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衣下的足跡 東山飄雨西山晴

衲衣下的足跡 東山飄雨西山晴 /恕

 

1、殘山剩水一隻鞋

記得好久前,難得二哥邀我出遊陽明山,山上花紅樹綠,風景怡人。假日遊客如織,狹小的山徑因為多日下雨,地面本就潮濕,加上人龍綿延繞過樹林間,幾乎是被後面的人推著走。突然間飄起細雨滲透全身,腳步也漸失輕盈,因為輕薄的布鞋,那種不綁鞋帶的,走路很容易脫落,不禁憂心爛泥巴路的難行。沒想到真的一隻鞋埋入泥中,還來不及拔出,後面的遊客已挨擠上來,我就丟棄另一隻鞋,赤腳踩著石礫與濕滑,真是狼狽啊!長褲的一角也沾了泥。

 

在山上還好,大家都濕淋淋的,在台北士林鬧區等車時就不一樣了!旁人張大眼睛看我,我迎來不少好奇的眼光,心裡忐忑不安,二哥也替我覺得尷尬:「瞧!人家都在看妳,在街上走竟然沒穿鞋。」尤其在乾燥的車廂,我就像剛被撈起的水草,亂髪濕漉,又沒穿鞋,尤其大好天氣褲腳又沾泥,唉!難得與哥哥遊山,心情竟成爛泥,怡人的風景變成殘山剩水。

 

2、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福爾摩斯

我們常因少見便多怪,或凡事「習以為常」,過度慣性的思考反而不識實情,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往往被一套模式框限。假如大好天氣。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一個姐兒打赤腳,褲上沾著泥巴,你猜測數遍:「難道她逃家?或被綁架,好不容易從壞人手中死裡逃生?或剛去救人...或....」,百思卻依舊不明白是怎麼回事?種種可能,卻不一定如你所想。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福爾摩斯,或像偵探柯南察出密室歹徒的作案。尤其福爾摩斯的觀察力是一流的,他擅長快速而準確地抓住觀察對象的特點,從一系列蛛絲馬跡中推斷出對象的境況和經歷。華生是他的助手,也是福爾摩斯的老朋友,不止一次被這種觀察力所震驚。

 

 「可是你怎麼能這樣神妙地推測出這些事實來呢?那麼你並不是猜想出來的了?」

「對,對,我向來不猜想。猜想是很不好的習慣,它有害於做邏輯的推理。你之所以覺得奇怪,是因為你沒有瞭解我的思路,沒有注意到往往能推斷出大事來的那些細小問題。」

 

看到一個打赤腳,衣服不整齊的大人就這樣進入公共空間,會不會顯得失禮?其實洞察力是鍛鍊出來的,每人內心都有一個福爾摩斯,可以用來認識問題,解開生活中匪疑所思的所見所聞。

 

3、慣性的思考

福爾摩斯直白的原理的形式是「如果p,那麼q」,其中「p」代表一些觀察證據,「q」是證據所指代的。但有時也會有中間地帶;而最重要的真相,在於最細微的事物上,可是相反的「以此類推」有時會是一種消極的慣性。作家黃致凱談「思考的慣性」說:

人類思考與覺察的能力是不是也有所謂的「慣性」?或許,我們很難客觀地去評斷或認識單獨的個體,因為我們習慣從那人或那樣東西所處的環境,來獲得訊息,然後「以此類推」那些人事物,大概就如同他所處的環境一般;殊不知,這思考的慣性,偶爾會讓我們產生美麗的誤會。

 

佛法的止觀──用佛法去理解,一定能夠讀出事件的不同意義,去了解人類更深沉的習性束縛。嚴重的慣性思考有時真的會造成很大的傷害,譬如有一則新聞就是被「傳香火」,所謂「無後為大」的傳統的想法所礙:

 

爺爺偷換包──這對夫妻,因早年接連產女,當要生下第六名女兒時,他的父親(祖父)擔心其香火無法延續,就以另一個兄弟的兒子「掉包」登記戶口。後來兄弟分家,祖父才告知原由。結果換來的兒子卻認為自己是非親生父母所生,

結婚後就搬家,也拿到大部分的財產,竟然從此對養父母不聞不問,讓兩老覺得「被遺棄」。

 

最後高等法院認為養子長期忤逆,便判兩老勝訴,並終止領養關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是一般人的慣性思考;相信初始,每個人都想與家人一起創造幸福,沒有人知道拼圖的實相全貌,也許活在甜蜜的謊言中不自知,一定要等事情水落石出,幸福的藍圖才「真相大白」,而有的慶幸、有的懊悔,可是已來不及了!思考的慣性便是人們的一大執著。

 

5、《大般若經要解》- “是處不是處智力”的觀行

白雲老禪師在《大般若經要解》DVD曾介紹「般若的觀行」,談到觀行的緣起、過程與功德。他說「般若的觀行」要圓滿功德,必須成為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從何而來?還是來自“智”,而“是處不是處智力”是第一個;:

