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語人生- 在筑馨居的一天

    筑馨居位於台南市裕農路的一條巷弄內,鬧中取靜,門口簇擁著多盆旖旎的花藝景觀:一甕白荷、幾根竹藤,淡淡的襯映出巷子內歲月的靜好,妝點出一股濃濃的古典風情。

  • 文:編輯部出處:生活與修行期數:217期2007年 8月刊

                                                                                                            文/王石玉.羅遠珉

古典風的經營
筑馨居位於台南市裕農路的一條巷弄內,鬧中取靜,門口簇擁著多盆旖旎的花藝景觀:一甕白荷、幾根竹藤,淡淡的襯映出巷子內歲月的靜好,妝點出一股濃濃的古典風情。

甫進室內,攫住眾人眼光的是店內各類台灣名家的柴燒、泥塑品收藏,還有望眼即是的古董、石雕、莊嚴的佛像雕塑,多樣性的藝術作品擺設,隨機遊走的創意,交織出生活美學的風采。主人說這些柴燒陶藝品,大都出自南投竹山的藝術家之手,從蘊藏的生活意趣,可看出生活藝術的端倪。尤其柴燒陶品有多樣性之美,在燒製的過程中,火炬、稻草落灰、灑鹽量都會對作品的外觀產生影響,燒出來的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柴燒陶杯經過遠紅外線的燒炙,用來喝茶能消除澀感,別有一番味道。

上二樓,一邊的窗台擺著大小不同的盆景,一邊是雅緻透明簾垂,配上女主人親自選購的桌椅,更映顯出靜謐的鄉村風情。許多人來筑馨居,就是因為愛上這裡的自由、溫和、開放的氣氛,所以這片饒富禪意的空間,漸漸的已成為少數內行人知道的好所在,可在這裡休閒、談心、議事,轉換緊繃的心情,沉澱繁雜的思緒。筑馨居除了是一家小小的coffee shop,平常亦提供有機茶葉、花茶和養生取向的美食簡餐,少鹽少油,沒有太多的人工調味,沁心的香味旋讓一切回歸自然、原味,身心回復純淨、敏銳、適達。

邀請玫瑰入心來
筑馨居的男主人王石玉居士說:在中年且事業有成的時候,開了一間這樣的店,純屬為圓心頭之夢,這個夢也是同修羅遠珉心裡的憧憬,在這裡可以感受佛法散入生命無限擴充之力,篤定充實,行吟千里,除了能結交到好朋友,還可以在一樓陳列他蒐集多年的古董藝品、佛像、傢俱。他說:「如果把二樓的餐廳比作一艘船,遠珉就是掌航的船長,因為這裡沒有固定的經營形態,賣的都是她作的拿手菜,當天賣什麼,客人就吃什麼,雖然只是簡餐,但他們堅持自己家裡安心吃的東西才拿出來賣,所以要預約才吃得到。」王石玉看著同修笑著說:「她純粹是做興趣的!」

王居士希望大家吃得高興,聊得盡興,有時他們也會參與客人的談天,氣氛就像在家裡一樣。在筑馨居的每樣東西都似深藏文化與內涵,女主人表示:她從小就喜歡美美的東西,全家人都非常注重生活品味,她覺得那是一種隨時在「看」,處處在「觀」的生活態度,因為生活中處處都有佛法,平常心即是道,若把佛法運用在生活間,只要是對自己與他人有益的,哪樣不是生活?不是佛法?

