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一之三)

    所謂棄髮,就指從生下來開始長的頭髮,一直到要出家,把那個頭髮剃掉,捨棄父母給的、賜予的頭髮,是棄那個髮;天天剃頭不叫棄髮,只是理髮。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61期2020年12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一之三) /白雲老禪師

 

所以很多人糊裡糊塗受戒,結果糊裡糊塗違戒──違反戒律。講到這裡,我順便跟大家談談菩薩法或菩薩乘,為什麼比丘、比丘尼還要受菩薩戒?即使在座的,也都會有這種誤解。有很多出家人,或其他國家地區的出家人,頭髮留得很長,一般認為他不像出家人,頭髮一定要剃得光光的,像個電燈泡一樣,才是出家人。大家要知道「棄髮」,是捨棄什麼時候的髮?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原因。所謂棄髮,就指從生下來開始長的頭髮,一直到要出家,把那個頭髮剃掉,捨棄父母給的、賜予的頭髮,是棄那個髮;天天剃頭不叫棄髮,只是理髮。

所以說「棄髮染衣」,為什麼要染衣呀?因為在印度,在家穿的衣服都是白色的、花的;染衣就是要壞色,破壞它的本色。花的不適合,白的不適合,尤其印度因為環境,在赤道上天氣很熱;所以穿的衣服都比較淡色,尤其是以白色為主。出家要染衣,要把白色染成壞色,什麼叫做壞的顏色?嚴格的說就是不正色,不是正當的顏色;什麼是正當的顏色?紅的、黑的、白的、的、藍的、黃的,這都是正色。

可是正色裡,把它濃縮起來,只有兩種顏色:紅的、綠的。為什麼不把白的放在這裡面?它不也是正色嗎?因為染色,沒有東西可染,只有白色的衣服才能染!說染色,染什麼?拿什麼染?所以白色是自然而必須有的東西,是一個顏色的基礎。

像畫畫,要用白色的紙、白色的布,當然也不一定都是白色,但總是以白色做為基礎色。所以真正的顏色,正色就是紅的、綠的,連藍色都不可以放進去。如果以我來講,世界上沒有正色。為什麼?因為沒有一種顏色是單一的,那個顏色裡面一定有更多不同的顏色在裡面,真正講正色就是單一的顏色,才叫做正色。

染衣是因為在當時的環境,穿白衣服的最多,所以要把白衣服染成為不正色。現在穿的衣服,像黃顏色,黃顏色是不是正色呢?紅、黃、藍、白、黑,對不對!黃的衣服,也不可以穿呢!看黃的海青;再看看祖衣,就是二十五條衣,都是紅的呢!這裡面不是有很多矛盾嗎?其實花的衣服,如果把花色破壞,還是可以穿,它就是壞色,要把原有的顏色破壞掉,就叫做染衣,染衣就是染成壞色;棄髮,是棄從母胎生下來以後一直留存的頭髮,這才是它真正的意義。

講棄髮染衣,在戒律學的律裡,明確的把它做了很細膩的描述,現在大家都只是看條文,很少去探討裡面真正的內容。所以棄髮染衣以後,是現了出家的相,不同於世俗的樣子。究竟棄髮,頭髮要棄到什麼程度,才叫做棄髮呢?在中國過去封建時代,都是留長頭髮,犯了罪就要把他的頭髮,剪到什麼程度呢?人的頭髮只有後頸這地方最低,就是以那個為準。犯了罪的人,把頭髮剪成那麼短,假使越(逃) 獄了,一看就知道這個人是罪犯。

在印度那個時代,棄髮不是剃光頭的!剃光頭都是最卑賤的人。所以在那時所謂的「棄髮」,是只要能把頭髮捨棄,不管捨棄多少,它沒有尺寸的,也沒有說剃光的。它的意義在哪裡?因為已經出家了,離開父母,從母親生下來,所長出來的頭髮,都要捨棄一些,不是把它剃得光光的。

