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應佛之印期數:352期2020年3月
從初地「歡喜地」到「離垢」、「發光」、「焰慧地」,也就是到第四地,從初地到四地這個階段,是一個會起變化的階段。
唯識法相學97三乘行果--十地(一) /白雲老禪師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談的是「十地」。所謂十地是以菩薩的行果來說,十地是說階位或地位。因為菩薩的行果從初地開始,可以按照修養的成果來看,也就是到什麼樣的境界,完成了什麼樣的地位,所以菩薩的行果有十個不同的地位。可是先要瞭解十地其實有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有很多人不容易瞭解,為什麼?尤其進入與完成這中間有個交接點。從初地「歡喜地」到「離垢」、「發光」、「焰慧地」,也就是到第四地,從初地到四地這個階段,是一個會起變化的階段。
譬如初發心,發起菩提心,行於菩提道上的話,就已經有了初地歡喜地的菩薩樣子,但並不表示是已完成。慢慢的修行就可以提昇到「離垢」、「發光」以至到「焰慧」;但是往往在前面的四地,從進入歡喜、離垢、發光,甚至進入到焰慧,都可能會起變化,為什麼?因為這時的修養基礎不穩,可能從歡喜地到離垢、發光地,說不定因為懈怠、放逸,或某一些環境的關係又退了。所以初地到四地這階段叫「變化位」,因為他隨時會起變化,一旦完成了四地,也就是「焰慧地」的行果,再慢慢提昇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也就是從四地到七地,一旦「焰慧地」就是第四地完成了,就開始提昇修養。
完成了「焰慧地」進入「難勝地」的時刻,就不會再起變化了,也就是以菩薩的修行來講,他的修養不會再起變化,只會不斷地往上提昇。所以,從「焰慧地」完成,進入「難勝」、「現前」、「遠行」,到第七地這階段,稱之為「提昇位」。而第七地完成,進入第八地不動地,這個完整的階段,以菩薩位而言,就是所謂的「等覺菩薩位」了。因此「遠行地」如果沒有進入不動,還不能稱之為等覺,因為遠行這境界的完成,只是不斷的提昇,愈來愈細膩,就像爬山爬得愈高愈難。所以要進入到「不動地」,才能肯定他是等覺菩薩的完成;一旦「不動地」完成了,再進入「善慧」、「法雲」,也就是從第八地到九、到十地這階段,就叫「增上位」。
為什麼是增上?因為等覺菩薩一旦進入不動了,往往就會認為於法好像如如不動,以為已經見到了真如的究竟境界,其實這時最多是「八風吹不動」,可能又「一屁就打過江」。因為這個不動,只是在菩薩的修養階段,慢慢提昇,提昇到遠行,進入到不動的一個境界而已,不是一個不動的完成。所以要完成了「不動」,真正進入到不動了,這時等覺菩薩的行果才完成。可是並不表示十地菩薩位就圓滿了,因為後面還有更難的「善慧」、「法雲」,所以這時是增上位。我們曉得提昇的速度與時間、空間,以精進來說很容易把握,一旦完成了不動地以後,往往就容易造成一種自以為在法上已經完成了,好像已經如如不動了,其實以菩薩位來講,還只是一個等覺位而已,所以這時還要慢慢增上,增上到善慧,最後到法雲的圓滿。
所以我把這十地位分成三個階段:初地到四地,四地完成之前這是一個「變化位」;四地完成之後進入到七地,是一個「提昇位」;七地進入到八地,也就是八地完成,這時再往上叫做「增上位」。這是講十地三個階段,如果以等覺菩薩位來講,從「歡喜地」一直到「不動地」的完成,都可以稱之為「等覺位」。等覺位完成,不動完成之後,再增上到「善慧」、「法雲」又是個什麼境界?這時比較容易把握,因為等覺是不太明顯的一種說法,一旦進入善慧以至增上到法雲,這時便是等佛位,就是相等於佛一樣的成就。因為佛的本身於智慧而言,已經到達了圓慧的境界,也就是只有善沒有缺失,所以這個善是講圓滿沒有缺失,知道了這些概念後,現在來一個一個介紹。
菩薩十地,一般講到初地菩薩「歡喜地」,很多人說「我一發起歡喜心,就已經行於菩提道上,肯定了就是菩薩」,沒有錯!但是會不會起變化?也就是這種情況你能不能維持下去?如果一退失,那麼連歡喜地都沒有了!所以初發心講歡喜,要瞭解於法喜得到利益的歡喜,不只是一個發起菩提而後行於菩提道上,「我就是歡喜地菩薩!」必須在菩提道上,能得到法的利益才是法喜,這時得到法喜的利益,才能稱之為「初地菩薩」。有時聽一些法師講經說法或開示,結論總是「法喜充滿」,究竟於開示、介紹佛法的中間有沒有得到利益?一定要得到利益才稱得上法喜。否則只是在聽故事,聽人家講那些話很有學問,很有深度而已,自己沒有得到一點利益,那不表示就已經是初地菩薩。
