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若知出處:應佛之印期數:322期2017年6月
他們兩人都是阿羅漢,被佛陀提醒後,須菩提就改變了,但大迦葉,他還是照原來的作法去做,因為他是苦行,他的特色就是苦行僧,「頭陀第一」
楞嚴探秘八之一 若知
請看經文,上次提到經的緣起: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淨毘尼,弘範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乾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復有無量辟支無學并其初心,同來佛所。屬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薩諮決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義。
即時如來敷座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法筵清眾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羞無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佛勅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
既無上座及阿闍黎,途中獨歸,其日無供,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
所謂“休夏”,印度夏季因為多雨,僧人每日托缽不便,僧團形成後,佛陀於是成立僧團制度,每年當夏季來臨時,僧人依律有三個月結夏的修行時間,由一位佛門耆宿大比丘引導,每當結夏完了都要自恣;自修的僧人,要依自己的修行心得,把疑惑困難障礙提出來,請大比丘解惑,這是戒律裡面的規定,叫〝休夏自恣〞。佛陀時代,在這個比丘休夏自恣的時候,那是要請佛陀來解惑的,「十方菩薩,諮決心疑」所以十方的菩薩利用這個機會來提問題,把自己修行遇到的疑惑提出來。「欽奉慈嚴」,欽是欽敬、奉是奉行,慈嚴是指釋迦牟尼佛,佛是〝三界導師、四生慈父〞,如慈母嚴父一樣的尊貴,所以要很恭敬的來聽聞佛陀的解惑,然後依教奉行;「將求密義」,要向佛陀求取修行的密訣!
「敷座宴安」,佛陀要講法的時候,要舖一個坐具,那時僧眾大多席地而坐;比丘們每天上午托一次缽回來後,午前用過齋就圍著佛陀坐於樹下,敷座而坐;所謂宴安,宴也是安的意思,敷好座,佛陀與大眾很安詳的坐著;「法筵清眾,得未曾有」,這次法筵清淨眾等的聚集,是從未有過的殊勝。「迦陵仙音遍十方界」,迦陵是一種鳥,鳥叫的聲音非常優雅,很美的聲音,這是來形容釋迦牟尼佛說法的聲音,遍十方界,像迦陵仙音一樣;有恆河沙數的菩薩來聚會道場,這是我們看不見的,我們看得見的就是千二百五十人大比丘眾,見不到的有無數恆沙菩薩來聚道場,以文殊師利菩薩為上首。
這時候在場的國王有波斯匿王,諱日就是忌日,要為他的父親忌日辦素齋供佛。波斯匿王已經皈依,是虔誠的佛弟子,為他父親忌日辦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宮掖,是宮殿兩側延伸的建築,是說波斯匿王親自站在宮掖恭迎如來;「兼復親延,諸大菩薩。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延是請的意思,除了請佛還有請諸大菩薩;城中還有地方長老居士,也同時參與這個機會來供佛及僧,這時也站在一旁等佛來應供。「佛勅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此時佛吩咐由文殊菩薩分別帶領著菩薩及阿羅漢兩隊去應供。
我們知道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是七佛之師,所以在成佛的過程中一定要參學文殊菩薩,文殊菩薩代表的是般若思想,而修行菩薩法最後都要修養般若法門。提到文殊菩薩就離不開普賢菩薩,這兩位菩薩,一位司理,一位司行,他們是毘盧遮那佛兩旁的脇侍。文殊菩薩既是七佛之師,一般來講他是菩薩當中智慧第一、修養境界是最高最尊貴的,所以在眾菩薩中,佛陀吩咐文殊菩薩為上首,分領諸菩薩、阿羅漢應供。
「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眾比丘中,獨缺阿難,為什麼?阿難先接受別的居士的供養,遠遊未歸;所以戒律裡面不贊成獨自一人去應供,一則失平等性,再則容易出狀況,像阿難這次,就發生了意外事件;一般出家人外出辦事,都要兩人結伴而行,也不能個別受邀,受居士的邀請。阿難受居士的邀請,到好遠的地方去還沒回來,〝遑〞就是來不及,他趕不上這次的,為什麼叫〝僧次〞?僧人行走、自然成行,秩序井然,他們都按照戒臘,很整齊很有順序的團體;阿難遠行未歸,他來不及、趕不上這次的供僧的行伍。「既無上座及阿闍黎,途中獨歸」;在佛門裡,稱出家四十年以上的為上座,二十年以上為中座,二十年以下十年以上是下座。既無上座及阿闍黎就是說,既沒有上座老修行、也沒有教授師的陪同,他獨自一個人回來。
「其日無供,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眾僧都去應供了,他這一天無供,沒有供養了,所以阿難一個人拿了應器,就是應供的缽,我們這個缽不可貪大,因為是隨自己的食量大小而設,所以叫〝應量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遊城〞是指他所經歷的、經過的城鎮,這天因為大家都去應供了,他單獨一個人去托缽,出家人托缽他是不能挑的,他是依序乞食七家。「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他不是要托缽七家嗎?打一開始,他就想到最後一家,有一家供養就好,「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不管他是清淨尊貴的種姓還是低賤的旃陀羅;印度將人民分成四個等級,社會的階級非常分明,婆羅門最尊,而後剎帝利,剎帝利是王官貴族武士之類;吠舍是商人,首陀羅是第四等奴隸等,旃陀羅在首陀羅之下,是屠夫,他們都有一個姓,像優婆離他是剃髮的,等於家族世襲,屬於社會的低等,他沒有機會翻身的,他如果說是剃頭族就世世代代是剃頭族,旃陀羅是屠夫,旃陀羅是男的、旃陀利是女的,在印度,他們的社會地位很低;「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心裡面放的是說,要遵循佛陀所教的旨意,就是平等行乞,不嫌貧寒,不擇貴賤,托到最後一家,希望有個檀越能發心供養,圓成眾生供僧的無量功德。
「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阿難知道如來訶須菩提及大迦葉,這兩位大修行人,其實都是阿羅漢了,但是阿羅漢還有微細惑,就是說他當生的、過去的業都清淨了,可是他有個習氣在,他有個無始以來的習氣在,還沒有辦法突破,比方說大迦葉,大迦葉聽到天人奏樂的時候,他也還會隨著音樂起舞;所以《維摩詰經》裡面提到,天女散花的時候,散在比丘的身上的花都沾著不掉,落在菩薩身上的花都自然跌落地上,害這些羅漢比丘都覺得這不如法,怎麼讓花沾在身上?猛拍猛拍、拍也拍不掉,因為羅漢戒律嚴謹,他們不自在啊!
如何圓成眾生無量功德?大迦葉在托缽的過程當中,他專門找貧窮人家化緣;須菩提在修行上有個特質,當他降生的時候,家裡面有個奇怪現象,所有的器物竟然都空了,相師說這是個瑞相,出家後修行特色是「解空第一」;在生活中他托缽是專門找有錢人家施食,所以佛陀「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雖然兩位修行人所做都是為了眾生,各有其理,可是總會引來〝譏嫌戒〞。大迦葉比較沒問題,你敢喝餿水,沒人會跟你計較,所以別人沒有疑義;可是須菩提呢?專討有錢人家,布施的都是好東西,「難道你是貪那個嗎?」不了解他的人就有疑惑了,其實他只是為了跟富人結佛緣,他沒想到那麼多。他們兩人都是阿羅漢,被佛陀提醒後,須菩提就改變了,但大迦葉,他還是照原來的作法去做,因為他是苦行,他的特色就是苦行僧,「頭陀第一」,既然他安之若素,佛陀也就隨他去了,因為他這麼做,並不會給別人帶來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