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若知出處:應佛之印期數:326期2017年10月
佛陀的循循善誘,才真是煞費苦心的,還要舉切身相關例子讓他自己去思考:阿難才說“怎麼可能!一人吃眾人飽?”
楞嚴探秘九之一 若知
我們繼續來看七處徵心,七處徵心在《楞嚴經》裡面是個很精彩又很重要的課題,上次講義八尚未講完,我們先看一下,再簡單的複習一下:
楞嚴卷一(講義八)
1.阿難見佛,頂禮悲泣,自恨無始以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
2.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
3.佛問阿難,發心初因。
徵心緣起:
佛告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問,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直心之要:思量即乖!)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
發心,願捨生死!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
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
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佛陀問阿難:「你說發心出家,是因為看到如來莊嚴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心生歡喜,那你是用什麼看的?怎麼看到的?又怎麼會歡喜的?」阿難回答佛陀說:「世尊!我心裡產生那種愛樂的歡喜之心,是因為用我的眼睛看、還有我的感覺,感覺從心生;因為眼睛看到如來殊勝的相好,心生愛樂,所以我心裡就想,我一定要像如來一樣,能夠出家,走上修行的路,才能夠捨離生死輪迴的痛苦!」
佛陀就問他:「就像你所說的,你那個心中的愛樂,是依於你的眼睛看到,心裡產生歡喜,所以如果不瞭解、不認識自己心目所在,你就不能降伏塵勞,這個根本原因就在這裡!你的歡喜心起於眼睛看到、心裡產生愛意,如果你抓不到這個“罪魁禍首”,你就無法降伏塵勞之禍。」“這就好像一個國家有內亂,國王為叛賊所侵擾,國王派軍去討平叛賊,這帶兵的將軍一定要搞清楚叛賊在什麼地方,否則就無從平亂。”既然「使汝流轉,心目為咎」,佛陀就對阿難說:「那麼我就問你,你的心與目,究竟在什麼地方?」這就是徵心的緣起。
第一次問,阿難回答說:「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祇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這也是一般學佛人的認知反應:浮根四塵指的是「眼、耳、鼻、舌」, 都在我們的臉上,那識覺之心呢?是住在身體裡面;於是佛陀就問他,這一節上堂課已經介紹過了;“既然識覺的心是住在身內…,可是你見不到身內卻能見身外,沒這個道理啊!”
經文裡面佛陀曾提到「一切智者以譬喻而得解」,佛陀為了要讓阿難能夠瞭解,所以就舉眼前所在的一個環境為例,讓阿難自己去思考去明白,能夠瞭解到根本的道理;所以佛陀就對阿難說,“你現在坐在如來講堂裡,你看祇陀林現在什麼地方?”阿難回答說:“世尊!這個清淨的大講堂是在給孤獨園裡面,祇陀林呢?則在講堂的外面。”佛陀就問阿難:「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意思是“你在如來講堂裡,最先看到什麼?”阿難回答:「世尊!我在這個講堂裡,最先看到的是如來您,然後才看到大眾,漸漸往外看,我才看到林園、祇陀林。」這是一定的,觀物有先後,必然是先親而後疏、先近而後遠;在講堂裡,如來是中心人物,當然是先看到如來,然後才看到其他人;這也是正常現象,我們先不要去探討那個“見的分別”,一般人當然都是先見最崇敬的人物,而後其他,所以最後往外瞧,才看到林園。
其實佛陀跟阿難的這段話,保留下來在經典裡,在當時都是一種“度化”,而經典流傳到後來,有緣者得見之,所以實際上度化的也就是我們。
