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大家一起行!

    宗門有一句話「思量即乖」,「乖」就是背離,為什麼我們的思量會背離佛性,佛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因為思惟落入了善惡、好壞、美醜、富窮……的相對法(世俗)當中,才有生滅和垢淨

  •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61期2020年12月

行,大家一起行!
受訪/智揚法師
採訪/編輯部

 

修行, 如何規劃 、堅持前行

 有一篇文章敘述日本的老人如何規劃自己人生的下半場:想去夏威夷,於是把旅遊圖文資料儲存在電腦,印好冊子就準備出發,先規劃、做準備、去執行;修行也是一樣需要規劃和依循,規劃生活的時間和空間,依循佛陀留下的道理和方法,然後在現實生活中運用、實踐。

 

 剛出家時想:「下個一年我要怎麼規劃生活和學習的目標?我今年在某方面能力具足嗎?遇到困難能堅持下去的條件在哪裡?」修行是需要慢慢的累積資糧的,自古至今有多少賢聖都可作為典範,眼目所及也有許多可以激勵自己去突破自我的助緣,我建議來佛學班的學員,來到這個道場當中,不要只有拜懺、念佛,遇到人用心聽、遇到事願意做,能時常保持冷靜思考,去觀察和分析,將自己所體會、實行,「好」的複製到第二年,不好的就求改進,況且「好」還要更好,在團體中不要害怕承擔職事和責任,但在做的時候仍要維護身口意的良善,這就牽涉到我們山門裡面所傳授的「止觀」,「止觀」要怎麼做得好呢?有亂的時候能做到不亂,那是需要在團體當中經歷許許多多的人事,念佛、靜坐、拜懺……都是訓練自己很好的方法,最重要還能慢慢明了自己,改變自己。出家的第一個五年、第二個五年、第三個五年,門檻、突破點都不相同,我會問自己:「應該做的是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的是什麼 ?」

 起步十分重要,後續也不能停滯,必須一直不斷突破,所謂「工夫成片」,鐵杵磨成繡花針,把這有意義的一年延伸到十年、二十年;可是從另一個觀點來看,如果只是重覆(複製)上一年的「好」,卻沒再突破、進步,也不成,出家五年、十年、二十年,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每個階段該學的事物都有意義與用處,要有本錢能付出,必須一直不斷的學習和維持,色身的調理和鍛鍊、法身的滋養和維護,都是一種本錢,也是一輩子都要做的,在僧團當中磨練和考驗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每個人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環境、個性、習慣……都完全不同,如果能從相處之中體驗出某些道理,這就能幫助自己成長。

 

 在忙碌之餘有時間的話,還是可以保持自學習慣,最基本的佛教十大宗派最好都涉獵一些。記得剛出家時,我一天睡不到五個小時,但也沒什麼,大多數的人都一樣,因為這是出家修行大家都會經歷的過程,就這樣慢慢的熬,一年、兩年,慢慢的體會,一步步的前行,漸漸體悟修行的層次與內涵,在「有」當中每天逐漸消化和吸收,直到達到「空」,日復一日的去做這個事情,不斷地從許多的「有」達到許多的「空」,當然這是無法計算的數量,就是不停的、持續的做就是了。

 

 這個所完成的「空」也不是真的空,就好比日曆一樣,去年的日曆已經過期,不會有人再去用它,也沒有價值,賣不出去,這個物質體的「有」產生不了作用,它是一種空相,可是,如果是想到去年某天的經驗,心念一動,這段過往的事情就會在現在的時空裡產生了作用,變成了「有」,這就是一種「用」,我們如果要讓人事物產生出來的「用」是好的,關鍵在處理好每一個「有」,佛教談圓滿,如何是呢?那就必須回到上一段敘述的「止觀」,在與人、事磨練當中,用心學習,修正、調整自己,慢慢地達到,至少先慢慢做到於原本的「有」當中有了一個不同的原有,慢慢地逐步達到「空」,然後還願意盡一份心去付出,運用這個「空」來學習,而慢慢蒐集經驗,最後達到「無」,這必須在很長的時間與空間當中慢慢去培養,累積許多的知識經驗。佛法的「用」是必須在現實生活中實踐的,所謂信、解、行、證,如果遇到困難就想要逃避這樣也無法得到佛法的好處,等於說,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人事、緣境,自己無法消化吸收成為知識經驗,再運用出來變成智慧。

