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探秘六之四

    就好像佛陀的缽,有一次佛陀吃完飯讓羅睺羅洗缽,結果一不小心碰成五條裂縫,佛陀就預言說「將來佛門的戒會分為五家」

  • 文:若知出處:應佛之印期數:317期2016年12月

楞嚴探秘六之四            若知

    雜碎戒,像是生活上可以開緣的,比方生病的時候可以吃什麼,或者以前出家人他不能有隔夜食,像鹽巴也不能儲存等等,那個時候要求是很嚴格的,可是類似這種小問題會引發後來「戒」的分歧。比方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他是佛陀十大弟子裡面說法第一的,也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據說有一張佛陀帶髮的相片,就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畫的;當迦葉尊者召眾結集時,因為富樓那尊者正在外地弘法,沒機會進入到結集的千人內,當「戒」被結集好了之後,迦葉尊者有跟富樓那尊者討論,富樓那尊者當時說,「像當初佛陀有開緣的一些,就是行方便法的,你現在都把它要求得這麼嚴格,怕將來在僧團裡持戒就比較難一點」,迦葉尊者是要求比較嚴的,富樓那尊者他認為佛陀有說過方便法,也就是像這種雜碎戒是可以修改的,就因為阿難尊者沒提出來問,這是很可惜的;所以後來戒容易分歧,分為好幾家,共分為五家,就好像佛陀的缽,有一次佛陀吃完飯讓羅睺羅洗缽,結果一不小心碰成五條裂縫,佛陀就預言說「將來佛門的戒會分為五家」。這都是一種徵兆,俗說「讖」也,無可奈何。

佛陀入滅,迦葉尊者發揮對阿難亦師亦友的情誼,在嚴格戒行莊嚴的要求下,讓阿難當眾懺悔而得到清淨,並刺激他精進辦道,說九百九十九人在這裡等候你,你趕快去用功,早點回來報到。

阿難不是一位泛泛者,雖然他說自己「致力多聞,未全道力」,但是真正用起功來,不含糊,一日間,就在身疲力竭要倒下睡覺的那一剎那,他終於悟道而證得阿羅漢果,不負眾望,以最快的速度回到現場,完成了經藏結集的莊嚴功德。

    我們再看須菩提,他是深解空義,是佛陀弟子當中解空第一的大弟子,佛陀讚許他是「樂阿蘭那行者」,因為他對佛陀講的「般若空義」最能心領神會,佛陀講好幾部“般若經”的時候,他都在場,比如講《金剛經》時須菩提就是首座弟子,但為什麼在《楞嚴經》裡面,這幾位尊者都列出來是上座?有它的道理在,因為他們各有特色,我們先看了之後再來說。

  須菩提如何掌握住那個「空義」?比方佛陀有一次到忉利天為母親說法,有剛好結夏三個月他都不在人間,眾弟子找不到他,不曉得佛陀到哪裡去了?目犍連尊者知道佛陀到天上為母親說法,他們思念佛陀,有一位優填王思念佛陀,請舍利弗找了一個雕刻家到天上去為佛陀雕像帶回人間,據說這是有佛像的開始。佛陀三個月後回到人間,眾弟子都去迎接佛陀,只有須菩提無動於衷;須菩提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洞裡打坐,他認為深解那個空義啊,在那個定的法身境界裡面就能夠掌握住,他認為“相”是虛妄的,他不在相上執著,他在定中就可以跟佛陀的法身相應。當時眾弟子當中蓮花色比丘尼也得了神通,已證得了阿羅漢,可是還有微細惑,當佛陀回到人間的時候,很多人都去迎接,如果是轉輪聖王當然就站在最前面,可以說佛門的貴賓;於是蓮花色就把自己變成轉輪聖王,可以站在最前面見佛陀,佛陀一看就知道這是蓮花色比丘尼,點破她說「妳不是第一個見到我的」,蓮花色比丘尼感到很奇怪,心想「我不是第一個見到佛陀的?還有誰在我前面?佛陀對她說「須菩提在定中見我」!佛陀這麼講是為了提昇弟子們的修養,大家都是著相的,如何在修行當中提昇你的法身境界?像須菩提他就不執著這個相,他在定當中就能跟佛陀相會,他不是真正去跟佛陀會面,是精神能跟佛陀修行的意境相契應,無所執著、虛空無礙。