小時候的她很自閉,平常不喜歡跟人說話,甚至還帶結巴,但卻非常愛唱歌,有一次正忘我放歌之際,爸爸走過來摸著她的頭笑說:「哦!沒想到結巴“殼子”還會唱歌呢?!」躲避不及來客時,她也會羞怯的藏在桌底下,讓大家找不到她。一直到後來家裡發生變故,人生經過一場動盪,性情倏地大轉,逼著出來做生意,勇於面對生意上的客戶,就像學開車一樣,從初始的懼怕,小心的上路,終至潛力不可思議的泉湧,似乎心智一開,可以摸索出許多東西來。好比八十八年,「飲料機械」非本科系出身的她,曾幫可口可樂工廠安裝、改置新型機器,當年出產的曲線瓶子還流行、稱道一時。可見她是個隨時追尋新知、好學的人,假日會到處走走,為筑馨居添購有機、健康取向的食材,例如:各類花草茶、冷泡綠茶、巧克力蛋糕、義大利進口現磨的咖啡......隨順因緣,有時也不一定要怎樣?每次呈現不同的驚喜,即興、親切,老板做什麼客人就吃什麼,沒有設限框框,但常常推陳出新。

所以在筑馨居泡一壺茶,有法!吃一道簡餐,饒富生活趣味!「吃」得自然亦即意味著「樂活」,讓身心無毒、無穢、過一種簡單的生活。但這背後卻需有心人灌溉心血,比如:自然農法種出來的米,雖然吃起來安心,但耕植者必須要嚴行休耕、無農藥以及抱著沒有再製品收穫的捨得之懷;令人感動的是實踐環保的一些花草、茶農,他們不想圖利或罔顧商業道德良心,只想把最好的東西呈現給消費者。羅遠珉居士就因業者的轉輾介紹,找到了埔里山上唯獨的一家「有機栽培」食用的香水玫瑰,苦心尋覓,得來卻不費功夫。所以,現在坐在筑馨居,你可以喝到埔里芳香怡人的有機玫瑰花茶,她真是煞費苦心,為工商繁忙社會一些被凡塵俗事羈絆,沒空到山上看玫瑰的人立意,乾脆把埔里的香水玫瑰邀請到家中,讓大家的心像輕緩的玫瑰花瓣,放鬆的在透明玻璃杯裡浮沈,因此,當客人喝得陶然,羅遠珉居士說:彷彿滿山滿谷的玫瑰又在她眼前搖曳生姿、從容悠遊。

就因為愛變,常常不是這個配那個,就是一道新的食飲、簡餐創生,她笑著說:人生永遠不定,佛法也說「法無定法」,只要是提昇的、有益的,都可勇於嚐試、開拓;還有對於園藝景觀他們夫婦也稍有涉獵,每逢道場需做景觀佈置時,所學的便可以派上用場,提著工具所需、花藝裝備,親自上陣,彎身探手。有一次眼看舊曆年將近,甫接手的天岳山光明寺即將舉行晉山典禮,寺院尚有一塊未及佈置的景觀,他們便與一群發心菩薩,翻土的翻土,買花的買花,分頭進行草皮種植、花圃的設計、整理,不出幾天的光景,就弄出了一個小花園,真是「綠色革命的奇蹟」,像佛法一般,一旦融入生活,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與改變。

或恐是同鄉
王石玉居士來自雲林縣的大埤鄉,小時候家裡生活困苦,放學之餘還要幫家裡做酸菜,但現在偶而還會懷念當時「刻苦勤樸」、富人情味、沒有空氣、水質污染的簡單生活,那時候的鄉下,村子裡少有子弟繼續升學讀嘉中的,但務農的父母卻時常鼓勵他們:「要出人頭地就要讀書!」他謹遵父母的訓勉,以一介農家子弟,腳踏實地,循序晉學,後來考上了中山科學研究院,並在民國六十八年轉換跑道,有機會赴以色列研修,歸國參與雄蜂飛彈試射;一生閱歷豐富,也從商過,最欣慰的還是創發高速公路設置的「漏電斷路器」,那是台灣第一顆「漏電斷路器」的誕生與研發。

