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煩惱要靠自己轉(上)

    人忙碌得很,難得有機會靜下片刻來檢視心念的起落。這也就是 上白下雲老和尚為何一再提醒要用 “讀”字訣?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19期2017年3月

自己的煩惱要靠自己轉(上)               /淨尚

 

佛經上說:「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顯示在一念之間就有八萬一千生滅的內涵,這話乍聽起來很難讓人信服,尤其生活在這個凡事講求效率、處處比誰反應快捷的競爭時代,人忙碌得很,難得有機會靜下片刻來檢視心念的起落。這也就是 雲老和尚為何一再提醒要用 “讀”字訣?經由閱讀自己的起心動念,由粗重的妄念認知,到微細雜念的辨別,一念間的「前念,念念,後念」三際間互動該如何把握?進而學著重新認識自己若干積重難返的思維習性,它究竟是如何被縱容成這般難堪模樣的?!

 

人都是帶著業習來到娑婆世界的,因為受種性業力牽引加上後天薰染,因而生出種種思維習性。認識清楚這種人人本自具足的染缸性格,就可進一步理解自己是活在人人都拼命據理力爭的年代,想要不受傷害又不傷到他人,生存自保之道,正是 雲老和尚常說的:「多看、多聽、多比較。」先收集欣賞、再認識分析、進而尋求突破執障機會。想要掙脫這種自以為是的思維習性,就如同太空火箭要有足夠的動能,才能擺脫地心引力以升空。培養打破這種慣性作用的能量,只有先覺察到它的存在,認識這種作用力究竟是如何生起的?才可能找到化解它的方法。

 

千佛山止觀口訣「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這樣的界定範圍,對自己而言,可供思考揀擇的內涵依然浩瀚如河沙,舉頭瞬目間彷彿皆有道在其中,人事物之間的生滅現象更是如影隨形在眼前發生,令人感到無下箸處。但佛法不離世間法,人世間種種糾纏如葛藤的困境,才是覓佛蹤跡的最好因緣時節。雲老和尚曾在《大般若經要解》中提到:佛法只談「世出世間法」;並沒有一個與世間法相對立的「出世間法」存在。要想突破相對顯現絕對,前題是如何由相對境相中出離?佛法中為何強調「法不孤起」、「待緣而生」?因此, 雲老禪師經常提醒佛弟子們要“針對問題”作思考,但不是去尋找答案,而是去探討“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

 

例如:人對自己的心念真的做得了主嗎?就算能做得了主,那又會陷入什麼樣的狀態中呢?心中自以為有了「定見」時,經過三思後,想行之間的淨慮明辨中,先前的定見難道不會出現種種意想不到的懸念?把思考的範圍再限縮至當下眼前這一念,試想當每分每秒都處在“心中有事”的狀態時,該如何自處? 雲老禪師有一次在回答信眾如何維持一念時指出:「自己的內心跟著外緣內外相應隨業而轉,若能在其中抓住一點做深入認識了解,就可能有見道機會;抓不住那就永遠只能在業裏打轉。」〈參見 白雲老禪師主答之增訂版《解惑篇》第411頁〉。可見想要從無明中脫困,除了坦然面對並找出事出必有其“因”外,似乎別無它途。不經一番道破心中無限事的寒徹骨歷煉,如何能參透"本來無事"其中的無限滋味?

 

在世間法裏「無中生有」是一種被刻意運作出的計謀,是決策者憑空捏造某種虛假表相,並虛張聲勢來混淆競爭對手的判斷力,然後在虛中帶實;實中帶虛操弄下,趁勢給予對手出其不意的打擊;而同樣的策略思維也可用來救助他人,成為佛法中所稱的“善巧方便”法門。 但同樣的一句話,在英國天文物理學家霍金專業的手眼中,卻恰恰道出了宇宙運作基本理論:霍金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談話節目「賴瑞金現場」(Larry King Live)訪問,暢談他的新書「大計畫」(Grand Design)時指出,宇宙是自行從無中生有。他說:「重力和量子理論讓宇宙自行無中生有」,霍金認為這是宇宙和人類存在的原因;但霍金卻從未對他自己一再修正對宇宙成因論點這件事情上,做過深刻的自我分析論證,始終走不出“測不準定律”的物理學迷宮。如果從「業力」的角度思考,科學家與謀略家正好各自生動詮釋了世間法中“善中有其不善;不善中有其善”的人生實相。

 

每當心念中忽然靈光乍現,如鯁在喉不吐不快時,那最初鮮活靈動的思維即隨著根能塵所相應,五根結合浮根牽引出的塵境色法而生成五蘊隨境所轉;當下的心念中又有現在因及過去果等多因多果在緣境中交互作用,現行與種子之間的能所互換生熏,或流轉、或還滅,於其中真正能把握住轉識成智的內涵又有多少?!為何禪門中強調不落言詮也是一種“說話”的方式?在開口或下筆之前,流轉心念的波濤洶湧熱惱景像,其實一點也不輸演說名嘴口若懸河或暢銷作家下筆如神助。

 

比方說當自己對著電腦螢幕敲著鍵盤,如果只是對著螢幕發呆,電腦只停留在色塵狀態;當意根與眼、耳、身根同步起用時,電腦及鍵盤轉化為法塵,五蘊之色、受、想活動隨著色心相應完成色法,在意念文思排列組合階段,其中經歷一連串意念反複篩選,每個意念的揀擇都是一次色法的輪替,其中色心相應的內涵,會隨色塵緣境改變而變化莫測。由此可以想見,五蘊在由「想」進入「行」的階段,必定要有漫長又煎熬的「非想」,也就是使意念「不同於原有」的想之內涵,這樣才能一字一句組合出讀者眼前出現的文章。

 

感覺肚子餓想要吃點什麼?是一種"粗想”狀態; 就以三餐主食為例說明:麵食與米飯同樣是主食,卻無法如佛性般無有高下分別來照顧好南北方人們的肚子,為什麼北方人非要吃到全麥饅頭才有飽足感;而南方人一天吃不到大米飯,就會感覺沒吃飽?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固然說得通;但北方人遷移到南方土地落地生根,如果還要堅持每飯不忘包米大麥窩窩頭,這時就關係到是要求溫飽還是要吃得營養均衡的抉擇了。這樣的思辨過程能否視為粗想已漸息細想紛起的“非想”階段?若心念再進一步轉換成“因為這種食物含有豐富維他命E,有益色身調養”這樣心念與前面的非想內涵是否又有了更深一層的發現?如果了解維他命E這種營養素屬於油溶性,不易排出體外,過量服用對肝臟會造成額外代謝負擔,這時要思考顧慮的層面就更複雜了。這種心頭罣礙由粗轉細的現象,雖然還是不離恐怖顛倒妄想,但至少開始有能力去面對它,並試著找方法去化解問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