   佛陀有次對須菩提說「須菩提!你很有辯才,能深體真空的道理。今天在場聚會的菩薩很多,你可以向他們解說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滿足他們所學,以共勉精進吧!」佛陀這麼一說,在座的會眾都知道般若法門,是甚深玄妙的法門,所以心中都猜想道:「須菩提尊者能以自己的智慧辯才來宣說如是微妙之法呢?還是承受佛陀的威神之力來宣說呢?」

 

  須菩提知道會眾的心意,他就說道:「佛陀的慈命是不能違的,弟子們來說教,不論深淺的教法,如果要能說得契理契機,皆是承受佛陀的威神之力。承受佛陀的威神之力來說教,勸人修學,才能獲證到法的本如,才能和法的實相相應,才能和佛陀的心意相通。我現在以佛陀的威神之力,來宣說修學菩薩道的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理,這不是我的智慧辯才之力。」須菩提很謙虛,他說後又再頂禮佛陀,對佛陀請示說:「佛陀!弟子受您的慈命,說明菩薩與般若波羅蜜多的相應之法,但是什麼法才名為菩薩呢?什麼法才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呢?我不見有法名為菩薩,也不見有法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就是這兩個法的名稱我也沒有去分別。我以這樣的認識來說菩薩與般若波羅蜜多的相應之法。佛陀!請您先慈悲開示,我能夠滿足菩薩們的所學嗎?」

 

  佛陀很歡喜的回答道:「須菩提!菩薩只有名為菩薩,般若波羅蜜多也只有名為般若波羅蜜多,所謂菩薩與般若波羅蜜多的名稱,也只有名稱而已。這本是不生不滅,不過為了便於宣說才假為立名。這個假名,不是在內,不是在外,也不是在內外之間,本來就是不可得。譬如講『我』,亦唯有假名,我的本體,本來就是不生不滅的;有為的諸法,如夢、如響、如影、如幻、如陽燄、如水中月!可是,須菩提!菩薩要證得不生不滅,仍然是要修學菩薩與般若波羅蜜的假名與假法。

  須菩提!菩薩修學般若波羅蜜,色受想行識的常與無常、樂與苦、我與無我、空與不空、有相與無相、有為與無為、垢與淨、生與滅、善與惡、有漏與無漏、世間與出世間、輪迴與涅槃,都是不可執著分別的,其他一切諸法都是這樣。

  須菩提!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菩薩修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對諸法起分別之想,應住於空、住於無分別!菩薩修六波羅蜜等其他諸行,也是不見菩薩的名,不見般若波羅蜜多的名;菩薩只有求一切智,知道一切是諸法的實相,而這個實相才是不垢不淨的。

  假若菩薩能照這樣修習般若波羅蜜多,知道名相是權巧而假為的安立,則對色受想行識和其他的一切諸法,都不會生起執著,對智不生執著、對神通也不起執著、對什麼都不執著;為什麼對一切法都不執著呢?因為有執著就是不清淨!」

(註:此節出自《十大弟子傳》.星雲法師著)

