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探秘九之三

    可是「色受想行識」是不是實在的東西?都是空的!都是虛無的,只是一個緣相!《圓覺經》裡面不是講嗎?「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 文:若知出處:應佛之印期數:328期2017年12月

楞嚴探秘九之三 若知

 

剛剛講“對”,所謂“對”就是相應,就是在內的能(根)與在外的所(境)相應的說法,如果不相應的話,就不會成為見了,「若不對者,云何成見?」「若離外見,內對所成,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如果這個黑暗跟你的眼睛「不相對」,不是你眼睛所見的,云何成見?就不成見了嘛!若不對者,塵境如,是黑暗,跟你的眼睛是相對的,那麼黑暗就在你的眼前,就不能說在內嘛;如果說在內的話,你就等於住在暗室裡面,所有的這些所見,黑暗就變成你的內臟焦腑了;如果說「不對」的話,那就不叫「見」了嘛;「眼對」叫做「見」,對不對?如果「不對」的話,那就不叫「見」了!

「若離外見,內對所成,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如果離開了這個外見,眼睛看到了外面的東西叫做「外見」,「內對所成,合眼見暗」眼睛內視,眼合起來看見的是暗,叫做身體裡;那麼張開眼睛看見明亮時,怎麼你看不到自己的臉?「若不見面,內對不成」,既然你看不到自己的臉,說明看的本身沒有看的能力,可見內對也就不成立了;「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空,何成在內?」如果說你能夠看到自己的臉,當然這個眼睛代表識心,如果眼睛看的到臉這個成立的話,「此了知心」那你覺了這個識覺這個識心,眼睛如果能夠看到自己的臉,你這個識心啊,就變成到外面來了,你才能夠看到你的臉啊,怎麼能夠說在裡面呢?

「若在虛空,自非汝體,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覺;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如果說這個眼根跟你的識心都在外面的話,那你想想看,這個眼睛就跟你的身體脫離關係了,不是你的身體了,那麼現在如來看到你的臉啊,也就是你的身了,你的眼睛是已經有知覺的,除非與身合否則他不能夠覺,你一定要執著說身體跟眼睛是兩個覺,眼睛所看跟身體感覺是兩個覺,那應該有兩個知覺了,那你一個身體就變成兩個佛了。因為我們通常說有知覺才能夠覺悟,本來是合一的,如果執著兩個都覺,那你的身體就變成兩個佛,所以這個道理是根本不能夠成立的!我們再分析所謂「對眼」與「不對眼」的說法(有人提問):

1.「閉眼見暗,此暗若與眼對」:(a)對者是根塵相應,那暗就在眼前,怎麼能夠說成內呢?破阿難的「閉眼見暗,名為見內」之說。因為暗在眼前,眼是根、暗是塵,對眼就是與你眼睛相對,指外面。…(b)若成內者,如果暗在眼睛裡面,那你「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室暗中,皆汝焦府」;這是說「對眼」。

2.再看「不對眼」,如果「不對眼」的話,又云何成見?既然不對眼,根塵不相應的話,它就不能形成「見」了!它就達不成眼睛能夠看的這個能力!如果根、塵不相應,它就不能形成「見」,眼睛根本就沒有看的能力了。再看:(a)「若離外見,內對所成,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若不見面,內對不成!」這是「暗對眼」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b)如果說「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空,何成在內?」「若在虛空,自非汝體」,這是假設分析的話,依阿難的理解能力,來破除阿難的理論不成立的理由。如果眼睛可以看到臉,那麼這個了知的心以及這個眼根,應該在外面了,應該在虛空中,怎麼能說在裡面呢?如果眼根跟了知心都在虛空中的話,這根本就不是你的身體了,而這根本就是說不過去的!(c)「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覺,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變成如來呢看到你的臉,就是你的身體,你的眼睛已經有這個知覺的能力,除非與身合,不然不能覺;如果你一定要執著說,「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他前面講了:「是眾生身,府藏在中,竅穴居外;有藏則暗,有竅則明。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暗名為見內」就把眼睛跟身體分開了。……這是佛陀破阿難的四處徵心。

