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腳生涯和修行:白雲老禪師的五言詩(三)

    行腳臺灣島,臺灣道無窮。 溪多海岸遠,蕉風椰雨濛。 時觀濤與浪,意識不覓風。 能捨水變異,道在風浪中。

  • 文:編輯部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49期2019年11月

專題演講 行腳生涯和修行:白雲老禪師的五言詩(三)
演講者:鍾玲教授
地點:高雄般若寺
時間:2019年5月19日

 

老和尚的詩是不是很有禪味啊!好,我們現在來看下一首。就是講行腳台灣了,你們看這裡是什麼地方?(碧雲寺)這裡是老和尚人生很大的一個歷鍊。等於是他第一次長期住在台灣的一個寺院裡講經說法,長達八年之久,但因為那寺裡本身有結構的問題,不是出家人在管寺院,也不是居士,還有拜關公的、道教的也在裡頭,是廟祝在管,廟祝會貪污,老和尚見到了,他的脾氣很直,怎能見這不如法的事在寺院裡發生?他起先是忍住,因為他要讓這叢林基地先建設好,他儘量幫助建設佛殿,他把錢用在正當的使用上。你們要看的話就找老和尚的書看,是《禪行者》和《雲水悠悠》,現在一起念這首:

 

行腳臺灣島,臺灣道無窮。

溪多海岸遠,蕉風椰雨濛。

時觀濤與浪,意識不覓風。

能捨水變異,道在風浪中。(《寒山真面目》,130)

 

行腳臺灣島,臺灣道無窮

這首詩講台灣一點也不假,開門見山。他是1961由軍中退伍,已住甲仙山中修持。1961-62(47-48歲),四十八歲行腳全台灣七個月。你們覺得這首詩最有台灣風味的是哪一句?(蕉風椰雨濛),大家很快的講出來了,風吹雨打芭蕉樹的景致,是南台灣常見的,在台北就看不到。

 

溪多海岸遠,蕉風椰雨濛

為什麼台灣的溪流會多,海岸遠?你們想一想,等一下再告訴你們。他說離「海岸遠」,在這首詩裡老和尚有沒有去海邊?他是在海邊「觀」耶!,因為他說「時觀濤與浪」,觀是觀想。以前老和尚教徒弟觀一根蠟燭、觀一杯水。這首詩裡是教你觀浪濤,他是在修行。

 

「蕉風椰雨濛」,是台灣見到的景象,尤其對南台灣的人,是不是很親切?現在講「溪多海岸遠」,台灣地勢圖由北到南一路下來,淡水溪、頭前溪、大安溪、大甲溪、濁水溪....好多溪,這字太小我念不出來,這一長串都是溪名,兩條溪中間還有很多小溪匯流進去,是不是「溪多」?老和尚大致上行腳時走現在的省道,那時沒有高速公路。省道在這裡,看到沒有?(指著地圖),地圖上看省道離海岸,好像很近,實際上很遠的,所以他一路不知由北還是南開始,走走走,到寺院掛單,叉出去找到寺院又回省道,所以總是離海很遠。然後又去海邊觀浪,你們看製圖說明好不好?(好)

 

時觀濤與浪,意識不覓風

這是開始進入修行了,「時觀」,就是他不時去觀浪與濤。他的意思是自己的意識不要跟著風流轉。我們再看一些問題:浪、濤、風、水,這四樣東西有什麼共同特點?都是變化的、動盪的。所以老和尚都在觀這些動盪的東西,浪、濤、風、水,彼此有什麼關係?水是什麼?浪、濤和水有什麼關係?是它組成的嘛,水組成浪成濤。那風和其他有什麼關係?先有風還是先有浪?風引起了浪、引起了濤,所以他們的關係是必然的。所以老和尚觀的時候不只是觀一樣,應該是觀彼此之間的關係。老和尚就一個人坐在海邊,坐在石頭上看著浪,把這些東西觀到有所領悟。他的領悟是什麼?「意識不覓風」,就是你如果跟著風去的話,就會被捲進去,那邊有煩惱你就被捲進去了,所以你要跟風保持距離,然後觀出他們之間彼此的關係,很理性,很清晰,瞭解它的內容與關係。

 

「觀」:是觀想,以智慧觀察特定事件,或因觀察特定物件,而獲得智慧。

 

