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惟之羽翼

    証實十萬年前的人類,就已經開始在地上挖洞穴埋葬死者,並放上殉葬品,以便讓死者帶到「另一個世界」使用,推測是因人們渴望知道“死者到底去了哪裡”?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10期2016年5月

思惟之羽翼         游子

 

考古學家在法國南部的托塔沃洞穴裡,挖掘出一個人類文明進化的遺跡,距今約有七十萬年到十萬年之間。在這裡發現人類已知的最早墓穴,距今約有十萬年。証實十萬年前的人類,就已經開始在地上挖洞穴埋葬死者,並放上殉葬品,以便讓死者帶到「另一個世界」使用,推測是因人們渴望知道“死者到底去了哪裡”?也許他們希望能夠了解:人類在宇宙中的角色和地位是什麼?他們害怕死亡,他們想超越死亡!這種恐懼逐漸導致了某些極端的思考,因而激發出一種超自然的生死觀念,於是最初的宗教也由此誕生了!

 

人類所發展的思惟能力,是生物歷經億萬年來,自然進化的結果(註1)。生命出現在地球的時間,可推算至四十億年前;如果以人類的近親算起,大約出現在三百萬年前。自從人類誕生以來,不僅在身體結構上不斷進化,而且心智也一直在演化中。二百萬年前,人類的祖先才開始學習運用石器,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遷,經過了無數的嘗試錯誤和失敗,如今,人類已經有能力去理解在宇宙中,究竟是扮演何種角色?是即:「人類在地球上,在太陽系,在銀河系,以及在宇宙中的地位很渺小,但是,作為『思惟的載體』,人類是自然界中最為燦爛的存在」。由此可知,人的特殊之處,就在於:會利用知識經驗來發展思惟的能力。

 

現代科技和新知的發展一日千里,當知識的領域,被揭示的愈多,我們認識的道理也會更加明朗化,比如,最近在科學界掀起一片嘩然的天文事件天文物理學家們發現了,由兩個黑洞形成的重力場及重力波,能讓人類看到以前看不到的宇宙新貌。這種新知好似與我們這類外行人風馬牛毫不相關,但是,經過專家解釋之後,我們也能分享欣慰,因為:發生在天外的事件,原來也都可以在我們的知識經驗裡找到共通性質。渺小的人腦,已經從認識己身,發展到足以探索宇宙的現實環境,而這也是人類持續在進化的實況。

 

在本世紀裡,“如何解讀基因裡面的密碼”已經成了最夯的科學領域許多過去無法理解的問題,似乎可以用基因的知識去解釋人腦是宇宙萬物中演化最為複雜的有機體大腦的演化,最初的目的,只是為了保衛基因的繁衍,經過約五十萬次的突變之後,原來只是保護基因傳遞的能力,隨著時空演化,逐漸發展出高度的自我意識。

 

本來一般物種演化生出的自我意識,只是一種自衛的機制,因此生物都具備有自衛的本能,比如麻雀,只要聞風就如驚弓之鳥;章魚會噴出墨液爭取生存的時機。「立即的反應」是生存必備的意識,當感覺到被威脅的時刻,這種立即反應與生死相關。我們的基因為了完成繁殖的目的,和適應危機四伏的環境,發展出眼能觀察四處方向,耳能聆聽八方風吹草動,鼻能嗅到野燒毒氣,舌能分辨腐敗食物,身體準備迎戰或逃脫,乃至於,意念隨時都處於緊張的戰備狀態。

 

縱然,人類不斷地累積知識經驗,並已打造出有利於繁衍的生存環境,更創造了開闊的思惟空間,但是這種生物本能的基本反應,並未被淘汰或減少,並且將之表現在分別和挑剔上所謂的美不美,好不好聽,好不好吃,舒不舒適等等我們之所以會有這些反應,只是想要過一種令人舒適和滿意的生活,此原是無可厚非的,可是一旦這種要求超出所能負荷的範圍時,問題就產生了!尤其,在現代的社交行為中,如果出自自我意識的反應太激烈,就會變成一種人際關係的障礙,煩惱也就更多了。

