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特別講座期數:327期2017年11月
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 持身弓類聰明睿知,守之以愚。 道德隆重,守之以謙。
專題演講 青年佛法講座「快樂自在處方箋」(四)
時間:107年6月18日
地點:菩提寺視聽教室
主講:上若下奘法師
身心放鬆的方法
無我的智慧,是不執著與不以自我為中心,隨時隨地有反應的功能,而這個功能不是為自己,是為一切眾生的慈悲心。現在要引導各位菩薩放鬆的方法,放鬆的方法非常重要。請問諸位:「平日你們是如何放鬆的呢?是聆聽好聽的音樂?或是吃一頓好吃的料理?」現在請大家跟著奘師父的口令我們一起來練習一下,看是否能達到完完全全放鬆的情境。
首先,先把身上的配件都取下,把兩隻手放在膝蓋上,把身體靠在椅背上。全身的肌肉放鬆,眼睛閉起來,眼球不用力。如果眼球用力,頭腦就會用力,渾身的神經、肌肉都會緊張。然後,臉部的肌肉放鬆,肩頭不要用力,手不要用力,不要感覺自己的上身有重量,重量的感覺在臀部和椅子之間。此時,只注意在放鬆的情形下,連身體的感覺也不存在。這個時候,頭腦是清楚的,對環境是清楚的,也很清楚身體在那裡。
但是,不要想到環境和身體跟你有什麼關係?最重要的,小腹也要放鬆,頭腦裡沒有妄念、雜念,四周雖然有聲音,但是,不去想這些。有了妄念,不必討厭,再度將心念回到放鬆的方法就好。(經過兩分鐘)請大家把眼睛張開,有沒有覺得身心放鬆了呢?這是一個可以隨時隨地做的運動,不管在辦公室、在家裡、在戶外,都可以做到。我們要善調身心,就是要讓自己靜得下,要懂得放輕鬆。
如何面對生命
白雲老禪師說:「生命+生活=人生」那要如何去「面對生命」?經典上有言:「不要隨業再造業!」這句話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就是看你生命過程中的所作所為,如果隨業打轉過日子,那麼永遠是在造業。人身之所以難得,是因為他的一生中可以發揮無限大的生命價值。「請問諸位從小到大,你發揮了生命的價值了嗎?或是你有無限的潛能等著自己去開發?」
生命之所以寶貴,是因為他平常的生活中,可以利益許多的生命,完成許多意義非凡的事,這之中,有權利,有義務。老禪師又說:「把握時間,利用空間,是珍惜『慧命』最好的方法;同時,也是發揮『生命』價值最可靠的行為。」亦即「把握」每一個現在該如何!時時刻刻珍惜生命,使生命發揮價值,不僅自己可以得到利益,別人也能得到利益,肯定的說,那就是修行辦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有云:「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改掉妄想、多想的習性,要將心念時時專注在佛法上,若能如此,就能不起煩惱,身心獲安住。人很容易多想,假使有人提及「某某人你如何如何」或「你長得好漂亮呀!」都會使我們做過多的聯想。唯有在身心放輕鬆的時候,將佛法的寶石拿出來靈活運用,才能分析探討心念所起的感受。
二十世紀,印度著名的文學家泰戈爾,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亦曾經寫過一首詩:「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人生短短幾十年,我們來到這世間目的何在?是糊裏糊塗地繼續造業受苦,帶著更多業力離開嗎?還是把過去世所累積的福德、福報花掉,而沒有做一些人生的投資?還是進德修業、提昇身心靈層次呢?諸位都可以為自己做個評價。
認清自己的本質
公案「窮途末路」(資料選自雲老禪師的《最後才知道,禪那末後句》)
問:云何黃蓮樹下作樂︖
答:叫化子月夜唱情歌。
問:自我陶醉,也有過犯︖
答:開創生命的價值,是最好的紓困方式。
問:窮途末路時,如何自處︖
答:可別在黃蓮樹下作樂!
末後句:受限的生命,有限的時空,不容許浪費!有所謂:把握機會,不是等待機會,機會是要自己去開創的!
座下!就像是煩惱與菩提,當下的煩身惱心,是誰使你不自在?是誰使你不安穩︖天下道路千萬條,怎說窮途末路?!