意識不覓風,「意識」如何「覓風」?有時風氣很流行,跟風的人很多,尤其是年輕的女孩,你們的女兒、孫女,一下子流行裙子短,一下子流行牛仔褲鑽幾個洞,她就是跟風,認為這樣很美,這就是「覓風」。其實褲子破個洞,藕斷絲連真的很美嗎?我們是沒有覓風,但真正覓風的人就會真的覺得很美,而且褲子不是那樣她還不肯穿的。

 

意識不覓風,「意識」不是簡單的兩個字,「意」是指第六根,「意」所產生的認識和思維活動。「覓」有主動去尋求,去攀附的意思。也是攀緣,這裡我就不講佛法了,佛法由師父來講,我是講詩的內容。

 

能捨水變異,道在風浪中

你能捨棄水的變異,講到水的變異真正講得很好!因為水本身就有各種不同的形態,水可以是蒸氣,蒸氣就有雲、霧、山嵐、有雲海、有烏雲、晚霞...,除此之外水還有什麼形態?(冰)。以文學的境界來講,可以捲起「千堆雪」,這是蘇東坡的詞,浪濤像雪一堆一堆的在動,現實上沒有這樣的雪不斷的在動的,但是詩詞裡文學裡就有,看這張畫很美,大海的排浪,白花花,一層層。我找到這張照片,浪花很美的樣子,當我們說這畫很美,其實意識已被捲進去了,你的意識就被風捲進去了,所以還是要保持一個距離。

 

什麼是「水變異」?水之「相」千變萬化。有「浪花」、「捲起千堆雪」等等 。

「捨」是什麼?我們會有一些判斷,像剛才講的小女孩,覺得褲子破破爛爛、有洞洞很美,如果完完整整的牛仔褲不美,破破爛爛、有洞洞的才美,小女孩就應該要把這個執見捨掉,有洞的與沒有洞的褲子都是平等的,也就是要看到平等性。

 

「心平等性,無警覺性(不作意)」(《俱舍論》,卷四)。

 

「無警覺性」不是現在的用詞,是古代的用詞,不刻意、不作意的意思。凡事一刻意就有分別心,「捨」就是要捨棄這分別心,「能捨水變異」,老和尚坐在海邊看到浪花千變萬化,然後捨掉水的變異、幻化,看到水的本質,這就是他的觀。如果力量很大,他可以觀到令海水全部平靜下來,很厲害吧!

 

下面一首是講行腳,也是在修行的路上,大家一起來念:

 

欲得梅花香,徹骨寒不待。

訪尋禪林中,每歎無師在。

跋涉覓道蹄,有錯無人改。

仰首迎眾惡,我欲為大海。 (《寒山真面目》,58)

 

欲得梅花香,徹骨寒不待。

何以證明這是一首有關行腳的詩?有那些字眼?(「跋涉覓道蹄」,「訪尋禪林中」)。毫無疑問,這兩句「跋涉覓道蹄」,「訪尋禪林中」都是講行腳,是在大陸行腳還是在台灣行腳呢?我等一下給你們答案。

 

「跋涉覓道蹄」,「蹄」是指動物,如羊、馬、牛等的足;「道蹄」指佛道之路,追求佛法的道路。「欲得梅花香,徹骨寒不待」,是什麼意思呢?他是想去聞聞梅花的香味,可是天氣太冷了,他有沒有找到梅花?(沒有)。或者是已經有花苞,花苞還沒開,他等不到開花就放棄等了,老和尚當然不是為了嗅聞梅花香而徹夜等在那兒,他是這樣的人嗎?不是!所以等梅花香,是指一種希望得悟的境界。梅花香是一種象徵,比喻在艱難的情況下找到一種高超的禪修境界。

 

「徹骨寒不待」,「寒不待」是指太冷,不能等下去。在禪林裡行腳,他常歎找不到老師來指點他。他年輕時在大陸行腳,常常是四、五個人一起行腳,去寺裡、小庵中,找出家人談一些公案,就是在找老師,看誰能指點他。

 

訪尋禪林中,每歎無師在

「每歎無師在」,他都快等不下去了,但是你看老和尚在《雲水悠悠》裡寫著,他在大陸參學時是遇到過明師的,如五臺山虎石岩的演真和尚,他有跟他學到東西,跟峨嵋山的頭陀他也學到東西,所以在大陸行腳時的經驗,該不能說「每歎無師在」,所以應該指在台灣,因為在台灣行腳他真的是沒有找到可以指點他的大德。

 

「跋涉覓道蹄」,他跋涉於追求佛法的道路,「有錯無人改」,自己有錯也沒有人可以幫他改,可見老和尚隨時都在反省自己,他一路走來也不是說完全沒有錯,一發現有錯就馬上導正、調整,像這種人太高超了!