接著佛陀問阿難:「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你望見林園,是為什麼會看到的?”阿難回答佛陀說:「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因為這個大講堂,門窗都敞開著,我雖在室內,可一目了然,遠遠就能看到外面祇陀林的景色。”至於祇陀林跟祇園精舍的故事在《金剛經研讀》裡曾提到過,這裡就不再重複。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阿難是佛陀最小的堂弟,我們看,佛陀要度化阿難,因為阿難啊,你看下面七處徵心講起來,真的有時候是個外行話,但是就是因為他不懂,所以佛陀有時候用愛護的方式,用愛語攝啊,有時候要親切的摸摸他的頭頂,加持一下,然後繼續,如來「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汝今諦聽。」在這個《大佛頂首楞嚴經》裡面,我們就知道,他講到的就是這個三摩提,三摩提就是三摩地,或說三昧、三昧耶,(昧唸莫,譯音),就是正受、正定,從正受進入到正定,一種正定的境界;地是指一種狀況,一個區塊,一如點成線成面而後立體一樣,能夠進入到那個境界;三昧,是一個正定的現象,正定的修養。其實《楞嚴經》講起來就是要告訴我們,要得解脫,觀心為上!要明瞭自己,一定要進入到止觀的法門。「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
佛陀對阿難說:就如你說的,講堂門窗都豁然開敞,你可以遠觀外林園,可也有眾生在這個講堂裡面,看不到如來而直接看到堂外的,這個我們且不談別的,只就常理推測現象來說;阿難就回答說:世尊!如果在講堂裡面,看不見如來卻能看見外面的林泉,應該是沒這個道理的,室內的東西看不見,卻能夠看到室外,說不通。
佛陀就說了:「阿難!汝亦如是。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身;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脈搖誠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內知,云何知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所以佛陀就對阿難說:你也犯了這個毛病,你的心靈一切明了,既然明明了了的心確實是在身內,那麼先對身體內的情況應該很清楚才是,有很多眾生,頗、就是偏多的意思,這是按常理來說,都是先見身中後觀外物;一般講起來呢,心既然在身內,那你應該先看到身中的東西,然後才能夠看到外面的東西,你縱然看不見心肝脾胃,但對指甲、頭髮的生長,還有經絡脈搏的動搖,都應該清清楚楚有感覺才是啊,那怎麼會不知道呢?!既然你不知道身內的現象,又怎能夠瞭解身外的現象呢?照道理講「心在身內」應該是先瞭解自身,然後才能夠看到外面,所以就破除了阿難說的「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的這個設論,是沒有道理的,這是破解阿難的第一個回答。
接著,阿難馬上就說,「既然不在身內,大概就在身外」,他都沒有思考啊,「心怎麼跑到身外去了」?不在身內、身內可以破解,「實居身外」,我們看佛陀怎麼破迷?
佛陀對他說:「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祇陀林,我已宿齋,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
剛剛跟我從室羅筏城,「循乞摶食」,因為印度人吃東西習慣用手摶食,用手取少食以姆食中三指摶成一小團放入口中嚼食,吃相也是很優雅的。“循乞”,就是遵循乞食的規律,因為比丘是要“上乞法以養法身,下乞食以養色身”,比丘的含義就是「乞士」,修行人盡棄所有,也就是一無所有,他的生活是以一種乞討的方式面對人生,重性靈的修行,所以不在生活瑣事上花時間,印度是個最尊重修行的國家,共有九十六種外道之多,凡修行人都可以稱呼為“沙門”。
「循乞摶食」遵循乞食儀軌,乞食回來,吃過飯了;「歸祇陀林,我已宿齋」,佛陀已經結齋,用過了。「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佛陀知道“智者以善喻而得解”,所以拿這件事為比方問阿難,“你看一個人吃飯,其他人飽不飽?”
阿難就回答說:「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不可能的,世尊!比丘雖然已經證到了阿羅漢,可是他們都各有各的身體,軀命不同,怎麼能夠一個人吃而讓大家飽呢?即使是阿羅漢也沒有這個本領哪!阿難很有意思,怎麼一個人吃飯能令大家飽?他還會傻傻的回答這個問題。也是因為阿難出家較晚,平時又致力於多聞,所以還沒有證到道果;而在這個問題上也無從用心,頭一個「實居身內」還可以講,而後心怎麼跑到身外去了?這是講不通的,他也沒多加思考,只想「不在身內就在身外」,就這麼直接的回答。那我們看,佛陀的循循善誘,才真是煞費苦心的,還要舉切身相關例子讓他自己去思考:阿難才說“怎麼可能!一人吃眾人飽?”(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