人生同時充滿苦與樂,好與壞,希望與失落。認清人生的這種矛盾本質,才能進一步分辨哪些是我們可以掌握的,哪些則是應該放手的;哪些是我們必須負責的,哪些又是得調適的。人生並不是寫好的劇本,意外不時從天而降。就如同最近的暴雨,某一處民房「唰」的不見了。如果我們對人生的「不確定性」有切合實際的認識,便能臨危不亂,即興演出,始終快樂自在。有謂世事無常,當我們能清楚明白這些無常的時候,就不會讓自己耽溺於不安及害怕驚恐之中。
成熟飽滿的穀子總是低著頭,越是真正有內涵和能力的人,越是低調、沉著、淡定、從容。我們需要學會淡定從容地面對這個世界,學會淡定從容地生活,用知足的心去面對一切得失。一位居士問弘一法師如何能平復心中的怒氣?弘一法師寥寥數語點化得恰到好處:
「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
持身弓類聰明睿知,守之以愚。
道德隆重,守之以謙。」
法師的點化讓居士深知,喜怒哀樂原來是由自己的心情而定的。於生活週遭,當有人能力很強、很能幹,可是脾氣暴怒,試問會讓人欣賞嗎?快樂的門只為有智慧的人打開,心中充滿怒氣和疑惑則永遠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
當我們痛苦時就想想往日的美好;當我們付出沒有得到回報時,就想想曾經自己也得到過別人的幫助,凡事都用正面的態度去思考。當我們認為自己一無所有的時候,不要忘了絕地逢生之義。如果我們嘗試著用這種方式來生活,很自然地,當我們走到某一扇門前,不用敲門,它自然就會自動打開。生命之旅很可能會在每個人不注意的時候,悄然到站。
人間好時節
若要避免虛度此生,就必須在匆匆忙忙的例行生活中,偶爾停下腳步,好好地想一想:如何善用生命,讓它活得快樂自在,活得更有價值。佛家說:「眾生平等」人之所以有不同的境遇,皆由各人因緣所致。如何面對自我人生?端視自己的一念心。煩惱發生的時刻,也就是計較、執著的時刻,由自己的自我來定義任何的人事物,可是卻忽略別人的自我,在這種難以放棄的堅持之下,不論走到那裡,日子都是那麼艱辛,這個世界總顯得格格不入。自我意識太強烈時,無法與他人做協調溝通,很難去看到別人。若想跳出自我的圈子、掙脫自我纏縛,唯有憑靠自我修養。
吾人若是能心存善念,常懷感恩,則災難與衝突就會少一點,把握當下的因緣,則走遍天下,自然都「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地」。唐三藏玄奘大師與淨土印光大師都強調要「深信因果。」
“日日是好日”是說日子過得好與不好,不是絕對的,常常是一個人的心境問題、認識的角度問題。我們如果懂得了這個道理,如果懂得改變一種人生態度,換一個視角看人生的苦難,我們往往就能獲得生命的新意,和對生活的一種全新的理解。人就像電腦一樣需要常常更新自我,既往已定的認識,都是遷流變化的,不能用既定的想法與態度面對所有人事的問題。懂得改變自己,在面對人生的苦難時,就有不一樣的視角。人並不是擁有良田千頃、廣廈萬間就能快樂滿足的,真正的快樂是:心裡有智慧,沒有掛礙!
馬雲曾云:「聰明的人是用頭腦面對問題,有智慧的人是用心去面對問題。」
一個人即使錢財再多,名位再高,若有人我的掛礙,有人我的是非,有名聞利養的百般計較,家事、國事、心事太多,心理壓力就重。所以「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只要我們心境好,看人一切都好,不但父母愛我,子女孝順我,朋友對我好。你感到人好,你自然就會待人好;你感到事好,做起事來就會得心應手;你感到境好,走在路上,躺在椅上,一切都是那麼美好!真是「心中無事一床寬,眼內有沙三界窄」!請問大德們:「市面上有一張十幾萬的彈簧床,試問是不是很好睡呀?是不是真能幫助好眠呢?」試想看,當我們走過蓋房子的工地,在那炎炎的夏日,那些工作者躺在一處椅子上,蓋著報紙就這樣的睡著了,人來人往也是無動於衷,「你們說這樣自不自在呀?」因此可以知道,很多事是需要懂得放捨的。而一個人光是要求世間好、環境好、朋友好,是沒有用的,要先求自己好,要能從心態好起,才能感受到世界一切都美好。事好、人好、話好,無一不好,那便是人間好時節了!
