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若知出處:應佛之印期數:332期2018年5月
「阿難言: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
楞嚴探秘十之二 /若知
「阿難言: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
這裡才是「徵心所在」,這個徵心跟前面的徵心是不一樣的,「七處徵心」是後人所加,因為阿難這裡講「如來問我徵心所在」,其實兩處徵心的出發點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偏理、一個偏事,既有理論也有體驗,看,佛陀說法多高竿!阿難回答:「而我以心推窮尋逐」,你看看,這不就是我們的現在嗎!我們心不是要去思維嗎?不是順著前塵緣境在跑嗎?現在我的思維體在哪裡?「即能推者我將為心」;你的心跑哪裡去了?西方哲學家說:「我思故我在」,「一個意念就是五蘊的完成」,意念是思想的單元,所以有組織有條理的意念就是思想;所以「推窮尋逐」就是心的作用。「推窮尋逐,即能推者」,好比上窮碧落下黃泉,或到天壇看耍猴、或到淮河看划龍舟,用的都是我們那顆心…。
「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
咄、是一種急驟間用的喝斥的口語,把你叫醒!「咄!阿難,這不是你的心」!
「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
矍然,突然間受驚嚇的樣子,我們不都像阿難一樣以為這就是我們的心嗎?可這竟然不是!阿難慌了,一臉驚訝,連忙站起來合掌問佛說:「這不是我的心,那這是什麼呢?」
「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于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這段很重要!我們都跟阿難一樣:「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記得《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有段話「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這裡佛陀說:「這是我們面對的前塵--根塵相應時的色塵緣境,所引發的虛妄相想,“相”就是你所看到的、所聽的(所有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的運作)所呈現的相--也就是“色塵”,“想”就是心色相應後引發的思維--五蘊中想蘊的變化作用;這段講的就是心色相應,心法完成的道理。所謂「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與「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所說明的不外一個道理,相是虛妄,心念非真;然而我們卻是受此擺佈,「無始至于今生,認賊為子」,所以喪失了元光真常,「故受輪轉」。
外面是塵,色聲香味觸,對的是我們的五根,眼耳鼻舌身。眼睛能夠看、耳朵能夠聽、鼻子能夠聞氣味,舌能夠嚐、身體有觸覺(涼、暖、濕、乾、澀、滑、粗、細等),這就叫做根塵相應,根有作用的能力,塵是所,所以也叫做能所相應。眼耳鼻舌身五根,進入到意根,意根有意識,意識就是識別能力,透過五根形成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才能確定「看到什麼、聽到什麼,聞到、嚐到、觸到什麼」,這一層是第六識;緊接著,意識作用會進一步打交道,比方你吃東西,吃樣東西你不會只停在咬嚼,一定馬上就有感覺了,你從味、觸、香同時你馬上就會產生感覺,這個感覺來自於「色受想行識」,也就是「五蘊」,一般講就是第七識,也就是我們的心。
當根塵相應,意根作用時,一定牽動第七識與第八識,不會只停在第六識,除非根塵不相應;比方這個白板擦擺在這裡,它只是個聲塵(提到它)、也是個色塵(看到它),但當我要擦白板拿它時,「這個東西」就變成色法了,這就是“心色相應”;比如你吃一個東西的時候,你不可能沒有「色受想行識」的反應,當你咬下時,淡、甜、鹹、酸…各種味覺觸覺馬上就有了,接著就有感受;「色受想行識」,還有來自第八識所給的判斷意識,是熟悉的還是陌生的?於是就有一個結果了;而這一連串的過程完成於瞬間。第八識也就是如來藏,是儲藏種識的地方,有這個能力,對面前「所」的反應,是六根同時進行的,你的眼要看到、手要取、鼻在嗅、耳在聽聞、嘴要嚐味、意在主宰分辨…六根是同時在作用的。只要意根加進去,馬上就有受想行識的反應,知道它是甜的,而且是什麼東西?這個能力來自於哪裡?來自於第八識的如來藏!你以前吃過了,知道它是什麼東西了,已經有種子儲藏在裡面了,其實這整個就是我們心的作用,對外面的整個的一個反應圖。
「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心的作用關鍵就在這裡,遇到外面的色塵緣境來,我的五個根就跟外面打交道,意根加入,然後產生受想行識,佛陀告訴我們,這個就是「用攀緣心為自性者」。我們的自性在哪裡?如來藏!自性有兩種,一種是什麼?剛剛講「無始生死根本」,一個是「無始菩提涅槃」。我們現在有了造作的種子在裡面了,就變成「無始生死根本」了;我們不瞭解「無始菩提涅槃」,如來藏原是「無始菩提涅槃」,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起,它已經成為「無始生死根本」了;唯有藉著佛陀告訴我們的道理方法去行修,才能回復到「無始菩提涅槃」。人生所有的一切,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的一切,都是個夢幻泡影的現象,怎麼樣才能從這當中超脫?
「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于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我們的心,是以「推窮尋逐」的方式,去推想、思考、判斷的,…所有這些,阿難說「即能推者,我將為心」,可是佛陀喝斥說「咄!此非汝心」,「此是前塵虛妄相想」!眼前的這個色塵,當我們的根、我們的心意識面對前塵所產生的虛妄相想,為什麼是「相」?色塵緣境,能夠看得到的就是相,所以唯識才講「法相學」,唯識先要建立法相,然後面對法相去認識、然後才能夠肯定!他不是「肯定去認識」的,「肯定去認識」的話,「肯定」是個自我意識,所以唯識是客觀的認證,是要「先認識而後才肯定」,因為前塵緣影只是個「虛妄相想」。
「惑汝真性」,讓我們失去原來的真實清淨的面目了,「由汝無始,至于今生,認賊為子」被自己所騙,以致「失汝元常,故受輪轉」,這些在經中都是很怵目驚心的話,十分有力量。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遍歷恒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唯垂大悲,開示未悟。」
阿難一聽佛陀這樣講,驚懼得站了起來,我們一向跟阿難一樣,以能「推窮尋逐」者為我心,如果這個不是,「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那什麼才是呢?所以阿難懇切請佛指導,請佛陀把重要的法義說出來。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
「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心生種種法生,此乃生死輪迴的根源,所以佛陀要導入「無生法忍」,什麼叫做忍?忍是化解的方法,為六波羅蜜行之一,修行上有「生忍」、「法忍」再到「無生法忍」。有生就是有造作,生忍的提昇到法忍,而後提昇才能無生,無生就是突破有進入到無;所以「無」不是沒有,是從有慢慢去面對、去克服的。師子座,通常都用來形容佛陀的座椅,師子即獅子,獅子是百獸之王,佛陀是人中之王,因為佛陀是世尊、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人中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