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91期2014年8月刊
邏輯就是條理分明,逐步推演,其結論的優劣取決於知識經驗的基礎。
文/凡夫
欣聞詹天賜教授在「老禪師百年紀念心得報告」中的演講(見《千佛山雜誌289期》)。這是一篇「科學與佛法」的研討,也是老和尚曾鼓勵我們去探討的一個領域,但響應者屈指可數。近代人類知識急速發展的先驅是「理論物理」,而「理論物理」離不開數學推演。因此,數學是人類能夠深入了解「自然性」的原始基礎。是故,講者從數學切入佛法,尤其難能可貴。
這一篇演講,提出很多有關學佛的概念,值得三思。例如:(1)「直覺論,說明了人的『能知』是理性的依據,這點是不能懷疑的」;(2)龜兔賽跑例子的「關鍵是,人能不能認識什麼是無窮?人能不能真正了解無窮?」及(3)以 1/1為例,說明「人要成就無窮,從內向外求的增加是達不到的,但若向內縮減,則是可能達到的;當我們將分母縮到無窮小,數值則可趨向無窮大」。
這三點是以邏輯推演,有條有理地導向消減煩惱、獲得清淨的「看破、放下」之道。
談到邏輯與條理,正好也是我們親友間最近的話題。有位好友,喜看書,文筆美,意境深,又富禪意,是我們最欣賞的作家。這天看到他的新作品,歡喜之餘,去了封 email 致意,稱讚他優美的文筆和無盡的禪意。回函中他謙虛地自評:「我就是固執地覺得,自己是沒條理的寫」。
我答以:
您觸及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條理」,我們也曾經思維及討論到。前陣子,住多倫多的舍妹從 Facebook 上分享了一個測驗:「你的腦屬於那一類,最擅長於何種思維?」(是英文的)。他自己是「語言的腦」,我的是「邏輯的腦」,內人是「創意的腦」。我的分析如下:
邏輯就是條理分明,逐步推演,其結論的優劣取決於知識經驗的基礎。也就是說,從過去的軌跡推演未來的可能性,但如缺乏創意力,就變成了死腦筋。
「創意的腦」是「不合邏輯的腦」,即因能跳脫過去的軌跡,才得以產生「新發明」的突破。譬如「廻紋針」的發明,那個人(好像是在坐飛機時)拿根鐵絲繞來繞去繞出來的。近百年下來,直到今天的高科技時代,全世界都還在用。從來沒有人把鐵絲那樣地「繞」,因為依過去的知識經驗,那是不合邏輯的行為。
老和尚說:「智」是知識經驗,基礎愈廣愈好;「慧」是使「智」發揮出的力量。但這是大原則和方向,不可以僅把其「文字相」當作金科玉律來「崇拜」,必須如他的告誡要舉一反三,才能深入其法義。依此思惟所得是:雖然「佛法是邏輯」,但墨守邏輯有時會錯失突破的契機。
禪的天馬行空,基礎在於老和尚所說:「對佛法已有極深入的『了解』,才能表現其『意境』」(見老和尚的演講《禪偈的法義》)。這個「了解」就是在邏輯的基礎上,已經融會貫通,屬於「智」。而「意境」的表現,則是以創意力發揮出更深層的「慧」。這是結合了邏輯和創意的「禪思的腦」。
我認為,對正法的「禪」能夠親近的人,本質上必已具備「有創意的思維能力」,亦即「禪思的腦」。像我一向說,我不可能學禪,因為我的腦子裡只有邏輯,因太有條理而缺乏創意的聯想力。
再者,從「條理」和「意境」的角度來看「文章」:
論說文是有條理的文章,無「意境」可言;表現的是「邏輯的腦」。
抒情文不需條理,但有「意境」故稱文藝;表現的是「創意的腦」。
「條理」深涵於「意境」中所表現的,叫做禪;需要「禪思的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