淡化親疏的分別
通常,一般人覺得身心不自在,最主要還是來自於『人際關係』與『外在環境』。所謂「環境」,是透過我們的身體與心理感官,與外界接觸以後,經由自我主觀的判斷所產生的認識。我們所聽到的、看到的、接觸到的外界環境,如果沒有主觀的自我判斷,就不會對環境生起反應。正因有自我主觀的判斷,分別什麼是「我」喜歡的,什麼是「我」討厭的,所以在環境之中經常不自在,一切不自在,都是源於自我中心執著。
一旦覺察身心不自在要趕快調整,就如上白下雲老禪師所說:
「學佛,頭一個學什麼?學著冷靜下來,不要那麼衝動、莽撞,就是所謂學禪定。必須先要冷靜下來。冷靜下來之後,幹什麼?要去思考,不是憑自己的自我意識去思考,除了站在自己的立場,還要站在別人的立場、第三者的立場去面對問題。否則,自己與別人,還是兩個對立的『我』,你有你的自我意識,對方有對方的自我意識。通常自己的自我意識,不希望別人否定,其實,對方的自我意識也是相同的,所以,真正要下功夫是在我們的內心世界。內心世界,關係到佛法所謂『五蘊』的問題,就是內心世界的變化與作用。」
例如:人際關係的發生。若與人交往,能以1.單純而淡泊的心意。2.對事而不對人。3.且能明辨事理。4.不以利害為前提。5.不計較得失。6.不執著親疏,結果與過程,必能圓滿於有價值的歡樂之中。師父曾提及:「世間法及佛法最主要的差異在於親疏。」佛法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依於人間相對法來說,親疏有相當的界限。
運用想行之間的間隔
世間的人與事,涉及到應該與不應該的時候,最主要的關鍵是有所計較和執著了。就像是煩惱,如果不計較,不執著,煩惱便不會發生,則煩惱便成「空」相,心念則常住歡欣快樂之中,生命的時空裡,怎會有不自在的道理!在「五蘊」的修行上,白雲老禪師提出一個道理的認識、方法的進行,那就是:「想行之間」,從修養建立起一個空間,也就是說,當色蘊形成感受之後,「想」,不要馬上行,如果「想」,馬上就去做,很快就會展現出一個結果;如果「想」,不馬上「行」,這當中建立起一個空間,把這個空間運用得好,那可能「行」之後的效果,就會好。
如果一氣呵成,那結果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這中間沒有任何改變或者調整的餘地。所以想行之間,建立起一個空間,我們可稱之為『間隔』。空間愈大思考的機會就愈多,對人、對事物的分析就愈理想,可以這麼說,它的缺點就會比較少。「想、行之間」,如果空間建立的大,除了本身思考的機會增多外,同樣也會給予別人機會。
色蘊的形成來自色塵緣境,色塵緣境不離於人或事,這些人與事表現出,對這個「我」而言,是一種色塵緣境。色蘊形成之後,當然會有「人」的感受,只是這個「人」,有所謂的平常人、有修行的人或已經有修養的人,如果說一個人,於色蘊形成,受想行識馬上一氣呵成,那這個人就是一般平常的人;如果想行之間能建立起一個『空間』,從學習中把你的知識經驗,怎麼樣慢慢運用起來,對這個色塵緣境做多一些的認識、瞭解。
換言之,就是給自己一個『緩衝的空間』或者『緩衝的餘地』。如此,我們的身心就不會經常受外境影響,儘管生活中仍有許多變化的因素,比如身體不便、生理不適。但心境經常能夠保持平靜、安穩,便是「能持心安自在」。只要能夠觀照「五蘊皆空」,就可以化解五蘊熾盛之苦,也能讓我們好好運用這個身體,為自己種福、培福,更進一步『快樂自在享人生』。
祝福各位心寬運就通,運通福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