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的啟示(上)

    面對結縭56年,同甘共苦、情投意合的老伴離去,78歲的阿財嬸很難接受事實,自從阿財叔離去後的這十天來,她沒有顯現激動痛哭的樣子,她說:「不知為何?哭不出來,也流不下淚來。」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15期2016年10月

                   法語的啟示(上)      /淨珍

    十一月底(2015),到一家近年常去的飯店食用早餐,通常我都是在上午八點以後才到達;這時,住宿的團體客群已離開了。接著,陸續會有不趕時間的自由行旅客,三三兩兩進來用餐,有東、西方人士,彼此輕聲細語交談,用餐環境顯得輕鬆閑靜。雖然,我是在地人,非住宿客人,也依然能感受到悠閒自在,享用餐點的旅遊時光。

    挑高的中庭空間,現場播放的音樂,都是以西洋歌曲為主,聽到了〈Jingle balls/ 聖誕鈴聲〉、〈Silent Night/平安夜〉輕快、祥和的聖誕歌曲,迴旋環繞在耳邊。我愣了一下,心想:十二月還沒到,飯店業者就已經在營造歡度耶誕節的氣氛了。

    望向窗外,不再赤焰的陽光,軟軟的灑落地面,室內的我,穿著短袖服裝,如此的天氣和聖誕節冷颼颼的氣息,似乎兜不攏。氣象越來越偏離二十四節氣的運行,尤其入冬有個異常現象,受東北季風的影響,氣象局就會提醒:「天氣轉涼民眾要注意保暖。」環保署則是預報警告:「空氣重汙染、霾害的訊息。提醒民眾外出戴口罩、呼吸器官敏感的族群,減少在戶外進行劇烈運動;若有及時雨,就可以稀釋懸浮微粒的汙染。」這般的氣候變遷、空氣品質的不良,總得學習自保。

 

懷念霧中漫步

    近幾年每當霾害來襲,那灰濛濛的景象,似霧非霧,空氣混濁。晨起打開門窗,想讓室內空氣流通,卻因揚塵現象,我過敏地打了幾個「哈啾」。這讓我愈發懷念起,早年純粹只是起霧而沒有夾雜霾害的天氣。霧氣的形成,簡言之:是因為冷暖空氣交會所致。當濃霧瀰漫時,一呼一吸之間,有著清涼潮濕的舒適感覺。

    古時候的人,都是以眼觀耳聽大自然現象、觀察動植物的行為變化,來預測氣候現象,直到秦漢時期制定了農民曆的二十四節氣,農人更是運用於插秧播種的最佳時機,如俗諺:「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麥子後插秧。」意即:春分(農曆二月十二日)這天若有下雨,就可預期秋天是豐收季。這是老祖宗經年累月所累積的知識經驗,必然有其準確性。

    我開始對霧有了印象,是在小學時期(1960-1966)。彼時,我是以走路的方式上下學,走出家門左轉拐個彎,循著巷弄(府城老街之一的新美街),越過民族路(當時是台南有名的美食夜街,燈火通明越夜越熱鬧),由赤崁樓旁的學校後門進入校區,一趟走來大約二十分鐘。(早期赤崁樓前面的廣場沒有築圍牆,樹木都很高大,白天在樹蔭下有攤販聚集,形成小市集。)

    民國50年代,已離戰後十多年了,景氣逐漸遠離百業蕭條的景象,呈現百業方興未艾;人們勤奮、敦厚、樸實,社會風氣保守。

    我剛上小學時,第一天的新生報到日,記得那天下著雨,是由母親帶著我,從家裡出發步行到學校,她教導我認識上學的路線及學校的環境。那是熟悉的路線,很容易記住,因為大姨的家,就在學校不遠處,母親和大姨姊妹情深,我常跟著母親到大姨家玩。

    正式開學日,我要出門時,家中長輩耳提面命,祖母說:「過車路要小心。」彼時,庶民日常生活的空間移動,不外乎走路或騎腳踏車。只有大馬路才有公共汽車穿梭著,十字路口並沒有普遍設立紅綠燈管制,所以,過馬路都得東張西望,確認安全才敢通行。

    母親說:「放學要直接回家、不要和陌生人講話、陌生人給的東西不可以拿。」雖然民風善良單純,但還是會偶聞兒童被拐騙的事件。就這樣,大人簡單扼要的囑咐之後,就很放心地,讓我一個人上、下學;當然我也謹記大人的叮嚀,每天平安的出門、回家。

    住在府城的市區,屬平原地帶,建築物密集,較少有濃霧的現象,每當早晨起床,偶而看到了起霧,母親總會說:「罩濛霧的天氣,若不是要轉冷、就是要轉熱。」我聽了幾次之後,就好奇地去觀察,還眞的是如此。

    冬至到來,母親就會唸著預測氣象的俗語:「冬至在月頭(農曆上旬)、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無霜。」

