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看故事 楚人操舟

    這則「楚人學舟」的寓言,告訴我們學習一門功課,不能淺嘗即止,不求甚解,才入門就以為掌握了一切,當遇上了急流險灘,最後只好掉了船,丟了船舵,為其下場。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24期2017年8月

佛法看故事 楚人操舟 /芷

 

楚人有習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師之是聽。於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遽謝舟師,椎鼓速進,亟犯大險,乃四顧膽落,墜槳失舵,《賢奕編》

 

譯文;

楚國有個學習駕船的人,開始時,無論是掉頭還是轉彎,是快是慢,都聽船師的。於是他在小洲之間試著駕船,想向哪個方向行船,就向哪個方向行船,沒有不如意的時候,便認為已經掌握了駕船的技術。於是辭謝了船師,敲著鼓快速前進。突然碰上了急流險灘,他喪魂落魄,左顧右盼,掉了船槳,丟了船舵。

 

這則「楚人學舟」的寓言,告訴我們學習一門功課,不能淺嘗即止,不求甚解,才入門就以為掌握了一切,當遇上了急流險灘,最後只好掉了船,丟了船舵,為其下場。

 

西諺有云:次好(second--best)是枝毒箭,射倒了有經驗的老者,射倒了有血氣的青年,射倒了無數的人。如果於「次好」就滿足了,那就是「差不多先生」的見解,凡一切事僅求次好、差不多、馬馬虎虎就可以了,那麼,就無法攀登任何知識的高峰。

 

學佛修行也是如此,佛陀說的道理方法是針對每一個「自我」的缺失,指引每一個「自我」如何調整自己,最後得以到達正當的道路,而完成覺悟的目標。

 

在三十七助道可通菩提中談到四正勤;是關於修行者如何專注投入修行辦道,分別有「斷斷、律儀斷、隨護斷、修斷」四種斷除的不同方法。也就是一心精進,依佛陀的道理方法,選擇相應相契的法門修養,是人免不了放逸、懈怠,唯有策勵身語意正勤精進,當業報顯現時,依道理方法而能發現「道」的蹤跡,不為「生滅」的現象所迷惑,修養身語意,而逐漸行進至圓滿的境界。

 

  1. 斷斷:就是斷除現前的惡行,斷除過去的惡習,以至已生和未生的種種惡法,藉正勤、精進的力量,斷之又斷的意思。例如五戒中的不飲酒戒,它是遮戒,由於酒精令人神智不清,遮掩智慧,會引發殺、盜、婬、妄的行為而犯錯,為了避免傷害與後悔,所以要斷除飲酒,能斷除飲酒就不會犯錯,而斷除了飲酒就等於斷除了犯錯,這就是斷斷的用意。

 

  1. 律儀斷:律指戒律,儀指威儀;依於戒律、威儀,可以斷除身口意行為的錯誤。因戒律的旨趣,就是不犯;要不犯錯,就必須藉由戒律的約束,來維護起心動念,使身口意清淨,貪瞋癡淡泊,離是非口舌,例如十善道,能做到不殺、不盜、不婬、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癡,就能莊嚴自我,依戒律與威儀的作持和止持,而做到在有犯的時刻而能達不犯的境界。

 

  1. 隨護斷:就是隨時隨刻,於任何的時空中,都能維護自我的起心動念,注意身口意的行為,不使犯錯,因為業的顯現,如影隨形,在任何的色塵緣境,會引發業力,是為受報的時刻。所以,隨時隨地小心翼翼的守護,並歡喜承受,才能清淨業;所謂諸業隨緣了,切莫造新殃,即是行於正勤精進,亦是隨護斷的理諦。

 

 

  1. 修斷:修就是修行,修正自我身口意的造作行為的偏差,使錯了的行為不再發生;而不只是拿著數珠念佛、盤腿打坐、看經拜經,這些方式只是防止犯錯的做法,不表示是修行,而是在有機會犯錯時,還能做到不犯錯,才真的有修行。因人難免犯錯,可是修行者於錯誤必須修正,能持之以恒去做,那麼犯錯的行為就會逐漸減少。修斷是依於修行的精神與精進的態度,不忘自己是學佛的人,即使行為偏差了,也要儘快修正;或於未錯之前,三思而不使偏差發生,若內在的意思把握了,外在的行為也就不成問題。

 

勤,是不斷的行,以達目的,所以稱正勤;因不間斷的勤於修養、改錯,使行為表現越來越好,能把惡習斷除,故也稱正斷。四正勤從斷斷、律儀斷至隨護斷,是談道理和方法,而修斷才是運用道理和方法,來完成修養的結果。

 

一般來說,修行辦道的過程中,會產生迷惑,也會退道心,這是不知修行辦道所為何來而生起的現象,而佛法是幫助我們斷除世間的缺失與問題,瞭解這個道理,才具備了斷斷的知見。有了知見,還要有方法,所以須從戒律、威儀上著手,以律儀作為最好的行為方式,隨時隨地注意自己在身語意行為的造作,並維護起心動念,以至修正錯誤,使錯誤越來越少,直到斷除。行為有缺失,是因修養不夠,而始終做不好,是因知見未建立;如果知見建立了,依下手的方法,時時刻刻確實的做,就會完成一份修養。例如寫字,手拿原子筆流暢的隨意書寫,是長期訓練的成果;如果拿毛筆寫字,就不一定寫得一樣好。為什麼?是經驗的差別。常寫原子筆字的人,對原子筆的個性及使用方法有經驗,可是對毛筆的個性不瞭解,於書寫的方法不熟練,所以不能寫得像原子筆字一樣好。

 

總之,四正勤首先要建立知見,再來要有下手的方法,更需時時刻刻警覺著,維護著,所以修行辦道常以「如履薄冰」來形容,謂修行者對自我行為的造作要警覺,猶如行走在薄脆的冰河上,唯有戰戰兢兢的,才能免於踩破冰層,掉到河裡。所以知道了道理方法,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於行住坐臥、吃飯等時刻而運用得上。佛門中有「平常心即是道」的說法,也就是於任何時刻起心動念的把握,能把握則處處皆是道,才有顯現道的機會,否則隨色塵緣境打轉,最後是造業,不是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