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探秘六之二

    當佛陀般涅槃的時候,阿難問:佛陀入滅之後,他們的修行,以後沒有人指點了,那應該怎麼辦?平常的修行要把握住什麼?佛陀說「依四念處而住」

  • 文:若知出處:應佛之印期數:315期2016年10月

楞嚴探秘六之二             若知
    下面再看淨飯王之子,悉達多跟難陀.難陀是佛陀的親弟弟,佛陀度難陀也蠻用心的,因為難陀很感性,跟他太太的感情很好,他的太太長得很漂亮,讓難陀很難捨離,所以佛陀要度難陀出家,先把他帶到天上去看,天上仙女可要比他太太漂亮多了,當他看到天堂的有一個地方,「怎麼沒有天主啊」?天人告訴他「這個是留給難陀將來來這裡當天主的」,他聽了很歡喜,不再眷戀人間的妻子了;佛陀又帶他到地獄,到地獄去看到一個大油鍋,是空的,這裡沒有人,難陀問「這裡怎麼沒有人」?獄卒告訴他:「這個是準備給佛陀的弟弟難陀將來來受報的」;所以難陀經不起佛陀帶他上天下地一番,他就憬醒了,所以還是跟著佛陀乖乖的去修行了。
    我們再看白飯王的提婆達多跟阿難這兩個兒子,親兄弟,他們的風格品行是完全不一樣的。提婆達多他有修行喔,他的修行沒有三十二相也有三十相,釋迦族的這些王子幾乎都有三十相以上,色身都相當莊嚴。
    再來就是摩訶男跟阿那律,摩訶男是五比丘之一,最早釋迦種族內有五個臣子跟著佛陀出家的,摩訶男是其中一位;阿那律就是阿㝹樓陀,修得天眼通的這一位。幸好有阿那律尊者,他因為有天眼通,他在佛陀入滅的時候幫了很大的忙,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陷在悲傷當中不知道如何是好,只有他特別清醒,因為他沒有隨緣境而失去正念,他這時非常冷靜,就提醒阿難尊者:「你有很大的任務,佛陀要入滅了,有幾件事情你一定要去請示佛陀」,要請示佛陀什麼事情呢?就是下面的四件事情,請看講義,佛入滅後結集經典,必須要把佛陀曾經講過的經、說的法要流傳下去,那將來每一部經怎麼開頭?第一句怎麼說?請示佛陀,佛陀回答說第一句寫「如是我聞」,而後就是「一時佛在什麼地方•••」;後人研讀經的時候,就把這些稱之為「六成就」或叫「六事通序」,這內涵就是「信、聞、時、主、處、眾」。當做學術研究的時候,很多名相、名詞就跑出來了,原先就是這麼自自然然的,後人研究的時候就會將它收集,而後分類、研究、演繹、解析、歸納,「這是什麼道理、這是什麼原則」,綜合起來就叫「六成就」。所以我們學佛,要怎麼樣透過這些障礙物還其原貌?如何見取我們的本性?不要在文字上面去下功夫!
    佛陀遺教,佛陀涅槃之後,出家人修行的標準,必須「以戒為師」。佛陀在的時候佛陀的言行就是標準,所呈現的就是一個標準,那佛陀不在的時候將來怎麼辦?僧人就是「以戒為師」,並且以「四依」為準則,就是「依法不依人,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了義就是可以究竟解脫的法義,佛陀講聲聞法、菩薩法其實是個善巧方便,所謂「權乘菩薩」就是權宜之道,了義才是成佛的根本諦理。如何是了義呢?「要無所執著、無所得,修無所修、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得」,這樣究竟見取了義;「依義不依語」呢?要依法義,不要斷章取義,要依其中的法義,不依文辭、文句,要以佛陀所說的話裡面所含的法義為準;「依智不依識」呢?識就是我們的自我意識,每個人的自我意識,那是一種分別意識,而智呢?如果各位上靜坐止觀,談到五蘊認識的時候,你就知道了;識跟智是完全不一樣的,識就是我們每個人的自我意識,這個自我意識裡面有感性的成分與理性的成分;智是經過修養之後,是自我意識經過佛法的道理方法轉化之後,突破了自我的分別,於是就顯現轉識成智的能力。識是分別意識,經過色受想行識的作用,這個識就是一種分別、一個結果。如果我們依佛法去修行,去修養自己、認識自己、面對自己的時候,要把這種分別意識進入到理性的了別,從感性的分別進入到理性的了別,但是這還是不夠,分別意識即使提升為了別,它還是會造成傷害,因為這是一個自我的現象,自我的現象它是一個業性,業的自我意識,唯有突破了業的自我意識,它才能夠顯現覺的智,超越自我發揮饒益。所以要轉識成智,才說要「依智不依識」。