 

仰首迎眾惡,我欲為大海

這兩句的氣勢磅礡。迎面而來的是各種不善的行為,貪瞋癡慢疑迎面而來,但是他要做包容一切的大海。「有錯」一句,可見老和尚的自省功夫,「眾惡是指各種貪瞋癡慢疑的行為。他在碧雲寺任導師期間,見到寺方在家人,管理寺院的委員,他們惡習昭彰,以及他遭到外面僧人的誣陷,這在《禪行者》這本書裡面都有寫,可以自己去看。所以他「仰首迎眾惡」是根據真實生活的經驗,眾惡也有經驗到。甚至包括好幾個流氓聚集要打他、殺他。我們老和尚他怕不怕?(不怕!他有武功),對了!他的武功應付這些人綽綽有餘。「我欲為大海」句,早晚課三皈依有說:「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我欲為大海,其實是說我欲做有智慧的大海,什麼問題都可以幫他人化解,什麼人都可以度,所以才能「仰首迎眾惡」,老和尚的願大不大?(很大)。多少年老和尚他一直堅持,我覺得他做大護摩、香花供養法會,也是為了要做大海,基於這樣的心願,召集一些天上的力量來迎眾惡,護眾生。

 

現在回到這一首詩,哪一位要來唸這首詩?把老和尚這種大願唸出來!還有,一般人不可以說「我欲為大海」,出家人才可以說哦!請看下一首「行腳悟道」的詩,大家一起念。

 

遠眺雲天外,水雲無隔微。

風飄捲浪至,飛濺濕衲衣。

肩掮(音前)方便鏟,芒鞋伴箬笠。

自心尋自佛,行腳何所為? (《寒山真面目》,167)

 

遠眺雲天外,水雲無隔微

第一句應該是老和尚身在台灣的某一個海邊地點,他遠眺雲與天交接的地方。我覺得應該是彰化古嚴寺向西行,到一個靠海的地方,寺院離海邊遠或近?(不近,要走到濁水溪口),走路大概要多久?(我沒去過,大概也要半個小時吧)。呵!半小時算什麼?老和尚健步如飛,(他用飛的)。

 

「水雲無隔微」的照片很不易找,我好不容易在網路找到一張的照片,你們看水平線跟天沒有邊際地溶在一起,水和天完全沒有間隔。頭兩句詩就是美麗的山水詩,而且真正可以想像得出來,照片我是找到了,可以從裡頭想像老和尚詩的深意,他不只是講山水,大家要注意「無隔微」,這「無隔微」指兩者融和,中間沒有距離,我們再看下去。

 

風飄捲浪至,飛濺濕衲衣

方才講的那一首是觀想風和「濤與浪」的關係,這首講的是風飄飛浪,把浪捲到我身上來,可見老和尚當時是在海邊,可能走在沙灘上。「飛濺濕衲衣」,風飄起浪來就把他的衲衣濺濕了,你們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走在海邊,褲筒就讓海浪打濕了,一定有嘛。你們看這是衲衣,我好不容易從網路找到這張,苦行僧穿百衲衣的照片,可是有的衲衣像新做的、買的,這張的比較像真的衲衣,是用許多片舊布縫在一起的,而且他光著腳在走。以上一句寫海浪與人的關係。

 

肩掮方便鏟,芒鞋伴箬笠

這兩句的行腳不是在海邊了。肩掮(音前)方便鏟,這是方便鏟的照片,它做什麼用的?(埋動物的),我就寫過一篇短篇小說,講大家到山上去遊玩,其中有一位師父一起去,他就掮個方便鏟,有位不是佛教徒的人就說:「他是不是去採藥啊?」其實出家人是用方便鏟來埋動物屍體的,因為在馬路上常常會有小動物被壓死,他去埋牠,為牠唸「往生咒」等。

 