因此這裡談歡喜的「喜」是講法喜。為什麼我要這麼強調?因為關係到二地離垢的問題,假使於法你得不到利益,就不可能離於垢,離於垢是什麼?不是說出離五濁惡世,這裡的離於垢是因為垢在佛法中,通常是講業的行為,業的行為謂之「垢」。所以前面談歡喜的喜是「法喜」,唯有在法上得到利益才能出離業的行為,而出離業的行為就是從事「道」的行為,因此才叫二地「離垢地」。
往往說「離垢」就像遠離那些污染的、不好的,其實好不好總括來說都屬於業行,也就是業的行為或說作業、造業都可以。所以離垢是離於這些業的行為,因為完成了初地菩薩,已經得到法的喜樂,就可以在法的喜樂上,於道上去行持,也就是所謂的「菩提道」。可是行於菩提道並不是以菩提去離垢,而是行於菩提道,不再有業的造作、業的行為,這才叫離垢,才是二地菩薩的境界。再看第三個「發光」,發光是什麼?現在一些人對佛法很陌生,甚至以自我意識去修行,並不理解佛陀講的道理方法在哪裡?就說打坐好了,認為頭上會發光、身體會發亮,可是那不叫發光。
因為離垢之後,你能展現什麼?在業的行為上雖然沒有造作,而行於道,可是這個道能不能表現出來?不是你個人認為的行於道,所謂行於道就等於個人的修養,修養要能表現出來才能展現智慧之光,才叫做發光。所以發光的「光」,是以智慧來說,學佛就是學智慧,有了智慧才能成就道業。這裡談「發光地」,一定要把握是以智慧而言,修養一定要能表現出來,通常在第三地的位置很容易造成錯誤,問題在哪?譬如在修行的過程中,總會有一些瑞相或比較特殊的狀況,就會認為是發光,認為在修養上已經有了成就,很容易造成這種誤會。
其實第三地的菩薩並沒有什麼了不起,舉一個例子就很容易瞭解。你以自己的修養行於菩提道,不斷地在那裡修養,只有你自己知道,別人得不到利益,要在什麼情況之下,可以肯定進入三地修養的表現,譬如吃飯,因為肚子餓了才吃飯,一般人有幾種現象:一個是一頓要吃幾碗飯才能飽;另一個是大概吃多少會覺得飽;還有一個是感覺吃得很脹了才叫做飽。這中間就有很多差別,拿吃飯來講,什麼是真正的飽?不是胃裡塞了多少叫做飽,而是現在有了飽的相。
假使吃完了飯,飽的相是一種修養的話,就要看吃下去的那些營養,對你的身體而言是不是足夠?如果吃飽了,認為營養就夠了,那是自我意識。所以這裡談發光是講智慧之光,於吃飯是說營養的價值問題,你究竟吸收了多少?我們曉得要消化才能吸收。如果不能消化就不可能吸收,在修養上也是這樣,譬如談經典裡的法義,於境界比較深的經文,如果真正有修養的話,就很容易表現出它的法義與境界,這是一種發光的現象。還有以修養而言,譬如除了知見的修養還有行為的修養,行為上的修養怎麼表現?就是依於你的身口意所表現的,所以你的身口意表現出來,能不能顯現三地菩薩「發光地」 的境界,就在乎你的身口意清淨到什麼程度?以及身口意行為的表現有沒有缺失,或者幫助別人得到利益,自己也能得到利益,這都很容易發現,究竟你的修養有沒有到發光的程度?如果到達了,其實也沒有什麼了不起!那只是從歡喜到離垢,到修養能表現出來使人得到利益的,這本來就沒什麼了不起。所以很多學佛者,一旦有機會進入到發光地,就認為自己不得了,往往就把戒定慧三個,只偏於一個戒來做為修養。譬如談「離垢」,認為只要我守戒,戒行莊嚴就有了法身的成就,以為自己就進入三地菩薩了。可是就算色身已經離垢進入法身了,也未達到菩薩修行的一個了不起的境界;何況談離垢、談修養,必須戒定慧具足,不是單選一個戒或定,或者慧去離垢。因此談修養,修正身口意,就要有戒定慧的道理方法,幫助你表現智慧之光。
再看第四個「焰慧地」,講到「焰慧」的焰,我們知道火焰是一種輻射的意思,這裡談慧還是以智慧來講,這時還沒有進入到般若。如果智慧或知識經驗,或修養功德能表現出來,就是達到了「發光地」。可是會不會造成傷害?如果還會造成傷害,根本連智慧也談不上!所以有時說智慧的形成,好像人人都能得到利益,事實上為什麼四地菩薩稱作「焰慧」?我們曉得假使打開瓦斯爐或燒柴火,它的火焰都一樣不會灼傷人,火才會傷人,所以「焰」不會傷人的。可是真正的力量在焰不是在火,就可以瞭解什麼叫做焰慧?它像太陽的輻射,太陽的本身就是一個熱量的球體,它輻射出來的是焰。我們看「焰」早上、下午都有差別,這裡談「焰慧」是一種利益的,不是傷害的。以菩薩四地而言,即使於法能得到喜樂,行為離於業作表現修養,顯現出智慧之光,可是有一個問題,會不會造成傷害?如果會造成傷害,這種修養還是差得很遠!要進入到像焰慧一樣,也就是智慧,一種輻射作用,使人家得到利益不會造成傷害,這是我們要把握焰慧的「焰」。因為火會傷人,焰不會傷人,也就是修養表現的智慧之光,肯定使人得到利益,才稱得上是四地菩薩。否則連發光都是五蘊魔顯現的光,那就糟了!可見這時連離垢都未離,一切的行為造作都還不離於業,所以這一點要能把握!這是講菩薩十地前的第一個階段,是一個變化位。從歡喜到離垢,以至發光到焰慧,可是焰慧完成了就不會變化,只進入到焰慧還會起變化,這個階段要這麼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