 

基因的歷史,記錄在我們的體內,在我們出生之前,基因密碼就已經完成。每個人都具有其獨特的密碼,所以,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同樣,每個人也都受制於:先天條件的制約和性格屬性。這是因為基因要發展多樣性,以增加有利於存活及繁殖機率的結果。

 

佛法中有關決定生命的規律是「業力」,所以「基因」與佛法所談的「業力」具有相同的意義。如此看,就很容易去理解:「為什麼我們都追隨著老禪師學法,但是“我還是原來那個我,而老禪師還是老禪師 ?」因為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基因不可改變,這也是佛法提出「業力不可轉」的道理。因為每一個人身上流傳著的,基本上是生物的古老基因,略加了些進化變異,才出現了今天的「我的樣子」。其實目前地球上的每一個生命,也都是奠定在這個基石上,基因成分的差異不大,但些微突變的分野所顯現的業力卻有天壤之別(註2)

 

令人感嘆的是:人類仰賴總體思惟的能力,足以克服自然界中各種困境和挑戰;而個人要克制自己的自我意識,卻如此困難!有所謂:山可移而性難改。可是,話說回來,當我們知道有關基因的一些常識,並非是拿來當成擋箭牌,認為反正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而是當我們明白「基因是因,今天的我是果」,這是一個「因果關係」。每一次我們煩惱習氣現前,必然會傷害自己或傷害別人,這是一種尚未經過進化的生物行為;想要調理自己,並非易事,可是,我們如果不去幫助自己,煩惱就不可能減少。知識是一種緣,我們利用這種緣的法義,多一點認識,就比較容易幫助自己去發現“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這是一種「因緣法則」。

 

修行,本來是一種自然而發的經驗法則和思惟的結果;因為某些行事作風會讓自己感受到痛苦,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們想要避免痛苦,所以記取經驗,也會警告自己:「下不為例!」;可是,當發現自己,明明知道會造成傷害,卻又明知故犯的時候,才發現到問題很棘手!乃至於想方設法,希望有誰能來告訴我:“為什麼我會這樣?問題到底是出在哪裡?”

 

雲老禪師常說:「學佛是學智慧」。學習智慧有兩種途徑,一種是修養的力量,也就是從身口意的行為表現,去認識自己。他也常說:「知道道理好修行」、「問題並非出在應不應該,問題是出在已經造成傷害了」。人,或是那些行為超過自己所能負擔;或是動不動亂發脾氣;或是資訊不足夠;或是懷疑自己,這裡不行,那裡不對,缺乏自信;或是太驕縱,任意侵犯,不在乎他人的感受等等每一個人需要克服的煩惱,都不一樣,所能夠領悟的範疇,也有其不同的限度,但是「煩惱能生菩提」。如果,能夠慢慢去認識自己,有什麼長處短處,就已經具備自知之明了;如果還能夠去學習一些道理和方法,來轉化煩惱,那也已經是在增長智慧了。佛法談到業力的調整時,會提到戒、定、慧三學,乃至六度萬行等等的道理和方法,其目地也是在幫助我們,先認識自身的不足之處,然後,才能擇取所需要的作為修養的方向。

 

所以,雲老禪師總是苦口婆心勸說:「修行即是修正身口意的行為」。對一位真正在修行上的人而言,這句話,幾乎可以涵蓋了整個「修行」的真義。如果能夠在身口意上面去要求自己,「不要去傷害別人,自己也不要受傷害」、「不管別人對不對,自己一定要對;做對了是應該的,做錯了趕緊懺悔」,那麼,他必然是一位有修養的人。「有修養」本身就是一種智慧,這是一種內在修持的力量,也是一種建立在認識自我,和已經能做主宰,才有辦法表現出來的力量。

 

