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漫談(五十六) 排病反應

    許多養生方法中,都談到當調養方向正確時,身體會出現許多不適的症狀。並且為這種症狀定義了一個名詞:“好轉反應”或“瞑眩反應”。這些“好轉反應”很可能多數是身體修復機制所造成的症狀。”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361期2020年12月

健康管理漫談(五十六) 排病反應 /詹天賜

 

排病反應

 所謂“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有時疾病發作時,來得迅速、強烈,而要康復卻十分緩慢。我就有這種經驗,五十歲左右時,心臟不舒服,來得突然,有時血壓高到不敢量,對自己的健康狀態逐漸失去了信心。看了西醫,吃了降壓藥,偶而還會高到不舒服。在服用降壓藥四年間,我也看了一些中醫及民俗療法,效果都不顯著,直到四年後,遇到一位很特殊的中醫師 (他開過武術舘),他認為我的高血壓是有解的,於是我在吃了三個月的中藥後,就停了降壓藥,然後換了中藥繼續調治。停降壓藥期間為冬天,血壓有時仍會高些,依舊會有不舒服的感覺,但過了冬天後,血壓就正常多了。加上經絡保健後,心臟不舒服的感覺就很少了,停藥至今十數年,血壓大致算正常,但約每兩年會有一、二天血壓較高的現象。第一次心臟不舒服,血壓約在160-95 之間,持續約兩天,那兩天我量了數十次血壓,發覺血壓雖高了些,但沒太高,我也就持續觀察,兩天後就回到正常值了。兩年後,又有一次血壓高,約在 150-90 之間,也是兩天後就正常了。再隔兩年,又有一次高約145-85 之間,仍是一、兩天後就正常了。至今血壓偶而會高,但多在 140-80左右,我也就沒在意了。

 

  為何在服藥治療期間,乃至停藥後,仍然會有不舒服的現象?我現在的理解是排病反應,根據百度百科,排病反應指的是:“中西醫治療過程中,服藥或儀器療過程中,出現的短期不適症狀的表現。很少比例的人,在治療過程中會有短期的不適感,通常是發生在治療或者服藥初期。排病反應並不是治療的副作用,而是治療過程出現的正常現象。”治療過程中,較舒服與不舒服的現象會交互出現,這是正常現象,尤以中醫為然。至於產生排病反應的原因,百度百科的說法是:對中醫而言,“通過服藥以後人體臟腑有了能力去排出廢物,通過人體組織液,血液,最終通過人體泌尿、大腸、以及皮膚表面將廢物排出的過程所產生。廢物在排出的過程中,必須經過血液,血液當中廢物的濃度增加了,人體會在短期內有不適感的產生。”

 

  中醫有所謂“藥不瞑眩,厥疾弗瘳” 的說法,厥疾指的是突然昏倒或手足冰冷的病,要對治這種病,下藥後,若沒有發生頭暈目眩的反應,病是不會好的。由於這種排病反應在中醫治療過程中是普遍的現象,因此,瞑眩反應就成了一般排病反應的用辭。也就是說,在中醫對治疾病中,會出現各種不同的排病反應,這是正常現象,病人不必太過驚慌或擔心。以氣血觀點而言,邪氣入臟腑,人就會生病,而用中藥袪除深入臟腑的邪氣時,邪氣由聚而散,在驅離臟腑、經絡過程中,會產生排病反應,這其實是好現象。我個人的經驗是,雖然會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覺,但身體整體的感覺是比較舒服的。以上述高血壓治療過程而言,停了降壓藥後,初期血壓仍然會高,但不會太高,心臟整體的感覺是較前舒服許多,從室外進入屋內,不會有呼吸不順的感覺。一、二個月後,舒服的感覺愈來愈明顯,不舒服的感覺則愈來愈少。幾個月停藥後,血壓大致正常,不舒服的感覺變少了。開始經絡保健後,不舒服的現象更少。其後心臟感到不舒服的情形改以年計,約每兩年出現一次,至今則偶而會高,但因多在 140-80左右,我也就當成排病反應,沒多久之後,血壓也就正常了。

 

  對治病而言,有排病反應;而對養生保健而言,也有排病反應。邪氣進臟腑,是生較大的病,需要醫師診治;而邪氣進經絡,則是小病,會有亞健康現象,此時需要養生保健來調養。當我們不舒服,找醫師診治時,若沒診查出疾病,就是亞健康狀態,這時需要積極的保健,經絡保健是個很好的方法,但也要配合養生之道,改善生活方式,並檢討、探究、認識自己的心態,使自己能從泥淖中走出來,讓自己的身心狀態更加的輕安自在。

 

  對於排病反應,養生專家吳清忠在“人體復原工程”一書中 (網路有電子書可供下載) 提到:“許多養生方法中,都談到當調養方向正確時,身體會出現許多不適的症狀。並且為這種症狀定義了一個名詞:“好轉反應”或“瞑眩反應”。這些“好轉反應”很可能多數是身體修復機制所造成的症狀。”透過養生方法,可以改善健康狀態,但也要付出排病反應的代價。這對於一般人而言,是有疑慮的,我究竟生病了,還是排病反應?都是不舒服的感覺,如何認定取捨呢?對治病而言,有著醫師的知識經驗可供參酌;但對養生保健而言,常找不到諮詢的對象,上網查詢時,可查到各種不同的說法,我的經驗是,若整體感覺較前舒服,食欲變得較好、較好睡、排便較順暢,此時雖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覺,可當成是排病反應,繼續觀察即可。若是不舒服的現象未能在短期間得到緩解,則應即時就醫。究竟人的身心狀態十分複雜,雖然養生保健能提升健康狀態,但也可能引發宿疾,因此,持續不舒服應即看醫生診治;若仍屬亞健康狀態,則可持續養生保健,以調養身心。

 

  吳清忠也提到:“人體擁有強大的自愈能力,在血氣下降的趨勢中,這種自愈能力處於非常低下的狀態,許多身體的損傷都被暫時擱置。直到血氣回升後,身體才開始處理這些被擱置的損傷。” 在人體氣血不足時,氣血只能供應日常運作所需,並無餘力去清除人體內部的邪氣。但在生活逐步符合養生之道後,身心經過調養,氣血就會逐步回升,這時就有餘力去清除體內的邪氣。也就是說,只要有多餘的氣血,體內的神醫就會幫我們袪除邪氣,以回復到較健康的狀態。

 

 他舉出一個典型的例子:“退休後生活作息改善,過了一段輕鬆舒服的日子,身體開始出現不適。去醫院檢查,被醫生告知得了某種疾病。接下來,就和醫院建立了不解之緣。可能有許多退休人的疾病,根本只是身體進行復原工程所產生的症狀而已。” 過去同修在任教時,上學期間不太生病,但寒暑假卻容易生病,當時我們只是覺得奇怪,後來才意識到這是排病反應。上學時,由於同修責任心強,自我要求高,工作壓力大,上學期間撐過去了,到了放長假,心情一放鬆,反而容易生病。就像一般多日旅遊者,旅遊多日,十分興奮高興,覺都睡不好,但白天依然精神很好,但回到家裡,卻感到十分疲憊。“肝為疲極之本”,旅遊期間,透支肝的精氣,過後則需補回肝氣,故身體會發出休息訊號,讓人補充睡眠。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