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一同看雲去~乙未年新春上白下雲老禪師足跡巡禮記

    如智法師是雲老禪師在碧雲寺時,首收的二位比丘尼弟子之一。法師初習毗尼,後修禪定,復習梵密。來到古嚴禪寺後,道心愈發堅定,最後毅然決定閉關潛修。經過兩年,勇猛精進,雖然最後現病苦相捨報,仍成就了聲聞三果。

  • 文:編輯部出處:禪跡、法味、願相隨期數:301期2015年7月合刊

文/白雲禪寺影音組

 

彰化大城 古嚴禪寺

 

驅車至彰化大城鄉中平路,從未到此巡禮過的我們,在一片農田中,與古嚴禪寺擦身而過卻不自知。只因古嚴禪寺正殿年久危脆,目前正在整修擴建,寺院外觀不明顯,我們在路過又折返後,才終於抵達目的地。

古嚴禪寺剛舉辦完新春齋天祈福法會,桌上擺放著各式古色古香的齋天供品,增添幾許年節的氣氛。那年雲老禪師也正是在農曆年節時刻,捨雲水生涯,帶領弟子們來到這裡,創立了在台首座道場。

古嚴禪寺演浮丘山平山庵法脈,引領我們巡禮的是住持上仁下靜法師。由於正殿仍在興建中,一切法會均暫時移至功德堂一樓壇場舉行。功德堂原址本為一片菜園,目前是一座二層樓建築,樸質沒有過多華麗的裝飾。

在靜師父的帶領下,我們禮完佛後,來到二樓觀看古嚴禪寺的立體模型。透過模型,從上而下俯瞰,古嚴禪寺昔日風貌一覽無遺。關於寺院建設,雲老禪師一向秉持「有多少錢做多少事」的理念,因此古嚴禪寺的各項建築乃是透過逐步建設,始有今日的格局。

雖然剛開始房舍簡陋,卻未曾影響雲老禪師將此地發展成為教化、弘法重鎮的決心。雲老禪師曾在此舉辦過大專學佛營、教師學佛營,引領國內學佛風氣,並初步發展寺院僧團組織結構以及創辦《佛印月刊》文教事業,為日後廣開法筵奠定基礎。可惜當年這些教化弘法的處所都已隨著正殿興建工程的進行,不復得見。所幸功德堂二樓中央尚留有一面史蹟資料牆,陳列許多舊照,讓我們得以一窺昔日面貌。

回顧完歷史後,我們來到二樓左側,拜謁千佛山「祖堂」。堂上立有「千佛山平陽堂上歷代諸祖」之牌位,左右兩側則分別懸掛雲老禪師及虛因老和尚遺像。參拜之際,方才所回顧過的一切歷史,不禁又再度浮現在腦海中。雲老禪師七歲時披剃於虛因老和尚座下,成為天岳山第九代弟子,臨濟嫡傳第四十代兒孫。後以因緣入軍旅,輾轉來台。退役後,恢復僧伽本來面目,於甲仙刀耕火種,效行百丈清規。後又接獲虛因老和尚來自緬甸的信諭:「即使時空有盡,汝身永駐法海。天岳山門不寧,當可莊嚴蓬萊。」從此開基創立了千佛山。古嚴禪寺乃雲老禪師在台首座道場,祖堂設立於此,意義深遠。

功德堂左側一處清幽處所,由三棟建築組成──五柳居、苦行寮、及地藏塔,同樣別具意義。「五柳居」有五間寮房,因昔日曾植柳樹,故此得名。寮房前有小橋、流水、涼亭,環境清幽僻靜。其旁為「苦行寮」,係上智下旭法師及師兄弟們奉雲老禪師之命所建。外形奇偉,長寬各四台尺,寮側設有遮欄之浴廁兼盥洗室一間,餘無長物。住寮及修行的功課都有一定的規矩,日中一食、夜不倒單。目的在「從篤踐力行的極苦現實歷鍊中,體取、發現道蹤,獲取突破染著的自我,達到身心透體清淨的機會。」過去,已有幾位山系師父曾在此修行。

苦行寮旁矗立著「地藏塔」,塔高三層,其內安奉上如下智尼師舍利。如智法師是雲老禪師在碧雲寺時,首收的二位比丘尼弟子之一。法師初習毗尼,後修禪定,復習梵密。來到古嚴禪寺後,道心愈發堅定,最後毅然決定閉關潛修。經過兩年,勇猛精進,雖然最後現病苦相捨報,仍成就了聲聞三果(阿那含果)。荼毗後,兩足舍利晶瑩,呈珊瑚狀,另有一朵彩色舍利花,有如瓔珞;最為奇特的是兩隻金剛手印,乃臨命終時,一直不曾放鬆的密印。如智法師示現我們的是「成道在勤,有修有証」的實據,學佛行者,寧能不更加精進?

瞻禮如智法師舍利後,靜師父又帶領我們巡禮了正殿的興建工程,目前已完成二樓樓地板的灌漿,預計將於今年底取得使用執照。靜師父還熱情邀約我們,等到大殿落成後,要再來巡禮喔!我們也對靜師父整個上午的陪同,報以感恩的心。巡禮至此,我們也該啟程前往下一個目的地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