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55期2020年6月
他本人早已跳脫開了是非,以灑脫自在的言行告訴我們什麼是“無常”苦空。能悟就是你的!無所悟就只好手足無措,迷惑生惱。
人物採訪 活在當下
受訪/若奘法師
採訪/編輯部
早期師父在千佛山佛學院上課,講到各學派的思想總是立場嚴明,般若是般若,禪是禪,唯識是唯識,不會混淆在一起。在師父的《佛學概」》、《學佛之道》的著作,還有八宗綱要裡都有標示各大學派的立場與說法的旨趣,各派思想也有「總」、「別」的區分。以總來說:任何一個學派都不離開「心意識」、「五蘊」與「智慧」的探討,也都離不開「觀」,就連彌陀淨土也有十六觀法,不只是念佛號而已。
那時學院學生多且又年輕,我們跟師父講話一向都很直接。記得下雨時,我們都會打赤腳,或穿拖鞋,以免把僧鞋弄濕了。那時菩提寺的建設不像現在這麼嚴整周全,一下雨路面會變得泥濘,即使穿拖鞋難免也會沾滿泥巴。有一次我走著,與師父正擦身而過時,師父回頭對我說:「若奘!你看我的鞋底乾不乾淨?」
我也不知道要怎樣回答?可是又不能走開,就停下腳步直視著他。那時的他就像個孩子般高興的說:「哈!你一定猜不到!」我心裡想:「我要猜什麼?」一面說著,他就把拖鞋舉起來說:「你看!多乾淨!」
當他舉起拖鞋的那一刻,我呆住了,真的!師父的鞋底完全不沾泥,十分乾爽清潔,這是怎麼一回事?每次他總會帶來衝擊,而且他要提點我們的話就像個謎!每一句都似一顆不易參透的多面水晶體。其實我不太想回答師父的話,倒不是因為問題問得太簡單、太直接,而是師父的智慧那麼高,問話都有陷阱,跟在師父身邊常會生發一些趣事、鮮事。可是他是個很棒的師父!禪味無窮,成為往後「記憶」的一個鮮明的樣貌。對於拖鞋之事,我曾鏡照自己──是否我們總沾染太多的凡塵俗念?
一向師父問什麼我都不隨便回話,而師父他知道我們在做什麼、想什麼?他都因材施教,依著徒弟的根器來教導,就算師父作師吼,我們的感受也都不同。有一次我很率直,師父在棒喝我們,大作師吼,我還「咚咚咚」的跑去跟師父講:「師父!師父!你不要生氣!這樣生氣大吼,身體會不好的!」師父說:「你看我是在生氣嗎?」是呀!生氣跟教導神情是不一樣的,師父總是那麼慈悲,不厭其煩的根據徒弟的根器與個性,以及當時的因緣時節來教化、引導我們!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忘了那時我出家多久,師父帶我們一行去甲仙梵音禪寺,那時的負責人是雲陽寺的某位師父,我們一走入禪林,老遠就聞到辣椒的味道,還有點嗆。我們就跟師父說:「師父!師父!中午吃飯有辣椒哦!」師父回說:「他們真好!知道我喜歡吃辣!」就這樣,看師父高興我們也跟著高興,就繼續走著。輕步於甲仙禪林,大自然風光是何等靜美!而能近距離的親近師父真令人感到喜悅。
到了午齋時,剛進齋堂坐下,食存五觀後,突然師父大聲師吼,把他的桌子也掀了,他一個箭步走出齋堂,徒弟全跟隨在後,師父一吼誰還敢再舉箸捧飯,全部得在他身旁聽他講話。這時天公有多配合,飄起了霏霏細雨,那細雨像牛毛,像花針。但我很不習慣這樣的氣氛,就問一位老眾:「外面下雨,我們能不能站在裡面聽?」她說:「不行!趕快到外面去!」大家便乖乖的站在師父身旁聆訓,至於師吼的內容是什麼呢?似懂又非懂。
雨中聽師父教化還不新奇,我們就在甲仙住宿,一晚內心忐忑難安,「師父生氣了」──這就像一帖藥膏緊緊貼在額頂。可是後續發展頗令人驚訝。早齋時,看到師父走來,又一副談笑風生,沒事的模樣。完全跟昨天不同!怎麼回事?昨天大作師吼,撞擊著每個人的心,今天完全放下了,好像沒事般。一個人怎麼可以這樣180度的轉變,不!應該是360度!我多想看透這一切,它的價值饒益性到底在哪?況且也不是每個人都能了悟師父吼音的深意?但卻有人說:「懂啊!怎不懂?師父就是在告訴你『禪』的特殊表現方式。」最近在學院他不就上禪的課程?以他寫的《禪林采風錄》當教材,不時向我們演示禪法,我們似乎也領受了一些禪的風味!
顯然師父此刻已現菩薩的慈眉,而我們還牢記著他昨天的怒目金剛相,一直為已過的情境苦受,他本人早已跳脫開了是非,以灑脫自在的言行告訴我們什麼是“無常”苦空。能悟就是你的!無所悟就只好手足無措,迷惑生惱。可不是嘛?萬事萬物不會像死水一攤,總是隨著因緣而生,也隨著因緣而滅,我們要隨著因緣活在當下。就像一則公案故事,兩位僧人過河,師兄背著女人過河,好一會兒了,師弟對師兄的行為嗤之以鼻,認為他違戒。師兄說:我背著那個女人一過河就把這事放下了,你怎麼從剛才到現在還一直背著呢?!我們不也抓著緣境不放?總耽於一個情境──「喜則樂,怒則氣」,師父就是在警醒我們,經由他一次次的教誨,漸漸摸索出修行的一條菩提大道。
我們慢慢明白,如果受色塵緣境迷惑,那就無法發現其他的風景了!況且出家人沒有隔夜的怒氣,須做情緒的跳脫,不囿於理性與感性,遇到人事問題會做得更好,EQ也更高。在師父身邊接受磨練,世界會越來越開闊,所以面對師吼,如能深入不一樣的認識,智慧與修養就更提昇!回首人生,一路走來跌跌撞撞的,那些蜿蜒、曲折、苦痛、瑣碎,我們都必須一一跨越,而師父就是一個最好的領路人。
此次訪談,一位在坐之客,聽了若奘法師這番精彩的師教後,動容不已,亦拋出小小的迴響,他說:
進入寶山,豈能空手而返?
師吼?你說他是生氣,轉身他卻又變臉嘻哈。禪師教你解「纏」,高潮迭起,絕無冷場,只是切莫隨境轉!
憤怒有多長?笑容有多寬?不粘不滯遠情識,指月睹星清淨心。這可不是天橋的把戲耍著玩,也不是馬戲團的小丑,幽默帶戲謔,或學扮陳查理,偵探後續的驚奇發展。
舉鞋、師吼,喻意「人生波濤萬湧;娑婆風雲瞬變,眾生有病,吾亦病!」
他哭、他氣、他怒、他樂、他笑,只為人人皆有“這個”!閃電光,擊石火,明也未?禪師親自出馬,只為諸君指引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