 

 因為佛法絕不是離開現實去尋找的,佛是覺悟意思依循著道理和方法去發現、明了些什麼,畢竟苦和樂兩者,大部分的人都只想要樂,不想要苦,可是如果能發現明了,若要根本改變這個源頭,那是永遠也無法離開苦的,想要逃避也逃避不了,因為苦是一種業報,業報是一種現象,它是業因、業緣、業果的總集,如果不從現實當中,去明了自己所造這種業的因,與相應的業緣,那總集成業果之後,只要因緣成熟時就一定是要受報的,在當中又隨著因緣繼續再造下一次的業,只有學佛——在生活上藉著緣境來發現業的蹤跡,這同時也是道的蹤跡,學習覺悟、明了,學習佛陀教的道裡和方法,學習智慧,改變自己,真正踏上實踐修行旅程,才能解開這些業的束縛,畢竟,業都是自己所造的 。

 

窮與富的啟示,學佛者如何充實道糧

 如何才能擺脫貧窮?窮人和富人有什麼差別?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給迪芙洛等三位者,以表彰他們在貧困研究方面所作的貢獻。他們用了近20年時間,深入非洲、東南亞等貧困地區通過對比實驗研究對抗貧困最有效的方法,發現:窮人在健康、教育和資本方面具有明顯的弱勢,通過特定方法可以幫助窮人改變這種局面最終擺脫貧困。研究者發現「我們真正了解窮人的生活,就會明白這樣研究有多重大意義了。 」

 

 一個理論、一件事實,必定有其脈絡發展,我們可以思考這個理論從哪裡來?事情是怎樣發生的?問題一定有一個關鍵核心。一開始學佛都經常還是會在表象上打轉,去做分別和計較,窮和富、美和醜……這些都是一種現象,想要慢慢深入佛法就要從中去思考,窮怎麼來的?富又是如何產生的?我現在上佛學課不太想趕進度,希望用上管理學、企業經濟核心的舉例,一起思考,慢慢學著看世間一些現象,不要再用慣性的思考方式去分別討厭、喜歡,而是可以訓練思考的廣度和深度. 佛法談中道,任何事情都有它其中的道理,也就是佛法講的因緣果報,如果可以試著去明了,人與人在相處當中,可以培養用認識、探討、分析的方式來處理很多事情,那麼衝突和矛盾會慢慢減少,這也是把課堂的訓練落實在生活實踐裡 。

 

 上面舉的「貧與富」例子,研究發現貧者與富者對錢的觀念不同,有些是他自己本身的思想讓他變窮,譬如有印度貧者得到一筆錢覺得一輩子窮慣了被人看不起,好不容易有了一筆錢,當然要感受一下有錢人被羨慕和尊崇的感覺,於是他就把錢拿來娶媳婦,在喜宴中宴請賓客一次花光,因為他們一輩子就只一次有錢,可以在鄰里風光這麼燃燒之後又恢復了貧窮的狀態,窮與富是來自於思惟,於緣(金錢)上面的把握,人人不同,不同的思維造就不同的結果,產生的饒益性就有差別,在這裡要談個例子不是要說富就是好,窮就是不好,窮和富也是業的總集,它也有一開始的因和緣,而任何的因和緣都是一直在改變的,富人如果一個投資或生意處理不好,也有可能變成不再富,窮的因緣如果改變了,那就會慢慢轉變原本的窮,我們學佛不要在表象上打轉,去做分別和計較,因為分別計較也沒有用,對於業來說也不能做出什麼改變,而是要學習如何把握這個緣,善緣也一樣、惡緣也一樣,都要去認識了解;這個緣該如何去應對?隨時做修正和調整;改變因的可能,最後才能造成不同的果,修行的思惟是這個樣子利用色塵緣境,而不是一天到晚都在分別計較,那樣沒有什麼好處 。