五處徵心

    四處徵心後,阿難對佛說:「我常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亦非內外中間三處。

我們常聽到,所謂「佛法是依於因緣和合而生」,「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這個話本來是成立的,問題是阿難不懂這個道理,只是在聽聞佛陀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所以就想到了:「我這思維的本體就是我的心性,就是我的心的本體」。性、就是本體,心性就是心的本體;「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當我和外面,所謂的「心生種種法生」嘛,「由法生故種種心生」,當我這個心跟外面相應什麼的時候,我這個心就隨時產生了,「亦非內外中間三處」,這是阿難常聽聞之下講的,你看他這樣子問話都是很籠統的,其實我們說,"非內非外非中間",是怎麼講的?就像有個梵志,有天拿了兩朵優曇波羅花去供養佛陀,佛陀叫他放下,他就放下手中的一朵花,佛陀又叫他放下,他又放下另一手上的花,可是佛陀仍然叫他放下,還要放下什麼呢?「手上的花我全都已放下了,還叫我放什麼呢?」他不懂?佛陀就說:「我要你放下的是外六塵、內六根、中六識」,「放到無所放處,就是你放生命處」!那個梵志才「哦」,懂了!才理解了一點什麼!所以我們看看,什麼叫做非內、非外、非中間?佛陀是這麼講的,可是阿難不懂,他不懂就只得含含糊糊的問,佛陀怎麼回答?我們看下面: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是心無體則無所合。」

這個心不是一個實際的東西啊,心既不是一個實際的東西,那就無所合,他用什麼去跟外面合啊?!其實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的話,你就知道,心是什麼?是「色受想行識」!可是「色受想行識」是不是實在的東西?都是空的!都是虛無的,只是一個緣相!《圓覺經》裡面不是講嗎?「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因為透過我們的眼睛、我們的六根--五根跟第六根,五根跟五塵打交道,我們的意根跟進去,然後這個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心生起來了,我這個整個跟外面打交道,產生了我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啊,這種種的情緒作用,幻化成心,這就叫做「緣相」!所謂的「緣相」,所有的起伏,起心動念,感性理性情緒的起伏,都是因為這個--根塵相應(色心相應)而牽動的,否則它是平靜的(空性的),五欲八風不是就這麼來的嗎?人為八風(利衰、稱譏、毀譽、苦樂)所左右,就是因為這個而牽動的,所以所有一切法皆是一個「緣相」,《圓覺經》裡面講得很清楚了。

隨所合處,心隨有者,是心無體,則無所合」,這個心,因為沒有一個實體在,所以就跟外面無所合,「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因為心既然不是個實在的東西,卻能跟外面相應的話,豈不是就變成「十九界」了嗎?!我們知道平常講的是「十八界」啊,眼耳鼻舌身意對色聲香味觸法成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為十八界,那你如果意會出另外一個道理,不就變成「十九界」了?所以這樣子講起來,阿難連「十八界」都不懂,他如果懂得的話就不會這麼說了,就因為不懂這個十八界,妄生出來另外一個解釋,所以佛陀就講,「那就變成十九界」,還有一個「七塵」,本來是「六塵」,現在多了一個「七塵」出來?所以阿難唯是多聞不了道,連根塵相應這個根本的道理都不懂,根本的道理懂,他就可以用另外的方式去問佛陀,因為不懂,所以用他的方式問,(其實阿難示現此相,是幫我們向佛陀問問題,如果佛弟子個個都得道、個個都是聖僧,佛陀如何傳法給後人呢?)所以佛陀也就順著他的理解來回答他:「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這個道理說不過去;「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其體,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若復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如果說心有體,挃、有敲擊的意思,就這樣用手碰一下身體,你會有所感覺,那你的那個覺知,是從裡面出來的?還是從外面進去的?其實我們也可以試著來體會一下,就好像佛陀是對我們講話,我們變成阿難,那你所覺察到的那個了知之心,是從裡面生出來的?還是從外面進來的?如果是從裡面生出的,那你應該看得到身體裡面的內容啊!如果是從外面來的,那應該先看到你的臉啊!(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