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83期2013年11月刊
《心經》後面的咒又是講什麼?從觀自在菩薩,一直到後面,到最後那一句,然後講“揭諦、揭諦…”,前面講了一大堆的道理方法
現在的人好像很快,念一部經或者所謂的修一部經,修一個什麼法門,尤其現在所謂西藏的密,西藏喇嘛的那一套,其實沒有什麼藏密不藏密,我告訴各位,西藏的喇嘛,他們做早晚課跟我們一樣,有的是念經,裡面也有念咒,只是我們顯教裡面,你們做早晚課,到了念那個咒的地方,不像做焰口還會結個手印、還會做個觀想,他們只是從這個裡面拿出一些東西來,再加上手印、觀想,認為這就是藏密?尤其我感覺最有意思的事情是什麼?為什麼台灣那麼多有錢的人要跟喇嘛學密?還要學黃財神法?那麼有錢了還要去跟喇嘛學?
還有很多人,還特別強調「喇嘛不准結婚的」,我告訴你們,因為在西藏的本身有兩種喇嘛,一個是達賴系的喇嘛,一個是班禪系的喇嘛,達賴系的喇嘛是管宗教的,班禪系的喇嘛是管政治行政的,班禪系的仁波切就相當於我們的村里幹事;現在台灣的密最多,還有到日本去學東密,日本的密宗是從我們中國傳過去的,是日本到中國去學的,東密、藏密,我看將來,或者是我們講西方,像美國、加拿大這些國家,假使他們傳密,應該叫做「西密」了。我們原住民都是搞密宗的,我告訴你,我講的原住民是那些老的,連普通話都不會講的人;什麼叫做密?聽不懂的都叫密!一講就懂一點也不密!像以前那個什麼,那個股票,炒作股票,甲種、乙種、丙種,那個時候我都把它當密,因為我不懂,等到我會了,它也不密了!我以前不是講了一些,像《心經》後面的咒語,像往生咒這些咒語,我要把它講出來,譬如說講往生咒好了,你們大家都會念往生咒,往生咒什麼意思?是不是講快點死、快點死,死了到極樂世界去?是不是?你要懂得梵文、懂得巴利文,你就知道它說什麼。
前面一句,頭一句就是告訴你,「阿彌陀佛!你要去親近他,要去依靠他」,頭一句就是這個意思。那為什麼要親近他、要依靠他?因為他那個世界沒有苦、只有樂,可是你必須要照他的願力去做,他提出的一些方法你要照著去做,那裡面就強調了“信、願、行”三大資糧,如果能這樣,你就可以到他那裡去,這就是往生咒!
《心經》後面的咒又是講什麼?從觀自在菩薩,一直到後面,到最後那一句,然後講“揭諦、揭諦…”,前面講了一大堆的道理方法,你要趕快去做,就是講行,行就是要去做,不單單自己要做,還要鼓勵大家都能去做!最後怎麼樣?能夠做到圓滿成就!就這麼簡單,那就是咒語!拼命的念咒語,「我一天持一萬遍,持多少遍…」?真正的密宗,我們佛教裡面本身沒有密,即使我學的古梵密,那是釋迦牟尼佛把過去在古印度的時代,包括婆羅門教在內,很多的一些特色的東西,認為很普及、對人都有利益的,他把它蒐集起來加以整理,告訴他的弟子照著這麼去做.佛教本身並沒有密宗,是佛陀為了度眾生、方便眾生,但都不是他發明的,佛陀發明的是什麼?他講的經典!
所以有的時候,千萬不要去做只是一個傻傻的佛教徒,念經、念多少遍,念佛號、每一天念多少遍,持咒、持多少遍,打坐、我坐多久…,都是用這種方式,當成「這是我的修行的功德」?你看菩提寺邊門旁的那個土地公,一天坐到晚,偶爾還會有求必應,為什麼說「偶爾」?譬如鄉人有時買樂透,他去拜拜剛好中了…,實那不是土地公的靈感,那是一個機會而已!要不然你們看看,有多少所謂的神明,丟得到處都是,現在台灣有好幾個地方專門收容這些神明,為什麼那麼多人把那些神明丟掉?因為什麼,中了獎,就去裝一個金身,放在那裡給人拜,「不中了,就把它扔掉」,既然是那麼靈感,為什麼你中一次就不中了?所以西方人笑我們說「拜木頭」,拜木頭不是拜那個神祇牌,是用木頭雕刻的那些神,所謂神明!
