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361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六種震動:1.動、徧動、等徧動。2.起、徧起、等徧起。3.踊、徧踊、等徧踊。4.震、徧震、等徧震。5.吼、徧吼、等徧吼。6.擊、徧擊、等徧擊。如是六種:動、起、踊三者是形相。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大乘起信論 體用相境(一)
這些年來我一直有個這麼的看法:一個完整的佛法必須要具備體、用、相、境四個條件。為什麼?因為唯有這四個條件完全能把握,才能完成因緣法則,也才能達到圓滿、零缺點的境界。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佛說四十二章經(一之三)
所謂棄髮,就指從生下來開始長的頭髮,一直到要出家,把那個頭髮剃掉,捨棄父母給的、賜予的頭髮,是棄那個髮;天天剃頭不叫棄髮,只是理髮。
-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
衲衣下的足跡 雲起時
物相、法相如萬花筒,一切有為法,因“緣境”而現,由妄執而生,凡有取得心,有怨親意,分別計較,都是「住相執色」,最後難覓斤兩,難探究竟。
-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
衲衣下的足跡 做重複的事情
“修行辦道每一天就是在做重複的事情,只是人與事的不同,內容的不同,如果不能把握這個原則,就不是在學佛”
-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
衲衣下的足跡 曾經的抱怨
老和尚說:『不是吃苦,祇是體驗!』
沒有話可資抗議,走出暖室,來到這裡,原就是心甘情願的,誰也不曾勉強;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
從佛法看故事 存心怎樣?
墨子說:「譬如有一幢房子被火燒了,某甲打算取水救火;某乙卻打算拿些引火的東西助火勢延燒,他們兩人的想法,雖然沒有做出來,可是你說說看,這兩個人哪個對,哪個不對?」
- 文:編輯部出處:活動報導
墨寶.佛法講座.法音迴響.覓禪蹤
- 文:編輯部出處:文章轉載
【極短篇】鍾玲/臨濟宗的開山祖義玄
義玄覺得他還是對法有執著,罵他:「賊!」
普化覺得義玄一樣執著,大聲回嘴:「賊!賊!」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
氣血、經絡、與健康(112) 痹論 (續一)
若人能常保平靜的心情,就能保持充足的精氣,否則心煩氣躁,就會耗損氣血。人能合理飲食,則能正常運化氣血,否則暴飲暴食,容易傷到腸胃,氣血運化就會不足。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
健康管理漫談(五十六) 排病反應
許多養生方法中,都談到當調養方向正確時,身體會出現許多不適的症狀。並且為這種症狀定義了一個名詞:“好轉反應”或“瞑眩反應”。這些“好轉反應”很可能多數是身體修復機制所造成的症狀。”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
徵文廣場 與法雲禪寺的緣分
聊農事,不務農的他,光看就知道其中奧妙,現在極端氣候,對務農的我,遭遇了什麼難題,法師也能一一指出,實在太接地氣了。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
徵文廣場 境行踐道心
生旅時有限,細念千萬千,
諸際,因緣幻化,經緯萬端,嵌刻入人心。
漫漫路,長迢迢,般般互異,感上受下,
總也百交集,是真是偽,心內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