另一種智慧,則是思惟的力量。雲老禪師一生為教、為法所強調的也是:「運用思想,發揮智慧」。他常提到:「知識經驗愈廣博,思惟的空間就愈大」。舉凡一切知識都是一種經驗,一切經驗同樣也是一種知識。但是,就算蒐集再多的知識和經驗,如果運用不上,只能稱為智,能運用得上且能完成饒益的,才能稱之為慧。自從人類發明文字和語言,藉以傳遞知識和經驗,所累積的知識寶庫已多達恆河沙數,但一個人的生命有限,為了維護生存所需,已經備感精疲力乏,還能剩下多少時間去思考和探索與我相關的知識領域呢?可是,如果不去吸收這些知識,我們又將如何能更客觀地看待生命存在的意義呢?所幸的是,現在想取得各種知識的方式都很方便,如果您對佛法有興趣,想親炙白雲老禪師的法乳,隨時上網,都可以獲取許多相關的資訊。

 

過去,大多數人沒有機會接受教育,其實,現在全球許多落後的地區,文盲的情況仍然很普遍,為了教化人心,達到去惡向善的目地,只能談「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報應說」,那是教人因害怕惡報而減少惡業,因為想得到善報所以去行善業。而雲老禪師說:佛法講中道所謂中道」是「善,其中有道;惡,其中有道」,其中真義就是教人去運用思惟,自然能生智慧。

 

無論是佛陀,或是雲老禪師,他們遺傳給後人的精神基因,是智慧與慈悲。他們之所以能夠成為心靈導師,並非僅是仰賴善根或是依靠佛緣,而是遍訪善知識,到處蒐集資訊,轉化成自己的知識經驗,並且去闡釋煩惱的根源和探討宇宙人生的真理再說,佛陀都還有三不能,老禪師也不免有煩惱,而他們都是善知識,這就說明了,智慧再高,還是會有煩惱,差別就在於有沒有面對的本錢佛菩薩都是「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有一位身障人士,向另一位中年人強行推銷口香糖,一條要價五十元,這位中年人舉出缺了手掌的左手說:你看,年輕人,我和你一樣,也是身障人士。我們身體雖然殘障,但是心不能殘障。並不是我沒有慈悲心,雖然我沒有讀過什麼書,但是一輩子做生意,但求公平交易。別人可能會同情我們,但是,我們不可以讓別人同情!」。此例也說明了,兩人有同樣的煩惱,但是有和沒有面對的本錢,結果天壤之別。

 

白雲老禪師的知名度或許並不特響亮,但是他巨細靡遺,詳細紀錄下近百年的學佛心路歷程和參悟心得,該說的早就都說完了。佛說「業力不可轉」,老禪師也說:「佛陀絕對不會說:你衣服髒了,拿來我幫你洗」;我們是因為業力而痛苦,祈求改變業力,但他們都說:辦不到。請問:我們求佛,究竟所求為何物呢?再者,佛陀與老禪師皆是在告訴我們道理和方法,唯有運用這些道理和方法去認識自己,才得以化解無明煩惱。如果我們不去思惟法義,那麼他們到底是在說些什麼呢?其實,道理很簡單,也都知道,問題還是在於:自己有沒有面對煩惱習氣的本錢?學佛並非一夜致富的暴發戶;恰恰相反,反倒像似小本生意的慘澹經營;尤其說穿了,更像是股票市場,人人都在炒股票,真正賺到錢的人很少。所以老禪師才說:「學佛是一輩子的事」。

 

宗教和知識經驗最大的差別是什麼呢?什麼是宗教?簡言之:沒有人親眼見過佛陀,但是,人人都相信有個佛陀;沒有人親眼見過佛經的作者,但是,人人都相信佛經是佛說的;只要是佛經所說的,統統是對的;那就是宗教。什麼是知識經驗?無論是帝王說的,乃至乞丐說的;無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只要能夠與之相應,並且能夠引發去思惟的,那就是知識經驗。

 