「芒鞋伴箬笠」,芒鞋是這張照片,不過現在的出家人都穿布鞋了,箬笠現在還在用。老和尚在1960年可能還穿芒鞋,戴著箬笠。這是講行腳,有沒有發現這四句詩中,物與物之間的關係?好,浪跟老和尚有沒有關係?海浪近身貼到他的衲衣上,那你覺得方便鏟呢?它跟這人的肩是接觸的。「芒鞋伴箬笠」,這句古詩有兩種解法,一是鞋子跟斗笠相伴;另外一個解法是芒鞋和箬笠都伴隨著行腳的這個人。這首詩句句都表現人跟萬物之間,物和物之間,絲絲相連的關係,這關係只是平常我們不會察覺,其實都存在,而且它的存在也會產生一些因緣與因果。它是講人跟萬物的關係,不是人跟動物的關係,這句是從上面「水雲無隔微」延續下來的,是說:天跟大海沒有相隔,我跟萬物也是沒有距離的,而且互相依持。

 

自心尋自佛,行腳何所為

這句是倒裝句,先念後面的一句,再念前面的,因為是為了押韻「為」字,所以把它排到後面去了。後面的問句,你行腳是為了什麼?前面是答案,是為了「自心尋自佛」,後面先問,然後前句再作答。「自心尋自佛」,其實是出自《六祖壇經》,要在心裡尋找佛性,當有一天你把沾在心上的髒東西全部擦乾淨,佛性就顯現出來了,這是基本上《壇經》講的道理,大家一起念: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

我心自有佛,我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壇經》)

 

這是六祖《壇經》裡面的句子,是不是就是講「自心尋自佛」?時間不多,接著大家來念這首白雲老禪師的詩,我快速地講:

 

海濱跏趺坐,凝目波光耀。

萬頃盡起伏,一葉相映照。

浮沉猶相度,莫贊非姿妙。

滿載苦厄人,度脫最緊要。

 

頭兩句是說老和尚在海邊跏趺打坐,他是在觀什麼?觀海的波浪和海上的船,在觀波光,我找到了這張照片,有很多波光。「萬頃盡起伏」,萬頃是極大的地方,是大海,波有起有伏,有風有浪,也看到有一葉扁舟在海上。看,詩裡出現好幾個「相」字,「相」字暗示有兩方,什麼是兩方?「相映照」、「相度」的相字,它涉及那兩方?這兩個面、兩個點,其中的一個點是扁舟,有一艘船在那裡;另一個我想就是老和尚。扁舟一葉在那邊,他在這邊,這樣互相在觀照,也許扁舟上的人在觀他,他也在觀扁舟上的人。

 

浮沉猶相度,莫贊非姿妙

這裡又來一個「相」字,浮沉應該不是指跏趺坐的人,老和尚在那裡跏趺坐,是定的,「浮沉」是船在海裡又沉又浮。我們都跟老和尚學東西,這「非姿」的「非」是麼意思?不是指「否定」,是「不一樣」的意思。你看船在海上浮浮沉沉的,那是非姿,因為平常船應該在海面上平穩地前進。非姿,是指船起伏不一,像在跳舞一樣好看,第三個聲音就說:「你不要稱贊那艘船,飄飄沉沉的姿態美妙啊!「滿載苦厄人,度脫最緊要」,老和尚話鋒一轉,點明那扁舟是裝滿了飽受苦難危急的人。老和尚是觀到世界上,充滿了被煩惱所苦,所以你要去度脫他們是最要緊的事。做為大乘佛法的修行者,不是只有觀,領悟了就可以,還要起而行去度人,我想是講這個理。我找到了這張照片:敘利亞的難民船,真是一船的苦厄人,載沉載浮。這是要起莊嚴心的意思。好,我要講快也可以快,現在我請我的好朋友把這首再唸一遍,我們謝謝她!

 

最後我做個總結:

 

老禪師古詩的藝術造詣,觀察細微,遣詞優美精準,如「溪多海岸遠,蕉風椰雨濛」。形象準確,一聽就知道,這是形容台灣風景的美。

 

老禪師的詩在結構上,能由外而內,由淺入深 。如前一首詩,由他在海邊打坐,推進到度脫眾生的大願,是不是這樣?

 

老禪師的詩在語調和情境上,有的由觀想而得悟;有的有反省;有的由負面、悲觀的情緒,由逆轉勝,寫到豪情萬丈,扛起全世界。如「我欲為大海」一詩。

 

我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