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19期2017年3月
國人只從蝸牛身上看到牠的笨拙,卻未從「蝸牛角上爭何事?」中,悟出什麼大道理來。
我看蝸牛 /性煌
身臨窮鄉僻壤,在田間的產業道路上,幾乎到處可見成堆成堆的蝸牛,暴屍烈日下,或在寒風中,幾乎可以想想老農「咬牙切齒」之情狀。身為農家子弟,也是學佛弟子,更是五味雜陳,但有不吐不快的感受。
一般農夫,對於蝸牛一族,無不恨之入骨,在鄉間產業道路上,擊打成堆蝸牛,非至「粉身碎骨」而後快不可,查其原因,盜食農作物,雖罪不及誅,但與農友為敵,故在農友眼中,是「罪無可赦」的。
生為農家子弟,少時曾與蝸牛為伍,由於當時社會物質極度缺乏,同時,又未接觸佛法,常以殺蝸牛為佐餐菜餚(當時鄉間普遍現象,並非我個人獨特罪行),為了生活,藉此以苟延生命,衡情度理,故即使不把蝸牛當「救命恩人」,至少也不應把蝸牛當「寇仇」,而任意殺害牠們吧?
蝸牛天性---自由自在,如今動作遲緩,不幸淪為三惡道中的「畜生道」,屬於此道第二級,據悉:畜生道分三級---空中飛的,屬第一級;地上爬的,屬第二級;水中游的,屬第三級。
大約五十年前,蝸牛身價,曾一度居高不下,炒蝸牛肉,被視為是上乘佳餚),故掀起一般大量飼養風潮。
筆者當時追趕風潮,也追求時髦吧!業餘在居家空地上,搭建如同軍營房的三層床鋪,開始大量飼養,並就近取來高麗菜及紅蘿蔔等菜蔬棄葉,作為蝸牛食物。
大量飼養蝸牛,但是到頭來卻成為「一場空」,因對蝸牛認識太少了,終歸「大失敗」收場,也未聞有飼養成功者。失敗的原因:(一)、太低估蝸牛了,飼主怕牠叛逃,周圍通電流,蝸牛不怕電流,你奈牠何?(二)、飼養場地上下分三層,雖飼主佈下「天羅地網」,飼主自認為「萬無一失」,我知上層蝸牛掉落頻頻,導致上下皆破碎,故終至全盤皆輸。
蝸牛盜食農作物,論罪不及誅,農友啊!何妨改判「放逐」可乎?
「放逐」那裡?有人建議:大排水溝或出海口兩岸草叢中,讓蝸牛有生存的空間。受損農友,也可因此免犯「殺生」戒果報之苦。
退休後生活,因家遭意外因緣困頓,為了生活,仍然墾荒,故天天又是數十隻蝸牛待處理。天天有「罪不及誅」的蝸牛數十隻,在此理念下,選擇適當的地點放生,給蝸牛家族一條生路。
個人生平,顛沛流離的日子不少,尤其是退休後的生活,都因整地作物,其過程中,並未視「蝸牛如寇仇」。蝸牛一族,動作遲緩,看牠們百年、千年,仍無寸步改善,仍然緩步前進,依然故我,奈何?
國人只從蝸牛身上看到牠的笨拙,卻未從「蝸牛角上爭何事?」中,悟出什麼大道理來。
農作受損,農友憤而追殺蝸牛一族,更無論蝸祖蝸孫矣!誠樸農友,一怒之下,火燒功德林。佛陀教育,視「殺」為第一戒,未來的因果報應,如何得了結?值得農友三思。
退休後生活,意外因緣而改變生活方式---整理荒地種作物,並未視蝸牛如寇仇,我身分仍是農家子弟,但我已接觸佛法:
---農作受損,已是一小害;
---若再犯成堆成堆蝸牛之「殺」戒(一屍一命),而受因果報應,豈是智慧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