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95期2014年12月刊
忙碌的日子使人難以停下腳步來細思一天行為中的善或不善之處,而許多缺點或習氣的形成,常是在我們不知不覺的生活步調中養成的
文/清風
忙碌的日子使人難以停下腳步來細思一天行為中的善或不善之處,而許多缺點或習氣的形成,常是在我們不知不覺的生活步調中養成的,因此保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做一日行為之檢討,以遷過向善,是件很重要的事。
每個月珍惜著能至千佛山菩提寺參加假日佛學班的時光,總覺得在此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的五濁惡世,能聽聞佛法、建立學佛之正知見,是一件相當珍貴而幸福的事,因此說什麼也得先放下手邊忙碌的事務,趕赴寺中上課;每次上完課,也有一種重獲生命活力的充實感,使自己有更強健的心靈來面對生活中挫折、失敗或不如意之事的衝擊。
在《大智度論》卷五-釋初品中菩薩功德,闡述《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巧說因緣法」之文句時,提到十二因緣法,過去對此名相很熟悉,但未能體解其內涵;此次,透過教授師-念師父深入淺出之生動解說,使自己略能意會其中之義了。其中,談到「愛」、「取」時,師父提醒我們,人常會因為心中喜愛某事或物,就會想方設法積極去爭取或享有此事物,但得到後卻常不懂得去珍惜,只是視為稀鬆平常之事物。在追逐時,欲求得欲望之滿足,或許會造作許多不利於人或己之行為;縱使如願取得了,天下卻沒有長住不變之事物,因為物有「成、住、壞、空」之相,事有「生、住、異、滅」之理。
這使我想到以前在職場上,面對種種名位、利益之誘惑,也難免會動心。當被升職、調薪的不是我,而是別人時,心裡也會忿忿不平,而於身、口、意上,有了不善之造作行為,而這樣的造作也就形成了生命流轉之力,即業之造作。課後,我不禁提醒自己,謹慎於當下每一個意念的啟動,如老禪師所所提醒我們的,意念之啟動要能「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而要能做到這一點,於意念之止觀要能深下功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