    為什麼把須菩提放在前面呢?因為須菩提解空,又生在富有的家庭,他在托缽的時候,有一個習慣性,他認為窮人家已經自身難保,哪有東西去布施別人,所以他不去增加人家的困擾,於是專門到有錢人家去托缽,因為「富貴學佛難」,所以他要去找富人結法緣,讓富者也有學佛機緣。他跟迦葉尊者完全不一樣,迦葉尊者出身也是婆羅門的富有家庭,迦葉尊者他沒有結婚的意願,可是他的爸爸媽媽相當擔心他,要他傳宗接代,他就出一個難題給他爸爸媽媽,家裡有一個紫金做的美女雕像,「如果有一個人長得像她這樣子的話,我就依你們的意思」,結果他爸爸媽媽真的找到這樣子的女孩,跟這雕像一樣美,身體也是紫金色,兩個人就結婚了;可是很奇怪,這也是宿世的因緣,這女孩在某一世的時候,她看到佛像掉了一塊金,她有一次就得到一個金的珠子,想把珠子融化後貼在佛像上面,她去找個金匠,金匠被她的虔誠感動了,因為她是窮人家的女孩,得到這麼個金片,她不佔為己有還拿去莊嚴佛身,所以他就幫她打好裝上佛像,不收她的錢,因此這兩人就結下宿世的緣,生生世世兩個人都是紫金的莊嚴色,而且都生在富貴人家;這兩人都有修行的意願,所以做了有名無實的夫妻,兩人輪流睡覺,誰也不打攪誰,直到父母親同意,兩個人就同時跟佛陀出家去了。

    迦葉尊者是行苦行的,是十大弟子中苦行第一的首座和尚,佛陀有部《十二頭陀經》,裡面就專門介紹頭陀苦行的內容。尊者知道窮苦人家在這一世沒有辦法行布施、種福田,所以他托缽就專門去找窮人家結緣,跑到窮人家裡去,沒東西布施,怎辦?尊者對他們說:「你只要把餿粥分我一半就行了!我買你今世的貧窮,將來你就可以脫離貧窮之苦。」所以兩個人的風格完全不一樣,他們的心思不同、作風也就不同,但同樣都是悲憫眾生;可是在別人看來就不一樣了,「你吃餿粥沒關係,人家會尊敬你,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佩服讚歎你連餿粥都敢吃」;「可是你專門去討富貴人家,吃的都是好東西」,人家就講閒話了;所以話傳到佛陀那邊去,佛陀就把兩個人叫來說,「你們這樣子做心不均平」,因為以前規定乞食的時候,就順著人家走,不管這家有錢沒錢,你就走七家,乞食七家,乞到多少算多少,要不到就空缽回來,不是有一句話說「羅漢托空缽,白象披瓔珞」,怎麼來的?「羅漢托空缽」,如果你七家都是托空缽,今天就只好挨餓回去,不能再跑了,福田不夠啊!

    當阿難尊者乞食回來的時候,他知道佛陀曾經訓誡:「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一個專乞貧、一個專乞富,對眾生心起分別,用心不公平;「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欽、仰”是恭敬景仰之意,很恭敬的想要聽聞如來……,無遮,像行無遮法會一樣,你有做功德也好、沒做功德也好,這法會對法界眾生是一律開放的;在古代有無遮法會後,他都要布施貧窮,五台山不是有個故事嗎?有個貧窮婦女懷了孕,還牽了一個小孩攜一隻狗,要去領無遮普施;此窮婦女身無長物,她就先將自己的頭髮剪下來供佛,而後去領布施,一人一份,小孩一份、狗也一份,婦人說「我懷了孕,我肚子裡的小孩也要一份」,主事者責她太貪心,才說完,婦人馬上就跳到天上變成文殊菩薩,狗就變成坐騎獅子,主事者要懺悔都來不及了!就在原地,時人把文殊菩薩的頭髮建了一個舍利塔供奉起來,據說有一次修塔的時候曾把它拿出來看,那頭髮都變成金色的了!現在塔還在那邊,去五台山還看得到。

    菩薩考驗人就是如此,你不是修行人嗎?!趁其不備考考你!假如一個不慎而失念,那你要懺悔都來不及了,再好好下幾十年工夫吧!既然是修行人,既然是無遮普施,怎能不隨順因緣行無遮普施呢?怎能還有稍許自我的成分存在呢?「我」怎能那麼傲慢呢?其實你不給就是瞋念啊!呵責更是瞋心!你覺得人家貪就是一個瞋念!所以念有粗、有細、有微,其實這是菩薩悲憫幫助我們修行,在修行路上,這些故事都可以幫助我們去察覺返照、觀照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