 

 窮與富是一種相對,佛法講到世俗中任何的相對法都有生滅,其中有不定性,裡面牽涉到的是許多的因緣因果,要怎麼樣掌握,還是必須先從一步慢慢地認識、了解、分析,累積知識經驗,漸漸地培養,具備可以改變業的條件,學佛法就是教我們出離相對,才不會落入煩惱裡,因為不明了才會煩惱,隨著世間業的生滅現象而不明了,產生煩惱,學佛法就是教我們學智慧,因為明了其中的內涵,思惟不在相對中分別計較執著,而顯現出絕對 。

 

 宗門有一句話「思量即乖」,「乖」就是背離,為什麼我們的思量會背離佛性,佛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因為思惟落入了善惡、好壞、美醜、富窮……的相對法(世俗)當中,才有生滅和垢淨,佛陀不是教我們離開世俗再去另外找一個佛法,菩提必須要從現實當中去發現、行證,所以說佛法不離世間覺 。

 

大、小乘經典義理是相通的

 我跟學員介紹《俱舍論》,《俱舍論》雖然被歸為小乘經典,但它卻是修學大乘佛法的基礎,四聖諦和八正道是大、小乘共同的根本,也可以說是佛教的根本,如果學了這些基礎的道裡,把它實踐在修行菩薩道,你就會發現經典的道理是相通的。舉例來說,《佛說四十二章經》是屬於聲聞乘的經典,內容講述修道綱領,說明修行應精進離欲,由布施、持戒、禪定,增長善業、如實了知無我的智慧,所以《佛說四十二章經》的道理也能運用在菩薩行當中。我們修學佛法,基礎的道理一定要搞懂,慢慢由淺入深,大乘的道理方法是由小乘而延伸,如果沒有踏實去修學基礎,卻想快速的成就,這是不可能達成的,因為佛陀的道理方法是要去實踐,如果沒有厚實基礎,然後去完成某種修養,那麼想行菩薩道就產生不了法的饒益,也談不上真正的實踐。大乘(大法)和小乘(小法)絕不是相對法,學佛法要看自己能相應的、適合的,因為每個人的興趣、身分角色、時間、種子性根器都不一樣,於種業的現象來說雖然不是平等,但是我們卻可以在法上達到平等,因為眾生皆有佛性,《六祖壇經》講到佛性時說「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佛性人人俱有,沒有差別;佛性是指覺悟的本能,學習是一直不斷的覺悟,直到到圓覺——覺悟圓滿,沒有缺失了。為什麼要讀經典,因為經典就是佛所宣說的能成就圓滿覺悟的道理方法,是釋迦牟尼佛證果後發現的真理,告訴我們眾生都皆有佛性,只要依教如法,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 。

 

法的平等

 持續地修習佛法,時間久了慢慢可以體悟到法的平等,舉例來說如果你持戒持得很好,就看不起不持戒或犯戒的人,那就是不明白法的平等。不懂戒或信因果的人他必定是有所毀犯,但是他一旦開始學習,能於戒學懂得更多,有一天他也有機會跟你一樣持戒得很好,這就是法的平等。佛法是平等的,並不會選擇說富人我才度,窮人就不度;佛法沒有權利分別誰能進寺院,或是誰才能接觸佛法,不是這樣的!又或者說每天精進做大悲法的人瞧不起不會大悲法的人、人道瞧不起畜生道、餓鬼道,富人瞧不起窮人,男眾瞧不起女眾……等等,這些慢心都是修學菩薩道的障礙,如果要學菩薩大慈大悲拔苦與樂,就要慢慢學習去體會法的平等,這是一種自我心性上的修練。菩薩想到眾生受苦是因為不知道因果,造了惡業受報,但是只要讓對方有學習佛法的機會,甚而引導他去學習,那麼他就有離苦得樂的機會,這是認識法的平等,並且從現實當中慢慢去行證,我在課堂上,向學員介紹如何將大悲懺運用在現實生活當中,首先要明白為什麼要來參加大悲懺、持大悲咒?大悲咒又稱大悲心陀羅尼,陀羅尼就是總持,也是咒的意思,即是「總一切法。持無量義」的意思。在《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裡,觀世音菩薩說了陀羅尼的十種相貌:“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是。當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羅尼相貌。汝當依此而修行之。”