在台灣,你們看現在的電視,一天到晚都播這一些,最近有一個中年婦人,做乩童的,居然現在是做廣告,還蠻紅的,台灣怎麼不亂?我說台灣就是群魔亂舞!你們要去看電視,那麼多台播的是一些什麼東西?所以像台灣的水準,怎麼會提昇得起來?你看連這個,要想參加聯考,能進入大學寫的文章,一句話,遇著這個字不會寫,就用注音符號,那再不然就用所謂他們的語言來表現…我以前有很多名稱,名詞、我都不懂,我在十來天之前,我學會一個東西不曉得你們會不會,「現在的學者專家、政治人物,專門供給老百姓蛋白質」?聽懂了沒有?現在的學者專家、政治人物,專門供給老百姓「蛋白質」?什麼意思?我差不多到現在,大概快十天了,十幾天了,我才知道,「蛋是笨蛋,白是白癡」,這些學者專家、政治人物,都把老百姓當白癡、當笨蛋!我以前還不懂得,「我以為這些學者專家、政治人物,專門供給老百姓蛋白質,還蠻不錯」?原來是笨蛋、白癡,這是現在的語言,我最近常常上網,發覺一些新的名詞,我以前不會的到網上都可以找得到.
要想觀行,要想深入的認識,不是憑空,一定要有這種,要有耐心,要有恆心去蒐集資訊,不管關係到人的、事的,時時刻刻要去把握、要去注意,否則的話,我常說的,「捧著一部經典,成不了道」!為什麼?捧著經典,你可以做得了主,經典一放下,你什麼本事都沒有了!學佛的人,絕不是我們一般所講的這種方式,「念一部什麼經?修一個什麼法?每一天念多少佛?或者持多少咒?」…我並不是說這些是錯的,除非你自己真的完全做不了主,剛開始可以依賴這些東西,而後,慢慢、慢慢要能夠獨立自主!那靠什麼?靠你平常多蒐集資訊,多吸收別人的知識經驗,多去用讀的這種心態去面對人與事!那知識經驗愈多,很簡單,我以前解釋過智慧兩個字,那你的“智”就高,智高,能發揮的力量就大,什麼力量?那就是“慧”的力量!我以前說過,「真正要做一個法師,天上要知道一半,地上要全知道」,我為什麼要這麼說?像現在,每一天來找我的人沒有人來找我是問佛法的,都是家庭問題、夫妻問題、婆媳問題、小孩子的問題、學業、前途、再不然運氣、生病…,所有人的問題都會有人來問我!
舉一個例子,假使你們遇著這種事你們怎麼辦?這是上個星期發生的事,有一個太太,中年人,她先生是做工程的,因為買了很多的材料,都要付錢,那包的工程的錢拿不到,就向地下錢莊借錢,借了來付那些材料費,最後呢?工程錢還是沒有拿到…我們曉得,地下錢莊是不能碰的,你們曉得地下錢莊最高的利息是多少?你們知不知道?你跟它借一百萬,先扣三十萬,一個月的利息,你跟它借一百萬它只給你七十萬,就算借一百萬,到第二個月,你除了要付三十萬利息,你只拿到七十萬了,第二個月你要付三十萬的利息,第三個月還是要付三十萬的利息,永遠每一個月都要付三十萬利息…你們說借一百萬拿到七十萬,每一個月要付三十萬利息,它是一個什麼樣的利息?最後他先生沒有辦法,有人推薦他來找我,我跟他講「你們為什麼要找地下錢莊」?他說「他也沒有不動產可抵押」,其實沒有不動產,可以信用保證貸款也可以…?這種事情來找我?我先不講我告訴他怎麼做,你們想想,換了是你該怎麼辦?現在她先生在跑路,常常躲起來,那太太也經常躲起來,討債的一天到晚,我跟她講,「地下錢莊現在不會,動不動要殺你?要揍你?要怎麼樣」?「不會」…「他給你精神虐待,你就承受不了」…最後我跟她講,我說「你一定要面對他們,用躲解決不了問題」!我跟她講,「他們比八號分機還要厲害,到那裡去都躲不掉的」,她說「我面對?我沒有錢還人家。」我說「必須要找兩種人,一種是這個地下錢莊當地的村長或者里長,就是當地那個村或者是那個里,可是這個人必須要是角頭,就是混黑社會的」,「再不然就這個區的,或者鄉民代表、鎮民代表,要不然就是縣議員」,我說找這些人都可以,「可是一定是要黑白兩道都要有關係,請他出面跟他談條件,希望你到現在為止,不要再算利息,我多久把錢還給你」…如果不找那些人,誰都沒有辦法;如果找我,除非我開銀行,我可以信用貸款給他,可是將來他要拿什麼還給這個銀行!