    第三,佛陀涅槃之後,比丘行法,基本上要依「四念住」而修,「依四念處而住」。「四念處」是佛陀最早教五比丘的修行觀法,觀「身、受、心、法」;四念處觀法在靜坐止觀課上已經介紹過了,在原始佛典裡面,佛陀對弟子們講的,從身受心去面對照見自我的意念的時候,比方我們說打坐的時候,我們面對的都是自己的意念,如何去認識自己的意念?從這四件事情去下手,「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可是這是聲聞的觀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很容易就會產生「厭離」的現象,而在大乘佛法裡面,像老和尚教我們作「觀」的時候,大乘佛法裡面也可以以四念處為主,這四念處怎麼觀呢?關鍵就在這個「法」,「法」是活的!什麼是「法」?你要明白了「法」,你就可以見到「道」,你就知道「道」在什麼地方;「法」是因緣和合所顯現的現象,裡面有理有事,那以我們的現象去認識,什麼是「法」?就是凡是因緣和合之下人跟人產生的種種的事的現象,那個就是「法」。你今天要吃飯就得要去煮飯,那個就是法,你吃飯要先去買米、買菜,要去跟人家打交道…,種種種種都是「法」,你出門要坐車,你騎腳踏車也好、騎機車也好、開車也好、走路也好,這都是「法」,不同的法;那在「法」的過程當中,你會不會遇到人?會不會遇到事?那就是「因緣和合」的現象;當「法」生起來的時候你怎麼面對?當你遇到人的時候你怎麼交談?你怎麼面對人?你怎麼讓這個「法」的現象顯現圓融不會傷害?這就靠你自己的運作了!你如果不懂得人情世故,「我要怎麼樣就怎麼樣」,好像一個嬌生慣養的千金小姐,以為人家都該讓你,你不會遭受白眼嗎?!所以「法」在哪裡?老和尚曾說「知法方能見道」,這麼講你應該能想到其他的吧?!所以我們說,在生活當中順不順?順的話就是因為你能夠體諒別人,謙虛容忍;走在路上,別人不讓你你會讓別人,就沒事了嘛,如果別人不讓你你也不讓別人,就會有事嘛,這是個簡單的道理。所以「法」在哪裡?因為「法」裡面有事有理,如何把「法」顯現出圓融,無傷而且沒有缺陷?有缺陷就是不夠通達,你能通達的話,「法」的表現就越圓滿。
    那以「身受心法」來說,大乘佛法不是單純的「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其實我們的身、受、心,跟「我」都有關係,我們的身、受、心不就是那個「我」嘛?我身!我受!我心!經中常提到「內、外、中」的現象,所謂「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是不是」?須知這都是那個「我」啊!身,外也、受,中也、心,內也,那這個「我」是一個什麼現象?是道道地地「業」的現象!既然是一個業的現象,那我們做「止觀」的時候,能不能做到「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呢?那不就是「法」嗎?!拿「法」來規範一下,拿「法」的道理來規範一下!因為「法」裡面有原則,有「事」有「理」,那你如果想到這個,如何去圓融?!想到自己,如何拿「法」來規範自己一向的思維,就能夠「與道相應,與生死相關」,這就是覺悟的道理方法;在這個(法)裡面讓我們自己去思考,比方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那、般若六波羅蜜等的內涵,這不都是「法」嘛?依法起觀,就可以轉化我們的那個我 ─ 「身、受、心」,使之「與道相應,與生死相關」,此即「轉業成道」。
    當佛陀般涅槃的時候,阿難問:佛陀入滅之後,他們的修行,以後沒有人指點了,那應該怎麼辦?平常的修行要把握住什麼?佛陀說「依四念處而住」,因為聲聞行者主要的修行,他們的內涵就是打坐、禪定;他們每天上午去托缽一次,日中一食,所有的時間幾乎都是在禪定當中,禪定裡怎麼用功夫?佛陀指點要「依四念處而住」。其次,在佛門裡面如果遇到不如法的、惡劣的,對惡性比丘,怎麼辦呢?「默而擯之」!在佛門裡面最擔心的是什麼?「諍」!所以老和尚說「無諍即是戒」,遇不如法者,以「默擯」處之。
    再來講到阿難,阿難跟佛陀不只是這一世,其實無量劫以前阿難都是佛陀的侍者;在《法華經》裡面,佛陀提到,「諸善男子,我與阿難等,於空王佛所,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難常樂多聞,我常勤精進」,所以佛陀能夠成佛,阿難到這一世還是佛陀的侍者;空王佛,是在沒有佛時的第一位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