是「業」的造作;所以說,於「心」的「處」,不祇是調適而已,必須充實「摩訶般若」的殊勝修養;猶若善財童子的參學,文殊師利法王子的累世功德,方能深體微察,透悟無生寂靜的饒益性;是為「心念處」觀行的旨趣,切忌但作「觀心無常」的偏離之法。
四者、法念處──依事論理,從理言事,是謂之法;如《唯識論》中說「以自體任持,軌生物解,悉皆為法」,則知,法於「佛」的出離理念,是突破了「有體」與「無形」的限制,極窮於因果的關係,因緣的法則;擺脫沙界一切相對的窠臼,逕入絕對圓融的境界,也就是究竟無礙的真如之道;是為「法念處」觀行的道諦,切忌但作「觀法無我」的偏離之法。
四念處觀行之解析:
身、受、心──分別是自身與外界色塵緣境接觸時之外、內、中三區域之反應,皆屬業識區;雲公老禪師提出有關觀行法的原則是──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如果觀身、觀受、觀心皆能運用此觀行法的原則──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則很容易突破,轉業成道。
禪門有一故事:世尊因黑氏梵志獻合歡梧桐花,佛召仙人放下著,梵志放下左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曰:「吾今兩手俱空,更教放下個甚麼?」佛曰:「吾非教汝放捨其花,汝當放捨外六塵,內六根,中六識,一時捨卻,無可捨處,是汝放身命處!」梵志於言下悟無生忍。
佛陀教捨外六塵,內六根,中六識,此即法,依法即可轉移自我身心之執著,亦即可以轉「業我」為「道我」,是即「觀法無我」之轉化內涵。因身、受、心均為業識範圍,觀行中則以法為依歸,如何是「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難怪,梵志頓時悟入無生法忍。
老禪師嘗云:「知道法在哪裡,才能見道!」這也是觀行時所要把握的重點。
聲聞行人觀法:目標放在背塵合覺、離苦得樂、出離輪迴,所以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以達到出離的目的。
菩薩行人觀法:不同於聲聞偏空厭離之思想,於〝身、受、心〞三處起觀;例如觀身為四大假合,心為六塵緣影,受為五蘊妄相、虛如浮泡,實無所有;於〝法〞做深入認識,調整自我,關懷他人,發起道心,然後於身發起生命價值觀;於受做到〝甘願受〞,苦不以為苦;悟心為幻化,如夢幻泡影,於境相勘破,則能捨我之執著入空相,發四弘誓願,則契入〝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通達,完成〝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之相應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