所以有的時候,愈是年紀像我這麼老的老和尚,人家都認為你什麼都行,弘法、講道理、弘法利生…那你如果認為你講經說法就能解決問題的話,我告訴你,「沒有人要找你」!也不要忘了「這就是佛法」!為什麼?「叫人家離苦得樂,他有苦嘛」!你如果能夠幫助他化解苦,那不就是佛法嗎?可是我們現在不是,就像我們那個佛弟子協會,就有人介紹很多會員,「好像介紹很多會員就變成三寶弟子、就變成佛教徒、就變成信徒」,我跟你們講,「都不可靠」!可是也不能夠一口去否定,必須要觀行,要深入的認識,不管人的問題也好、事的問題也好,千萬不能用自我意識去分別,去計較去執著!再不然,動不動就把釋迦牟尼佛搬出來,那都是不可以的!所以說知識經驗有多少,表現的慧就有多少,也就是表現的修養有多少!千萬不能夠只依靠一點點什麼東西,尤其要想成道,在那種很順心的環境中間成長,「沒有機會成道」!如果能夠開頭受不了,慢慢可以承受一點點、慢慢承受的多一點,慢慢承受到最後,我講的“承受”,不只是一個壓迫自己,我常講那個“忍波羅蜜”,「忍是要能化解掉,不能存在在自己的心裡面」,存在那是一種抑制、是一種勉強!
「深入的認識」,這個裡面就是什麼?要從裡面能發現,能突破,那才是“觀”的功夫!所以我們談“觀、觀行”,“觀”,一定本身要具備條件;“行”就是去做,本身具備的條件愈豐厚,你做的時候就會愈理想!尤其一個學佛的人,不要這樣,「好像這個不是佛教的,這個跟佛法沒有關係,甚至還是邪魔外道,或者是一些不好的」,不要用那種分別心去面對現實,好的、壞的、正面的、負面的,都可以從裡面去發現什麼!就好像我們說檸檬是酸的,其實檸檬是苦的,就好像我們吃甜的東西,其實甜的東西不是叫甜的東西,甜的東西是酸性! 不管你在家、出家,想學佛,“觀行”的問題是唯一必須時時刻刻都要去把握的,如果你時時刻刻都能這麼「從深入的認識,還能表現去做」,你就是個修行人,你就能了生脫死,久而久之,你就能成佛、成菩薩!
因為這個涉及的層面太廣,可見學佛不只是限於研究佛教的經律論,或者講十大學派。這些只是把它拿來當成我們的一個本錢,有了這個本錢才能去面對那些現實的問題;千萬不要動不動就是,「我修什麼經典最好,我修什麼法門最好」,剛開始可以,剛開始總是要依賴,可是那絕不是一輩子的事!剛開始依賴,慢慢要自己能夠自主,就好像我們做人一樣,小的時候要依賴爸爸媽媽,長大了要靠自己是一樣的道理!不要把那個佛法搞得那麼神秘,念一大堆名相,沒有用的,我們常常在學佛的過程中間,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什麼?把那個我看得太重,那可是又會知道講「要無相、要無我」,為什麼他會講?因為他要「沒有相、沒有我」,把那個無當成沒有?所以問題就一大堆。“無相”不是沒有相,“無我”不是沒有我,所以平常上課給你們教的一些所謂的“法”,把握那些法的一些要領的話,你才能得到好處,如果不能把握法的要領,最後只是什麼?一個是憑自我意識,再一個就是學人、不是學佛,甚至動不動某某祖師講的,某某大法師講的…,祖師也是人,那些大師、長老還是人,這個老和尚也是人,學人沒有用!
千萬不要把佛法當成佛教的那種,所謂佛教的色彩的那種方式,去迷惑自己,佛教的色彩很容易迷惑人,你們看《千佛山雜誌》,頭一頁,一看就是「信佛,要學佛,才能成佛」,所以我說「信佛、學佛、可以成佛」!為什麼可以成佛?你要學佛,才可以成佛,只是信佛不可能成佛,沒有機會,因為“信”、那只是一種依從,我們不是說都「要把自己無始以來的菩提種子,要發出來嗎」?「你只是依從,那個種子能發出來嗎」?釋迦牟尼佛,他不會從你的第八識裡面,把你的菩提種子拿出來,「你看就這個、你去種起來、你去施肥、你去照顧」…絕不是如此,你要自己想辦法!(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