目前經營筑馨居,說起來更有幕幕深入肺腑的人生戲碼上演,一件件意想不到的事都發生了,在這裡竟意外的促成他與老同學會面,事情的經過就像從遠遠的書閣傳來朗朗讀書聲──現任於立德管理學院的教授,不巧從報上的休閒版面看到「筑馨居」的消息,就好奇的開車前來探問:「你是不是嘉義中學畢業的?每天從“溪口”搭六點多的客運到“嘉義”?」王居士覺得奇怪:「那是我學生時代通學的事,你怎麼都知道?」客人就自我介紹:「我姓莊叫莊奇勳,是你以前的同學,算算畢業至今已有四十年沒見面了!」王石玉摸摸頭,笑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因為人生有多少個四十年啊!頃刻兩人執手問慰,發亮的玻璃幾映照出兩人微霜的髮鬢。

王石玉想:這是否就是年輕時讀過的李白的那首詩的寫照:「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沒想到已屆中年,在這異鄉還有機會遇到這人生重相逢的況味,此外還有一樁類似的經驗也發生在筑馨居,有一次,一位說是高雄陽明國中的校長夫婦來筑馨居,聊了一陣才知道是小時候住隔壁村的。此外尚有一名中小企業的老板,在筑馨居用了五、六次簡餐後,他的太太把王石玉拉到一旁,悄聲的說:「王董!我老公一向是大男人主義,不下廚房的!現在偶而還會幫我洗碗,你知道為什麼嗎?他說看王董是個好男人,每次幫老婆洗碗,還洗得頂快樂的!」

所以,經營筑馨居不僅擴大了他們的生活領域,打開了視界,可以將想法與客人分享,與有緣人同享法味,做生命的經驗連結,用行動去影響別人,何樂不為?他們真心樂做師父與居士們的橋樑,平常即以佛法的道理切入,但這一切端賴平時用功聽讀老和尚的等身著作,王居士說會走入千佛山是因為五年前,第一次看電視弘法節目,剛好扭到法界衛視,雖然節目只剩最後二十分鐘,但一聽完老和尚介紹的佛法後,他二話不說,立即拉著羅遠珉說:「走!我們現在馬上到菩提寺去!」所以王居士逢人便說:「這是生命中最神奇的二十分鐘,只覺得佛法應該是這樣!」

有一次他們有幸向老和尚請益佛法,羅遠珉居士還問著:「師父!許多佛法道理為什麼我都聽不懂!是不是根器有差別?」老和尚說:「不是的!要看妳下的工夫有多少?」此後,他們決定每個月到高雄聽老和尚講“金剛經”、“六祖壇經”、“心經”......。有一回王居士到朋友家喝茶,這一喝竟出了事,讓他們更篤信佛菩薩與老和尚修養的不可思議!當時原因不明,王居士突然暈倒不醒,朋友一家人很著急,但羅遠珉好像沒多少驚慌反應,反而第一念就是喊叫:「老和尚救命!」如此正念一提,「觀世音菩薩」聖號竟在心中泉湧,這會兒,那位朋友突然伸出手,握緊拳頭在王居士的背後敲三拳,王居士當場就吐了,身體上下全部失禁,擦拭一番後,剛好救護車也來了,送到奇美醫院說是中風,醫生說還好事前處理得好,否則不堪設想!再檢查一下就沒事了,清晨三點不到即出院,問過朋友有學過急救嗎?他說他根本什麼都不懂,只覺...奇怪!為什麼當時會出手?後來到高雄聽老和尚的課時,順便向老和尚提起此事,老人家只說:「沒事反而清淨──」當下感受一股驚喜、獨特的光照,成為他們夫婦倆心頭的活水源泉,體悟佛法給予新生命的開始,往後當更多加熏習及修養,有機會幫助人,一定不「無情」、「冷酷」。

逍遙遊
他們一直記得老和尚說過的一句話:不要隨意否定別人的說法,只一味的強調自己。因此與客人聊天,多元思考相激,創意迭生,免於心靈的慣性束縛,一方面可開啟多角度的視野,這是筑馨居名為紅塵修行道場的緣由,須將別人當作活菩薩,自己也要學做菩薩。所以,來!可以帶著問題來;去!卻不一定能找到假設的答案。來去筑馨居,與客人熟了後,他們會主動表明是雲老禪師的在家弟子,可以在這裡接引很多人學佛,共享佛法的分享與傳送,一面聊一面享受食物的原味,身心無限舒展快意!