所以真正要探討佛教僧團之事,尤其出家人的各種規矩法則以及要求,幾乎都不是現在人所講的。談戒,很少人談律,把戒當成律,律就是戒,這都是錯誤的。戒就是條文,一條一條像法律一樣的;律呢?就是規矩法則。

剛剛我提到有四個方向:受戒,頭一個完成的是戒體;也就是說,具備了戒的本體。佛陀時代受戒,就是正式建立起戒法的時候。受戒是怎麼受?釋迦牟尼佛所謂的戒是什麼呢?「此刻,你做錯了什麼?我告訴你,不可以錯!應該怎樣!這就授戒了」,是這麼完成的。至於現在的做法,都是後期才有的方式,跟你念一條;這是後期的人,一條一條慢慢建立起來的。像三壇正授,也不是佛說的,都是後期人做出來的。

戒體的完成,在佛陀時代是,「某個人或某一部分人做錯了什麼,你這個不對,應該怎麼做」,就是授戒了。剛好這些人都是釋迦牟尼佛的親戚,所謂的六親──內三親,外三親。

所以現在在授戒的時候要求很嚴,就是仿照釋迦牟尼佛的方式。因為那些人不是他的內三親就是外三親,做錯了當面說:你這個不可以,你應該怎麼做!就是這樣,告訴你應該怎麼做,你還要回答他「是」,你不能不回答,你不回答,你就還沒有領受。另外,授予戒的人做得到嗎?釋迦牟尼佛授人家戒,是自己能做,告訴別人也要這麼做。所以一個戒體的建立,是非常嚴肅的事,是很莊嚴的。

一旦戒體完成了,就有了戒相,什麼戒相?譬如有殺生的機會,這個我不可以做,就完成了戒相。當然涉及到條文的,面對時,知道我不可以犯,就是戒相的完成了。

戒法呢?除了自己做得到,還要把這些道理告訴別人,能做到這一點,才具備了戒法。比如不可以殺生,自己能不能做到?有沒有犯過?如果有,就要根據律來幫助自己調整。現在的中國以大陸來講,也無所謂戒不戒,可以說近幾百年來,幾乎都是很亂。真正一個戒壇,要開戒一定要有律師,律師本身而言,授人家五戒,本身就要具備五戒修養的條件。

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戒,本身必須都能嚴持它,也就是莊嚴的維護它,才可以當律師。所以戒法是,必須自己已經受了、做得到,還要能夠維護它,再告訴別人也能去做,才具備戒法。這三個完成了,還只是表相,進而從內心,所謂的戒要以心為戒!譬如化身羅漢遊戲人間,表相上,他好像既沒有戒也沒有律,可是他內心是莊嚴的!

所以我曾講過,以戒律而言,蓮花沒有什麼了不起,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必須要離開污泥,才長得漂漂亮亮;真正了不起的是蓮藕,埋在污泥裡,表面看起來是染污,裡面卻是清淨的。真正於心談戒,要像蓮藕一樣!像蓮花不夠。所以於戒,要完成這四個條件,具足了,才談得上:戒行莊嚴。

有了「戒」,以菩薩法來講,戒再莊嚴不能見菩提,只能夠上天道,不受人以下各道的苦報;戒莊嚴只能受樂報,所以天道只有樂報,沒有苦報。戒的最高境界的結果,只是完成到天道。尤其我在《正法念處經偈釋》中特別提到過,戒是什麼現象?最後可以達到什麼境界?在菩薩法裡,除了談有戒莊嚴之外,還必須要具備定法。「定」的解釋就是不亂,什麼時候不亂?會亂的時候不亂!從來連亂的機會都沒有,說定境的修養很高,也就等於不殺生,從來沒有殺的機會一樣。

蘇洵有這種說法:「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糜鹿興於左而目不瞬」,認為這有定力,我認為那是傻瓜。看九二一大地震,房子要倒還不趕快跑,是不是大傻瓜?泰山崩於前而目不瞬,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是等死,這不叫定。定是依於人的業性,或業的習氣來說,因為面對人也好、事也好,會產生煩惱,產生煩惱就已經亂了,或產生所謂七種情感的表現,喜怒哀懼愛惡欲的情感表現;面對那種環境要不亂,「不亂不就是白癡了嗎?」不是這麼講,如果不會造成傷害,反而可以使人得到利益的,就是定的力量,也叫做不亂;而亂,肯定就會造成傷害。