 

 學大悲咒,是要學習去展現這十種相貌,一般人要做到平等,很難,在我們心中無法做到對眾生都是平等的,但是我們可以跟著《大悲懺儀》:拜懺、持咒,觀想觀世音菩薩的慈悲……等等方法來熏習,慢慢去具備慈悲平等心。

 

《大悲懺儀》中說:「經云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童男童女、欲誦持者。於諸眾生,起慈悲心。先當從我,發如是願。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知一切法……」這一段講到菩薩道的實踐,我們發願修習陀羅尼的十種相貌並且實踐,這裡講的就是修行。學習大悲法,來參加大悲懺共修以及持誦大悲咒,目的是為了要和觀世音菩薩相應,相應什麼呢?當然不是去模仿外形,我們禮拜佛菩薩像,要皈向和依止的是法,在精神上感應道交,所以必須去明了文字的法義,先了解文義之後,內在(心)與理法的契合,然後再去表現於外在的作用(身口意),心出離一切對立的因緣,從內到外整體的明白大慈大悲法義,才是真的明白,否則只有嘴巴唸咒、肢體在禮佛,可是為什麼要這樣做?做了又能有甚麼好處,卻是不清楚,如果於法理不能透徹了解,那麼於行的實踐也就做不出來;如果明白了法義再來禮懺和持咒,因為修行有了依循的方向,那麼於內心的調理才有下手處,於身與口的力行也才能完成一種修養,產生饒益,也才能談得上度眾生 。

 

 《大悲懺儀》又說:「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湯,火湯自消滅;我若向地獄,地獄自枯竭;我若向餓鬼,餓鬼自飽滿;我若向修羅,惡心自調伏;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發願要度眾生之後會面臨的是什麼呢?這裡不是說我們要真的去走刀山、去到火坑或者到地獄,而是說當我們跟人相處的時候,要學習一個菩薩胸懷,可是真能做得到嗎?當別人的言語如刀子和利劍向著你、當別人瞋怒的情緒如同沸騰熱水、像地獄般熾猛的烈火,當別人充滿惡心忿恨毀害、當別人愚鈍迷茫……你仍願意與之相處,無有厭煩?你還可以做到大慈悲嗎?還是你也隨著別人業的緣境而退失了菩提心,或是也引發了自己的惡心、怒害,在我們發願之後,還要能在現實生活中實踐,在這當中就產生許多不一定了,如何隨緣不變繼續把握呢?如果退失了,那就要重複串習,再拉回陀羅尼的十種相貌(大悲心大陀羅尼十種心):“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是。當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羅尼相貌。汝當依此而修行之。”

 

 依著懺文的指引,我們又可以再回到陀羅尼的相貌這一段 ,繼續修正、調整自己。所以,欲成就大慈悲的菩薩,需要於長久的時間與空間當中不斷熏習、培養、累積,一次又一次完成道理和方法的堅固,畢竟我們自己許多的習氣和觀念有的花一輩子學習和調整都還不夠;懂得道理好修行,隨時可以開始,修行要改變的是自己,即使有大障難也願意發,必須精進努力、堅持不輟之心 。

 

 大悲懺儀軌中,每段文義都前後連貫,章節也具有次第順序,它的編纂是有涵義的,修學任何事情都需要耐性和毅力,我常提醒學員千萬不要在現實一遇到什麼不如意事,或和人相處不愉快,自己就放棄了學習和毀壞佛法,這樣吃虧的是自己,外緣常傷害不到我們,是自己的傲慢與瞋心在做自我傷害:我們來禮懺、發願學習菩薩法,如果想要得到好處,在日常生活當中,就要時常注意自己的心有沒偏離所學法義?時常做觀照!不然自己在人與事中就會被障礙住了,你也找不到真如門逃生,還好有帶鑰匙可以找到家門……我們上次有一位居士要進門,她好像還沒睡醒,心不在焉,大殿玻璃又擦得太乾淨結果看到門也不會開就直接撞……來上課的學員聽到這一段都在笑,緩和了上課嚴肅的氣氛,也讓聽課想睡覺的人醒過來了。話說回來,我們學佛,不論禮懺、持咒念佛讀經……的目就是學習智慧、突破自我,好修行,化解人與事的障礙達到自在。

