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40期2019年1、2月
王維跟他媽媽都葬在藍田別墅。當時朝廷准許王維把他的別墅捐出來做為寺院,寺名叫「清源寺」,大概過了一百年,清源寺就荒廢了。
大陸在藍田立碑宣傳這棵樹,在一家工廠旁,當年這裡不是王維的家,而是鹿苑寺,王維在鹿苑寺種了一棵銀杏樹,傳說這棵就是王維種的。
藍田縣政府應該找到藍田別墅的舊址,已經都是民居,就豎一個碑「王維墓」,王維跟他媽媽都葬在藍田別墅。當時朝廷准許王維把他的別墅捐出來做為寺院,寺名叫「清源寺」,大概過了一百年,清源寺就荒廢了。
758年,也就是他寫〈請施莊為寺表〉那年,那時的宰相叫王璵,王璵家裡一棵樹上生了紫色的靈芝,他不知哪裡得到一個巨大的木瓜,就要王維寫文章。王維寫了一篇〈為相國王公紫芝木瓜贊〉,想是王維收了王宰相的「潤筆」金才寫的。那時剛好宰相的母親過世不久,所以他就寫宰相喪母之痛如何深,其實是講他自己當年的感受:
嘔血長號,禮不能制,其哭泣之度,終身劇痛。。。淚少於血,骨餘於形。風淚起而裂其心,鳥悲鳴而感其哭。
這是王維的散文,讀來鏗鏘有聲。「嘔血長號」是講媽媽過世的時候,他不是流淚,而是「長號」,不斷地嚎哭,而且哭到吐血,應該是寫他自己八年前的經驗。可能是把喉頭的血管都嚎破了,就出血了。「禮不能制」,譬如說他應該做祭拜的動作,都做不來了,只在那邊搥胸頓足大哭大號,他哭泣的劇烈,是一輩子的大傷痛。「淚少於血」流淚流得不少,但是血流的更多,嘔出很多血來。「骨餘於形」,他的形體瘦的只剩下骨頭而已。王維至情,又特別孝順,從小跟著母親學佛,母親必是他的精神支柱,母親過世對他是極大的打擊。
我們對王維和他母親的親情有一些瞭解,現在講他和弟弟妹妹的關係。王維出生在蒲州,現在的山西永濟,永濟現在不算是大城,可是在唐朝蒲州是全國六大雄城之一。我昨天碰巧在電視「人間國寶」專輯上,看到到黃河當年有座鐵索浮橋,唐朝建的。兩岸橋墩和鐵索橋一共用了約一千七百噸的鐵,鐵橋墩上鑄造鐵牛跟鐵人,它們有造型,其作用是「樁」,綁鐵索的鐵樁,鐵索連接一個個浮墩,上面鋪了木板。鐵索橋就建在蒲州城外,完成於開元十三年(725),是年王維二十六歲,在鐵浮橋建成之前,建橋所在的蒲津渡原來就是黃河的渡口。這鐵索浮橋變成交通樞紐,運糧、運貨、行人,都是靠它。蒲州遂成為重要的大城。王維是在這樣一個欣欣向榮的城市長大的。
蒲州城東的山上有座大佛寺,普救寺,建成於武則天時代,所以王維出生時已經有這座大寺了。普救寺聞名到今是因為《鶯鶯傳》裡張生和鶯鶯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那裡。《鶯鶯傳》是唐朝詩人元稹(779年—831年)寫的,《西廂記》是元代王實甫改編自《鶯鶯傳》故事的雜劇。有這樣一座宏大的佛寺,可見蒲州城佛教盛行。
王維的四個弟弟依次是王縉、王繟、王紘、王紞。王縉在王維過世後,不到三年就做了宰相。王繟做過江陵少尹,王紞任太常少卿,都是不是首長、是副首長,有個妹妹嫁了位汝州司馬。應該是王縉拉拔弟弟的。王維這兩首詩〈別弟妹二首〉是為告別弟弟妹妹寫的:
兩妹日成長,雙鬟將及人。已能持寶瑟,自解掩羅巾。
念昔別時小,未知疏與親。今來始離恨,拭淚方殷勤。
小弟更孩幼,歸來不相識。同居雖漸慣,見人猶未覓。
宛作越人語,殊甘水鄉食。別此最為難,淚盡有餘憶。
從詩的內容看,王維應該離家一段時間,回家看家人,不久又要離開。那他先前是何時離家,何時要再度離家?我就假設一些狀況。如果王維十六歲去長安求功名,他可能什麼時候回蒲州呢?我想他二十歲參加長安的京兆府試,得到解頭,即解元,就是第一名,他可以衣錦還鄉。用這個假設推算一下,王維十六歲離家,王縉只差一歲,十五歲,大妹十一歲、王繟九歲,小妹七歲,最後一個王紞可能是遺腹子才五歲。王維二十歲回蒲州,大妹應該十五歲了。
我們看第一首詩,就是兩個妹妹「日成長」,每天都在長大,走的時候大妹才十一歲,回來已經十五歲,要知道,現在十五歲是小蘿蔔頭,才初中三年級,在那個時候十六歲就可以出嫁了!在古代一直到清朝,十六歲就「及笄」,「及笄」的意思就是可以出嫁了!