生活中有很多的例子,只要隨便想一想都可以知道,什麼時候會亂,什麼時候不會亂;在亂的時候,怎麼樣才能做到不亂?這就要靠平常的修學,如:三昧、三摩缽提、毗婆奢那……等方法,都可以幫助;可是那是要慢慢熏習的方法,不是一種依賴的方法。如果對你講一句難聽的話,這時馬上就動容了,什麼動容呢?表情眼神都變了,馬上表現不好,就已經開始亂了,如果還會出口,講不好聽的話,那就更亂了。

講「定」是要能不亂,所以定是面對會亂的時刻,而能做到不亂,才談得上有定的修養。如果動不動就亂、亂了方寸,心都亂了,就會出很多事,不管人也好、事也好。很多人談定,動不動就談三昧、三摩地或止、觀,再不然說禪定,都在這上面打轉,談定它真正的目的是什麼?「學這個對我有什麼用!」其實只要能夠做到不亂,不論用什麼方法,都是一種定法,不一定非要照著什麼什麼的,一個一個搬出來。

當妄想雜念太多時,「搖搖頭,不要想了」,馬上就不想了,那搖搖頭就是定法。可是搖搖頭能不能不亂?要能不亂,才是定法;如果搖搖頭還是亂,就不是定法了。譬如有人無理取鬧,講的話難聽,你回一句「你瘋了?」這當下你已經亂了,認為罵人家一句,自己沒有事了?所以要能夠不亂!最簡單的法寶,就是要身口意清淨,身口意清淨就得靠戒律。

有人說戒能生定,不是這麼解,而是你要定,必須從身口意上面著手。身口意著手用什麼方法?用戒的方法。當然涉及到定,在此不需要解釋什麼叫做三昧?什麼叫三摩地?什麼叫三摩缽提?甚至於還把禪跟定放在一起。可能都聽人家講過,這個人禪定功夫很深,是什麼?兩條腿盤起可以坐很久,那土地公一天到晚坐在那裡,動都不動呢?

事實上,禪跟定是兩回事!「禪」是一種思想,是表現智慧的思想。「定」是要怎樣能夠清淨、自在;如果能夠使結果顯現清淨的、自在的,就是一種定。人家隨便講一句話,就受不了,就不自在了,而遇到一些無可奈何的事,就起煩惱,這就是亂了!談戒也好、談定也好,都是在現實生活中,關係到人、事面對時,能表現不犯、不亂;這種表現靠平常去慢慢修養,不是一下就形成的。「所以談戒,為什麼要從內心做起?談定,就強調要自在!」勉強去做看起來好像是有修養,可是表面自在,內心不自在,還是一種亂相。

其次談「慧」,慧是以「般若」來說,當然要表現完成慧的話,必須要有「智」做為基礎。也就是智是慧的素材,如果沒有這些素材,就不可能表現出來。所以說,「智」就是世俗的知識經驗,包括經典上所說的知識經驗,在未能表現出「般若」之前,都叫做「智」。不管所謂的世間法,或佛陀說的經典都在內,千萬不要搞錯了,以為世間的都是智,佛陀說的就是慧;這麼說就錯了!

因為這些都是知識經驗,要能把這些知識經驗運用在現實生活中,表現出圓滿的、有利益的,才叫做「慧」。所以講智是「闍那」,闍那的涵義就是知識經驗;「般若」是依於知識經驗,運用它能表現出來是圓滿的、是利益的,也就是有饒益性的,才叫做「慧」,也就是「般若」。從這上面就可以發現,如果沒有知識經驗做基礎,不可能表現出慧來。可見人人都有知識經驗,或多或少,或深或淺,而知識經驗愈少,能表現的慧就愈少;知識經驗愈多,能表現的慧就愈理想;知識經驗愈豐富,表現的慧就愈圓滿。(未完待續)