 

談自在

 

學佛修行,在色塵緣境中要能把握住自己,這個修養的確是要慢慢不間斷地去學習和培養的,談自在,一定是先從不自在來講,不自在是一種被煩惱束縛的樣子,而煩惱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這其中一定有些緣由可以去探討 。

 

 有些是因為自己的知見、觀念產生問題而不自在,例如看人帶有偏見、慢見、瞧不起人或怕被人瞧不起;對事情就常有某種執著和貪求。我剛出家很一板一眼,總想凡事都應該按照規矩來,在某些場所就持缽、展具禮拜,搞了一堆,最後形成種執著,束縛和煩惱就產生了,後來讀到《俱舍論》就思考:《俱舍論》為什麼會談到顏色?當你看白,心還不會有污染起煩惱,但是如果白色裡面畫了一朵花呢,或是看到整個白色裡點了一黑,哦!這時於心可能就多了個什麼,你就有了起心動念。《俱舍論》裡講觀白色是要讓自己於任何緣境不起好壞美醜攀緣心,因為人習慣於對自己喜歡的就會起貪愛,不喜歡、久習的會產生排斥或憎厭,這些煩惱都是自我造出來的,沒有學習佛的知見,靠著法來向上解脫,自我意識會不斷的在自己的色法裡過日子,一會兒看這個歡喜如意,下一會兒又看到那個瞋恨不如意,自己的心所也一直污染沒有停止,深陷其中無法出離,活著就是不自在 。

 

 分別心、計較心、貪著心……人都有,這些都是煩惱的根源,生死輪迴本;妄念生滅它需要素材,如果我們於境,心慢慢減少分別、計較、執著我們的業可以慢慢清淨,妄念也沒有可以依據的對境,煩惱就不會再生起,心在哪裡都會自在。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生不度待何生?學佛不是期待來生,佛法就是要用在現實當中,改變我們這一生,讓惡的有機會轉變成善的,讓善的有機會再提昇。有些志工來寺院雖然在培福,可是仍舊計較執著,會挑工作做,認為煮供佛的菜功德才大,其實要學菩薩心量要大,具備了修養才是功德,有了修養不管煮供佛的還是眾大眾的都有功德,有多少能力就盡去完成,如果一直爭名利,煮個供佛菜當中也是充滿計較,佛菩薩已經成就了還要來吃你的飯菜嗎?我們要想想供佛心究竟是什麼?功德是從哪裡來?學佛的目的是什麼?還要把佛法學習運用在現實當中,修養自己才是正確的方向 。

 

 訪談這麼長時間,除了分享我出家修學的一些經歷和所見,也是要一起互相勉勵,短短的一生時間過得很快,我也是從中年開始步入要準備老年的生活規劃了,總而言之,不管出家幾年、活了幾歲了,學佛都是人生藍圖的主軸,希望活得越老能越來越自在。

 

訪談最後總結

 一、人的個性有限,修養是無限的,以不違背社會規範,在不傷害別人也懂得保護自己的情形下,發揮修養最大饒益就是「心靈的自由」。

 

 二、「運用思想,發揮智慧」時作止觀,靜慮思惟,不斷的突破、提昇,這就是「思想上的自由」。

 

 三、業與道的造作選擇,你是造作成業還是修行成道?學佛者當維護個人自由的意志,「舊業隨緣了,切莫造新殃」,便是選擇的自由。

 

 四、化解世俗業的牽絆,五欲八 風的束縛,導向般若、菩提,得到生死究竟的解脫,那就是「解脫的自由」。

 

 以上是針對訪問者所提「學習菩薩行修」個人的心得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