「雙鬟將及人」,是少女梳兩個髻子在頭兩側,左邊這幅壁畫裡,這唐朝少女是不是有兩個髻子,在臉兩邊腮後面。「及人」就是快要成人了,成人的意思是十六歲「及笄」,不是二十歲,現在大陸上模仿以前的「及笄」儀式,就是把頭髮梳到頭頂做一個髻子,插一隻簪,叫「及笄」,表示可以嫁人,所以妹妹都長大到可以嫁人了。
「已能持寶瑟」,妹妹已會彈瑟了,這是瑟的照片、跟琴很像。「自解掩羅巾」、她已經懂得拿一條絲巾來遮住嘴吧,學會有教養,笑不露齒,不會大笑特笑、捧腹大笑,學會了女教的謙和自製。
「念昔別時小」,想到以前我們別離的時候妳還很小,那個時候十一歲,「未知疏與親」還不懂誰跟你是陌生人、誰跟你是親人,就是走的時候妹妹還不太懂得難過,「今來始離恨」,現在我要走了,妹妹很難過,就有離恨了。「拭淚方殷勤」,殷勤就是做很多次,哥哥要走了,他妹妹就不斷的擦眼淚。此詩文字淺白,真情流露。
下一首是為弟弟寫的,我推測如果王維走時十六歲,最小的弟弟才五歲的話,他回來的時候弟弟九歲。「小弟更孩幼」,小弟比其他弟妹更小了,「歸來不相識」,小弟不記得他的樣子,所以不認識他。「同居雖漸慣」,在家住一段時間,小弟跟他漸漸熟了。「見人猶未覓」,看到大哥還不懂得找他。
「宛作越人語,殊甘水鄉食」,什麼叫「越人語」、「水鄉食」?越人跟水鄉通常是指長江下游,現在的湖北、安徽、江蘇一帶,我懷疑大概帶小弟的乳娘是來自江南。所以小弟還會講江南的地方話,也很喜歡吃江南菜。「殊甘」就是特別喜歡吃的意思。「別此最為難」,我跟這個小弟離別最難過,因為什麼?他一定非常疼這個最小的弟弟。「淚盡有餘憶」,流完眼淚了還不斷地想弟弟!
王維是位非常愛護弟弟妹妹的大哥,在古代長兄如父,父親過世了,當爸爸的就是長兄,他需要養家,所以擔子重。因此王維十六歲就去京城長安城找頭路。想想我們今天,十六歲才高一,還在受義務教育,幾乎沒有人需要到社會上找出路。 不出幾年王維在長安就出名了。他詩一寫出來就在上流社會流傳,此外他琵琶彈得好,畫畫又畫得好,岐王是唐玄宗的弟弟,很賞識他,常請他參加家裡的宴會。王維在京城站穩了腳,就把弟弟王縉接來,兄弟二人皆以才華名傳京師。王維本質上是一個溫良的人,但是少年時期也有一股英氣。
這幅字是誰寫的?王縉,王維弟弟是唐朝出名的書法家,以草書見長,你如果在網上google王縉的話,會出現他的一些草書。天下的才華給他們兄弟攬去很多。這幅字的真跡藏在日本的福岡書芸院,字體隨意自如。王縉草書寫的這首詩題目是〈別輞〉,應該是王縉到輞川的藍田別墅去看媽媽和哥哥王維,離別時寫的詩:「山川曉仍在,林風涼不絕,殷勤如有情,惆悵令人別。」
這詩是說,已經快到中午了,可是輞川的山水還是有早上的感覺,因為樹林一直吹涼涼的風,到近午還是很涼快。「殷勤如有情」就是風像熱情的人一樣很殷勤。最後一句說離別令人惆悵,因為要押韻所以把「別」字放到後面去。廣東話「絕」念「juk」、「別」念「bik」,都是入聲字,押韻的。王縉是借著樹林的風來寫他對母親、對哥哥的深情,和跟他們別離的惆悵。
王縉是怎樣的人?他是書法家、散文家、詩人,還是位高權重的大臣。王縉非常善於謀略,安祿山叛亂時,王縉為太原少尹,輔佐將領李光弼成功鎮守太原。王縉在王維過世後兩年半,六十四歲的時候,新登基的唐代宗賞識他,在764年正月任命他為宰相。王縉果斷剛猛,六十八歲時外放去當齊國公兼河東軍節度使,因為那邊有些動亂,他一過去就殺七個謀叛官員,平定動亂。可見他這個人剛猛、果斷、而霸氣,怪不得可以做掌權的位置。但是在他任宰相以後的官聲不太好。他倚老恃才,對人傲慢:「恃才與老,多所傲忽。」(《舊唐書》,列傳68)《新唐書》說王縉貪心斂財:「性貪冒,縱親戚尼姏招納財賄。」(列傳70)可見王縉在德行上有點爭議。但是無可爭議的是王縉是虔誠的佛教徒,他弘揚佛教,影響唐代宗信佛,促成很多寺院的興建和佛教的興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