自學佛後,羅遠珉說:「感覺人生好像沒有那麼多要計較的事了,賺錢、過舒適的生活或站在人生最高峰,好像也不過如此,學佛後會不時思索:什麼是我要追求的?汲汲營營難道只為爭蝸牛角上那一點利?當別人有難時,我能不能及時停下腳步,做一些自利利他的事?」所以她很感謝因緣,讓她有機會在此廣結善緣,如她所說,「筑」是一種樂器,取之自然、順應萬物,筑馨居就是取用它廣和柔麗的聲音為意象,但也不只是個音而已,還蘊含「建築」之意,是個機動式的空間,隨時可變,常常調適;同時筑馨居還是一個療養心傷的地方呢,記載客人願意說出來的故事。

某日黃昏,天氣欲雨,一位媽媽患憂鬱症已久,把自己足足關了三年,也恨了三年,朋友勸她走出來,在這裡羅遠珉陪她聊了四個鐘頭。初見面時,從她臉上和脖頸上的傷疤,就已告知那年冬天,在火鍋店的一場生命的刧難,眉頭深鎖,蹙著一個嘆息。她說自己是個護士,有一年冬天帶孩子去吃火鍋,粗心的工讀生點火換火鍋時,無法掌控火勢,在心慌之下把酒精燈往她和孩子的身上扔,造成她與孩子三度灼燒,送入加護病房,躺了兩三個月,從此心裡鬱悶,憤恨難消。羅遠珉問她:「妳相信因果嗎?」她說:「相信!」,羅遠珉接著說:「這樣就比較好談!還有妳相信世上有一種,不早一秒或晚一秒,卻剛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無奈嗎?這種種因緣湊巧,讓人飽受痛苦的摧折、磨難,確實讓人難以釋懷,但想想,已過三年了,官司也打了,疤也漸淡平了,漫漫長日,您仍夜不成寐,放不下心裡的痛,是想追討命運的不公?
還是想回到當時無情的時空?沒錯!妳有權利責怪一切,但生活、快樂,一切美好的事物全停擺,只空留餘恨,孩子的成長不是也會受影響嗎?以佛法的因緣、因果來看,佛法有說“歡喜承受”,如果妳不願意放下這強烈的恨,那麼下一世再與那人相見時,是否仍要舊戲重演,再把這滾燙的火鍋扔向她?還是殺了她?世間遭遇的一切悲歡,不時在虛實間反覆重演,生生世世的人生舞台上,不同的角色扮演,其實將時空背景拉長來看,前一幕也許有妳不知道的生命密碼,畢竟一切如幻,但佛法的理念是把握當下,發現自己!一旦『業』已承受釋放,人生便大大不同。肯定的,佛法是袪除心病的良方,可以將人引向好的出口,讓心坦誠、自在、舒解,得到幸福。」

羅遠珉的想法是:暫不提無盡輪迴中的「互欠」,佛法中說:莫為境轉,當轉於境。在老和尚的著作「禪的末後句」中有提到(81頁):「....遠諸業作,心緣清淨。座下!道之障,在業;業種因,在造。如饑渴,當飲食,在清淨。」只看今生邁不開的腳步,便已輸了一著棋,所以!想不想踏出一步端看自己,有這不同凡響的一步跨出,嶄新的世界就會完全開放,那時想扮自在的魚便扮演自在的魚,想扮演暖熱的火便扮演暖熱的火,就像筑馨居的吧台,別出心裁的魚身圖案設計,牆上塑膠浪板海浪的意象,只要你願意,在筑馨居可以釋放壓力,擁有溫馨、寧靜、安祥;有空就來筑馨居坐一坐吧!甜而不膩,冷熱無妨,季節時令不拘,但別忘了最好在喝完大碗大碗茶後,少事休歇後,直上千佛山,向老禪師請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