    立冬這一天,母親順著節氣的養生概念,總會燉補藥膳食物,所謂的「立冬補冬、補嘴空。」天氣漸轉冷,吃著熱熱的補品,覺得溫暖又增元氣。這樣的習俗,至今我還延續著,因為我覺得藥膳食物美味可口。母親對二十四節氣很熟悉,農曆某月某日是哪個節氣,她都可以背誦。至今我還是記不起來,反正每天有氣象報告可參考。

    小學時期,霧氣濔漫的早晨,我走在上學途中,因為霧茫茫,發覺周邊的景觀一反往常,不再清晰可見,房屋、行人都變得模糊不清;由於走動中,所以我並不覺得冷,只感覺到空氣沁涼舒服。

    由於視線不佳,自然而然地,每個人行進中,都會格外小心,四周顯得很安靜,路上似乎只有我一個人在行走,我喜歡這般靜靜的氛圍,想來;小時候我就有了偏愛獨處好靜的特質。

 

沉重的告別

    2015/12/16的新聞氣象標題:「又髒又冷…冷氣團霾害來襲 全台紫爆 環保署呼籲民眾減少出門」。只是,今天上午八點,我必須要出門,參加遠房親戚阿財叔的告別儀式。台南的天氣並不算很冷,只是空氣品質不佳,眼睛都覺得刺刺的,我戴起了口罩防空汙。

    告別儀式很簡單,不使用麥克風及樂隊,也不致詞,來賓隨著引禮人員的指示,一一步入靈堂上香;由於非假日,所以到場致意的親友並不多。

    面對結縭56年,同甘共苦、情投意合的老伴離去,78歲的阿財嬸很難接受事實,自從阿財叔離去後的這十天來,她沒有顯現激動痛哭的樣子,她說:「不知為何?哭不出來,也流不下淚來。」然而,她的內心卻深陷告別摯愛的痛苦當中。

    告別式過程中,阿財嬸面無表情不發一語的呆坐在一旁的休息區。平時她是個很健談的人,經常打電話和我談天,對我諸多照顧,我們有著很好的互動。只是,今天她對親友們的關切問候語,都要頓了頓才回答,顯得精神委靡不振。

    上香儀式結束後,短暫的休息時間,阿財嬸的子女,走過來和我寒暄,也拜託我,希望日後能和阿財嬸多聯絡。此時,有幾位長者圍著阿財嬸,你一言我一語的安慰她,說:「這一條路,總是每個人攏要走的路啦,只是有的卡早去、有的卡慢去,妳就要想開啦!」。「阿財嘛已經呷到八十二歲了,算來嘛是好命啦!」。「人家說:先去的先好命。妳自己的身體要顧好啦!」。「是啦!妳身體要顧好,嘸通讓子孫煩惱啦!」。阿財嬸面對鼓勵打氣的言語,以有氣無力的語氣,重複地回應著相同的一句話:「我的心情實在有夠艱苦…感覺足孤單無伴。」

    站在一旁的阿鳳姨,寡居十多年了,和阿財嬸同年,是多年的老鄰居,兩家相處融洽,友誼深厚。她看到阿財嬸失神的樣子,也很擔心,就直言直語地說著自己的經驗談:「妳和阿財感情那麼好,當然妳嘛會真艱苦。阿財是個好丈夫,莫怪妳會這麼懷念他。哪像我家那個老猴,花天酒地,自少年風流到老,查某(女人)一個交過一個,我被他氣到不曉得要怎麼講,若不是為了四個囝兒,我早就腳底抹油落跑了。雖然講起來是足受氣的代誌!不過,當時我家老猴走的時候,我嘛是會心情多少艱苦。反正好、不好都已經是過去了,人既然走了!我也不想要跟他計較了。現在,我攏嘛找自己的快樂過日子。所以啊!妳要自己身體照顧好,自己找快樂啦!」

    阿鳳姨個性開朗活潑,很會打扮,衣著花紅柳綠,畫眉抹粉點胭脂,雖然上了年紀,外型依然不失俏麗;子女雖然都居住在外地,但對她的經濟供養很充裕,所以她很享受一個人的生活。  

   阿鳳姨婚姻路上遭遇的困境,阿財嬸當然知道。只是兩個人的婚姻境遇迥然不同,少了另一半的感受,也就顯得大不同。阿鳳姨說:「自己一個人卡清啦!」。阿財嫂則說:「自己一個人有夠艱苦,足孤單。」

    今天的場合不適合閒話家常,只能簡短的對談,引禮人員來提醒靈柩車要啟動了,親友們隨即列隊,慢步送行一小段路程;待家屬轉身叩謝親友之後,來賓們止步,目送靈柩車緩緩駛離視線。〈別了!阿財叔!〉

    今後阿財嬸就要獨居了,兒媳曾邀她同住,雖然兒子的住家與她相距十分鐘的車程,但是她並不想搬離周遭環境動線、人際網都很熟悉的老窩。她的一子二女都很關心母親,只是,待事情忙完了之後,年輕人都要回歸正常生活,為家庭、工作打拼了。所以全家人有個協議,若母親不適應獨居生活,兒子就要接她同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