 

「是、不是,好像是矛盾對不對?其實不矛盾!“是處”是依於佛法的道理,常說『佛法是歸依處』,就是我們學佛者的“是處”。為什麼又講“不是處”呢?那只是歸依的一個所在地而已,從中能不能得到好處,就不只是歸依而已,還必須進入去學習、去認識,還要去修養。

 

所以“不是處”是依於“是處”來講;只有“是處”並不夠....原來“是處不是處”不是說有的是“是處”,有的“不是處”,不是這麼分別。而是說依於“是處”不能夠執著『我皈依了』或者『我學佛了』,『我是佛弟子』,『我就是佛菩薩』,這不是“是處”!可是,並不捨棄這些,也不可以少於這些,這就是“是處不是處”。

 

把“是處”做為依皈,“不是處”成為依皈再進一步去「解」跟「行」,才能產生智力。這種智力,也可以說是道,或者是從業中顯現出來的一種力量,或是完成菩提的,就是剛剛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這種力量。」

 

可見“是處”與“不是處”的真義,呈顯「理事圓融」,也就是認識問題後的「信解行證」。只有“是處”並不夠,但是一般都會依於自己所見所聞的自我意識,去肯定眼前的一切。福爾摩斯多了一隻偵探的眼,佛法更甚,具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看得更深、更細微、深入,不會只憑主觀的直覺去看問題:

 

面對善惡會生起分別就是肉眼的現象,而天眼的修養就是於惡已盡,所存皆善。只談法眼而捨棄世間法,法從哪裡來?所以才談法眼;進一步能突破主觀、客觀,甚至表現智慧稱為慧眼(即“般若眼”),最後能得到圓滿的覺悟就稱之為佛眼。是的,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是“是”、都是尋常的,也不全是“不是”、不尋常的,最好有一雙善於觀察的心眼。

 

公車上一個女的,披頭散髪,赤腳、衣服潮濕...眼神茫然、忐忑不安的樣子,好像一個野人,你知道她從何來?又去向何方?她上車前究竟發生了何事?

 

 

6、法藥如草,諍論如泥

談到沾泥,律中的「三滅諍法」有言:

「法藥如草,諍論如泥,思以法藥而止諍論,如是雙方思以如草覆法以滅諍,於眾中各誰有智慧堪能者為代表向大眾行如地羯磨。」

 

「若彼此二眾共諍不止。則會二眾,由其中各出一上座,各陳滅諍之言而息其諍。法藥如草,諍論如泥,今以此法藥而止諍論,如草之覆泥地,故云草覆地。」(見《戒疏行宗記四下》)。

 

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就像水中的波光幻影,扭曲的畫面如何判讀實相?這就需具同理心,以佛陀的道理方法為藥,使用止觀,分析與研究,展開神經觸鬚,以“是處不是處智力”開啟突破性的思維,做不同層次的觀照才能達到「因為瞭解,所以慈悲」。而從另一個面向來看,在公共空間必須穿著整齊、不可打赤腳,因為這是一種禮貌!何況尊重別人也就是尊重自己,每個人要維護環境、團體的秩序,粗野、失禮、起諍,引起人家的不悅,那就是內心沾泥,身語意失控。

 

 

7、最後再談「我與所屬之物的關係」:

什麼是「我與所屬之物的關係」,所屬之物?就以你穿著的衣服與鞋來說,這些物質融入了“自我”,變成了你的一部份,在生活中形塑出「你在別人眼中的樣貌與身份」,亦即是藉外物來彰顯個己的存在、標明你的風格生活。就拿衣與鞋來說,你與它們之間的事,真的純屬你個己的事,跟別人都沒關係?絕非如此!其實你選擇它、喜歡它、依賴它,視其為自己的財產,標示出所有權,只差指著說:「這是我的鞋!我的衣!」

 

在語意中涵蓋著對事物的獨佔與控制,一旦衣、鞋損壞了,你想扔掉它,那你可以將它視為垃圾,隨意丟棄在河溝、馬路等公共地區嗎?如果讓垃圾污染自然環境,影響觀瞻,則將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生而為人,只要你一站出來,在世間、社會、人群中,那就不只是「你的事了」!一個人只要活著就與周遭的人有密切的關係,所以不可隨意製造噪音、暴力、髒亂。我與所屬之物的關係,“是處不是處智力”的觀行──把“是處”做為依皈,“不是處”成為依皈再進一步去「解」跟「行」,才能產生智力,因此不作肯定也不否定,只有多方認識與突破、超越。

 

哪怕「東山飄雨西山晴」,你也不會成為一個冒失鬼,要去山上也不準備好雨具以及一雙穿行自在的鞋子!才會被泥濘的山路所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