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一把尺

文/海邊

 近日看了台大經濟學教授熊秉元的著作「尋找心中那把尺」,作者不愧為經濟學 界的“巨擘”,他深入淺出地講述了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 卻又艱澀難懂的經濟學“規則”,也就是教我們如何把持「心中那把尺」,在一般早已習見的“常理”處,轉出智慧與新洞見,使我們走向更開闊的自己和未來。

在這張揚個性的時代,過度的自我中心主義,往往會引得我們變得自矜,甚至自私自大,走向自閉的窄道,心中的那把尺從而“錙銖必較”,形成理性主義過度膨脹與誤用的後果。譬如到西餐廳點了一客“四點六一分熟”的牛排,讓人家頭痛,因為大半人都分不出“四點六一分熟”與“五分熟”之間口感的差異,所以心中那把尺超越了理性的使用範圍,超越了一般常情的界面,因為那畢竟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用一種嚴苛的邏輯來作思考和分析。

 

雖然聰明不是壞事,但是若只一味地標榜聰明,少掉價值、人際關係的衡量,忽略了別人心中也有一把尺,等幡然醒悟之時,早已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所以誠信的尺、寬諒的尺、智慧的尺、道德的尺...每人都應該有一把尺,在面對誘惑與陷阱的緣境時,要以饒益利他的方法,找出彼此心中相同的刻度,那就是「共識」。就以道德的尺度來說,民初浪漫詩人徐志摩追求才華洋溢的林徽音,後者的心中有一把永遠不敢、也不能逾越的道德範疇,阻止了一段不該發展的愛情,也阻止了她背上破壞別人家庭的罪名。再以媒體新聞來看,記者心中必須要有一把良善的尺,衡量什麼是可以報導出來的,什麼是不道德的不該隨便報導出來。是以利樂社會作大前提,還是為了個人的私利嘩眾取寵?如果言論充滿挑釁、不當的色彩,無節制的濫用言論自由,那就是一種罪行!所以當你面對人生迷惘、誘惑時,不妨拿出心中這把尺去衡度一下,自然心中一片雪亮。

可見人人心中都有兩把尺,一把量他人、一把量自己,看事情就會見仁見智。尺寬的人不拘泥於小事;尺窄的人動輒為了小事而爭,於是當我們忙著尋找和發現別人的缺點時,總是選擇把苛刻給了別人,把寬容留給自己。尤其在楚漢之爭,欲廣達自己人脈、名利時,是否能做到公平、正義,尊重個別差異,多軌的呈現?社會上許多平台常有藝術、運動、服裝、電影等比賽,有人認為要有好的“遊戲規則”才合乎公平、新創、發展的成本,那就要有一套比較完美的設計,才不失「選賢與能」的本懷!這就要考驗評審人的卓見與洞視了,但是常而易見的是「比賽評審」淪於制式與權力而偏了尺度。

有一則故事:東晉詩人「謝安」與晚輩吟詩詠雪的故事:下雪天謝安與家人聊天,謝安問:「大雪紛紛何所似?」謝安哥哥的兒子謝朗說:「撒鹽空中差可擬。」哥哥的女兒謝道韞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大部份的人會譏笑謝朗撒鹽的俗氣,稱贊柳絮的美感,但是以現實來看,有人這麼說:鹽是做下墜的運動,柳絮因風起是上飄的,而以批判思考的觀點來看,絕大多數的雪都是下墜的,顯然依常理「撒鹽空中差可擬。」也是另一種想法,這就要看你是從那個尺度來看?絕對沒有一個尺度放之四海皆準的,因為美感有不同的角度,你認為餘韻無窮的,別人卻引不起共鳴。

可見不同的作品呈現時,能否欣賞多元性的差異,讓藝術欣賞有更寬廣的角度,同樣的教育也可見一斑!在家庭、學校上是不是能尊重個別的差異與特色,所謂「行行出壯元」,讓每個人不分貧賤、智愚都有發揮潛力的機會!使這個社會有更多的同理心跟利他主義的胸懷,絕不是假「愛」之名,使孩子套上一層層的枷鎖,如此一來就必須用尺的小刻度來自我省思,審視謙恭、淡定的自我;用尺的大刻度去看世界,去欣賞一切的美好。就因為每人心中的尺長短不同,才能打破慣性思惟的框架,形成大海納百川的磅礡盛大。

而以佛法的觀念於此要提出「珍惜而不計較」!顯然佛法就是修心養性最好的一把尺,吸收更多的知識經驗,從修行去完成修養,得到「法」的饒益,便是提昇「心中這把尺」!你想要「轉煩惱為菩提」嗎?在面對人與事的問題時,絕不能過份表現自己的看法,強調自己的觀念,讓自己心中那把尺於「計量理論」上,變得計較的“多”,珍惜的“少”,充斥著分別心、嫉妒心、競爭心,最後還是在相對中打轉。如果能透過修煉,慢慢去掉這顆存在著差別對待的好惡之心,深入相對中去認識、瞭解,建立起正知正見,才能將行為的缺失,減少到最低程度,而為了成就道業,調整五蘊,也就是調整心中這把尺何樂不為呢?時時警誡自己「戒之不犯,定在不亂,慧則不痴」,三學具足,那才是為人處世的保命之道!“佛法”這真實的智慧之尺,絕不可須臾失去觀照、省思。最後連這把尺都可以不要,畢竟所知障源於「法執」,煩惱障是「我執」,修養的圓成必須去除我執與法執,到達寂滅的境地,那才能隨緣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