如果我們把宗教當成知識經驗來看,則知識經驗並無古今中外或宗門派別之分野,如此,我們就可以客觀選擇和理性判斷,是否合於時宜?合於理趣?能否從中得到饒益?那麼宗教就能夠成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心靈養分但是「不可或缺」並不代表全部,如果把宗教當作生命的唯一養分,則需要明智的抉擇其實在佛教裡,佛陀並未以教主的身分自居,也反對偶像崇拜《阿含經》云:「如人檢測黃金純度,用試金石搥打,並以火燒做確認,汝僧眾亦應如是,莫因對我之崇敬,即來信服我所說,應以批判與測試,方可採納我言教。」,其中提到「批判」與「測試」,意即鼓勵獨立思考,此亦是訓練思惟必經的階段。

 

敦煌石窟在全盛時期,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修行人蜂擁而至,他們鑿洞穴以居,開一方小室為禪房,空間狹窄黑暗,只容坐姿而不能站立,長時苦坐參禪,期以悟得了脫生死之道。佛教在台灣,從南至北,道場林立,法師眾多,電子媒體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接力講道;古人學佛,今人也學佛,千年以來,不乏學佛信眾,獨難遭遇的是善知識。佛教傳播和演化的歷史,同樣也附帶來一部迷信的歷史。學佛必須要先去審慎明辨:何謂法師?悲智雙運具足者,方名為法師。唯有透過善知識們的指導,我們方能獲得真實的饒益。

 

就算有幸生活於現代,也接受過高等教育,但是,迷信的程度依舊普遍存在。迷信的本質是無知,無知和有知的差別,就在於知識經驗。為何我們推崇白雲老禪師?是因老禪師一生學佛參禪,但在八十歲時,突破藩籬,指引學佛人:「思惟要與時俱進」。因為如果長時停滯或與當代知識脫勾隔絕,勢必將跟不上時代潮流而佛法乃是善巧方便之法,其目的還是在於能夠實惠眾生。所以,他創新提出,要增加社會科學的課程,因為,不能讓佛法被埋沒在大藏經裡,而是要讓佛法活在當代人的心中。

 

佛海湛深,難解難入,所以,雲老禪師教導我們初學者,學佛要把握要領,也就是:「學佛是學智慧」,這樣,就能不為邪師邪說所迷惑。再者,「智慧包含一切知識經驗」,世間各行各業都有長足進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也是將各界人士的知識經驗引為己鑑,此種學習也就是在增長智慧。而「修行是修正身口意的行為」,如果能夠在言行之間,注意到「不要去傷害別人,自己也不要受傷害」,此種學習也就是在培養慈悲心了。學佛只要據此要領,必將終身受用無窮。

 

 我們為什麼煩惱?思惟為什麼總是離不開妄想雜念?雲老禪師說:「因為我們人是帶著『業』來到這個世上的」。我們的「基因」,就像是「時空膠囊」,裝載著遠古生物進化的內涵,我們必須去認識自己,具備有著這樣的「歷史」和「價值」;然後,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式,適度調整自己,把太強烈的慢慢去淡化。活到老學到老,壽命雖有限,但是人若能乘著「思惟之羽翼」,引領穿越時空,它將伴隨自己走完這一趟豐富的生命旅程!

 

時值雲老禪師圓寂第六年將屆,本文只是摘取老禪師弘宣法義億萬之分毫,「鸚鵡學舌」一番。千佛山的同參們,我們是這一代的收穫者老禪師是一位學養渾厚的禪門宗師,他闡釋佛法之津要,以免我們誤入歧途,或迷失方向。能夠仰仗巨人的提攜,我們何其有幸!思惟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如果有緣親近老禪師,卻又餒於去開拓這種能力,那將何其不幸!

 

後記:本篇原是日常學習課題思惟之所見,就教於一位佛學前輩,承蒙指引(見下附二註)才不致於偏離千佛山之所教。特此致謝!

 

註1:佛弟子的理念已不同於此生命依於業作而輪迴請看釋迦譜》。

 

註2:提醒「基因」是科學的論述尚屬物質成分故有遺傳特性「業力」不是造作為因承受為果有正報還有依報業力所牽其範圍之深廣可不是「基因」所能涵蓋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